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送锦旗,送红包
赵秘书很快写好条子,日期正是那天交还物资科两百块钱的同一天。
王局长直接签字后,赵秘书亲自送到物资科,“小张,我一上班收拾好桌子,就赶紧把条子给你送过来,你登记一下。”
张晓玲看到赵秘书,连忙赔笑。尽管叔叔是副局长,但面对赵秘书,她可不敢造次,“赵秘书,您稍等!”
可当她打开条子时,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赵秘书,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赵秘书答道,“当时王局长还夸小韩那组能干呢,一分钱没花就占了一天好位置,值得表扬。多出来的一百二十块钱,是给他们的奖励。赶紧入档,给我个回条。”
纵然张晓玲满心怀疑,但赵秘书信誓旦旦,她也只能记录在案,给赵秘书开了回条。
赵秘书离开后,张晓玲仔细查看,条子上的钢笔字迹明明是刚写不久的。
可上面签着王局长的名字,张晓玲心里更憋屈了 —— 从上到下,竟然都护着韩文秀。
不就是谈成了几笔外贸单子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她又白忙活一场!
张晓玲把这事汇报给张副局长,“二叔,这事儿还要继续闹下去吗?”
张副局长皱着眉摇头,“最近韩文秀风头正劲,你得避其锋芒。一计不成,就别再搞小动作了。听说黄婉莹出来了,那是个有手段的人。要是她跟你打听韩文秀的事,你别瞒着,让她们斗去,你千万别被卷进去。”
张晓玲点头,眼中满是不甘,“知道了,二叔。”
看着侄女离开,张副局长拿出一根烟点燃,慢悠悠地抽着,吐着烟圈,眯起了眼睛。
以前总想压过王局长一头,是因为有王局长在,他头上的 “副” 字就摘不掉。
可现在云城外贸创汇成绩亮眼,王局长极有可能高升,到时候腾出来的位置…… 不就该是他的了吗?
张副局长做着美梦,他倒是盼着如此,可无奈有猪队友拖后腿,结果还真说不准。
韩文秀脚步轻快,面带微笑,一路跟人打着招呼回到办公室。
小刘见她回来,赶紧问:“文秀,找你有什么事?”
韩文秀答道:“之前转摊位费多出来的一百二十块钱,咱们分了,这事被人举报了。”
“啊?” 小刘吓了一跳,“钱我还带着呢,要不咱们赶紧还回去?”
“不用还。” 韩文秀重新倒了杯开水,坐在椅子上说,“王局长已经批准了,那是给我们的奖励。”
小刘长舒一口气,“吓死我了,刚立了功,要是因为这被举报,可就太倒霉了。”
韩文秀开始投入工作,“别怕,有我呢。赶紧干活吧,咱们得把外贸订单的后续工作做好,千万不能大意。”
“嗯嗯!” 小刘应着,专心忙起了手头的事。
韩文秀还不时打电话给下面的相关单位询问情况,并且决定明天去机械厂查看进度。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锣鼓喧天的声音。小刘立刻站起来,趴在窗户上往外看,“咦,好像是有人来送锦旗?”
韩文秀笑了笑,“估计是送给领导的,跟咱们没关系。”
小刘耸耸肩,“说得也是,还不如早点把活干完,下班就不用加班了。”
工人加班有加班费,他们这些办事员加班,可没一分钱补贴。
外贸局的领导们听说有人来送锦旗,大大小小的头头脑脑都下楼了。
“云城鞋厂感谢外贸局韩文秀同志设计新靴子,助力外贸创汇200万美元。”
王局长看到锦旗上的内容,哈哈大笑,“刘厂长,里面请。”
刘厂长用力握住王局长的手,“感谢领导,更感谢韩同志救了我们鞋厂啊!”
众人心里都犯起了嘀咕:韩文秀居然还会设计靴子?她还有什么不会的?
就在他们准备进办公楼时,又听到了敲锣打鼓的声音,竟然又来一波送锦旗的。
“云城箱包厂感谢外贸局韩文秀…… 创汇一百二十万美元。”
王局长又把云城箱包厂的孙厂长迎了进去,吩咐赵秘书安排其他锣鼓手去食堂取暖,准备吃饭。
“小赵,去把小韩叫到会议室来。” 王局长笑着说完,带着大大小小的领导和刘厂长、孙厂长往大会议室走去。
韩文秀听到赵秘书的话,目瞪口呆,“锦旗是给我的?这…… 我没做什么啊!”
“你没给鞋厂和箱包厂设计过东西?” 赵秘书问道。单位上上下下没人怀疑这一点,毕竟韩文秀很会打扮,她穿的用的,不少女同志都在模仿。
韩文秀一怔,忽然想起了鞋匠徐师傅,“这事得从我家附近的鞋匠徐师傅说起。当时我为了搭配羽绒服,画了靴子和单肩包的图样。徐师傅说他家人在工厂上班,想拿去设计样品参加展销会,我就同意了,没想到他们真的拿到了外贸订单。”
赵秘书摇头失笑,“你呀,有功劳从来不说。不像有些人,有点成绩就恨不得闹得人尽皆知。”
到了会议室,刘厂长和孙厂长热情地跟韩文秀握手,还不住地打量她 —— 这一身打扮真好看,难怪能设计出那么时髦的靴子和箱包。
“韩同志,太感谢你了。” 刘厂长真心实意地说。以前他们也参加展会,可总竞争不过其他省市的单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款式太陈旧。
即便用料再实在,款式跟不上,外商也不愿意买。
韩文秀笑了笑,“刘厂长客气了,能帮上贵厂的忙,我也很荣幸。”
刘厂长捧着一个红包,“这是我们云城鞋厂给您的奖金,请您务必收下。”
不收下这钱,他都不好意思说后面的话。
孙厂长也掏出红包,“韩同志,多谢您。这是我们箱包厂领导班子决定给您的奖金。”
“不能要,我真的不能收!” 韩文秀刚被人举报过,这要是收了钱,指不定又要出什么乱子。
刘厂长看向王局长,“王局长,咱们云城鞋厂的情况您清楚。全靠韩同志的设计,才有了现在的创汇订单。这只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而且是经过鞋厂领导层一致决定的。”
孙厂长也连忙附和,“对,这些钱都是走了正规程序的,其实也不多,还请王局长劝劝小韩同志收下。”
王局长脸上满是自豪。原本重点并没放在这些轻工业上,没想到韩文秀歪打正着,竟然盘活了云城的鞋厂和箱包厂。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944/5048503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