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梦回1983渔猎人生 > 第234章:修筑冰窖

第234章:修筑冰窖


  牛有铁知道,在麻油村,人们用来保鲜食物的工具只有地窖。

  所谓的地窖,是在地院里向下挖一个大约四五米深的地洞,再在地洞底部,向着侧方墙往里挖,挖成像窑洞一样的侧窑,便是这样的地窖。

  这种地窖一般主要是用来储存红薯土豆,葱,白菜,萝卜的,有的还用来储存水果,比如桃、梨、苹果、山楂等等。

  这样的地窖,里面一年四季都是阴凉潮湿的,因此存放的土豆,红薯等农作物,放多久都不容易坏,而且还能保证其新鲜度,比如储存的土豆,拿出来之后,就跟刚从泥土里刨出来的一样新鲜。

  牛有铁知道,这样的地窖,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一般而言,有地窖的人家,大都是因为种了很多土豆,红薯之类的农作物要储存,没种的,也就不用挖地窖了。

  毕竟挖一个地窖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这年代,家家户户地里的农活儿忙的干都干不完,谁还有闲时间去挖那个。

  虽然说冬天人们都闲着,但冬天大地的冻层有三尺厚,即便是想挖也挖不了啊!

  总之,有地窖的人家屈指可数,就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人家一样,也是屈指可数的,当然也有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人家有地窖,但这类人家都是特例,也可以说,勉强不会青黄不接,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总之,关于如何保存食物的问题,牛有铁大脑中想到的,还是地窖,除此之外再无它物。

  只是,地窖内部的温度达不到零下摄氏度,就很让他头疼,达不到零下摄氏度,也就谈不上冷冻了。

  而他,到了夏季大概率都会有很多野物需要冷冻来处理。

  显然,这样的地窖并不能满足他的需求,可除了地窖,他还能想到什么呢?这年代能有什么呢?人人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谁还会有心思去想食物保鲜问题?

  他知道,家乡一带,到了夏天最高气温能达到三十摄氏度以上,这么高的温度,一旦打到猎物,不能及时处理掉,搁一天就会变质,搁两天直接变臭。

  而这个问题,也正是很多猎人最头疼的事,往往,他们因为头天运气好,打到了猎物,却又因为运气差,第二天没能及时卖掉,导致猎物变味,大打了折扣。

  但那些都是小打小闹,他深知,并且十分肯定自己能打到很多猎物,因此如果不能冷冻保存,或及时出手的话,就不知道要损失多少了。

  但作为天选的重生者,他怎么可能解决不了呢?

  又不叫他去造一台冰箱,当然了,即便是,他造好了冰箱,也没电啊!

  就这样,绞尽脑汁地思索了片刻,牛有铁很快就想到了办法,往地窖里面装冰块。

  这一灵感,来自于古代人的智慧,古人为冷冻保鲜食物,往往会在冬季收集冰块,存入地窖中,到了夏季,用这些冰块,制成冰鉴。

  冰鉴,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铜鼎,内外涂抹上一层锡箔纸,用来保温,总之,这冰鉴其实就相当于现代人的冰箱。

  当然,这一宝贵知识都还要归功于他前世无聊地刷短视频,有些冷门知识,在那时候刷着刷着就刻进脑子里了。

  而现在,正是寒冬腊月,地冻三尺,到处是冰。

  他家没有地窖,现在就可以挖了,等地窖挖好之后,趁人手足够,再去麻油河凿冰,把冻厚的冰块搬回来,放进地窖中。

  这样,到了夏季,他的冰窖就会发挥出现代人的冰箱功能了。

  在靠冰的地方,冷冻野物,远离冰的地方,则用来保鲜,一取两得,完美无瑕。

  想到这里,牛有铁突然兴奋的要跳起来。

  感觉这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等夏天到来,打到野物的时候,他就不用再折腾着弄腊肉,晒肉干了,直接往冰窖里一拖,想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吃,想什么时候卖什么时候卖。

  再也不担心肉变质,卖不到好价钱了。

  这时,赵菊兰跟了上来,她有些诧异,心说:他怎么疯疯癫癫的,说话就像不过脑一样。

  同时,她也很关心怎么弄鱼的事,可她男人就是一句未提。

  “鱼还要咋保存,你直接放院里,一时子功夫就冻硬了,你还能怕它臭了吗?”赵菊兰说。

  牛有铁笑了笑,说:“我知道现在放不坏,可是夏天了咋办?这么大一笼鱼,咱一家子一顿能吃多少?剩下了咋办?”

