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军政分离
第三百八十八章
听到诸葛亮已经安排制定新的律法,徐坤也十分放心。
诸葛亮办事十分靠谱,不用他帮忙盯着。
徐坤接着说道:
“接下来就是我们基层官吏的问题。”
“我们现在上层的官吏太多了,有荆州出身的那些人,还有益州这些新归降的人要安排。”
“我们现在的情况是,上层冗官,基层缺吏。”
“对于上层冗官的现象,我建议在我们的地盘正式进行文武分治。”
诸葛亮听到徐坤的话,小声嘀咕一遍:
“文武分治?”
“子厚,你不妨把话说的更详细一些。”
徐坤开始解释这个直到大宋才算正式实行的概念:
“我们的州牧,太守一手管军,一手管民,权力太大。”
“如今的大汉的乱世这点关系很大。”
“一方州牧,太守在当地跟土皇帝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其财政和军事都是独立的归其管辖的。”
“我们军政分离既可以让地方任何一个人的权力都没有那么大,还可以通过文武分流把上层的官职扩大一倍,解决上层冗官的问题。”
“这样把职责细化,不仅每个人都有专门的事做,还能提高执政效率。”
“我拿我目前负责的荆州举例子。”
“可以把政事交给马良,把军事交给我,各郡把政事交给太守,在各郡再设立将军一职,负责军事。”
“太守政事上对马良负责,将军们军事上对我负责。”
“不仅我的事变少了,能把精力放在军事上面,荆州还能多出一倍的官员来,负责安排这些荆州出身的世家子弟。”
“更重要的事,假如哪个太守要造反,他没有兵,很难造反,假如有哪个将军要造反,他没有钱粮也撑不住。”
诸葛亮对徐坤的想法表示支持:
“子厚,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回去我就把各郡县的太守,将军的名单整理出来。”
“现在该说你对基层缺吏的解决办法了。”
徐坤接着说道:
“各世家之所以有钱,各世家之所以有恃无恐,正是因为我们的政策要想下发各县村,只能通过他们。”
“所以我打算在村一级就建立基层管理。”
“其名曰村长,村长顾名思义,一村之长。”
“这村长不需要多大的才华,只需要两点就够了,第一对我们忠诚可靠,第二能够识字,看得懂我们下发的政策,知道该如何执行就够了。”
“所以我打算在军中挑选一些老兵,教他们识字之后,下放到各村当村长。”
“把我们的权力和政策真正的影响村一级。”
诸葛亮听到徐坤的话后摇了摇头:
“这点太难了,识字没那么容易。”
“三年内你最多也就培养五十个能识字的,这五十个人别说放三个州的村庄里,就是放长沙一郡都不够用。”
徐坤早就知道诸葛亮会这么说,他把手伸进裤裆里,不停的掏起来。
诸葛亮看到徐坤这举动瞬间站起来:
“子厚你!”
“掏什么呢?我帮你啊?”
徐坤从裤裆里掏出一本书来,上面写着三个大字《千字文》。
“亮亮,你看看这本书如何?”
诸葛亮接过徐坤递过来的书,翻开之后看了起来:
“子厚!这书是纸张做的,还用着线穿上。”
“你是怎么做到的?”
徐坤突然愣住,这是系统给的,他想让诸葛亮看的不是这个,而是里面的内容,但是诸葛亮的话让他意外。
似乎可以搞一搞造纸术和印刷术了。
这俩难度都不算大,尤其是造纸术,我小时候去小学生试验基地专门学过。
印刷术也知道原理,这些东西弄起来还真是不难。
“亮亮,这些都不是重点,你看里面的字。”
诸葛亮看到这《千字文》里面的字很是诧异:
“这里面有些是汉字,有些不是汉字,但是却能猜出来是哪个字。”
徐坤这才点了点头:
“这是我发明的简体字,这种字笔画更少,也更好学。”
“我打算用这种字去教那些老兵,这种字估计半年这群老兵就能学一千个。”
简体字当初发明就是为了跟扫盲配套出现的,可以说简体字的发明,为中华文化的普及性是有巨大作用的。
简体字不仅简单易学,而且本质上也是在繁体字上的基础改动的。
很多字其实就是繁体字的草书写法,古代文化人看到简体字全部都能读懂。
诸葛亮还是摇头:
“子厚,你想过没有,你要是推行这种字,你会走向全天下读书人的对立面。”
“当年秦始皇统一文字受到多大的阻力,你就会有多大的阻力。”
“这么多读书人,他们废十年二十年苦读,学到的字在你这废掉了,你这不是自取死路吗?”
“他们不会同意你用这种文字的。”
徐坤闻之大笑:
“亮亮,你说的我岂能不知。”
“所以我也没打算统一文字,原本的汉字该用接着用。”
“这种简体字,仅仅是在村一级的村长和县一级的县长使用。”
“而且也不是强制大家使用,大家愿意用哪种就用哪种,我们都承认便是。”
徐坤才不会傻到直接推行这种简体字呢。
简体字的优越性有目共睹,他只需要负责拿出来,并且教给这些老兵。
时间会帮人民选择他想要的文字,估计三五十年之后,这简体字就能取代繁体字,根本用不着他推行。
因为简体字不仅减少笔画数目,使得汉字更容易被学习和掌握。
还提高阅读清晰度,由于笔画减少,简化字在视觉上更加清晰,有助于快速阅读和理解。
更重要的是保留汉字特性,尽管进行了简化,简化字仍然保留了传统汉字的方正结构,体现了汉字的美学特点。
简体字优点太多,根本用不着他搞什么强制学习,废掉原来的汉隶。
而且由于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汉隶许多字本身就是简体字,或者说很多字从汉隶到简体字就从未改变过。
诸葛亮听到徐坤的话,摇着羽扇点头:
“既然子厚都想好了,我就不再多说什么。”
“只是即便培养一批会认识这简体字的老兵来,分之各村怕是也不够用啊。”
“毕竟当一村之长,只认识字不懂知识,我怕会把你得政策执行偏差。”
汉隶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304/2342378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