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晋庭汉裔 > 第465章 张方火烧洛阳

第465章 张方火烧洛阳


在黑夜来临之后,洛阳人依旧难以安眠,他们不约而同地在城郊聚集,远望西垒战场。

    这当然不是因为西郊的鼓声,虽说鼓声自从四天前敲响开始,就一刻也没有停下过,无论洛阳远近,皆可清晰耳闻。可对于这些洛阳人而言,这鼓声好似扬于天外,他们的眼中只有西垒。哪怕看过去,厮杀中的人影已经藐小如蚂蚁,他们依旧努力地瞪大眼睛,试图从中分辨着自己的亲人,并祈祷他们取得胜利,平安归来。

    西垒的交锋是空前激烈,百姓的观望自然也是如此的全神贯注,他们时而为禁军的起势而叫好,又时而为禁军的受挫而叹惋,似乎自己已经置身于西垒之中,而非在洛阳城上下。

    他们浑然没有注意到,在身后的茫茫黑夜之中,一支不知名的骑军已悄然靠近。

    这群人大概有三千余人,他们没有打火把,身披漆成黑色的轻甲,每人都牵着一匹马,每匹马都用布带勒住了嘴,以防止出现低声嘶鸣。他们沿着蜿蜒的洛水河冰向西步行,行走的时候,腰间的斫刀和甲胄轻声碰撞,脚下的河冰发出咯吱咯吱的脆响,但都被远处的鼓声所遮盖了。

    其实按理来说,这些人沿路会撞见不少民居,若是往常,大概是是会被旁人发现的,可因为西垒激战的缘故,这几十万人都聚集在了洛阳西侧,东郊几乎沦为空城,自然更没有人去关注洛水上那难以分辨的黑影。

    这使得这群骑士不声不响地摸到了离洛阳城东两里的地方。

    到了这个距离,南郊的百姓中才有人发现不对。他们先是从地面上感受到了一阵隐约的颤抖,但很快又消失了,正狐疑之间,那阵抖动忽又离奇地出现,而且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接近。直至一道道狰狞的面孔自黑暗中破空而出,马蹄声踏碎了两侧的篝火,继而翻出红亮的刀锋,他们才恐惧地发现,身后竟然多了一支鬼魅般的骑军。

    他们背上赫然飘扬着白虎幡旗,那本该镇守社稷的神兽,此刻张牙舞爪,露出血盆大口,而黑色的眼睛,在火光中镀上了一层妖冶的红光,反倒似摄魂夺魄的魔兽!

    这些似是凭空出现的西军骑士,正是冲着城郊的这数十万百姓来的!

    他们毫无顾忌地在人群中践踏而过,不管眼前的是什么未元服的稚童,还是什么垂垂老矣的老人,亦或是如花似玉的少女,都不过是一刀而已。面对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西人简直就是虎入羊群,随意肆虐,遭遇不到任何阻挡。甚至因为突入地过于顺利,当他们冲到南市所在时,那些城上的百姓们,尚且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南市因为毗邻太学,当地多有纸坊,张方上一次入洛,就已经把地点探清了。西人们此次远道而来,非常迅速地抵达此地,他们从现有的篝火中取出火炬,直接朝着纸坊放火,纸坊的纸张与制纸的树皮好似狂风般呼啸而起,一点火苗落在其中,一条火蛇盘旋而上,继而烧破了房屋,直冲云霄,化作一道耀眼的光柱。

    而在此时,西军突袭洛阳的消息,才为人所知。

    火光迅速蔓延开来,从一座纸坊到另一座纸坊,甚至直接烧到了太学。大火就像是一个不知足的怪物,它吞噬了书卷偶像,吞噬了房屋学社,吞噬了竹林楼台。到最后,无穷的焰浪之中,只剩下广场中央的熹平石经尚有留存。

    一百多年前,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在这里握手言和,希望能在石头上刻字,让世人都能看见道德与真理。数年之后,火光炙烤着这些碑文,人们眼看着洛阳沦为废墟。而在一百多年后,同样的石经,同样的火光,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

    很快,整个洛阳南郊在火光中融为一体,成为一座火海,震撼着战场上所有人的目光。

    去年祖逖火烧大司马府后所形成的火灾,还是局限在洛阳城内,烧毁了洛阳城内近四分之一的房舍,祸及两万余人。凡是见过那场景的人,无不称当时的洛阳为阿鼻地狱。那现在呢?

