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青苹果年代 > 第64章 学习不费事

第64章 学习不费事


  浩楠吃过苦,知道农村的卫生条件差,这里和农村比较起来,这里还算好一些。

门口有一棵万年青树,这树长得茂盛。

浩楠突然想起来,胡建的家就在前面,也是平房,浩楠想起来,以前来过胡建家拿书,胡建的家里的藏书有不少,有人来借,借了就不还。

浩楠就是其中一个借书不还的,他不是不想还,是还不了了,因为他的书被胡力借走了,胡力从来就没有还过书,也可能他从来不知道还这个字是怎样写的。

他记得以前没有这平房,没有这教室,看来这是学校临时安排的,本来是仓库,改成教师的宿舍和学生的教室。

还好,这间教室远离教学楼,没有其他班级的影响。

教室里已经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在里面坐着了。

上午就是报到的时间,报到之后,就到教室集中,然后相互认识。

人来得差不多了,周老师开始介绍说:“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名校读书。现在因为学校教室紧张,教学楼暂时没有给我们使用的教室,只是暂时的,咱们先委屈一下,等到三年级的同学毕业,就有空出来的教室,咱们学校高中和初中都在一起,加上学校又比较出名,都想来这所学校读书,挤破头要进来,暂时没教室也有情可原。这里以前是学校仓库,经过改造,勉强可以作为教室使用。你们都是国有企业子弟,千挑万选选出来的精英,来到名校,是你们的荣幸,也是我们的荣幸。”

周老师继续说:“大家都不容易,来自不同的地方,为了共同的目标,在一起同窗三年,即将开始紧张的学习生活。既然在一起,都是一种缘分,好好珍惜,友爱互助,和睦相处,在三年的时间里,不漫长的岁月里,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将来进一步深造创造良好的条件,咱们说好了要团结,不要分裂,一起进步,大家都是人才,人尖子里的佼佼者,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做贡献。我呢,暂时是你们的班主任,以后换成谁来当班主任,我也不知道,现在我在一天,就要负责一天,一直到向下一位班主任顺利交接。大家有没有信心达成目标呢?”

“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道。

他们很清楚,这个班是临时增加的一个班,像是搭顺风车,或者叫搭便车,原计划只招三个班,这个班像是多余的。大家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因为这个班整整比别的班迟了半个多月才开学。在这之前,都是在不断磋商,不断调整,不断谈判才定下来。

“听到大家的回答,我很欣慰。我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我们虽然现在的条件差,但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什么条件下,都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和自律的学习习惯。咱们一定会超过其他班上的同学的对吗?”

“对!”

“虽然咱们身处逆境,可是我们不是死鱼,我们是活鱼,既然是活鱼,就要奋力向前,争取上游,跳跃过龙门,以前是鲤鱼,名不见经传,是小角色,等跳跃到龙门,就是一条龙,不是鱼了,大家有没有鱼化成龙的决心?”

“有!”

大家齐声回答。

“太好了!听到大家这么有信心有决心的回答,我也深受鼓舞,你们的活力感染了我,那么,下午休息,明天上午正式上课,这里有课程表,大家可以抄写一下,记得上课的时间,不要忘了。”周老师说。

说完,大家开始哗哗哗鼓掌,然后离开座位,拿着小本子,记下课程表。

浩楠也准备了,他吸取教训,就像以前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因为说没有准备好作业本,用仓库出库单来当作业本,被老师批评,后来经过努力,和长期的磨合,才慢慢修复和老师的关系,有了教训,就要努力改正。

这次他准备了小本子,记下课程表。

九月的阳光像金色的纱幔,轻柔地铺洒在襄阳四中的校园里。

浩楠背着洗得发白的帆布书包,站在学校门口,仰头望着“襄阳四中”那四个烫金大字,眼中满是新奇与憧憬。

微风拂过,校门口的香樟树沙沙作响,树叶的清香混合着淡淡的油墨味,钻进他的鼻腔。

“同学,麻烦让一下。”一个清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浩楠侧身望去,只见扎着马尾辫的女生抱着一摞课本,快步走进校园。她校服袖口别着的校徽,在阳光下闪着光,刺痛了浩楠的眼。

