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回到八零机械厂 > 第530章 厂专家会

第530章 厂专家会


郝逢春叹气:“不是不想帮你,可咱这边要是分了精力,真要误了预展,影响的可是全厂的大局。你说,这风险值不值?”

    陈露阳赶紧凑上去:“诶呀~就打一副样件,又不耽误大线~”

    “我保证不抢时间不抢料,工人我来找,你只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行。”

    郝逢春脸色仍旧为难:“……这事要真动静大,别人肯定说咱‘车间主任搞小动作’。到时候领导追问,咱可都不好看啊。”

    陈露阳立马拍胸脯:“出了事我兜着!就说是我个人试验,跟工人和车间无关。”

    不管咋样,他这个零件是给厂里小汽车干,又不是给别人干。

    就算厂长骂人,陈露阳也理直气壮!

    郝逢春盯着他看了半天,才无奈道:“你小子是真轴……行吧,就打一副。”

    “但只打出来看效果,不算进车间任务。”

    陈露阳一乐,伸手“啪”地和他握住:

    “成交!郝叔,我就知道还是您明白!”

    郝逢春没好气的看他一眼,把图纸塞进了兜里。

    “行了,赶紧走吧,别在这儿晃悠,被人撞见了我可不好交代。”

    陈露阳心里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乐呵呵地跟在郝逢春身后往外走。

    车间里轰隆的机床声一阵高过一阵,工人们各忙各的,谁也没注意这边的小动作。

    陈露阳正想着下一步怎么安排人手,远远地,就看到一个熟面孔。

    “哟,这不是岳主任嘛!”

    瞧见来人,张国强脸上立刻堆起笑,快步迎了上去。

    岳主任也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样,迎着点了点头:

    “国强啊,好久不见,听说你这半年在片儿城干的特别好,真有能耐!”

    “嘿,搁哪都是干,我这也没啥本事,就是这点手艺!”张国强嘴角咧开,露出一副憨厚的笑容,

    “主任你这身板儿还是硬朗,脸色比以前还红润!”

    岳主任笑着摆摆手:“也不行了,心脏最近差点事,睡不好觉就总突突。”

    张国强担忧:“那可得好好注意注意,不能太累着。”

    岳主任感慨:“是啊,这一上岁数,啥病都找上来了,可得注意点。你最近身体咋样?”

    张国强憨笑道:“我过得糙点但是也挺好……”

    两人一来一回,语气里带着亲热,嘴都差点要拍到一块。

    在旁边的陈露阳都看愣了。

    好家伙……

    一笑泯恩仇啊这是?

    去年这俩人还因为二季度评好的事抡凳子,差点干到厂长办公室。

    咋现在瞅着跟亲兄弟似的?

    从开始见面到现在,别说唇枪舌战了,眼神温吞,连个火星子都没冒。

    “哎,岳主任。”张国强挠了挠头,声音里透着一股子憨厚劲,

    “以后有啥活儿,还得您多照应着点。”

    岳主任眯眼笑:“行啊,都是老同事,咱互相帮衬着。”

    寒暄了几句,岳主任和张国强俩人互相挥挥手,就此告别。

    陈露阳讶异道:“行啊张叔,我刚刚老害怕你跟干起来了,没想到你俩这唠的还挺好。”

    张国强乐呵呵道:“当初都抡凳子了,当面该干的都干完了,现在没啥可干的了。”

    “再说了,事后想想,我还挺感激他的。”

    看着陈露阳疑惑的表情。

    张国强笑道:“这要不是因为跟他干仗,我哪有机会去片儿城还能认识这么一帮兄弟。”

    陈露阳乐了:“那照你这么说,我也得谢谢他。要没有岳主任,我上哪白得这么个好师傅。”

    张国强乐呵呵道:“好啥啊,都一样,混口饭吃。”

    ……

    随着陈露阳一纸材料递交到了厂长秘书手里,

    第一时间,王轻舟就批下了文件,将材料传给各个小汽车的车间主任以及工程师和技术专家传阅。

    很快,材料上的内容就像石子投入水面一样,在厂里炸开了锅。

    目前小汽车的销量正在一路攀升,马上就要参加进出口预展,大家还沉浸在“产品打开市场”,努力开发第四代新型小汽车的干劲十足里,

    可谁承想材料里居然直指两大软肋:油路软管渗油、货车超载损伤。

    一时间,厂里上下既紧张又慎重。

    眼看小汽车刚有了名头,现在又爆出这两个大问题,

    若不及时解决,很可能砸了整个厂子的牌子。

    随着材料流转了一圈,一场关于小汽车问题与发展的会议,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宣布召开!