    而与洛阳城内的建筑相比,洛阳城外的民居集市,何止是密集一两倍!几乎九成的洛阳人,都生活在洛阳城外,那些庞大的街坊占地,俨然还能再造六七个洛阳城!可现在,一切都烧起来了,洛阳城似乎在做一次前所未有的火浴,冰雪为之消融,天地为之黯淡,生灵为之痛呼。

    刘羡远望着这一幕,全然不可置信,他握紧了手中的缰绳,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张方怎么敢?他怎么敢!

    目睹如此火海,就连敲响了四日的战鼓声都停下了,现场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高台上的鼓手们茫然失措地望着洛阳城,高台上的公卿、士卒、民夫……同样脑中一片空白,他们就好像被生生掘断了根,全数哑然了。无数张迷茫的面孔回看洛阳,就好像烧的不是洛阳城,而是他们自己。

    但寂静很快又结束了,但不是因为战场上的人重新开始厮杀,而是那些城郊百姓为西军骑士所驱赶的哭喊声,这群无法反抗的羔羊们,在大火与刀剑之间,想要不被屠杀,就只有被驱赶着四散。

    可这些人聚集得太挤了,太密了。三四十万人挤在一处地方,逃又能往哪个方向逃呢?西军骑士仅仅是稍稍往西一逼,他们就自发地往西垒这边奔赴过来。孩童的哭声牵动着母亲的眼泪,丧命的绝望催生出无谓的悲哀,于是后面的人推着前面的人,前面的人则推着更前面的人,一连串的人逃窜起来。恐慌是一场无药可救的瘟疫,人越多时威力越是可怖,哪怕这瘟疫的源头仅仅是三千余骑,洛阳人也已经病入膏肓。

    完了!一切都完了!禁军中许多人眼看着这一切发生后,心中不约而同地产生了同样的念头,连日鏖战的疲惫在这一刻爆发出来,顿时丧失了所有作战下去的动力。

    而在西垒中的士卒们则是涌上了一阵狂喜,他们知道,征西军司已然获胜了。这些禁军士卒连家都没有了,拿什么跟他们打?不用军官们的催促,西人们也强振精神,在城头发起反攻。原本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禁军士卒,竟然一个冲锋,就如土鸡瓦狗般被击溃了。他们成功夺回了内垒,并且继续向外发动反击。

    从整个大局上来说,所有的西军都开始发动反攻。南面、北面、东面,他们从数个方向上厮杀出去,好似一道道山岚,不断地在人海中煽动波澜。

    刘羡此时本欲率松滋营继续与虎师进行决战,可眼下情形,已经完全丧失了可能性。对面的狼骑甚至露出一个嘲讽的笑容,继而将他们舍弃在原地,竟公然转身,向东穿插而去。显然,他们要借此机会造成更多的杀伤,彻底击垮禁军,与刘羡在这里浪费时间是不明智的。

    而现在能留给刘羡选择的选项,只剩下该如何逃跑了。

    可该往何处逃呢?刘羡并非在大军边缘,而是在诸部中间,西面是东海王司马越所部,东面是西阳王司马羕所部,北面则是正从西垒中汹汹外出进攻的敌军。想要跑,就必然要踩踏着自己人的尸骨去走。而且索靖等西人旧部星散在四周,根本还没有汇拢。这样走,可怎么得了?

    刘羡很快做出决定,必须先收拢军队,若不收拢军队,一旦被败兵裹挟,那想走也走不了。他当即对李盛等人下令道:“就地结阵,立起我的大旗,分派各令兵出去,号召各部向我靠拢!”

    松滋营当即下马结成一个圆阵,派骑兵四处去通知散开的义师各部。

    可一切都太混乱了。那些西人原本就是远道而来,没有什么牵挂,此时见禁军似乎要全面溃败,顿时也没有什么再战的念头了,然后顾不上队形,也顾不上大部队,策着马拿着兵器就往西走。什么旗帜、甲仗丢了一地,哪儿还管得上刘羡的呼唤呢?许多备用的马匹都散开了缰绳,沿着河岸开始狂奔,带起一路的烟尘。

    最后听话归拢过来的,只有李矩派过来的郭诵河东等部。郭诵竭力维持着秩序,可也不过收拢了一半的骑兵,郭诵一入阵,便跑过来对刘羡道:“元帅,这里已经待不住了,快走吧!我们北上邙山!”

