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青苹果年代 > 第67章 都爱听好话

第67章 都爱听好话


  浩楠一听,周老师不轻易表扬人,这次说了这些话,让浩楠更认识周老师,看来,让周老师感动的不是金表,是对待拾金不昧的新的理解。

周老师也经过了一些学生捡到东西上交的事,但是,捡到金表上交的还从未有过。

这就给了周老师一个全新的印象。

浩楠心想,以后三年,估计要和周老师经常见面,周老师是班主任,一般都是跟班走,直到毕业才开始新的跟班走,如果她退休不想被返聘就是这样。

周老师说要表扬浩楠,果然做到了。

暮春,襄阳四中的白玉兰正开得热闹,花瓣在晨风中轻轻颤动,宛如一群白色的蝴蝶。

早读课结束,陈浩楠像往常一样沿着操场边的林荫道往教室走。

突然,一抹金黄在草丛中闪过,他走近一看,竟是一块金表,表盘在晨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表链上还挂着一枚精致的小徽章。

浩楠攥着金表,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一块金表的价值,抵得上普通工人大半年的工资。

他脑海中瞬间闪过父亲在加工厂车间劳作的身影,母亲在昏暗灯光下缝补衣物的模样,但很快,理智占了上风。

他紧紧握住金表,快步走向教师办公室。

周老师正坐在办公桌前批改作业,晨光穿过她齐耳的短发,在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浩楠敲门的手有些颤抖:“周老师,我在操场边捡到这个。”

周老师抬起头,目光从作业本上移开,落在浩楠摊开的手掌上。她的瞳孔微微收缩,放下手中的红笔,接过金表。

表盘上“上海牌”的字样在晨光下格外醒目,表壳擦得一尘不染,显然主人十分爱惜。

“浩楠,你做得对。”周老师的声音很轻,带着几分欣慰。

她拿起一旁的手帕,轻轻擦拭着金表,这个不经意的动作,流露出她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浩楠注意到,周老师无名指上戴着一枚样式简单的银戒指,在金表的映衬下,显得愈发黯淡。

从那之后,周老师对浩楠格外关注。

课堂上,她总是有意无意地提问浩楠,浩楠清晰流畅的回答,总能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批改浩楠的作业时,周老师会在旁边写下详细的评语,字里行间满是鼓励。

一个夏日的傍晚,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代表去江边野炊。

浩楠帮忙搬运食材时,看到周老师独自坐在江边的礁石上,望着远处的晚霞出神。

他犹豫片刻,还是走了过去。江风拂过,周老师的发丝有些凌乱,眼神中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忧郁。

“周老师,您怎么一个人在这儿?”浩楠轻声问道。

周老师回过神来,勉强笑了笑:“没什么,就是看看江景。”她的目光转向浩楠,“浩楠,你最近成绩又进步了,继续努力。”

浩楠望着江面上闪烁的波光,鼓起勇气说:“周老师,我听同学说……您一直想要个孩子。”

周老师的笑容凝固了,眼神中闪过一丝痛楚。

她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是啊,我和我丈夫一直盼着能有个孩子,可命运弄人……”她的声音渐渐哽咽,双手不自觉地绞在一起。

浩楠一时手足无措,他从未见过周老师如此脆弱的一面。许久,他小声说:“周老师,以后我会经常来看您。”

周老师抬起头,眼中泪光闪烁,她伸手摸了摸浩楠的头:“好,好孩子。”

江风带着湿润的水汽扑面而来,远处的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火红,仿佛在为这一刻镀上一层温暖的光辉。

不久后,周老师在学校大会上公开表扬了浩楠拾金不昧的行为,浩楠的事迹在校园里传开,成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而浩楠和周老师之间,也建立起了一种超越师生关系的深厚情感,如同那江边的月光,虽不炽热,却温暖而持久。

