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给诸葛亮武力值拉满后他变得纯莽 > 第387章 回到成都

第387章 回到成都


第三百八十七章

徐坤本想让孙权帮他拿下中南半岛,省的他以后再去攻打。

但是这孙权目前只想拿下交州,徐坤也不再多说什么。

等你孙权打下交州,我再来指导你如何拿下两广、福建,海南三省之地。

并且教你如何让这些地盘有产出。

那曹操想当大汉的征西将军,你孙权先当一下大汉的征南将军。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下。”

“大舅哥你暂时先当我们大汉的吴侯,等你拿下交州,凭借军功,到时候我看我们汉中王这边什么情况,有没有什么机会给你也封个王。”

孙权也算勉强同意。

能看出来,他还是想封个王的。

毕竟吴侯写在史书上,他孙权也就是个地方小政权。

给个王,他就是割据一方的大诸侯。

从青史留名,光宗耀祖的角度来讲,还是封王作用更大。

徐坤在给孙权画了一张大饼之后,在江东待了三日,参加了孙权受吴侯之位的典礼后,领着吴国太和孙尚香往成都而去。

孙尚香这次带的侍女有三个贴身丫鬟。

模样都甚是美丽。

跟徐坤细说之下,徐坤才知道这是大舅哥孙权给徐坤准备的小妾。

徐坤无语,他可是二十一世纪的好青年,深受一夫一妻制的教导。

但是这孙权乃是一方君主,他的面子又不好反驳,只能昧着良心,忍痛收下这三位小妾。

真是太为难徐坤了。

还别说这三位小妾家里都不一般。

一位姓陆,是陆逊的堂妹,叫陆高阳。

一位姓张,是张昭的孙女,叫张江离。

还有一位姓步,是步练师的妹妹,叫步芳芷。

真没办法,还都是世家的女子,这徐坤更不好意思不收了。

有些时候,这贼船上了还真不好下来。

自己的妻族就是江东孙氏,自己已经跟江东深层绑定。

收下这三个世家小妾,绑定的会越来越深。

自己还真得给孙权想一个好的出路。

喜马拉雅山的山大王,看来是不行了。

给孙权将来再想一个封地吧。

实在不行,你孙权就去喜马拉雅山的另一头,去三哥家当王吧。

这个地方也符合你孙权的气质。

与其让白种人在印度当高种姓,那还不如让咱们炎黄子孙去印度当婆罗门。

对印度来讲,给谁当奴隶都一样,反正都是伺候人的。

成都,刘备暂时用刘璋的府邸当做王宫。

主要是这成都内的世家,几乎被刘备全盘接手,刘备实在是找不到地方给自己新建一座王宫。

徐坤是昨天到的成都,刘备是昨天晚上见到的吴国太。

两个人都是今天下午才起得床。

徐坤起这么晚,是因为他一直都起这么晚。

刘备起这么晚,纯粹是累的。

攒一年的体力,还是没打过吴国太。

咱也不知道到底谁才是大汉剑圣。

下午未时,也就是两三点钟,刘备召集徐坤、诸葛亮议事。

徐坤和诸葛亮早已在会客厅等候多时,刘备扶着腰匆匆而来。

“子厚,孔明,久等了。”

徐坤无语的看着刘备:

“主公,你得节制啊,这才一天你就扛不住了?这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诸葛亮也劝刘备道:

“主公,实在不行你分房住呢?”

“这样下去,岂能长久?”

刘备摆了摆手:

“小意思,太久没见到吴国太,等我适应适应就好了。”

“谈正事吧。”

“我们接下来的要做些什么?”

“你俩赶紧商量,商量好了,我好写成文书盖印。”

“称王之后就这点不好,什么都得让我知道,还是以前好,以前你俩自己就把事定了。”

“怎么拿下的益州和凉州,我到现在都没反应过来。”

“这地盘变大的稀里糊涂的。”

诸葛亮笑着说道:

“之前不告诉主公,是怕主公替我等担心。”

“现在我们地盘变大,人口变多,我们也没有用险的必要了。”

“子厚,我打算开始解决土地问题,你觉得现在是时机吗?”

诸葛亮说完之后,徐坤立刻摇头:

“不是时机!”

“从经济的角度出发,我们的财政现在全线吃紧。”

“荆州那边欠一屁股的债,凉州的产出等于零,就益州和汉中有点产出,但是我们的大臣变多了,兵马变多了,都是不少的开销。”

诸葛亮听到徐坤的话有些诧异:

“子厚,你不是一直想解决土地问题吗?”

“怎么现在还退缩了?”

徐坤接着说道:

“能适应现在土地问题的解决办法,我倒是有办法,但是我们没有强大的基层管理力量根本做不到。”

“更何况现在百姓们这个情况,我们再去瞎折腾百姓,反倒是让百姓苦恼。”

“我建议三年的时间内,采取文帝时期的无为而治。”

“给百姓三年的时间,让他们自我休养生息,我们要做得就是不要强加干预,不要强加赋税。”

诸葛亮摇了摇头,他是法家和儒家教出来的顶级人才,最受不得无为而治这种理论。

要是无为而治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还要朝堂干什么?

“那我们这三年就什么都不做?”

“这岂不是浪费三年的时间?”

徐坤还是摇了摇头,在回成都的路上,他已经把要做的都想好了。

“孔明,这三年时间我们的任务很艰巨。”

“无为是对百姓来讲的,对我们来讲可不是。”

“首先就是立法的事,你之前也说了,大汉的旧法律不适合现在的问题。”

“我需要你编一部新的法典出来,让我们执政有法可依。”

诸葛亮听到徐坤的话,点了点头道:

“已经安排法正、伊籍、刘巴、李严去做了,我也会参与其中。”

历史上正是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李严五个人制定的《蜀科》,《蜀科》在当时来讲对中国的法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因为这本《蜀科》几乎就是魏晋南北朝,乃至唐代初年律法的范本。

之后的所有法律都是以《蜀科》为基础增减的。

这就跟运动会校长的演讲稿一样,第一年的最重要,再往后的每一年演讲稿都是在第一年的基础上,改一个年份。

套词还是那套词,什么金秋送爽,我们迎来了本校第多少届秋季运动会,基本上改个年份就能用。

这本《蜀科》,也是诸葛亮在法学界地位高的证明。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304/2342378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