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迎接挑战,积极扩充产能
还有关键的一点是产量,比如亩产2000斤的水稻,别的地方种植大概亩产只有1800多斤,而在种植区内就能实现2000斤的亩产。
属性的加成作用不仅仅局限于产量,还能提高抗性、提升粮食和经济作物口感、味道和品质。
说不好听的,种植同样品种的油菜,【种植区】内产出的油菜籽,出油率都比其他地区高出一截。
所有的优势加在一起,就形成了巨大的成本优势。
因此,方唯不认为公司的榨油厂会被市场淘汰,但有一点梁文辉没说错,公司的榨油厂还是规模太小了。
即便是榨油厂完成了技改又新建了一条生产线,目前的规模还是不够看。
“慢慢来吧。”
方唯随后给林炳坤和张楚分别打了电话,和他们说了梁文辉来谈合作的事情。
同时他也把榨油厂的发展问题,交给了两人去考虑。
第二天。
林炳坤和张楚一起来到了社里,走进了方唯的办公室。
“你们怎么来了?”
方惟有点奇怪,昨天和他们说了榨油厂的事情,本以为他们需要好好考虑一段时间,没成想今天就跑来了。
“支书,我们觉得梁总说得对,我们是应该快速扩大规模了。此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扩大原材料的种植面积,二是积极扩充食用油的产能。”
林炳坤显然已经和张楚通过气,直接说了两人的计划。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他前几天才拒绝了隋阳县投资建一座的榨油厂的要求,今天就又想着扩充产量和增加种植基地的事情。
“哦?这么说你准备答应去隋阳县建厂了?”
方唯笑了笑,反问了一句。
他之前不愿意去隋阳县投资建厂有很多原因,并不是不愿意扩充产能。
否则的话他也不会想着继续承包土地种植花生。
“不,我还是不打算去隋阳县建厂,而是打算在县里的工业园区新建两条生产线。”
林炳坤看了一眼张楚,张楚马上回答道。
种植的事情归林炳坤管,榨油厂归张楚管,很多时候需要两个人通力合作。
接下来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就把大致的计划说清楚了。
扩充产能还是在原厂的基础上新建生产线,反正工业园区还有很多土地可以利用。集中建厂比分散建厂有很大的优势,便于管理不说,也能给本土本乡增加就业机会。
再就是公司以前和隋阳县从未有过合作,贸然进行上亿元的投资蕴含的风险很大。
“那承包土地的事情怎么办?”
方唯自始至终都没有表态,仅仅是听两人在说。
这会儿他问出了另一个关键问题,扩大花生种植面积的事情该如何解决。
“隋阳县不会放弃引入我们公司的,要不了多久他们一定会同意我的方案。再说了,就算和隋阳县谈不成,我们还可以去和别的地方谈。”
林炳坤是下决心不让步,隋阳县要是同意只承包土地,那就和对方好好谈。
如果对方非要把土地承包和投资建厂捆绑在一起,那么对不起,瑶岭农业可以选择去别的地方种植花生。
瑶岭农业有不错的花生种子,而且研究所还在继续研究新一代的品种。
林炳坤不信培育出来的优秀新品种,还比不过隋阳县的老品种。
“你们去和蔡总商量吧,商量好了给我写个报告。”
方唯点点头,让二人去找蔡桐商量此事。
他所谓最终的决策者只需把好关组最后一道关即可。
张楚和林炳坤随即起身离开,一同去了集团公司找蔡桐。
第二天上午。
方唯去了研究所,查看了各个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
总的来说各个项目进行的都很顺利,比如像新一代花生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小规模种植的阶段,各项指标都很优异。
离开研究所之后,他又去了工业园区,重点视察了榨油厂。
榨油厂目前正在生产花生油和菜籽油,原材料基本上是瑶岭农业供应的,现在已经很少外购原材料。
外购原材料一方面品质难以达到厂里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成本较高。
“支书,我们现在的产品主要以菜籽油和花生油为主,还有少部分的茶油。茶油受到原材料的制约,扩产不容易,花生油和菜籽油就没这个问题。”
榨油厂的厂长介绍说,且按照工厂目前的规模,倒不用担心原材料的供应问题。
但要是再新建两条生产线,那么原材料的供应问题就会日益凸显。
油菜种植还有余量,主要是花生的供应量就不足了,除非是进行外购或者扩大种植面积。
“嗯,张总他们已经在想办法了,会解决的。”
方唯安抚了厂长一句,便离开了工业园区。
回到办公室,他打电话让集团公司发来了最新的销售报表,仔细看了看公司食用油的销售情况。
总的来说,公司的几款【瑶岭牌】食用油都还卖的不错,特别是茶油完全就是供不应求。但茶油不具有说服力,主要是因为产量较少。
另外,菜籽油的销量也很不错,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回头客很多。
花生油因为原材料供应不是很稳定,加上市场反馈一般,所以销售情况也一般。
方唯觉得花生油还有很大的潜力,以前主要是原材料的问题,等瑶岭农业的花生种植基地建成之后,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匆匆数日。
方唯接到了王林的电话,说隋阳县的刘书记明天会来新林县。
他一听这话就知道对方坐不住了,打算降低条件谈引进瑶岭农业的事情。
像这种情况就是谁沉不住气谁就会落到下风,瑶岭农业有得选,大不了换一个县去谈土地承包,而隋阳县却没得选。
晚上回到家,方唯就和盘莲花说了这个事情。
“三哥,你为什么这么在乎建厂的地点呢?”