浩楠离开周老师家,就去教室上早自习,也没迟到,他负责记录迟到的同学。

这个差事有点尴尬,是得罪人的活儿。

要说关系,浩楠还是没弄清楚人心和人性,维持一方,必然会伤害一方,得罪一方。

教室里的荧光灯发挥了作用,一面有窗,一面是墙,光线就有影响。

到了十一月,天亮的晚,有时候有雾,显得不够清晰。

在隐隐约约的声音里传出一段话,说:“表扬,表扬,初一四班的任浩楠拾金不昧,捡到一块金表立马上交到班主任周老师那里,周老师将金表送到了教务处,对任浩楠同学的做法值得肯定,特提出表扬,请同学们向任浩楠同学学习,让拾金不昧的风气在这里运行。表扬......表扬......”

重复播放了三次,如同在车站或者广场大喇叭播放呼喊寻找走失的孩子。

大家都听到了初一四班,竖起耳朵听下面的内容。

读书声渐渐小了下去,取而代之是远处大喇叭宣读表扬的广播稿。

其他的内容和四班无关。大概是学校里发生的其他事,还有一些任务,或者宣传最近的学校的安排。总之,内容十分丰富,都只播放一遍,表扬播放了三遍,这个着实让浩楠在全校出了名,成为一个拾金不昧的学生。也让全校知道有这么一个编外班,知道这个班的存在,并且这个班出了一个好少年。一班再牛,也只是靠关系,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一个好爸爸,因为有好爸爸,才能在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级上学,配备最好的老师,用最好的教室。四班像是小妈生的,不是正出,显得低人一等。教室都没有,老师也都是退休或临近退休的,经验是有,不过,退休和准退休的老师,心思是否全用在教学上值得质疑。

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人们也慢慢淡忘这件事,因为校园里发生的好人好事每周都有。集中到周一宣布。浩楠这件事不算啥。浩楠也没把它当回事。继续照常学习和生活,学习慢慢步入正轨。老师基本固定。同学也慢慢认识,相互之间也有了一些默契。什么都在前进,什么也都在改变。

浩楠的小爹世平,从老家过来,找世和说:“现在做什么都难。不知道该干啥。”

“你在老家好好种地不就行了,娶个媳妇,好好过日子。”

“不行啊,家里穷,没人看得起。加上妈这个人德行不咋地,没有人愿意嫁过来。”世平说。

“妈就不用说了,关键要靠自己。一个人要成功,时也运也,命也,这些都缺一不可。有命没有运气也不行,有命有运也要有时间,到了一定时候才行,没有到一定的时候,恐怕也不行。关键要看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做了对的事,有的事不是想当然,是可遇不可求的。你想要一夜暴富,现实却残酷,除非做梦。你可以选择很多东西,但是惟独父母不能选择。既然生在这个家庭,就认命吧,要想好,就必须努力,时来运转,说不定就能改善一些,要顺应天命,按照规律去做。如果苹果没熟,就摘下来吃,肯定不好吃。要耐心,最终有甜果子吃。”世和说。

“咱们的爸去世的早,家里没男人不行。如果有好父亲,我们可以少奋斗多少年。”

“这事古难全。就像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你看有谁是完美的?家庭条件好,当然不错,但是,没有一样东西是你的,真正属于你的,是你的性格,你的人品,你的格局,你的看法,你的能力,还有你的态度。”

“我在农村,不管怎样努力,也无法富裕。因为这个地方就是一个穷乡僻壤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交通不便,人心不古。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努力奋斗半生,结果一无所成。”

“这个要找自身的原因。”

“我觉得我已经很努力,但上天没给我我要的。给我的都是苦难和麻烦。”

“你要和邻居搞好关系。不要意气用事,凡事都要经过大脑,思考之后再做决定。要知道,你和他们不在一个层次,需要降低你的身段,将认知拉低,和他们接近,不要自视过高,因为你在他们中间,过于优秀,出类拔萃,就容易受到排挤,受到攻击,他们想让你和他们一样。你偏偏不服命运的安排,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不合时宜,如果你不听,一意孤行,你就注定会失败。因为你不属于他们,不愿意和他们在一起群体,你就很危险,会被踢走,会很受伤。你要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世和说。

