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开局四八,八岁带妹逃荒 > 第151章 易中海的档案!

第151章 易中海的档案!


工厂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子铁锈、机油和煤烟混合在一起的、独属于重工业的浓烈味道。这味道并不好闻,甚至有些呛人,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恰恰是力量和希望的味道。

远处,几根如同巨灵神手指般的高大烟囱,正不知疲倦地向着蔚蓝的天空喷吐着滚滚黑龙。厂区里铺设的铁轨上,不时有装满了钢锭或者钢坯的平板车,“哐当、哐当”地碾压而过,引得地面都跟着微微震颤。从一间间巨大的厂房里,传出的是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那声音像是巨兽在咆哮,间或还夹杂着工人们相互呼应的、嘹亮的号子声,充满了撼动山河的气势。

张磊走在厂区宽阔的水泥路上,看着眼前这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心里不禁感慨。

来来往往的工人们,身上都穿着统一发放的蓝色卡其布工装,虽然脸上、身上不免沾染了油污和灰尘,但每个人的眼神里都透着一股子以往从未有过的光彩。那是一种主人翁式的干劲,是为自己、为这个新国家而奋斗的精气神。看到张磊这个穿着干部服的陌生人,他们也只是投来好奇的一瞥,随即又立刻埋头于手里的活计,没有丝毫的懈怠。

新社会,就是不一样。到处都是一股子挣脱了旧枷锁、蓬勃向上的全新气象。

人事科的办公室在厂部办公楼的二层。一进门,一股子墨水和旧纸张混合的味道就扑面而来。这是一间很宽敞的大屋子,墙壁刷着白灰,有些地方已经微微泛黄。正对门的墙上,挂着一幅领袖的画像,画像两边,贴着“提高生产,保卫胜利”的红色标语,字迹刚劲有力。

屋里摆着几张老旧的实木办公桌,桌面上都压着厚厚的玻璃板,玻璃板下面,压着家人的照片、工作计划表和各种报纸剪报。

张磊的目光,落在了靠窗那张办公桌后面的一个人身上。

那是个约莫四十岁的中年男人,戴着一副在当时算得上稀罕物的金丝边眼镜,头发用蛤蜊油梳得油光锃亮,一丝不苟地贴在头皮上,身上穿着一件浆洗得笔挺的白衬衫。他正端着一个带盖儿的白瓷茶缸,慢条斯理地用杯盖撇着水面上漂浮的茶叶末,姿态悠闲,带着一种旧式机关文员特有的调调。

“同志,您好,请问您找哪位?”看到张磊进来,那人放下茶杯,不紧不慢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语气很是客气,但眼神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我叫张磊,军管会的。”张磊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从上衣口袋里掏出自己的证件,在他面前亮了一下,随即开门见山地说,“想查一下你们厂工人易中海的个人档案。”

“军管会”这三个字,仿佛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

那中年人脸上的客气,瞬间就变成了掩饰不住的郑重和惊诧。他“噌”地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脸上立刻堆满了热情的笑容,快步绕出办公桌,伸出双手,一把握住张磊的手。

“哎呦!原来是军管会的首长同志!失敬,失敬啊!我叫马振华,是这人事科的科长。您看我这有眼不识泰山,快,首长快请坐,快请坐!”

张磊任由他握着手,但身子却没动,只是用那双平静无波的眼睛,静静地看着他。

马振华被看得心里有点发毛,讪讪地松开了手。

“查易中海师傅的档案?”马科长听到这个名字,脸上的诧异显得恰到好处,他引着张磊到旁边的椅子上坐下,自己却没坐,而是站在一旁,换上了一副公事公办但又带着关切的表情。

那笑容里,透着一股子只有在旧社会衙门里才能熏陶出来的圆滑劲儿。

“这位首长同志,不知道……易师傅是犯了什么事体了吗?”他小心翼翼地探问道,随即又立刻补充,“您可千万别误会,我绝对不是要打探机密,我们是有纪律的。主要是……这查档案是件顶顶严肃的大事,您知道,咱们厂里解放后新定的规矩,查阅任何一位工人的档案,都得有咱们厂革命委员会的批条才行啊。您看,这……”

他把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态度,又搬出了“规矩”,把皮球不软不硬地踢了回来。

张磊心里冷笑一声。碰上“老油条”了。这种人,在新旧交替的时候最常见,像是墙头草,风往哪边吹就往哪边倒。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嘴上全是进步思想,心里全是自己的小算盘。

他没着急,自己拉开一把椅子,稳稳当当地坐下。他伸出食指,在落了一层薄薄灰尘的桌面上,一下,一下,轻轻地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

这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却像小锤子一样,敲在马振华的心坎上。

张磊不紧不慢地开口了,声音很平静:“马科长,我跟你明确三点。第一,我们不是在办案,只是上级交代的,进行一次常规的、必要的背景情况核查。第二,这是军管会的直接命令,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保证咱们工人阶级队伍的绝对纯洁性,防止有历史不清白、思想有问题的坏分子混进来,在生产上搞破坏。这个大道理,你说对不对?”

