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这边最多能接收多少人?
第二百一十五章 这边最多能接收多少人?
青牛镇这边已经秋收之后了,田地已经整了出来,稻种田这才开始收割。
清河村的人都知道这些稻种的重要性,因此收割的时候都前来帮忙。
田里的水稻长势是人眼睛能看到的,大家都想到了将来这些稻种若是推广开来,那天下百姓再也不会因为稻米太贵舍不得吃了。
每个人的眼里都是光,对未来都充满了期望。
等到水稻打了下来晒干之后过称,果然没有让大家失望,亩产可高达515斤。
这个结果让陆宁非常意外,先前他想着至少得打三四百斤,如今比他预料的要多的多,自然是满意的。
羊老和田老自然也非常满意。
羊老捋着胡子说:“这么高的产量也只有我们能种的出来。”
陆宁认真点头,并没告诉他,现代水稻高产的可以达到一千五百斤一亩地。
不过这时候能有五百斤的产量,真是很了不起的事了。
当天晚上,清河村就召开了一次会议,商量明年所有清河村的村民都要种这种高产的水稻,将来全村都要种植这样的水稻,作为种子推广到其他的地方去。
孙富贵兴奋不已,跟他想的一样,果然是要做种子推广出去的。
消息暂时还是隐瞒着的,必须得苟住了才行。华杨县这边,不过柳元昌还是雷厉风行的抄了两个地主恶霸的家,将他们的家产公示于人,粮食全都归公。
并且处置了崔氏一族的人,还有华阳的一些爪牙,这些人都被押送去修路了。
免得在大牢里还要浪费粮食。
转眼到了十月中旬,北方天气变的寒冷了起来。
柴安突然送信回来,问陆宁这边最多能接收多少人?
北方大旱,夏粮严重减产,秋粮又遭受了严重的蝗灾。
官府不仅没有前来赈灾,反倒让他们继续缴纳税粮,税粮一交,基本上就没余粮了。
他们还等着朝廷前来赈灾,没想到这都到十月了,还是迟迟没有动静。
因此有大量的百姓在他们里正或者族长的带领下南下,南方好歹暖和一些,他们和他们的族人好歹多几分生机。
柴安接触到这些人,打听清楚状况之后,立刻就有了主意。
他知道陆宁谋的是什么,知道他是个做大事的人,知道人口意味着什么。
现在有了这样的好机会,自然有了自己的成算。
陆宁接到柴安的消息,心里说不出的激动,真是天助我也。
他给柴安回的消息只有四个字“多多益善”。
有了这个消息,柴安就放开了手脚,让他们分批坐船往青牛镇来。
陆宁也知道将会有很多人到青牛镇来,因此提前做了准备。
首先就是准备吃的,柴安之前送回来的两船麦子这时候就派上了用场。
他让人赶紧把麦子给磨了,直接麸皮也给磨碎,跟白面掺和到一起,磨出来的面很黑。
这样的面自然没有白面好吃,也不是陆宁故意不给流民好东西吃,而是他们提供的生存必须物资质量越低,越能满足最需要的人群。
有一些人有东西吃,万不会吃这种带着麦麸的面。
但是一无所有的老百姓就不一样了。
这就跟和珅赈灾的时候,往大米里掺沙子是一样的道理。
除了粮食之外,还需要建房子,需要取暖的木炭,需要棉衣和被褥。
另外还需要准备足够的药材。
白家医馆进出的药材很多,有外地商人带过来的,也有他们收购的要卖出去的,因此想要囤药材还是很方便的。陆宁在青牛镇和黑水镇中间的荒野地里选了一片地方,让人在这里造房子。
人工都是平讷县和华杨县签下以工抵债的百姓。
青牛镇本地的百姓都有了建房子的经验,指导他们建房子非常容易。
伐木的伐木,挖地基的挖地基,青牛镇再一次大兴土木。
他们现在盖的房子都是最简单的,几根木头当柱子,用土坯来垒墙。
时间太紧迫,必须要准备足够多的房子,所谓的有备无患。
陆宁也不知道柴安能带回来多少人,因此只能尽可能的多准备一些,至少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地方。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度过眼前这一关才是最重要的。陈春梅这边也着急忙慌的做被褥和棉衣,她虽然月份已经大了,却还是坚守在岗位上。
棉衣棉鞋都尽可能的多准备着。
另外一些人则是伐木做木炭,确保木炭足够多。
实在来不及做木炭,直接伐木晒成柴,用柴取暖也不是不行。
平讷县和华杨县过来的工人加在一起有千把人,加上青牛镇和附近前来找活儿干的人,得有一千五百人往上。
但是彭越总领着他们,大牛、二牛、狗蛋他们分管不同的工,他们底下又分了工,十人一组。
孙小六还兼职管理伙上的事,请了当地的妇人前来做饭。
陆宁很大方,每天都要从养猪场弄一头猪来,分派下去。虽然一头猪分下去,大家能吃上的肉并不多,但是菜里见肉,这是很多那两地来的百姓吃惊。
“大头,菜里有肉。”大方子惊讶的夹着一块肉。
“……唔……”大头两腮都被塞的满满的,听到大方子说话,头都没抬,整个人脸都要埋在了饭碗里。
这两人是从平讷县过来的,当时签订以工抵债的协议时,他们也不确定到底会不会给粮食。
不管给不给,他们来上工, 总是要管饭的,家里的口粮就省下来了。
没想到,来到了竟然还有肉。
他们今天中午吃的是大米饭,香喷喷的大米饭,菜是猪肉萝卜炖粉条。
打饭的时候,那婶子还特意给浇了一些汤。
别说是菜了,就是没有菜,单这些大米饭配上肉菜汤,就已经够香的了。
他能吃三碗。
这样的场景也出现在其他的小组中。
往年他们去服徭役的时候,哪里见过荤腥啊?
别说荤腥了,就是油花都不见一点,菜都是水煮的。
饭还不能随便吃,这里的饭可以随便吃,但是不许浪费。
开玩笑,白花花的大米饭,谁舍得扔啊?
渐渐地,大家干活都积极了起来,都想着中午吃什么?
晚上吃什么?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671/2641089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