“是他们找我的事,和我过不去,不是我。”世平说。

“你要忍耐,像韩信那样,能忍胯下之辱,最终功成名就,如果忍耐不了,就无法成功。”世和说。

“我不怕吃苦,盖房子,那土坯都是我一块一块做的,石头和砖头也是我一点一点弄回来的,你只是在城里指挥,我在乡下出力气,找人帮忙弄。还有庄稼活儿,忙不完,丢下笤帚拿起扫把,总不闲着,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这不是说着好玩的,是真实情况。在农村除了天寒地冻,一年四季有三季半都在田地里忙碌,忙完外头忙家里头。哪里有时间去诉苦,这不是实在过不下去了,才到城里来找找机会,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世平说。

“如果我不去当兵,现在还在农村,我的目标就是城里,不想待在农村,就要找机会跳出农门,就像鲤鱼跳龙门,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成龙。我不是龙,可是跳出了农村,吃上了商品粮,不用掏高价,我这一代打下基础,将来,他们就少走弯路。我想,就像你所说,咱们的父亲如果给咱们留下遗产,也不会这么辛苦,干啥事都矮人一等,人是英雄钱是胆,一文钱能难倒英雄好汉。这个道理想必你也懂,到了城里,上有天,下有硬地,硬地不是庄稼,不长吃的东西,人要在这样的环境下,会感到十分压抑。你说是不是?假如你没钱,坐上车,没钱有可能会让你下去,到了城里,动不动就要钱,没钱真实寸步难行,要靠买买买才能生存。你不信,可以暂住一些时间,看看我说的有没有道理?”世和说。

“有道理,咱们是兄弟,我有难处,不找别人,只有找你,父亲走得早,我整整比你小一龄,十二岁,你给我出主意,帮我摆脱困境。”世平说。

“主意有不少,就看你愿不愿拉下脸来做了。要知道,人在没出名之前,默默无闻,没有人在意,不必担心。去关注自己的问题,要看自己有哪些长处,要看到自己的特质,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只要进步就算成功了。不和别人比,特别是比我们优秀的人,更不要去比,一旦比了,就会有很多麻烦事。不信,你可以问问周边的人,哪一个不是先不要脸,再赚钱发财,等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就不用太担心将来有什么情况发生。”世和说。

“我知道,道理是这个道理,我没有什么好名声,倒有坏名声,我现在在谷底,只要奋力向上,不管怎样努力,不管往哪个方向使劲儿,就全都是进步。”

“你能吃苦,我也知道,我们都是吃苦的人,不吃苦中苦,怎么作人上人?道理是这么一个道理,其实,我们也不是作人上人,去欺压人,也做不来那事,只是想要争取到公平,人不比别人差什么,为什么没有人家幸福?有的事,看起来没啥,仔细一想,还真有问题。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很多道理不用多说,只要多经历就会发现很多事,不是我们想象的。要不断摸索,想不通就不要想了,这个世界不是围绕我们来转的,而是我们要习惯于现如今的生活,如果和现实生活格格不入,恐怕也很痛苦,无法融入现在的生活和社会,和人打交道就存在问题。”世和说。

“我知道,现在的农村有变化,不是你想象的,和以前大不同。现在家庭联产承包,分田到户,以前可以混日子,现在混不成了,多种多收,少种少收,不种不收,非常现实。家里没有劳动力的就悲惨了,年年都完不成任务,年年都是超支状态,超支就是超出支出,说白了,就是拖欠村里的钱。你在国企里上班,到了月中就有工资收入对吧?”

“对,工资不多。”


  (https://www.24kkxs.cc/book/4233/4233130/5051963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