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易中海演砸了!
易中海脸上的笑容,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
他本以为自己的表演已经结束,并且完美谢幕,没想到,这只是个中场休息,真正的大轴戏,现在才要开场!
让他当着全院人的面,接受审查?
李兴华的眼神平静无波,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他见过的人太多了。有真朴实的,有假仗义的,也有眼前这种,把算盘打得噼啪响,脸上却还要刻上“高风亮节”四个字的。
这易中海,从头到尾,都太“对”了。
院里闹成一锅粥的时候,他冷眼旁观,一言不发。等自己把阎埠贵和刘海中这两个跳梁小丑按下去,彻底镇住了场子,他才不紧不慢地站出来,又是拔高,又是检讨,三言两语就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
这份心性,这份对时机的精准把握,可不是一个只知道埋头干活的普通钳工能有的。
现在,自己不过是顺着他的话头,把他高高举起,他就立刻露出了这一丝破绽。
有趣。
李兴华心里想着,嘴上却不点破。
易中海毕竟是易中海,三十几年的风浪不是白经的。那点错愕仅仅持续了不到半秒,就被他用更加热忱、更加诚恳的笑容完美地掩盖了过去。
“好!应该的!我们工人阶级,就应该带头接受组织的审查!”他猛地一挺胸膛,声音洪亮得像是厂里的广播,“李主任,各位同志,请!到我家去!请组织和同志们,严格地审查我!我易中海,绝不怕审查!”
说着,他主动转身,做出一个“请”的手势,那姿态,仿佛不是被审查,而是光荣地接受检阅。
李兴华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点了点头,迈开步子跟了上去。
院里的邻居们,像一群被无形绳索牵引的鸭子,也呼啦啦地跟了过去,把易中海家门口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好奇和期待。
特别是阎埠贵和刘海中。
阎埠贵被老婆扶着,心里的小算盘打得飞快:老易啊老易,你家底子可比我厚实多了,我看你怎么装!你刚才踩我踩得那么狠,这回轮到我看你笑话了!
刘海中更是气得腮帮子都在抖,心里恶狠狠地骂着:让你装!让你给我上眼药!等会儿要是从你家搜出点啥好东西,看你这张老脸往哪儿搁!
易中海家住在中院的东厢房。他推开门,一股与这个院子格格不入的气息扑面而来。
李兴华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不是饭菜的香气,也不是人住久了的烟火气,而是一股……干净到近乎冷清的肥皂水味儿。
屋里窗明几净,地面是用拖把蘸着清水反复擦过的,干净得能照出人影。李兴华甚至能看到自己脚上布鞋的倒影。
正中央一张四方桌,擦得油光锃亮,上面除了一个暖水瓶和两个倒扣着的白瓷茶杯,再无他物。连个酱油瓶子、咸菜罐子都没有。
靠墙的木床上,被子叠得像部队里的豆腐块,棱角分明,一丝褶皱都没有。枕头摆放得端端正正,仿佛从来没人躺过。
墙上贴着一张崭新的报纸,上面“新中国”三个大字格外醒目。
整个屋子,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一个精心布置过的样板间。整洁,有序,却唯独缺少了“生活”的痕迹。
李兴华的目光在屋里不着痕迹地扫了一圈,心里已经有了底。
太干净了,太刻意了。
一个真正埋头苦干、为新中国建设流血流汗的老工人,家里或许会整洁,但绝不会是这种一丝不苟到冷冰冰的模样。过日子,哪能没点磕磕碰碰的痕迹?这背后,藏着的是主人极强的控制欲和表演欲。
“易同志,你家这日子,过得可真利索啊。”李兴华像是拉家常一样,随口说道,眼神却落在了灶台上。
那锅,是冷的。锅盖上连一丝水汽都没有。
易中海的老婆,一个看起来温婉贤淑的女人,有些紧张地端过来两杯热水,手都在微微发抖。
易中海则笑着接过话头,那笑容里带着工人阶级特有的质朴和自豪:“让李主任见笑了。我们工人嘛,没别的本事,就是讲究个规矩,干活要利索,过日子也一样。这都是跟党学的,要用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生活嘛!”
说得滴水不漏。
李兴华点点头,翻开了登记本,开始公事公办地提问:“家里几口人?在哪个单位?做什么工种?一个月工资多少?”
“家里就我们两口子。”易中海回答得坦然,“我在红星轧钢厂当钳工,一个月工资……三十三块五。”
这个数字一报出来,围观的邻居里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抽气声。
三十三块五!
在这个普通工人只有二十块出头的年代,这绝对是高薪!
阎埠贵心里酸水直冒,嘴里小声嘀咕:“我的乖乖,一个月三十多块,比我这教书的还多!好你个易中海,挣这么多,平时还跟我哭穷!老狐狸!”
李兴华的笔尖在纸上顿了顿,抬头看了他一眼,又问:“你这钳工,评级了吗?”
“还没。”易中海立刻回答,腰杆挺得更直了,“旧社会那套评级,都是资本家剥削咱们工人的玩意儿,我不认!现在新社会了,我听组织的,组织让我干啥我干啥,不图名,不图利,就想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
又是一番高论。
李兴华笑了笑,没再追问,低头在登记本上“刷刷”地写了起来。
院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伸长了脖子,想看看李主任到底会给这位“高觉悟”的易中海,定个什么成分。
易中海也表面平静,但那双紧紧攥着、放在身侧的手,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他期待着,期待着李主任能在“工人”两个字后面,加上“优秀”或者“代表”之类的字眼。那将是他未来在院里、在厂里,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资本。
终于,李兴华停下了笔。
他合上本子,站起身,对着院里所有人,用一种公事公办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调,朗声宣布:
“经核实,易中海同志家庭情况清楚,历史清白,本人为红星轧钢厂技术工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易中海那张充满期待的脸,一字一句地说道:
“家庭成分,定为——工人!”
“工人”两个字,清晰,响亮,却又那么的……普通。
没有“优秀”,没有“先进”,没有“代表”,就只是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两个字。
易中海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
刚才他的表演自认为是天衣无缝的,但现在这结果吗,这感觉,就像他卯足了全身的力气,打出了一记自以为惊天动地的重拳,结果却轻飘飘地打在了一团棉花上。
有力,没处使。
憋屈,说不出。
院子里,死一般的寂静之后,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细微的骚动。
阎埠贵差点没笑出声来,他赶紧用手捂住嘴,肩膀一耸一耸的,心里乐开了花:哈哈!榜样!你这个榜样白当了!演了半天,费了半天唾沫星子,结果呢?跟我一样,都是普通人!让你踩我!让你装!
刘海中更是觉得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浑身舒坦。他看着易中海那张比锅底还难看的脸,心里痛快极了:让你装!让你给我上眼药!结果呢?还不是跟我一样!白演了半天!活该!
“谢谢……谢谢组织!”易中海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还得努力在脸上堆出一个感激的笑容,那笑比哭还难看。
他知道,自己失算了。这位李主任,从头到尾,就没信过他。人家心里跟明镜似的,只是陪着他演完了这场戏。
李兴华仿佛没看到他那扭曲的表情,点了点头,表情严肃地说道:“易同志,希望你以后能继续保持,真正地把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体现在行动上,而不是口头上。”
这句话,像一根针,不轻不重,却正正好扎在了易中海最痛的地方。
说完,李兴华不再看他一眼,转过身,目光投向了中院的正房。
那里,住着轧钢厂的厨子,何大清一家。
“走,下一家。”李兴华的声音不带任何情绪,迈开步子,朝着何家走去……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940/2401918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