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讨价还价,无可比拟的优势
过了几天。
瑶岭农业在新林县召开了秋收工作表彰大会,各单位都派了代表来参会。
这一次公司给与的奖励很丰厚,大家一个个的也都喜笑颜开。
“这次当选的先进生产者和技术能手,还有一个福利,公司会组织大家外出旅游,所有的费用公司全包,以资鼓励。”
最后,林炳坤还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会场一片欢腾。
开完会,大家去林河饭店吃饭,方唯直到此时才姗姗来迟。
现在像这样的会议他一般不参加,这会来到饭店也是因为林炳坤打了好几次电话,说让他过来鼓励鼓励大家。
方唯这才来到了现场,举杯和大家一起干了三杯酒,吃了几口菜便先行离去。
林炳坤也差不多,稍微多呆了一会就走了,他和方唯在这里坐着,大家都难以尽兴。
这一季的依然是大丰收,就让大家乐呵乐呵吧。
方唯离开临河饭店就直接上了楼,来到了一个小包间,稍后,林炳坤就走了进来。
服务员很快上齐了饭菜,两人边吃边聊,总不能一直饿着肚子。
“支书,隋阳县又来找了我一次,看样子他们对自己的条件也有点信心不足,暗示可以讨价还价。”
两人就是单纯的吃饭,没有要酒,一边吃饭一边谈工作。
“那就抽空去考察一下,你要是没时间我先去看看,估计能和隋阳县谈妥土地承包的事情。”
方唯本来也打算去一趟隋阳县,不管怎么说,王林的面子还得给。
但也仅限于去考查一番,如果对方还是那么多的条件,他就不会再搭理对方了。
“让支书受累了!我这边还得检查一下越冬油菜的种植情况,如果隋阳县有诚意,回头我去找他们谈。”
两人很快就隋阳县的事情达成了一致,就埋头专心吃饭。
吃过饭,方唯便返回了村里,然后给隋阳县方面打了一个电话。
对方听说他要来考察,热情的不行,放下电话就赶紧向刘书记汇报。县里随即做出了安排,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堪比上级领导来视察。
翌日。
方唯低了两个工作人员,驾车来到了隋阳县。
隋阳县距离新林县150公里,以前的底子比新林县要好一些,但这些年肯定是比不上了。有了瑶岭集团的大力支持,新林县的发展很快,早已超越了隋阳县。
等方唯抵达的时候,刘书记还搞了一个简短的欢迎仪式,可见这年月招商引资有多难。
“方支书,一路辛苦!走,先去我办公室喝杯茶。”
刘书记笑眯眯的迎上前来,然后拉着方唯去了办公室喝茶。
这会儿两人倒没有聊什么正事,随意的聊了大概半个小时,就到了吃饭的时间。
绥阳方面准备了午宴,规格还挺高,刘书记亲自作陪,给足了方唯面子。
“刘书记,你们真是太热情了。”
方唯和刘书记坐在了一起,当着众人说了几句客套话。
今天能上桌的都是隋阳县方面的头面人物,但为了陪好客人,一个个使出浑身解数想要让客人开心。
“啥都不说了,方支书能来我们感到很荣幸。来,一起喝一杯。”
酒桌上的气氛越来越好,方唯估摸着自己喝了至少有一瓶酒,便表示自己有点不胜酒力。
他是来考察的,又不是来打擂台的,把大家都喝趴下了也没啥好处。
刘书记见对方的眼神很真诚,便给大家使了个眼色,说道:“方支书一路辛苦,先喝到这儿,晚上继续。”
下午还要去实地考察,所以酒宴便很快结束。
隋阳县提前安排好了住处,方唯和随行人员还去宾馆休息了一会,直到服务员来通知他们,他们才下了楼。
县里安排好了车辆,刘书记亲自带队,陪同方唯下乡考察。
既然是谈承包土地的事情,那么土地总得让人家看看吧?
“这一带的传统就是种植花生,今年的收获很不错。”
下了车之后,刘书记陪着方唯走上田埂,同时还做了介绍。
田里还有不少人收花生,显然最后的收割工作接近完成,很多田地都已经空了出来。
方唯点点头,走到田里随便捡起来几颗花生看了看,就能断定他们种植的还是老品种。隋阳县产的花生品质尚可,但产量不高,这几年隋阳花生已经没落了。
“刘书记,你们怎么不更换品种呢?”
