第159章 柴绍请见无上皇,长乐求见李承乾
十一月五日。
天晴。
甘露殿。
大殿内一片寂静。
李承乾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奏疏。
殿内除了一旁默不作声且躬身候着的无禄外,还有一个人也在。
这个人正是柴绍。
此次前来,他是想求见李渊。
当然,他也想顺便看一看李世民。
他可是听说了,这李世民已经患了风证。
虽说这事情传到他耳里时,听上去有些离谱,但这件事想必八九不离十。
只是,令他很疑惑的是,二郎正值壮年,怎么就好端端地患上了风证?
不明白此中原因的他,这一次,同上次一样,孤身一人前来甘露殿。
他来到甘露殿已经有一刻的时间了。
一刻前,他来的时候,李承乾在处理奏疏。
现在,这位帝王仍然在处理奏疏。
仿佛,除了伏案上的那些奏疏,眼中就没了其他的东西或人。
他抬眸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漏刻,估摸着现在的时间正好是辰时三刻。
就在这时。
李承乾微微抬起头,瞥了一眼柴绍,淡淡地问:“柴卿进宫所为何事?”
“回禀陛下,臣此次进宫,是想恳请陛下同意臣能见一见无上皇。今,无上皇年事已高,臣有些担心......”
面对柴绍的说辞,李承乾不置可否,他心中已经猜出了柴绍的几分用意。
“柴卿所忧,并无道理。大安宫一应所需,朕都是按照最高规格供给的,就连朕都没有这种待遇。故,无上皇......他的身体并无大碍,柴卿不必紧张。”李承乾平静地说道。
透过李承乾平淡的语气,柴绍的心神一凛。
这种语气,仿佛是在说着一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
难道这就是无情最是帝王家?
压下心中的异样,柴绍连忙开口解释:“陛下误会臣的意思了,臣只是想关心一下无上皇,没有别的意思,都怪臣嘴巴笨拙,还望陛下恕罪!”
李承乾瞥了一眼正低着头的柴绍,眉头微皱,“柴卿可以去见无上皇,至于太上皇......如果柴卿见了,可得好好帮着朕劝说一下父皇,在朕登基之时,要像无上皇当年那般主动禅让......”
“千万不要跟朕提出什么条件,朕只是告知他,并非在和他商量。也不知这太上皇是不是有些拎不清事情了......对于自己的处境始终不明白,对此,朕希望柴卿能够好好地跟他说一说他的处境,务必让他认清。”
这番直白的话语,令柴绍嘴角一抽。
陛下还真是坦诚。
主打的是一个实话实说吗?
可这是他作为一个臣子该听的话吗?
还有,陛下是不是太过高看他了?
再怎么样,这二郎也是太上皇?
而他呢?
目前也仅仅只是二郎的姐夫。
他真的能够说服二郎,而不是让二郎的风证加重?
当然,这种话,柴绍不敢说出,将其咽进了肚子。
“臣......遵旨。”柴绍躬身答道。
李承乾摆了摆手,示意柴绍离去。
柴绍没有多停留,径直离开大殿。
在柴绍刚离开不久。
李承乾想到今日已经是十一月五日了,距离他登基,仅剩下十二天了。
他回想着登基后要做的事情。
其一,大唐《宣武律》已经编纂完成,只待他登基之日散发全国各地。
其二,更加先进的造纸术,已经囤积了很多纸张,只待登基之时,可以先行赏赐给有功之臣,再逐渐在大唐推行。
其三,雕版印刷术的出现,使得他将崇文馆还有国子监的书籍全都印刷了十遍以上。也即是说,今后知识垄断这一块,那些权贵子弟说了不算,而由他李承乾说了算。
其四,封赏功臣。关于如何封赏岳飞等人,他早已命岑文本和寇准两人准备好了封赏圣旨。
其五,龙袍式样。他选择了玄色龙袍,即黑中带红。对于大臣们推荐的明黄色,李承乾并不喜欢。
其六,登基大典仪式的确立,他只需要按照流程走就行,不用费其他心思。
......
登基后要做的事情,也并不少。
有些事情还显得繁琐,但这些事情又不能不做。
对此,李承乾在心中给它们排了一个优先级。
如此一来,他也就能够井然有序地处理它们。
在心中梳理了一番登基后做的事情,他又挂念着华州赈灾一事。
这个时候,岑文本应该已经到了华州。
他心中很是希望华州受灾一事在他登基前能够安排妥当。
此外,岳飞、徐达、常遇春等人,这个时候,想必是在回程的路上了。
对于他们,李承乾早已派人告诉他们,登基之时,他们必须都参加自己的登基大典。
有他们在,李承乾倒是想看看究竟还有谁敢在那一天生事。
正当李承乾思绪纷飞的时候,无禄忽地低声道:“陛下,承庆殿传来消息,长乐公主想要求见陛下!”
李承乾从思绪中退出,问:“是为了见朕?还是为了太上皇见朕?”
无禄低着头,回道:“奴婢不知。”
李承乾沉默不语。
上一次,他已经拒绝过长乐一次。
这一次,如果他还是拒绝,长乐在宫里的处境恐怕不会太好。
他早就了解宫中的一些腌臜事。
对于这些事,他没有想过去改变,至少是现在没有。
存在必有存在的道理。
虽说他是一个穿越者,但他没必要为了某些东西而置自己的利益不顾。
更不可能去做那种‘人人平等’解放思想的事情。
身为既得利益者,怎么可能会将利益让出去?
除非他不要命了!
在古代,做这种事,很容易成为下一个王莽。
可是,王莽的结局并不好,反而有些惨。
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且做这种事情还会对自己的皇权进行削弱,他是疯了不成?
他可并不相信这世上真的有这种人,如果有,那么,也只可能是后世的那一位了。
那一位,是他心目中的伟人。
他的思想,在历史长河中闪烁着永恒不朽的光芒。
人的年纪越大,越是佩服他。
只可惜的是,那一位,已经不在了。
而且,那一位,这个世界上也只有他一个。
翻遍五千年历史,也找不到第二个。
故而,他绝不会削自己的皇权。
也不会去弄什么君主立宪制之类的事情。
他相信,损失自己的利益而成全所有人,如果有,但这个人绝不可能是他。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他并不相信在后世的一个普通人,因为偶然的机会穿越到古代,就成了一位道德圣人。
这是违背人性的。
无论是什么事情,从一个变化到另一个变化,必然会有个过程进行过渡。
如果没有,那么,这是不合常理的,也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即便是有道德圣人,那么这个道德圣人也是伪圣人。
王莽成为皇帝前,曾经也是道德圣人。
只可惜,一切等他成了皇帝后,风评立即崩塌。
利己的,才是大多数。
利他的,终究是少数,而且这些少数人中有多少是真的想利他,还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得而知。
李承乾始终坚信:人性,即便是过去一万年,也不会增进一毫。
短短一瞬间,李承乾脑海中就浮现出这些繁杂的念头。
“将长乐带来这里见朕吧......”李承乾面无表情地说道。
“诺。”无禄躬身应道。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995/2364459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