    厂会议室里,

    屋里一排排木椅坐得满满当当,桌子上面放着搪瓷茶缸、稿纸和几本厚厚的资料。

    王轻舟坐在中央,身神色凝重,旁坐着的是主管小汽车的副厂长于岸山。

    长桌一侧坐着郝逢春、曹青杭、组装车间主任黄见山,旁边还挤着几位工程师与技术专家。

    陈露阳抱着厚厚的一沓资料,坐在众人中间。

    眼见大家都到齐了,王轻舟环顾全场,沉声开口:

    “今天的会,主要是对劲霸小汽车近期使用中暴露出来的油路软管渗油和承重问题,集中听一听、议一议,大家呛呛个办法出来。”

    “小陈,你先来说说情况。”

    陈露阳立刻把手里的材料翻开,开门见山道:

    “各位领导,去年我们片儿城修理中心在维护劲霸小汽车时,收集了不少第一手数据,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也想了一些办法。在这里,给各位领导汇报。”

    他顿了顿,继续道:“首先,就是油路软管的问题。修理厂接到的多起返修,不是软管本身的质量问题,而是地方炼制的轻质油杂质含量过高,渗进管壁,导致鼓泡、渗油,最后堵死油路。”

    “我建议,在油管里层加一层抗杂质的包覆层,同时在油滤系统前端增设一道预滤装置,这样不仅能提前拦截杂质,还能延长软管寿命,减少返修率。”

    话音刚落,郝逢春皱眉低沉道:“我先说句实话,这个方案,工艺难度不小。”

    “新包覆层必须用复合材料,可复合层厚度一旦加上去,油管在低温下的柔软性就会下降。”

    “东北和西北严寒地区,零下三十度的天气里,软管要是硬得像根棍子,弯折处就会裂。”

    “那时候,不光是渗油的问题了,整根油管可能冻断,车直接趴窝!”

    组装车间主任黄建山也认真思考道插话:“双油滤系统,意味着成本和配套复杂度都上来了,成本高,配套链条要重整,风险很大”

    “片儿城油品毕竟是个案。”

    “某些地方油不好,就要全厂车都改?这牵扯实在太大。”

    “话不能这么说!”于岸山轻轻摇头。

    “车是全国卖的,可坏车的口碑也是全国传的。”

    “今天是片儿城修理厂发现问题,明天别的地方呢?”

    “这要是拖成系统性问题,砸的是咱整个厂的牌子!”

    会场一时有点骚动。

    可还没等陈露阳开口,一个技术员很是客观的开口道:

    “别的不说,橡胶材料的研制就是个大问题。”

    顿时,陈露阳一张脸彻底憋红,整个人被噎在当场,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前几天厂里试车的时候,就是他们橡胶车间的东西拖了后腿儿。

    无论你技术怎么升级,原材料的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

    说句不好听的话,你自己的东西都没整利索呢,在这谈其他的有啥用啊!

    陈露阳平稳道:“我承认,橡胶件的确是当前的短板,谁都绕不过去。”

    “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在设计层面提前考虑,把风险降下来。材料的问题需要时间去突破,可用户等不起,厂里的名声也等不起。”

    “材料研制,我可以带着橡胶车间先去摸索;工艺上有难度,我也愿意跟设计、总装一起试。成功了,厂子少挨骂。”

    “可要是什么都不干,那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

    听到这话,曹青杭眼中闪过一抹精芒。

    “我觉得小陈说得对,失败了也比原地等着挨骂强!”

