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气急败坏
十月的蓟城,秋风卷着枯黄的落叶在刺史府前的青石板上打着旋儿。
府内正堂的雕花木门紧闭,却挡不住里面激烈的争吵声。
“朱大人,此事绝非一句"不知情"就能搪塞过去!”
咏德雪白的胡须因愤怒而微微颤动,枯瘦的手指重重敲在案几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
“吴承安的文书被武备司故意劫留,若非老夫亲自过问,怕是还要继续不知所踪吧?”
朱文成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眼底闪过一丝阴鸷。
他今日特意穿了件绛紫色官服,腰间玉带在烛光下泛着冷光。
本想等着吴承安来求,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赵咏德的兴师问罪。
“赵学政此言差矣。”
他放下茶盏时故意用了三分力,瓷器与檀木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本官日理万机,区区一个考生的文书而故意刁难?”
“区区?”
赵咏德冷笑打断:“吴承安可是今科幽州院试的案首!他的文书关系着今年秋闱的考凭,朱大人莫非连朝廷取士的规矩都要践踏?”
窗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剑拔弩张的气氛。
杨师爷弓着身子快步进来,额头还带着汗珠:“禀大人,赵学政的孙子赵温书公子在府外求见,说是有急事。”
朱文成眉头几不可察地跳了跳。
他瞥见窗外日影已过寅时,庭中那株老槐树的影子正斜斜投在照壁上。
这个时辰来访,绝非寻常。
他顺势起身整理衣袖:“既然赵大人府上有事,今日就先到此为止。”
“朱大人!”
赵咏德突然提高声调,苍老的声音在厅内回荡:“老夫最后说一次,扣押举子文书乃大罪,若查出有人故意为之……”
他故意停顿,浑浊的双眼直视朱文成:“纵是刺史大人,也难逃御史台问责!”
朱文成袖中的手猛地攥紧,面上却浮起假笑:“赵学政多虑了。”
他转向杨师爷时眼神骤冷:“送客。”
府门外,赵温书正在石狮旁来回踱步。
见祖父出来,他立即迎上前低声道:“爷爷,吴承安他们已从西门出城。”
说话时,他余光扫过刺史府高高的围墙,那里隐约有人影闪动。
赵咏德微不可察地点头,声音却故意提高:“书儿,随我去城南走走。”
说罢拄着紫檀木杖大步前行,木杖底端的铜包头在青石板上敲出清脆的声响。
待转过街角,老人突然加快脚步。
赵温书一愣,随后反应过来,瞳孔微缩:“爷爷觉得朱大人会派人追击?”
赵咏德微微颔首:“不得不防啊!”
“既然老夫已经出手,那就只能坚定站在吴承安那边,绝对不能让吴承安落入朱文成的手中。”
话毕,带着人直奔城南而去。
此时刺史府内,朱文成正在书房来回踱步。
窗外一阵风过,吹得案上公文哗哗作响。
他突然停下,盯着墙上悬挂的《幽州舆图》,目光落在西门外的官道上。
“大人!”
杨师爷慌慌张张推门而入:“客栈那边……吴承安一行人不见了!守城士卒说半个时辰前,看见赵公子的马车载着几个书生模样的人出城,后面还跟着几辆马车。”
“砰!”
朱文成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笔架上的狼毫笔齐齐跳动。
朱文成闻言顿时大怒:“废物,他们为何不阻拦?一定是赵温书带他们出城的!”
杨师爷欲言又止,不敢说话。
毕竟那赵温书乃是赵学政的孙子,蓟城谁敢拦这位的马车。
朱文成此刻也反应过来:“好个赵咏德!”
他咬牙切齿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刚才是故意在为吴承安拖延时间!”
随后,突然想到什么,急步走到窗前。
从这个角度,正好能望见城南方向的驿道。
“你带上一百人,即刻从南门追击。”
朱文成从腰间扯下鱼符扔给杨师爷:“若遇阻拦,就说缉拿江洋大盗!”
“追到了,马上将他带回来!”
“是!”杨师爷应了一声,快速离去。
暮色四合时分,杨师爷带着百余名刺史府衙役策马赶到城南门。
秋日的晚风卷着枯叶在城门洞中打着旋儿,火把的光影在青砖城墙上摇曳不定。
远远地,他就看见一队学政衙役持刀立在吊桥前,为首的正是拄着紫檀木杖的赵咏德。
老人身披墨青色官袍,雪白的须发在风中微微飘动,身旁站着腰佩玉带的赵温书。
杨师爷的后背顿时沁出一层冷汗。
他勒住缰绳,马蹄在黄土官道上踏出凌乱的印子。
身后的衙役们面面相觑,不知该进该退。
“下官见过赵大人。”杨师爷滚鞍下马,躬身行礼时官帽险些滑落。
他偷眼瞥见路障旁摆着张黄花梨案几,上面摊开着几本账簿,砚台里的墨汁还未干透。
赵咏德用木杖轻敲地面,铜包头与青石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杨师爷带着刺史府精锐倾巢而出,所为何事啊?”
老人的声音不紧不慢,却像钝刀子般磨得人耳根生疼。
“回大人话。”
杨师爷的喉结上下滚动:“奉朱大人之命,出城缉拿……缉拿流窜的江洋大盗。”
赵温书突然轻笑一声。
年轻的公子哥儿把玩着腰间玉佩,玉穗子在他指间晃出莹润的光泽:
“巧了,我们也在缉盗——专偷举子文书的梁上君子。”
杨师爷的脸色霎时变得惨白。
他看见赵咏德身后的衙役已经按住了刀柄,火把的光照在冷铁上,映出森然寒意。
赵咏德:“既然都是公差,本官正缺人手。”
他枯瘦的手指点了点杨师爷身后的衙役:“这些衙役,老夫征用了。”
“这、这不合规矩!”杨师爷急得额头冒汗:“他们是刺史府的。”
“规矩?”
赵咏德突然提高声调,木杖重重杵地:“扣押院试案首文书合规矩?阻挠学政稽查合规矩?”
老人每说一句就前进一步,最后几乎要戳到杨师爷鼻尖:“要不要现在就去监察御史论论规矩?”
杨师爷脸色大变。
“杨师爷请回吧。”
赵温书温言细语,眼神却冷得像冰:“这些弟兄,我们借用了。”
杨师爷的嘴唇颤抖着,最终只是深深作了个揖。
当他翻身上马时,听见赵咏德正在高声分派任务:“尔等即刻封锁官道,凡过往文牒都要验看。”
老人的声音突然压低:“特别是盖着刺史印的。”
杨师爷无奈,只能回去。
回城的路上,杨师爷的里衣已经被冷汗浸透。
他望着渐暗的天色,仿佛已经看见朱文成暴怒时摔碎的茶盏——那青瓷碎片,怕是要扎在自己身上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987/1111090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