那一刻,他攥紧了书包带,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他也要像她一样,成为这所学校里耀眼的存在。

开学第一周,浩楠就遭遇了“滑铁卢”。

英语课上,老师用流利的英语提问,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答,浩楠却连问题都没听懂,只能红着脸,低下头,假装在课本上寻找答案。

午休时,他独自躲在图书馆角落,翻开英语课本,那些陌生的单词像密密麻麻的蚂蚁,爬满他的心头。

就在他眉头紧皱时,班长吴莉抱着一叠资料走了过来。

“浩楠,你在预习下册的内容?”吴莉惊讶地看着他手中的课本,“我这里有整理好的单词表,或许能帮到你。”

浩楠接过单词表,指尖触到纸张的那一刻,他感受到了吴莉对知识的珍视,也暗下决心,不能落后。

国庆假期,浩楠跟着父亲去拉氧气瓶。

闷热的仓库里,工人们汗流浃背,沉重的货物压弯了他们的脊梁。

而在办公区,穿着整洁衬衫的技术员们,熟练地记账,一本本账本仿佛在诉说着另一种未来。

回家的路上,浩楠望着街景,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生产区和办公区的场景。

他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不要像那些工人一样,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耗尽青春,他要通过读书,在这座城市里拥有体面的未来。

从那以后,浩楠像一台不知疲倦的学习机器。

清晨,天还未亮,他就坐在书桌前,背诵英语单词和语文古诗词,台灯散发的暖光,照亮了他专注的脸庞;课间,同学们嬉笑打闹时,他总是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或是预习下节课的内容,笔尖在草稿纸上沙沙作响;深夜,当整个城市沉入梦乡,他还在为一道数学难题绞尽脑汁,草稿纸扔了一张又一张,直到找到解题思路,才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期末考试前一周,浩楠在整理书桌时,发现了刚入学时的体检报告。

报告上“任浩楠”三个字,墨迹已经有些褪色。

他轻轻抚摸着字迹,想起开学时的自己,对一切都充满新鲜感,而如今,他对读书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书桌上,照亮了摊开的课本。

浩楠深吸一口气,翻开崭新的笔记本,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最后的准备。

他知道,这次上襄阳四中的指标非常有限,能上名校都是不简单的,要看关系,也要看成绩,缺一不可,浩楠刚好符合这条件。

这个单位的一共有七个人。

和浩楠在一个院子的有三个,其余的在大院里,四个人中,有三个人都是部门负责人的子女,一个是平民的子女。

浩楠所在的家属院,浩楠的父亲算是中层干部,孙樊六的父亲算是后勤干部,向勇旺的父亲是建筑工程师,也可以说是建筑师,建造师,分等级的,具体什么级,浩楠也不清楚。

要说真正的平民的子女,这次还真没考好,其余的都没考过分数线。

因为名校只给了单位七个指标,单位就从小升初统考中成绩从上往下录取,到第七名的分数,就是分数线。

没达到分数线的孩子都到普通学校,过了线的去名校,看来,考试,唯有考试,是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人生因为一次考试就开始分道扬镳,考试成绩就是一道分水岭,或者生死门,过了线,就等于进入了生门,没过线,就进入了死门。

