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混在1980 > 第531章 干净地活着

第531章 干净地活着


出门时还好好的,才逛一会,叶翎就心绪不宁,孩子们长这么大,除了闽南老家,就没去农村生活过。

    能适应吗?

    这趟去的还是偏远的山村。

    把自己的想法一说,陈老二嗤笑:“瞎担心,现在环境好很多,九十年代时,我们不一样去农村?”

    “那时的条件才是真的差。”

    “咱家三个妈,带着我们兄弟姐妹五个,不一样好好的,也该让孩子们去贫困山区看看。”

    对此,叶翎无法反驳。

    担心是母性使然,理智上她也支持孩子们去山村看看,不知道疾苦,很容易养出纨绔子弟。

    可就是忍不住想孩子。

    孩子们可不想她,到了外边,看什么都新鲜,只有曾阿黎一头黑线:“许今秋,你可真是好样的!”

    “带孩子们长长见识。”许今秋故意挑眉,挽着大姐的手臂。

    曾阿黎抽出手臂,掐了她一下:“既然来了,就好好看看,小家伙们还没来过,正好吃点苦头。”

    “姥姥,我不爱吃苦的。”

    小迷糊一把搂住曾阿黎,微微地咧着嘴:“我喜欢吃甜的,咱们晚上吃什么?”

    “你呀,是真迷糊。”

    使劲地揉了揉小丫头的脑袋,曾阿黎哭笑不得:“找你妈妈去,让她给你安排好吃的。”

    小丫头嗯了声,就去找陈言希。

    许今秋又问:“怎么还在县城?我以为你们已经下乡,打算明天去农村找你们呢。”

    “今天跟志愿者对接,规划好路线,明天才下乡。”曾阿黎应了声,就去照看孩子们。

    一下来了十个,有的头疼。

    忙活一阵才把孩子们安顿好,磨了磨牙,没忍住,又把许今秋收拾一顿,她可真够腹黑的。

    吃不得一点亏。

    翌日,兵分两路,陈言希前往汉中,走的是另外一条线,有一支专业的摄制组跟进。

    曾阿黎和赵园园去大凉山的农村。

    原本只需要三辆越野车,现在变成一支庞大的车队。

    “变化可真大。”

    许今秋对大凉山并不陌生,八十、九十年代来过几次,在这里建成很多座星火希望小学。

    也资助过很多贫困生。

    两千年之后,随着经济发展,许今秋助学金转型,不再资助中小学生,致力于资助贫困大学生。

    重新来到大凉山,对比记忆中的模样,已经截然不同,当时就没想过这里的山区能通水泥路。

    汽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

    前方出现一道身影,车速纷纷慢下来,曾阿黎往外一看,眼眸中闪过一丝惊讶。

    竟然是个小女孩。

    从身高判断,估计也就十一二岁,头发有些发黄,身上的衣服略显脏旧,肩上除了书包,还有一个大袋子。

    是装肥料的蛇皮袋。

    袋子里装了不少东西,小女孩的步伐有些沉重。

    曾阿黎拿起对讲机,让车队停下,摄制组下车,自己带着赵园园一起下车:“小妹妹,你去哪里啊?”

    小女孩局促地看着她们。

    尤其是看到摄影机,眼神中有些慌乱,还有些许防备:“阿姨你好,我,我要去上学。”

    “去上学啊,你驮着什么啊?”曾阿黎好奇地看着她的蛇皮袋。

    “橙子。”小女孩怯怯说道。

    “橙子?你驮橙子做什么,去学校吃?”曾阿黎讶异。

    小女孩轻轻地摇头:“不是的,要拿去街上卖,爷爷生病了,卖钱给爷爷买药,还有我下个星期的生活费。”

    曾阿黎微微一愣。

    目光又落在蛇皮袋上,小半袋子,应该有二十斤左右:“小妹妹,你的爸爸妈妈呢?”

    “爸爸死了,妈妈,她嫁给别人了。”小女孩眼眶发红,泪珠弥漫,声音有些哽咽。

    曾阿黎心里微微抽搐。

    刚想安慰小女孩就被赵园园扒拉开:“小妹妹,先别哭,阿姨能看下你的橙子吗?”