在盘莲花看来,把榨油厂建在原材料的出产地,不是可以节省运输成本吗?
“哪有这么简单,去了一个不熟悉的县域,我这边上亿元的资金砸下去,人家稍微出个难题,就会让企业很难受。”
方唯和婆娘解释了一番,有些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还要考虑到隐形成本这一块。
该说不说,有些投资落地之后,投资者的肠子都悔青了。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种事就和杀猪盘似的,引进资金的时候说的天花乱坠,资金进去了人家就关门打狗。
就算到不了这个程度,人家随便制造一点障碍企业就寸步难行。
所以,不能承包土地和投资建厂同时进行,只能是先搞种植,等熟悉了当地的情况之后再谈其他。
“真麻烦!不过你说得对,什么事还是谨慎一点的好。”
盘莲花当竹器厂的厂长是称职的,管理上也有一套。
不过厂里不负责销售这一块,销售的事情都是由公司的销售部负责。因此,盘莲花对商场上的各种套路不是很熟悉,今天听男人一说倒是大开眼界。
翌日。
方唯临近中午来到了县里,此时隋阳县的刘书记已经到了,王林就干脆喊上方唯一起请刘书记吃饭。
吃饭的时候,大家都没谈公事,倒是其乐融融。
等吃过饭,刘书记就进入了正题:“方支书,你们真的就不能在我们县投资一座榨油厂吗?”
“不能!我们已经确定在本县新建生产线,咱们之间的合作只能从承包土地开始。”
方唯笑了笑,很坚决的回绝了对方的请求。
刘书记也不恼怒,只是深深的叹了口气。
“也行!希望通过几年的合作,能让你们看门道现里诚意。”
“对嘛,合作也要慢慢来,一下子上一大堆项目,说不定就是烂尾工程。刘书记,你放心,我相信咱们之间能合作越快的。”
方唯没有给对方画饼,以后可能会在隋阳县投资建厂,也可能不会。
但通过承包土地,瑶岭农业能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去,同时还能增加种植户的就业,何乐而不为呢?
“借你的吉言,我们一定能成为很好的合作伙伴的。方支书,你回头让瑶岭农业派人去县里谈土地承包的事情吧,我保证不会有任何的附加条件。”
刘书记直接亮明了底线,这次也算是带着诚意来的。
“好的,我会和林总说的。”
方唯点点头,口头上答应了对方。
离开县城回到办公室,方唯就给蔡桐和林炳坤打了电话。
林炳坤得知隋阳县妥协了,忍不住哈哈大笑。他猜到了会是这样的结局,但没想到对方妥协的这么快。
随后,瑶岭农业派出了谈判小组,林炳坤还几次去了隋阳县,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
隋阳方面给予了瑶岭农业很多优惠,包括但不限于税收减免、贷款额度保证、行政审批走快捷通道等等。
张楚那边也没闲着,很快就递交了新建两条生产线的报告。
对方还承诺,新生产线会在明年夏收前投入运行。
只不过,这两条生产线的投资堪比之前4条生产线的投资,看来张楚是准备下血本了。(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193/1111054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