    王轻舟一直没插话,此刻终于抬起头,扫了陈露阳一眼。

    那目光里既有审视,也带着一丝欣慰。

    他轻轻把茶缸往桌上一放,声音平稳却压得全场静了下来:

    “小汽车要发展,就是不能怕出错,不能怕失败。”

    王轻舟顿了顿,缓缓扫过全场,“咱们要真是连试都不敢试,就等着问题一天天堆大,等市场来给我们上课?那才是丢人现眼!”

    郝逢春终于开口,叹了口气:“行吧,那就试一试。”

    “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新材料柔韧性要是不过关,寒区的车出了毛病,后果可不是小事。”

    于岸山拍板:“那就设个技术革新项目,单独做试样。”

    “小陈,你橡胶车间先组织人试配材料,老黄老郝你们设计、总装两边派人跟进。”

    王轻舟见气氛有所缓和,点了点头,果断落下结论:“好!这一条,就这样定。”

    “橡胶车间牵头,设计、总装协作,先打一副样件出来。”

    “剩下的小汽车承重问题,小陈你接着说。”

    紧接着,陈露阳翻到第二页:“第二条,小货车超载。大量用户把劲霸小货车当五吨卡车使,后桥和减震长期超负荷,返修率居高不下。”

    “建议厂里出台限载提醒机制,在出厂时随车配套说明书和金属铭牌警示。如果后续条件允许,可以考虑结构升级。”

    “嗯!”组装车间主任黄见山立刻点头,粗声说道:“这个得立刻干!”

    “承重就是小货车的命门。它本来就是为城市短途配送设计的,承载三吨没问题,可硬拿去当五吨车跑长途,等于让它天天超负荷干活,后桥和钢板弹簧迟早报废。”

    “那可不是修理厂修一修的事儿,整批返修才是真出大事!”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响起几声认同的附和。

    可很快,有个戴眼镜的技术员犹豫着开口:“贴标识虽然简单,但就怕起到反作用。”

    “用户一看咱车身上明明白白写着‘限重三吨’,心里立马对小汽车的能力起了疑心。嫌车‘太脆弱’,反而会把人往竞争对手那边推。”

    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现在市场正热乎,订单一批接一批,要是因为一张铭牌劝退用户,前期辛苦打下的局面可能就毁了。”

    “销量虽然不是唯一,但厂子吃饭得靠它。”

    这就是他们最大的顾虑:眼下正是小汽车打出名头的关键节点,哪怕少一个订单,都会给厂子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可不提醒,坏车一多,口碑崩得更快。

    陈露阳立刻接话,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这不能叫‘劝退’,这叫提前把丑话说在前头。”

    “小货车的设计承载就是三吨,你让它硬抗五吨,哪怕跑得了一时,也迟早要散架。”

    “一旦出事,不光是坏车,还可能连人命都搭上。到时候厂子要背的,不止是返修账单,而是整个信誉!”

    这话一出口,会场里顿时安静了几秒。

    发展和销量虽然重要,但是安全和口碑更重要。

    技术员皱着眉沉思片刻,开口道:“提醒可以马上做,结构升级得慢慢来。后桥、钢板弹簧全换,整个采购和排产体系都要改,短时间根本消化不了。”

    郝逢春叹了口气:“所以第一步,先把警示做到位,至少让用户知道风险在哪儿。真要改结构,那是下一阶段的任务。”

    于岸山点头道:“对,限载警示必须先行,结构件升级放到后续评估。我们得分轻重缓急。”

    王轻舟一直没说话,此刻抬手轻轻一压,稳住了还在低声议论的场面。

    “小货车是咱厂的招牌之一,不能为了销量放任问题扩大。限载警示必须上,这是对用户负责,也是对厂子负责。”

    “至于市场反应,我们也要想办法解释清楚。车有车的极限,咱不能因为怕丢几个订单,就让车子的口碑彻底砸锅。”

    话音落下,搪瓷缸的盖子被他“当啷”一声扣在桌上,像是给这个议题盖上了钤印。

    眼看头两个问题都解决了,剩下的就是第三点了。

    陈露阳继续开口道:“最后,我建议厂里关注修理厂一线数据。”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209/1111059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