    说着,帮忙把蛇皮袋放下来。

    小女孩打开蛇皮袋,拿出两个橙子:“阿姨,请你们吃。”

    “谢谢小妹妹。”赵园园接过。

    又把蛇皮袋提起来,掂量一下:“小妹妹,橙子卖给我们好不好?你算一下,一共要多少钱?”

    “我没称。”小女孩微微摇头。

    平时拿去街上卖,都是借别人的称,赵园园也没在意,大致掂量一下,从包里拿出特意准备的现金。

    没有多给,就拿了两百元。

    小女孩不敢伸手接,使劲地摇头:“我爷爷说了,不能多要别人的钱,阿姨,给我几十就行。”

    “听阿姨的,就这么多。”

    赵园园揉了下小姑娘的脑袋:“告诉阿姨,爷爷得了什么病?”

    “摔了,一只手坏了。”

    “有去医院吗?”

    小女孩摇了摇头,赵园园也反应过来:“要不这样,咱们一起去你家,带你爷爷去看病,好不好?”

    见小女孩有些意动,又有些犹豫,赵园园补了一句:“阿姨在做节目,让节目组出钱,这样好不好?”

    小女孩低着头,嗯了声。

    赵园园拉着小女孩上车:“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来着?”

    “阿紫。”

    “我叫赵园园,可以叫我赵阿姨,你给司机哥哥指路吧。”

    按照阿紫指的路,距离她家里并不远,开车也就十分钟,走路的话,起码要走一个小时。

    这是一个不大的村子。

    看房子的排列,应该有二十多户,不少房子都大门紧闭,看不到人影,可能全家都在外边。

    这在农村很常见。

    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孩子,能力强一些的,孩子也会带去外边上学,农村的教育到底是差了些。

    来到阿紫家,情况比想象中糟糕。

    破破烂烂的老房子,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自家的十个娃儿看着这样的房子,总觉得十分奇特。

    家里并非只有阿紫一个孩子。

    还有两个男娃儿,大的六七岁,小的三四岁,身上穿的衣服都破旧不堪,头发也乱糟糟的。

    除此之外,就只有一个老人,左手还缠着纱布。

    他已经无力照顾三个娃儿。

    “老人家,今年多大了?”

    赵园园上前攀谈,老人回了一句:“五十九,明年就六十了。”

    噗嗤……

    曾阿黎忍不住笑,对老人说:“大兄弟你好,你比我们还小,她都六十一了,哈哈……赵园园,你可逗死我了。”

    赵园园一头黑线。

    老人看着确实老,一脸沧桑,状态还不如自家公婆,从外表看怎么也不像五十九,反而像七八十。

    瞪大姐一眼,赵园园又问老人:“大兄弟,你的手怎么回事?”

    “摔的,骨头裂开了。”

    “没去医院?”

    “镇上有诊所,医生说不能干活,要养着,过段时间就好。”

    “那就好。”

    赵园园微微点头,又问:“家里就你跟三个孩子吗?”

    “三个娃儿都是大儿子的,我还有个女娃儿,早些年在外边打工,嫁到杭城去了。”说到女儿,老人眼眶微红。

    赵园园问道:“女儿常回来吗?”

    “两年才回来一次,太远,来回一趟要不少钱。”老人摇了摇头,咧着嘴,叹了口气。

    “想女儿吗?”

    “哪能不想,嫁太远,没得法子,嫁出去也好,再怎么着,也比老家这边强。”老人微微笑起来。

    赵园园有些触动。

    父母就这样,总盼着儿女好。

    揭人伤疤也不好,赵园园立刻岔开话题:“刚才在路上,碰上您孙女要去上学,村里没学校吗?”

    “村子太小,没有学校,以前几个村合在一起,有一所星火希望小学,后来学生少,就撤掉,都去镇上的小学。”

    “那不挺远的?”

    “没办法,住得远,就要住宿,周末才能回来。”

    “去镇上的孩子多吗?”