  这话问的赵菊兰瞬间失语,也确实,如何保存食物的问题,她从来没想过,当然在这之前,她家穷的叮当响,人都快饿死了,还哪有精力去想那个?

  不过想了想,又问道:“这么多鱼,你是咋弄到的呀?”

  “我——”牛有铁支支吾吾了一声,便说了下去,“用笼捞的。”

  “用笼?咋捞?”赵菊兰很不可思议,她男人打猎运气好也就罢了,居然还能用笼捞到鱼,关键是还捞到了这么多。

  “就这样捞的嘛。”牛有铁含糊其辞道。

  随即,将笼里的鱼放到烟筒旁,便迈步朝工地走去。

  赵菊兰感到无语,又不甘心,又十分好奇,拿笼就能捞到鱼的话,她也想去捞鱼。

  门前河里的鱼那么多,光是每天吃鱼,都要节省不知道多少粮食哩。

  哼了一声,转身回窑去了。

  这时,老太喊了一声“菊兰”。

  赵菊兰好奇走过去,随口喊了一声:“奶。”

  “你刚刚一直问你男人咋捞的鱼?”

  “就是。”赵菊兰立刻严肃了起来。

  老太笑了笑,神神秘秘道:“你去立柜里看看,看少了啥?”

  “呃???”

  赵菊兰一愣,旋即,想也不想,直接走过去打开柜门,检查了起来。

  事实上,她几乎一眼就看出立柜里少了什么,为了确定自己的判断,她伸手翻弄了几下,很快道:“奶,您是说,牛有铁把我窑里的蚊帐拿走了?”

  “你看少了啥,那就是啥嘛!”老太神神秘秘道。

  事实上,她知道孙子一直不敢直说,当然也可能是怕捕不到鱼,回来了会挨骂,但孙子一暂儿捕了那么多鱼,还做了一大锅酸菜鱼,让她一家人大饱了口福,现在,即便是给孙媳妇知道了,也不太可能会生气。

  再说蚊帐充其量也就是挡个蚊子的工具,但被孙子拿来捕鱼,发挥了它的最大价值,难道不应该被夸吗?

  这话,她感觉是时候说出来了。

  “哼哼!”赵菊兰恍然大悟,“没想到他偷偷拿了我的蚊帐,我就说他为啥一直不敢回答我的问题,我一问,他就装了鳖了。”

  老太笑着道:“还不是怕你说聒他?”

  “我——”赵菊兰感到无语。

  老太接着又道:“昨天早上,你出门去了,我眯着眼睛,没睡实,影影忽忽看到你男人在厨窑里翻找啥,我没管,过了一会,他就跑去立柜里翻,把蚊帐翻出来拿走了,当时我也好奇,不过,看他带回来一笼鱼,我就知道他干啥去了。”

  “敢背着我——”赵菊兰咬牙切齿,拳头都攥实了。

  不过,看在她男人捞到了那么多的鱼,又把鱼做的那么好吃,她心里就没那么大的气了。

  但一想到那蚊帐是结婚的老物件,又那么贵,心里的一口气还是咽不下去。

  “不行,我找他去!”赵菊兰恨铁不成钢地嚷道:“哪有这样的人,这是我俩结婚的东西呀!他咋能这样!?”

  说着,怦然间,眼眶都湿润了。

  想到她连结婚时的一个针头线脑,都舍不得扔,而她男人直接把那么大的蚊帐拿去捞鱼,就实在气不平。

  “他根本就不在乎!他咋能这样!?他一点也不珍惜,他不珍惜!”赵菊兰嘴里碎碎念叨道。

  看孙媳妇这么较真,老太顿时感到无语,又隐隐有些后悔。

  心说,这世上怎么能有这种人,不就是个蚊帐吗?拿来捕鱼了,又不是拿来烧了火。

  “菊兰,你干啥?对了去!”老太急忙穿鞋下了炕,走到孙媳妇跟前,拉着她的手安慰道。

  但赵菊兰已经泪流满面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眼泪就是多,她也控制不住。

  “哎呀!你瞧你,都三十岁的人了,还嚎。”老太极力安慰道:“就为了一个蚊帐嚎?给人说出去了,都笑话死了!”

  说着,伸出她那皱巴巴的手,帮孙媳妇把流下来的眼泪擦拭干净。

  赵菊兰却是一句话也没说,哽咽了几声,用袖子抹了一把眼睛,然后突然想起似的对她奶说:“没事,我没事!”