都是明白人,所以方唯说话也很直接。
“不是不想更换,而是大家的观念转变不过来。我为什么自之前一直想在县里建设一座榨油厂?就是因为只有利益的驱使才能达成目的。”
刘书记介绍说,这些年种植花生越来越不赚钱,很多人都把土地转包了出去。
县里看到情况就打算采取统一行动,一是引进大型农业集团重塑传统优势项目,二是争取建设榨油厂搞深加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承包土地我们还有能力,但建设大型的榨油厂不现实,我们也有难处。”
方唯没有说太多,他知道这是对方在打感情牌,可投资恰恰不能感情用事。
一行人考察完回到县里,天已经黑了。
刘书记再次安排了晚宴,方唯也不推辞,到最后也喝得有点晕晕乎乎了。
第二天。
方唯起来后吃过早饭,便动身返回了村里。
这次考察的成果还是有的,起码隋阳县当地的土地和气候都不错,很适合种植花生。好好计划一下,一年可以种植两季花生和一季黄豆,经济效益肯定不差。
回来后,他就把自己这次考察的情况,向蔡桐、林炳坤等人进行了通报。
林炳坤觉得时机差不多了,打算过几天去找隋阳县好好谈谈。
不过他还是小瞧了隋阳县的坚持了,刘书记还是希望能引进一家榨油厂,这样才能保住县里的优势产业。
除了榨油,他还想搞花生的其他加工产品,最终形成一整套的花生产业链。
林炳坤无功而返,方唯只好暂时放弃了和隋阳县的合作。
就在这时,梁文辉再次找上了他。
“梁总,我们真的没想法要出售榨油厂,你就放过我吧。”
看到梁文辉,方唯有点哭笑不得。
他对梁文辉的印象还不错,人家做事情光明磊落,不会在背后做文章。对方应该知道榨油厂是不可能出售的,结果又来了。
“方支书,我想你误会了。我这次可不是来谈收购的,而是打算和你们合作。”
梁文辉笑眯眯的摆了摆手,然后直接坐了下来。
方唯才意识到自己有点过激了,赶忙起身给泡了一杯茶。
“怎么个合作法?”
方唯坐在了对方的旁边,随口问道。
“你们的农产品深加工做的不错,但在食用油市场上的份额占比太小,是没有前途的。我的计划是你我合作,你们进行粗加工之后卖给我们,精加工和销售由我负责。”
梁文辉也不啰嗦,直接说了自己的打算。
方唯听完不禁气笑了,合着所谓的合作就是给对方供应原材料啊。粗加工之后是半成品,以后自己的品牌没有了,时间稍长一点还不是看对方的脸色?
“梁总,你也太没有诚意了,我看咱们是无法合作的。”
方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对方的提议。
“那真的很遗憾!方支书,我可以这样说,最多五年,国内的小榨油厂都无法生存下去。要么被人家收购,要么成为产业链的一环。”
梁文华没有再劝,他该说的都说了,对方要是一意孤行,那他也没办法。
也就是公司目前正处于快速扩张期,要是搁以前,像这样的小厂他都懒得看一眼。
“到时候再说吧!梁总,难得来一趟,走,我请你吃饭。”
方唯哈哈一笑,随即拉着梁文辉去了临河饭店。
他和梁文辉并没有私人恩怨,谈生意嘛,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成与不成都不影响大家的关系。
二人在县里吃了一顿饭,梁文辉便离开了新林县,甚至都没去找王林。
对他来说,这件事不成也无所谓,他还有几个目标,估计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回到办公室,方唯静静的想了想梁文辉说的话。他不认为对方是在危言耸听,事实就是如此,未来食用油的竞争会异常的激烈。
瑶岭集团下属的榨油厂其实规模不小,但和那些大企业比起来还真不算啥。
“但我有我无可比拟的优势,他们有吗?”
方唯不会妄自菲薄,他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全产业链,还有巨大的成本优势。
瑶岭农业除了育种之外还热衷于种植,就是因为公司的种植成本比别人低很多。比如像油料作物,公司有市面上最好的种子,整体实现了机械化作业,而且能节省大量的化肥和农药。
种植的成本就那几样,土地成本、基础设施成本、农机成本、人力成本、化肥农药成本等等。
承包土地的土地较低,基础设施和农机成本属于一次投入可以分摊到多年。人力成本和化肥农药成本占比很大,这一块倒是能节省很多。(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193/1111054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