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嫡姐害我怀鬼胎?我鬼修归来大杀四方 > 第四百二十七章:决定

第四百二十七章:决定


说这话的人一来本就看宁炀与陶氏——尤其是陶氏不顺眼,二来听了宁长斓的话后,想起了宁炀幺子身前地秉性,可不就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吗?

这样的宁家子嗣死了就死了,还剩得他活着再拖累宁家。

宁家好不容易从谋反案中摘干净,还借此更上一层楼,可不得梳理一番这些个老鼠屎?

这些日子家主已经狠狠梳理过了,但有些身份地位不同寻常的,自然是不能随意处置的。

比如外头跪着的几人。

要他们看啊,这个宁允河也是个心不定的,与其把乖巧懂事,又谦逊善良的宁长斓赶去西北,不如把宁允河弄去。

老太爷听了族人这话,看向宁长斓的双眸沉了几分。

他这个孙儿,似乎变了啊。

可他能说什么?

长子一家确实委屈了人家,亏待了人家,把宁长斓逼成这样的,不就是他们吗?

宁熠却颇有些深思。

宁长斓是自己想去西北,还是以退为进,想把宁允河驱逐过去?

若是前者,那便是真正的至纯至善,若是后者——

宁熠双眸微眯,眼中流露出几分危险的神色,若是后者,那他之前的决定便要重新考虑了。

思及此,宁熠试探道:“长斓,你同我实话实说,你当真是自己想去?”

这话问出来,引得老太爷侧目。

言外之意,是有人逼他。

谁能逼他?

除了自己那个长子还能有谁?

家主是真偏袒宁长斓,还是另有深意?

宁熠回了老太爷一个冷漠的眼神。

老太爷瞬间会意,心下一松。

还好,家主也并非全信宁长斓。

是啊,堂堂家主,怎能独信一人?

况且,以家主的秉性,于他而言,只有能用之人,绝无可全信之人。

那家主为何当着他的面这么说?

是为了试探宁长斓,还是想挑拨双方的关系?

或许二者皆有。

老太爷心领神会,打算静观其变。

宁长斓垂着头,没有回答。

宁熠面色一沉,正色道:“长斓,你暗中送信与我,不是想为自己讨回公道?不是想救自己于水火?只是想让本侯来听你自暴自弃之言?”

“我……”宁长斓面上一急,忽而苦涩地笑了笑,“家主,长斓在伯父院中长大,伯父虽不是我亲父,却胜似亲父。如今因堂弟之死,闹得家不像家,一切皆是因为我,我还有何颜面留在这里,留在京城?”

“只有我离开,伯母才能安心,伯父一家才能和睦。”

闻得此言,其他跟来的族中妇人皆是落下泪来。

“长斓竟是如此至纯至孝的孩子,早知当年就把长斓抱回我院中养着了。”

“长斓莫要离京,明儿搬去婶婶院子,婶婶供你读书!”

“是啊,咱们京城宁府这么大一宅子,难道还没有你一人容身之处?这二房不住也罢,跟七伯母回三房住去!”

妇人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毫不在意二房老太爷的脸色。

老太爷听着脸色更加难看了,好似他们是有多对不起宁长斓——好吧,的确是对不起他。

宁熠不管这些乱七八糟的话,只审视着宁长斓,想看清楚他到底是真心这么想,还是另有所图。

宁长斓的确是真心想回西北。

他对这座大宅子已经毫无留念了,却也不甘心放弃自己的仕途,可他也知道,他要是继续就在京城,他想要考取功名,在京做官,那他的一言一行就都逃不开宁家人的眼睛。

宁家人知道的事,陶氏能不知道?

以他伯母这性子,准不会让他好过。

那他还留在这里干什么?

倒不如回西北,为自己搏一搏。

宁熠信了七分,又拿出宁长斓写给他的信,信中还有几篇他自己写的策论、诗词、字画。

“既然你想去西北,又何必将这些给我?”

“你的策论颇有独到之处,光凭一手字就能在京中士族子弟中扬名,我以为你将这些给我,是求我为你铺路,可你如今想要放弃毕生所学回西北?!”

宁熠这番话引得众人大惊。

站在旁边的老太爷最先拿起这些宣纸,展开只是看一眼这幅字,就忍不住心生赞叹。

的确如此!

长斓的字独具风骨,绝对是士族们所欣赏的。

再细细看策论,老太爷也是当过官的,虽最高不过五品,但多年积累下来,看看宁长斓的策论绝对足够,才看几百字,老太爷心中的欣赏更加浓烈。

以长斓的秉性,若是为一地父母官,绝对是勤政爱民、政绩卓越的好官!

只因宁长斓的策论在农桑、安抚民心这一方面见解独到,如今南方三大州受谋反案的影响饿殍遍野、流民遍地,最适合长斓不过!

这样的才学,再有宁家助力,考个二甲进士完全没问题,再在南方锻炼个几年,回京便能直接入六部。

这样的人才若是去了西北,那才是天大的损失啊!

一瞬间,老太爷把长子一家都抛在了脑后,只想把宁长斓留下来,爱你好好补偿他!

然宁长斓去意已决,他再次郑重地朝宁熠叩首:“回禀家主,侄儿并不想放弃仕途,送信与家主,也是向向家主求一张印信,以参加会试……”

“既如此,那还去什么西北?”老太爷迫不及待地打断宁长斓的话。

宁长斓嗤笑一声,知晓祖父知道了自己的才华之后,只会更舍不得放他走,只好直言以对,“祖父,若孙儿留在这里,伯母能安心看我入朝为官吗?”

“这……”老太爷没料到他突然说得这般直白,在众人热腾腾的目光注视下,只好梗着脖子允诺,“这你不必担心,祖父自会约束他们。”

宁长斓还是摇头,苦笑道:“祖父又能如何约束?终归是一家人……”

这话就说的有点难听了,老太爷脸色一变,正要拿出祖父的架子训斥一二,就见宁长斓突然弯下身子拿东西。

那消瘦的手伸向叠得整整齐齐,还沾着血迹的粗陋衣衫,从衣襟及翻找着什么。

众人瞥了眼那破旧得身边亲随都不屑穿的衣裳,不由意味深长地看了老太爷一眼。

不知孙儿才华,改如此亏待,难怪人家想走。

老太爷一时有些难堪,却也说不得什么。

宁长斓从衣襟里翻出早就写好的另一篇策论,递给宁熠,随后只是跪坐着,什么话也没说。

宁熠翻开一看,便出去了,看得那新倒的茶都彻底凉了下来,看得屋内其他族人都站累了,坐了下来,还在看。

老太爷心中好奇,很想也瞧瞧。

谁知宁熠一把合上了,郑重地看向宁长斓:“米入西北一事,本侯准了。”

“家主?!”老太爷十分意外,这篇策论究竟写了什么?

宁长斓给了宁熠一个大大的惊喜!

宁长斓竟然对军田、城防都有研究,这篇策论拿上去,哪怕宁长斓不参加科考,都能被陛下破格提拔,委以重任。

这才是最对宁熠胃口的人才!

“不过,在去西北之前,你需靠你的真才实学考取进士,否则,你就一辈子待在京城吧。”

宁长斓面上一喜,再次叩首:“多谢家主!”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370/1111070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