    “这个要怎么说,不算多吧,像我们村,留在家里的孩子就十来个,开始上小学的就五六个。”

    老人叹了口气,又说:“有些还小,等大一点,父母可能就带去外边读书,不一定在家里读。”

    “其它村的孩子加一起就挺多。”

    “有些村子比较大,还有学校,几个村子的孩子合在一起。”

    现实就是如此,有能力的都往城市里边跑,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往城里跑,大山里依然有很多人。

    零零散散的,不成规模。

    赵园园又问起老人家里的收入,就靠老人种地、种橙子,勉强能养活三个孩子,再多就没有。

    听老人说,以前还好些。

    儿子、儿媳在外边打工,多少能攒下一些钱,但儿子发生意外死亡,儿媳又改嫁,担子就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

    今年伤了手,更是雪上加霜。

    了解完情况,赵园园和曾阿黎开始商量帮扶计划,黎园牵手行动的宗旨,就是一对一,精准有效的帮扶。

    首先要解决的是伤病。

    分出一辆车,先派人把老人家送去医院治疗,其它的帮扶计划需要讨论,要怎么帮这个家庭走出泥潭。

    碰上阿紫,算是一个意外。

    安排好老人家之后,按照计划前往另一个村庄,志愿者已经在村口等着,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

    车队在村口停下来。

    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走进去村子:“这个村不算小,有三百多户,村里有一所星火希望小学,附近村子的孩子都来这边上学。”

    “村里留守儿童特别多。”

    “在大凉山山区,这种情况很常见,今天咱们要去的这家,家里就剩下五个孩子。”

    “没有大人?”曾阿黎讶异。

    志愿者摇头:“没有,情况比较复杂,当家的男人在工地上干活,从钢架上摔下来死了。”

    “女人拿着赔偿款跑了。”

    “家里原本还有个奶奶,多少能照顾着孩子点,去年上山干活又摔死,丧事还是村里帮着办的。”

    “孩子都多大?”曾阿黎蹙眉。

    志愿者苦笑:“两个大的上初中,已经辍学,三个小的,还在上小学,村里平时帮衬一些,反正饿不死。”

    “这些孩子也是倒霉。”

    “父亲死了,母亲跑了,都不能认定是孤儿,拿不到孤儿补贴,好在当地官方干实事,多少给了些补贴。”

    曾阿黎的眉头瞬间拧紧。

    来到孩子家里,地方挺大的,就是太破旧,乱糟糟的,找不到一块干净的地儿。

    最大的孩子,也就上初二的年纪。

    是个女孩儿,长相颇为清秀,就是皮肤有些黑,身上的衣服也显得脏旧,头发乱糟糟的。

    不像城里的孩子那般精致。

    “想回去读书吗?”

    对于曾阿黎的提问,女孩摇了摇头,她想出去打工,跟村里的叔伯一样,出去打工才有出路。

    可她太小,村里人不敢带她出去,也拿不出去出去的路费。

    “想妈妈吗?”

    女孩儿说想,又说恨她,说妈妈没回来看过他们,几乎是一下子就从他们的世界里消失。

    找不到一点音讯。

    五个孩子,就像被世界遗忘,没有任何依靠,只能抱在一起相互取暖,艰苦地活着。

    了解完情况,曾阿黎没有说其它的,只是把采购的一些物资拿出来,中午就在这边吃饭。

    大家一起动手,给孩子们做了一顿丰厚的午餐。

    吃过午饭,大家就回去。

    回到县城之后,曾阿黎和赵园园采购了很多物资,但凡生活中要用到的,几乎一应俱全。

    翌日,又回到这里。

    曾阿黎带着自家的孩子们一起,把五个孩子的家里来了一个大扫除,上上下下都打扫干净。

    家具家电、床单被褥之类的,全部换成新的。

    又让孩子们去洗澡,换上新衣服,出来之后,每一个人都干干净净的。

    曾阿黎拉着大孩子的手:“丫头,知道活着什么最重要吗?”

    “其实就是干净。”

    “无论是家里,还是身上,都要干干净净的,这样才不会被人看不起,才能被别人尊重。”

    说着,捧着小丫头的脸蛋:“看看,洗干净之后多漂亮,将来肯定能嫁一个好丈夫。”

    女孩咧嘴一笑,又呜呜哭起来。

    “怎么还哭上了。”

    曾阿黎哄了一会儿,又拉着女孩儿,说起女孩儿要怎么生活,要怎么照顾弟弟妹妹。

    母爱的缺失,很多事情都没有长辈教导。

    正好有时间,就把这份补上。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917/1111059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