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不配为君
次日一早,慈宁殿就被侍卫团团包围,太后的人想去御膳房传膳都不被允许。
院子里跪了满满当当的宫人,他们都低着头,瑟瑟发抖,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殿内安静得落针可闻。
太后双眼紧闭地坐在榻上,手里盘着佛珠,嘴里似是在念诵着佛经,一派从容的样子。
如果她拨弄佛珠的手没有微微发抖的话。
皇帝站在太后的面前,他也不急着打断太后,而是就站在慈宁殿,打量着这里的每一处。
没有各种花里胡哨的摆件,一切陈设都瞧着十分质朴。
可就是这份质朴,让皇帝自登基一来,都带着不敬嫡母的骂名。
官员家眷们进宫瞧了慈宁殿的冷清与朴素,只会说是皇帝亏待了太后,是皇帝没有容人之量,仍然对康王耿耿于怀。
而他真的亏待了太后吗?
太后该有的月银分文不少,往年送入宫的贡品件件都会送一份来慈宁殿,就连几颗荔枝都不会落下太后。
皇帝对太后自是不会有什么孝心,但这是基本的体面。
然而太后连这点体面都不愿给皇帝。
皇帝目光收了回来,双手背在身后,幽幽地注视着仍然看都不看自己的太后,“母后,您可有什么要解释?”
太后拨弄佛珠的动作停顿了一瞬,又继续转动起来,嘴角扬起一抹讥讽的笑容。
皇帝并未将太后的无礼放在心上,他重重叹了口气,似是无奈,又似是嘲讽,“母后这是何苦呢?朕不是母后亲生的,七弟就是了?当年七弟的母妃可是与母后争得水火不容,七弟若是登基称帝,您还能坐在这里吗?”
太后依然没有看他,却也因他的话气得气息沉了许多。
“母后,朕知您怨恨朕,但您也不能为了替康王报仇而置天下百姓于不顾啊——”
“胡说!”太后终于睁开了双眼,却是将手中的佛珠也一并丢了出去,砸向皇帝。
皇帝一动不动,由着佛珠飞来,砸在脸上。
“康王已死,人死不可复生,吾做再多又有什么用。康王生前便爱民如子,吾这般做,只会让康王不喜,吾怎可能是为了康王!”
太后说得义正言辞,为了康王的声誉,她的语气格外坚定。
她知道皇帝是故意那么说,故意激怒自己,也是故意往康王身上泼脏水。
太后决不允许!决不允许康王死后还要背负骂名,哪怕……哪怕她真是为了——
太后猛地抬手指着皇帝的鼻子骂道:“吾自始至终不认可的,都是你的任人唯亲!你的冷血无情!”
“当年皇后不过是心系百姓,见不得百姓疾苦,才出手相助。而你怎么做的?为了一点名声就幽禁皇后,暗杀温家嫡系,连那些与皇后亲近的宫妃都没落得好下场。你这样的人,如何担得起重任,如何对得起天下百姓!”
“霍晨,你根本不配为君!”
太后的怒斥响彻整个大殿,连屋外跪着的宫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而当他们听清楚太后如何称呼皇帝时,更是吓得整个人都贴在了地面上。
霍晨。
这个名字,是皇帝当年尚年幼时用的,没有任何特殊意义,不过是他出生在清晨,因此就用了一个“晨”字。
叫这个名字时的他,是最不重视的皇子,是在冷宫与狗争食的皇子,是在凤仪宫寄人篱下的皇子,是那段他最不想记起的日子!
从他弱冠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敢叫他这个名字。
这是对他的羞辱,更是对他的挑衅!
而太后这般称呼他,就是在提醒他,不管他爬到了多高的位置,都是一个宫人生出来的贱种!
在听到这两个字时,皇帝的眼中阴沉得可怕,背在身手的双手紧握成拳,手背青筋暴起,杀意在胸腔翻腾着,他用尽了全部的意志,才压制住了心中的猛兽。
太后却岿然不动地瞪着皇帝。
皇帝最重名声,他不可能杀自己,所以太后才这般有恃无恐。
眼看着皇帝身上凛冽的气息沉下去,太后也放松下来,靠着椅背,倨傲地望着皇帝,“你对自己的枕边人都这般狠戾,谁又能相信你能爱护百姓?”
“跟你比起来,把封地治理得井井有条的七王,不是更合适?”
“吾只是为大周选了个更合适的皇帝罢了,吾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周。”
殿内陷入一片寂静,皇帝冷眼看着太后,良久才哼笑出声,“为了大周?”
太后再次闭上双眼,一副坚不可摧的架势。
“母后真是为了大周,怎么对七弟坑害百姓不闻不问?如今南方民不聊生,到处是战乱与灾民,他们饿得易子而食,母后为何不管不顾?”
“您以为您躲在佛堂拨着佛珠,念一念佛经就能救大周了?您以为您操控朝中重臣,挑拨官员谋反,打破大周难得的安宁与平静,就是救天下苍生了?”
“您根本就是为了一己私利,别再自欺欺人了,母后!”
这一段话皇帝说得声情并茂,不知道的还以为皇帝乃是当今第一大圣人。
太后都被皇帝这厚颜无耻的样子震惊到了。
没错,太后故意旧事重提,就是打着让皇帝名声再臭一臭的目的,却没想到皇帝竟是屈尊降贵演了场戏。
踩着太后的一句句质问,其实就是隐晦地在说自己做的才是对的,才是有益于天下苍生之事。
太后气得脸红脖子粗,差点没骂出声。
皇帝这时又捂着胸口,一副被太后误会的痛苦样子,“您说朕对枕边人狠戾,朕冷血无情?”
“可现如今,为您收拾烂摊子,救济百姓的,正是朕的皇后。”
“你……你当年所做之事——”
“当年的事另有隐情,就不是太后该问的了。”皇帝站直身子,称呼已经换了,眼底满是失望,“朕本不想这么做的,是您……是您执迷不悟,是您逼我的……”
最后几个字说得无比的轻,恍若被母亲抛弃的可怜幼童。
太后丝毫没生出怜悯,反而气得嘴角直抽搐。
她说那么多就是为了逼皇帝对自己动手,逼皇帝背负骂名。
可到头来,皇帝竟然还控诉她了?!还真要对自己下手,还扣了个是因她执迷不悟而不得不为之的高帽子!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370/1111085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