    这么说的时候,洛阳城郊被驱赶过来的难民,已经和禁军边的军队民夫拥挤在一起了。人潮已经初步冲击到刘羡眼前,到处都是哭喊声,都是被肆意砍杀的血肉。刘羡明白已别无他法,他只能点头说:“好吧,我们走。”

    然后他们重新上马,在人潮中往西走。可这并不轻松,战场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敌我相互交织间,刘羡想要继续保持秩序不受裹挟,俨然是不可能的任务。

    因为那些西军杀红了眼,可以向任何看到的人进行宰割,继而杀出一条条血路。而难民们受此驱使,反而成为了西军手中最难以抵御的兵器,人海中形成了一道道怒涛,暴风似地不断摧残刘羡麾下的阵型。刘羡为了维持阵型,甚至只能向这些冲击过来的难民砍杀,以此逼迫他们让开一条道路。

    可是他眼下不过是人海中的一片落叶,根本不足以抵御这些波涛。并且,那些离去的虎师又转头杀了回来。他们已经趁机在人群中杀了个对穿,对着刘羡的后阵进行抛射,时不时近身搏杀,试图将他们留在此地。而在这种攻势下,松滋营却只能白白挨打,无法进行反击。

    虎师尝试进行了两次进攻以后,松滋营的阵型隐隐有崩溃的迹象。这时便什么也顾不上了,若还是以这个速度撤离,可能所有人都会死在这里。于是刘羡下令道:“散开走吧!大家各凭本事,我们在河阴再会!”

    刘羡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简直在滴血。征战十多年,他还从来没下过这样的命令!他太明白这个命令的残酷所在了。战场上,阵型就是生命。而下这种命令,无疑是一种彻底的认输,选择了听天由命。而在这种时候,命运的判决往往不会好看。

    可他已经没有任何力挽狂澜的办法了。活着才是一切,刘羡必须先想办法活下去,若不吞下这个耻辱,将会因为尊严而丧失一切。

    军令通报下去后,骑军就此化整为零,分开来向西方突围。刘羡身边一时只剩下李盛、郭默、毛宝、孟讨等数十骑,但不得不说,没有了阵型的顾虑之后,众人的速度顿时快了两倍不止。他们狂鞭坐骑,前面的司马羕所部几乎无人逃得过他,后面的虎师追兵也因此丧失了目标,短短两刻钟后,他们便突出了重围。

    但刘羡却没有立刻离去,他顾念其余还没有冲出来的部下,想着要牵制部分敌军,便驻马稍停。继而从腰间抽出章武剑,对身后的西军骑士高喝道:“我乃涿郡刘羡!尔等可敢一战?!”

    外围的西军士卒听刘羡在这里,陆陆续续地便有千余人放松外围,转而朝刘羡追杀上来,想要趁机求个富贵。结果却难免发现,哪怕仅剩下数十人,这伙人依然极为扎手。

    刘羡先是依靠对地形的熟悉,带着他们在周围的丘陵中兜圈子。西军的队伍拉长后,若是有人追得过头,刘羡便趁机进行反击。大家没来由打了败仗,憋了一肚子火,此时终于得以发泄,毛宝身在马上,左右拉弓驰射,依旧箭无虚发;郭默手握一长一短两根长槊,有人近身就捶打,也同样无人可敌。刘羡更是罕见地亲自冲锋杀敌,手刃有十数人。

    那些突围的骑士都星散在四周,有不少和刘羡一个方向逃亡的,见刘羡还在予以缠斗,便主动向刘羡靠拢,如此他渐渐又收集了千余人。

    可这已经无关大局,西人们在丢下百来具尸体后,见靠过来的禁军骑士渐渐增多,虽然心有不甘,但想到东边还有白捡的功劳,便干脆撤了回去,继续打扫西垒周遭的战场。

    而刘羡也不敢在此地逗留太久,牵制了一个多时辰,听见远处的厮杀声渐渐降低,也怕张方的大部队追杀过来,便领着眼下已有的千余人,转而向河阴奔走。一路上,又有各路逃兵稀稀疏疏地汇合进来,这里面已经不只有自己的旧部,甚至还有司马羕、苟晞等人麾下的败兵。

    可走到半路,他们实在有些走不动了。他们一身血迹,又饿又渴,死里逃生的险境几乎令众人虚脱,座下的战马也竭力了。想歇息,却又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只能强迫自己不停下。

    最终在路过金谷水渠时,刘羡忽然想起,自己将金谷园改做了一座坞堡,还在里面安置了千余难民和两万斛粮食,这可以解燃眉之急。

    于是他稍微绕道,到金谷园前敲门表明身份。难民们得知是刘羡来此,连忙将他迎了进来,一行人终于才吃了一顿饱饭。

    可接下来何去何从呢?这是一个刘羡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也是一个事关数十万人生死存亡的问题。(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264/1111066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