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调查易中海的最新线索!
夜色如墨,将整个南锣鼓巷五十号院都温柔地包裹起来。
送走了兴致高昂的李兴华和王干事,王小虎闩好院门,心中的激动久久不能平复。
他回到书房,借着桌上那盏昏黄的煤油灯光,将那张画满了线条和方块的农场规划图,仔仔细G地又看了一遍。
图纸上的每一个字,每一条线,都像是他未来宏伟蓝图的一块块基石。
他仿佛已经能听到西山脚下那片荒地上,工人们劳作的号子声,能闻到新翻的泥土和木料混合的清新气息。
“哥,李大哥他们走了吗?”
卧室的门帘被掀开,王小花揉着惺忪的睡眼,光着小脚丫跑了出来,后面还跟着同样迷迷糊糊的王小牛。
“走了。你们怎么醒了?快回去睡觉,地上凉。”王小虎连忙放下图纸,过去一把将妹妹抱了起来,又拍了拍弟弟的脑袋。
“哥,我听到你们说,明天就要去盖大房子了?”王小牛虽然困,但眼睛里却闪着亮光。
“对,明天就开始了。”王小虎抱着妹妹,在她的小鼻子上刮了一下,“等农场盖好了,咱们就有自己的牛,自己的猪,自己的鸡,每天都有新鲜的牛奶喝,有吃不完的肉和鸡蛋。”
“哇!太好了!”两个小家伙顿时睡意全无,发出一阵欢呼。
看着弟妹脸上那种纯粹的、不含一丝杂质的期盼和快乐,王小虎的心被填得满满的。
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哄着弟妹重新睡下后,王小虎回到院子,将那份三十五人的名单和一应文件都收进了灵草空间。
明天,将是开创历史的一天。
……
与此同时,军管会的办公楼里,依旧灯火通明。
李兴华没有回家,他站在自己的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匆匆行走的干部,脑子里还在回想着下午在王小虎家看到的那张规划图。
那张图给他的震撼,远比他表现出来的要大得多。
那不仅仅是一张图,那是一种思想,一种远超这个时代的、科学高效的管理思想。
他越来越觉得,王小虎这个九岁的孩子,身上藏着数不清的秘密。而自己,作为发现他、引荐他的人,必须为他扫清一切潜在的障碍。
“笃笃笃。”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进来。”
一个二十五六岁,身材精干,眼神锐利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他叫张磊,是李兴华从老部队带过来的兵,也是他最信任的左膀右臂,专门负责一些不方便摆在明面上的调查工作。
“主任,您找我。”张磊的腰杆挺得笔直,声音干脆利落。
“小张,坐。”李兴华指了指对面的椅子,亲自给他倒了杯热茶。
“今天下午,我除了去跑农场工作人员的事,还亲自去了一趟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搞那个成分登记。”李兴华开门见山。
张磊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他知道,主任这么晚叫他来,肯定不是闲聊。
“那个院子,很有意思。”李兴华将下午的所见所闻,简明扼要地复述了一遍。从阎埠贵的装穷,到刘海中的演戏,再到许富贵和贾张氏的老底被揭穿。
最后,他着重提到了两个人。
“一个叫易中海,轧钢厂的钳工。这个人,城府极深,在院里闹得最凶的时候冷眼旁观,等我把场子镇住了,他才出来表演了一番高风亮节。我总觉得,他不简单。”
“还有一个,是院里最神秘的聋老太太。无儿无女,孤身一人,却住着后院最好的三间正房。问她什么,都是一问三不知,可我总觉得,她那双眼睛,什么都看得明白。”
李兴华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小虎那孩子要在九十五号院斜对门扎根,我不希望他身边有任何不稳定的因素。所以,我要你,立刻,秘密地去查清这两个人的底细。”
“是!”张磊立刻站起身,神情严肃。
“记住,要绝对保密,不要惊动任何人。”李兴华叮嘱道,“从最基础的档案查起,我要知道他们从哪里来,家里是什么成分,过去都干过什么。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明白!”
张磊领了任务,转身就走。
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拐进了军管会大楼后身的档案科。
档案科里,只有一盏昏暗的灯泡亮着,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灰尘的味道。值班的档案员老王看到张磊,只是点了点头,便继续埋头整理自己的卡片。
张磊直奔户籍档案区,这里存放着北平解放后,所有登记在册市民的原始档案。
他很快就找到了“南锣鼓巷九十五号”的卷宗。
他先抽出了易中海的档案。
档案很简单,只有薄薄的一页纸。
姓名:易中海。年龄:33岁。籍贯:山东济南府德平县。家庭成分:三代雇农。个人履历:自幼随父逃荒至北平,在木器厂当过学徒,后经人介绍进入红星轧钢厂,现为轧钢厂钳工。
一切看起来都天衣无缝,完美地符合一个根正苗红的工人阶级形象。
张磊的眉头却皱了起来。
太完美了。完美得像特意写好的一样。
他的目光落在了“籍贯”那一栏。德平县……
张磊是个极其心细的人,他突然想起,前段时间整理旧社会档案时,似乎看到过这个地名。
他转身走向另一个布满灰尘的档案架,那是存放着旧政府时期各地灾情汇报的卷宗。他凭着记忆翻找了许久,终于找到了一个牛皮纸袋,上面写着“民国三十一年,鲁北蝗灾实录”。
他打开档案,一页页地翻阅着。
忽然,他的指尖停住了。
档案里记载,民国三十一年的那场大蝗灾,德平县是重灾区,十室九空,饿殍遍地。其中,有个叫“易家庄”的村子,因为地处洼地,蝗灾之后又发大水,整个村子都被淹了,无一生还。
档案的最后,附了一张当年调查员手绘的地图,清晰地标注着“易家庄”的位置,和全村遇难的户籍名单。
张磊的目光,死死地盯住了那份名单。
名单上,根本就没有一个叫“易中海”的人。
他的呼吸猛地一滞。
一个在官方档案里,十几年前就应该全村死绝了的地方,怎么会冒出来一个活生生的“三代雇农”易中海?
这档案里,有鬼!
……
作者有话说:
易道德成分造假?!
今天爆更还在继续,为了后续精彩剧情不迷路,快把本书【加书架】,点上【更新提醒】!
评论区聊聊你对易道德的看法,顺手来个小礼物,助作者君肝到底!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940/2395945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