马科长一听,心里就“咯噔”一下,后背的汗毛都快竖起来了。

这话说得太重了!太大了!

一顶“影响工人队伍纯洁性”的大帽子扣下来,他一个小小的人事科长,哪里担得起?这要是让厂领导知道了,还以为他马振华思想有问题,包庇坏分子呢!

他额角上开始有细密的汗珠往外冒,赶紧搓着手,脸上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话是这么说没错……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可是易中海师傅,那可是咱们厂里的一面旗帜,是标杆啊!”

他像是怕张磊不信,也为了证明自己刚才的阻拦是“有理有据”的,立刻就跟竹筒倒豆子似的,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

“首长您是不知道啊,易师傅来咱们厂十几年了,从旧社会就在这儿干!技术上,那绝对是全厂数一数二的,一把什锦锉刀在他手里,玩得比咱们姑娘家手里的绣花针还灵巧!多少老大难的活儿,别的师傅见了都挠头,到了他手里,三下五除二,手到病除!人家那才叫真本事!”

“为人上,那更是没得话说!思想进步,觉悟高,热心肠,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都主动去帮忙。平日里积极向组织靠拢,年年都是厂里的先进工作者,上个月还刚被评为‘学习标兵’,照片现在还贴在咱们厂大门口的光荣榜上呢!这么一个根正苗红、清清白白的优秀老工人,他的档案……说句实在话,实在没什么好查的嘛。”

他夸得是口干舌燥,唾沫横飞,仿佛易中海就是个浑身闪耀着金光的完人。

顿了顿,他看张磊还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样子,又小心翼翼地压低了声音,凑近了些,补充道:“再说了,张同志,您想想,咱们这儿正搞生产竞赛呢,无缘无故地查一个先进典型的档案,这要是传出去,影响多不好啊?会让其他工人同志们心里犯嘀咕的,觉得组织不信任他们,这……这会严重打击大伙儿的生产积极性的呀!”

张磊静静地听着,一言不发,只有那根手指,还在桌子上有节奏地、不轻不重地敲击着。

笃,笃,笃。

他心里越来越觉得不对劲。

这个马科长,把易中海夸得天花乱坠,简直就是一个没有半点瑕疵的圣人。可天底下哪有完人?根据他多年从事保卫工作的经验,一个人的档案,被评价得越是完美无缺,往往背后隐藏的问题就越大。这种过分的吹捧,本身就是一种心虚。

“马科长,”张磊终于停止了敲击,他抬起眼,目光平静地,像一潭深不见底的古井,直直地看向马振华,“我再重复一遍,我们是奉军管会的命令,进行例行调查。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纪律。你现在要做的,就是配合我们的工作,把档案拿出来。”

他语气没有任何起伏,但每一个字都像是一块小石头,沉甸甸地砸在马振华的心里。

“如果你觉得有困难,或者你认为你需要向你们厂的负责人请示汇报,可以,我现在就给你时间。或者,我可以直接去找你们厂的负责人谈。”

张磊把“负责人”这三个字,咬得稍微重了一些。

马科长脸上的笑容瞬间就僵住了,他感觉自己的喉咙发干,额头上渗出的那层细汗,一下子就变成了黄豆大的汗珠,顺着鬓角就滑了下来。后背的白衬衫,黏糊糊地贴在了身上,又湿又凉。

他只是个人事科长,说白了就是管管档案,发发工资条,在工人面前能耍耍威风,可在真正的权力面前,他什么都不是。他哪敢真的去把这事捅到厂领导那里去?

厂领导要是知道,军管会来查个档案,他一个小小的人事科长在中间推三阻四,还拿“影响生产积极性”这种话来搪塞……他这科长的位置,还想不想要了?到时候别说科长,恐怕连个普通职员都干不成,直接下放车间拧螺丝都是轻的!

一瞬间,他脑子里转过无数个念头,利弊得失算得清清楚楚。

“不不不!首长,您严重了!您误会了!我……我哪敢阻挠军管会的工作啊!”他几乎是瞬间变了一副嘴脸,连连摆着手,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脸上堆满了谄媚又惶恐的笑,“我这就是个死脑筋,按规矩办事,走个流程,走个流程而已……既然是上级的直接命令,那我们必须无条件配合!绝对配合!我这就给您找,马上就找!”

只见他手忙脚乱地跑到墙边那一排高大的铁皮档案柜前,动作麻利地拉开一个标着“钳工组”的、吱嘎作响的抽屉,在里面飞快地翻找起来。那副殷勤的样子,和他刚才百般推诿的模样判若两人。

不一会儿,他抱着一个厚厚的、已经泛黄的牛皮纸档案袋,快步走了回来,双手捧着,腰都微微弯了下来,恭恭敬敬地递到张磊的面前。

“首长同志,您看,这就是易中海师傅的全部档案了,从他进厂那天起的十几年的材料,一张纸都不少,全在这儿了。”

……

作者有话说:

你猜易中海档案里会爆出什么猛料?

快来评论,打赏催更,【加书架】。

今天爆更完成,明天同一时间(0点过后),继续爆更,好戏登场!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940/2393055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