  说完,去锅前忙去了。

  老太突然“唉”了一声,没想,跟孙媳妇一起过活了这么多年,却还是没能理解她的心。

  本来是一件高兴事,没想,竟成了无事生非。

  老人家又后悔,又坐立难安,很怕她两口子闹起矛盾来。

  就一直眼巴巴站在地上,什么话也不说,看儿媳妇往厨窑外走,她就吓得赶紧跟上前去。

  赵菊兰意识到此,就赶紧宽慰道:“奶,您快上炕去暖着,地上冷,我去上个灰圈子。”

  她说的“灰圈子”是厕所的意思,这年代人习惯用炕灰来掩埋厕所里的屎,“圈子”又是因为厕所大多都像是三堵半墙围起来的圈子,所以,习惯叫灰圈子。

  看孙媳妇这样说,老太才安下了心,弱弱地回道:“哦。”一脸自责样儿。

  赵菊兰拾腿往前走了两步,还是没忍心回头说了一句,“奶,您就甭操心了,我不会和我娃他达嚷仗。”

  说完,转身走了。

  老太还在原地瓷站了一会,才憾憾地爬上了炕。

  ......

  “挖地窖嘛?唔,你想挖就挖吧,你是掌柜的,我没意见。”工地旁边的墙角,听完牛有铁的一番陈词,老爷子谦虚地说道。

  在他看来,儿子这个想法不错,就只是听起来有些疯狂。

  微微一顿,想了想,接着又道:“你挖地窖我不反对,可是你说要往地窖里装冰坨,我就一点也不支持,你都不想想,咱这里,一到夏天,能把人热死,你放下的冰坨,到时候全消了,到时候,地窖就是一个大水坑,甭说存东西了,人进不进得去都是两说,弄不好,还要把院子泡塌哩,唉……呀!”

  说完,最后长叹了口气。

  同时心里还想着,厦房都还没盖起来,这儿子又给人来这么一出,他知道,儿子现在有钱了,只要有这么个念头,是绝对会去做的。

  而这地窖,到底可不可行,他也不清楚,但他又相信儿子不会胡来,嗯,总之就是矛盾的很。

  但牛有铁却笑了笑,说:“这点您就想多了,冰坨放在凉快的地方,基本上是不容易消的,夏天也不会。”

  “为啥不会?天热的,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就不信冰坨消不了!一天都过不了,就全淌了水了。”老爷子无语地道。

  牛有铁又笑了笑,看来父亲是真的开不了窍啊,想了想,就问道:“夏天的时候,您见过地窖下面是啥样的嘛?”

  “我咋没见过?”老爷子嚷道。

  “嗯,咱一般的地窖,在夏天的时候,下面是凉的。”牛有铁说:“但那基本都是三四米深的地方,我是说,我如果把地窖挖到七八米,甚至是十米以上呢,这时候地下面的温度就是冷的,而只要温度接近零摄氏度后,冰坨基本上就不融化了。”

  “啥?啥氏度?”老爷子好奇问。

  对于摄氏度这种古怪词语,他听所未听,闻所未闻。

  牛有铁立刻解释道:“我是说,零度嘛,零度,意思是很冷的时候,这个时候,冰坨就基本上不融化了,当然,我们还可以在冰窖下面做一些保温措施,有利于冰窖的保温效果。”

  最后两句,牛有铁感觉自己说的文绉绉的,但也没办法,有些意思和道理他只能这样表达了。

  当然,他也可以不用给父亲解释的这么深奥。

  他是掌柜的,只要把活儿派下去,只要工钱到位,就会有人帮忙干。

  老爷子确实,听的也是一头雾水。

  没再辩驳什么,把烟锅从脖子上拿下去,装了一锅烟点上抽了起来,一边说道:“那就按你说的做吧。”

  “嗯。”牛有铁点点头,突然,感觉父亲像变了个人似的。

  嗯,父亲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跟他对着干了。

  反倒是像个小孩子一样,听起了他的话。

  牛有铁感到有些过意不去,他不想让父亲心里不踏实,于是接着就说了一句,“达,您放心,这冰窖用处大的很,到时候您就知道啦。”

  老爷子只抽烟,不吭声,时不时吸一口痰吐在地上。

  “哪怕,到时候,像您说的那样冰坨会消水,咱就直接把土往里面一填,不要了,也不伤及啥的嘛!”

  老爷子把烟嘴从左边嘴角换到了右边嘴角,又吐了一口痰,叹气道:“能行,反正人手够,就照你说的挖嘛!”

  牛有铁高兴的点点头,随后,便开始在地院里转悠起来。

  一边在大脑中规划地窖的雏形,一边寻找合适的位置。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309/2653184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