竞争之残酷,可以看见,甚至拿命来拼,拼过了就是人生赢家,没拼过,就是人家的盘中小菜,或者是人家砧板上鱼肉,任其宰割。

向勇旺的成绩不知道怎么样,他从外地过来的,说是在大城市读的小学,参加了这里的小升初的考试,结果成绩不错,被录取了。

他长得瘦小,可能发育有问题。

他长得像他妈妈,他爸爸身材高大魁梧,文质彬彬,是工程师。也许,以后他长大了,可以横着长,可以变得强壮,但是现在如小萝卜头,看像是一个病秧子。

他妈妈很会生,生了四个儿子,他在家排行老三。

他为人谨慎,办事细心,学习也认真,估计是浩楠的学习竞争对手。

另外四个人,浩楠不太熟悉,估计还要一段时间了解才行。

到了上学的时间,浩楠去喊孙樊六一起上学。

到了初一,都是走读,上学要靠走路,又不能住校,要靠两条腿,背着双肩书包前往学校。

浩楠觉得现在已经打败了一批人,能进入四中,在整个家属院看来,就是人才,大部分人都进入普通学校,都知道四中是名校,都想上,但不是都能上,要靠考试来甄别人才还是蠢材,优秀的就要,成绩中等或偏下的都不要。

孙樊六家是做发糕的,也就是米糕,提前要准备好大米,将大米浸泡,然后磨成米粉糊糊,再将米粉糊糊做成粑粑,放在蒸笼上蒸,就做成了发糕,做完之后,由孙樊六的后妈的女儿推着车子到街上销售。

孙樊六不知道该喊他后妈喊什么,感到苦恼。

因为孙樊六的爸爸娶了他侄女作为妻子,他侄女应当喊他叔叔,或者小爹,那么,孙樊六应该喊他后妈为堂姐才对,现在弄差辈了,堂姐变成了后妈,这个坎让孙樊六过不去,这是他心里永远的痛,看到堂姐升级成为后妈,他从来不喊,只当她是空气,无言无声地反抗,对父亲的做法十分瞧不起。

孙樊六还好说,面带微笑,心情不错,但是他哥哥就不一样,他哥哥孙樊五和孙樊六的后妈年纪一样,孙樊五要是喊她后妈,那更是受不了,问题是他爸爸娶了她。

孙樊五很痛苦的方面就是,娶谁不好,为什么要娶侄女?

这个让人无法接受,因为太熟悉,都是一个姓,这个说出去难听,自己也别扭,他弄不清楚他爸爸的脑袋神经哪一根搭错了,结果做出这样愚蠢的决定,当然,情人眼里出西施,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谁也拉不开。

他哥哥孙樊五就不一样了,不喊堂姐为后妈,也反对父亲这种行为。

他不像孙樊六那样无言无声的反抗,他是以小偷小摸甚至抢劫来反抗,他宁愿坐牢也不愿住家里。

他果真坐牢去了,先是少管所,期满释放,然后是看守所,最后是监狱和农场,进进出出成为家常便饭,孙樊五的父亲对他已经彻底失望,对于他的积极的反抗,孙樊五的爸无能为力。

两个儿子没有一个让他省心,好在侄女带来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还算听话,虽然不是他亲生的,但多少带点血缘关系。

因为她妈的缘故,她也听天由命了。

向勇旺是一个危险人物。为什么呢?

他爸是工程师,算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他身材瘦小,看起来营养不良,凭身体,他没有什么资本和其他同龄人竞争,他需要提升学习成绩,在文化方面胜过其他人,在学校里要有动力去学,离开学校到社会,更是真刀真枪要干的时候,不能输给别人,竞争如此激烈,想要有钱,必须要会别人不会的,别人会的,自己要精,别人精,要另辟蹊径,再找其他优势,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能比较的就是学习成绩。浩楠也感觉到,自己现在能拿出炫耀的就是成绩,如果成绩不好,等于没价值。

也就是每次考试的分数,就是决定一个人价值的直接表现。

浩楠有些浮躁,因为他没有信心能比过向勇旺,因为向勇旺的爸爸是工程师,算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浩楠却不是,他爸爸也读书,可不是工程师,看来没有什么优势。

向勇旺的母亲看起来是大家闺秀,举手投足,都十分秀气,比起浩楠的妈妈,简直没办法去比。


  (https://www.24kkxs.cc/book/4233/4233130/5053383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