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新血
大军班师回朝的消息,像一阵春风,吹散了笼罩在锦城上空的紧张空气。
然而,当陆准的军队抵达锦城外围的安置点时,即便是这些见惯了尸山血海的百战精兵,也被眼前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来。
那不是一座营地,那是一片由人组成的海。
无数简陋的窝棚和帐篷,密密麻麻,从山脚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
黑压压的人头攒动,空气中弥混着尘土、汗水和一种……名为希望的复杂气味。
百万流民,拖家带口,扶老携幼,将他们对生的渴望,全部寄托在了这片陌生的土地上。
“我的亲娘老子……”
赵尔炎骑在马上,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王爷,您这是把大雍的半壁江山都给搬过来了?这得多少张嘴吃饭啊?”
迎接他们的钱谭,眼窝深陷,眼圈乌黑,像是刚从地府里出差回来。
他看见陆准,差点没哭出来。
“王爷!您可算回来了!”
他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冲上来,指着那片望不到边的人海,“您再不回来,下官的头发就要掉光了!”
“粮食还够吗?”陆准问道。
“够!怎么不够!”
钱谭一挺胸脯,脸上又恢复了那种管家特有的精明,“按照您的吩咐,咱们早就从高丽和匈厥那边换了大量的粮食囤着。别说一百万,再来五十万,咱们也撑得住!就是……”
他话锋一转,又垮下了脸:“就是这人一多,乱!偷鸡摸狗的,拉帮结派的,甚至还有人想煽动闹事,说咱们辽王府是想把他们骗来当奴隶使。”
“臣这几天,光是处理这些破事,就抓了不下三百人!”
“抓得好。”
陆准翻身下马,目光扫过那些既敬畏又好奇地望着他的流民,“乱世用重典。传我的令,所有安置点,即刻实行军事化管理。”
“所有十五到四十岁的青壮男子,按百人一队,千人一营,就地组建‘屯垦营’,由退伍老兵担任教官。每日上午开荒种地,修路建房,下午操练队列,学习军法。管饭,管饱,按劳发钱。”
“所有女眷,按技能分类,会纺织的进纺织厂,会缝纫的进被服厂,什么都不会的,就去后勤营,洗衣做饭。同样,按劳取酬。”
“至于那些闹事的……”
陆准的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审问清楚,凡是背后有指使,企图破坏辽东安稳者,一律在所有安置点前,公开处斩。罪不及家人,但其家人,三年内不得分地,只能在工坊劳作。”
“本王要让所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在辽东,想活下去,想过上好日子,就得靠自己的双手去干。想投机取巧,想在背后捅刀子,那就用自己的脖子,来试试我辽东的刀,够不够快!”
这番话,由传令兵用大嗓门在各个安置点一遍遍地传达。
起初,流民们将信将疑。
但当第一批崭新的土坯房拔地而起,第一车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送到他们手中,第一批按时发放的工钱拿到手里时。
所有的疑虑和不安,都化作了最质朴的感恩和狂热。
而那三百多个闹事的刺头,在被公开处斩了为首的十几人后,剩下的全都吓破了胆,跪在地上磕头求饶,表示愿意用劳动来赎罪。
短短十日,百万流民的安置问题,便被陆准用这种雷厉风行的手段,梳理得井井有条。
整个辽东,变成了一个巨大而高效的工地,处处都充满了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这日,陆准正在沙盘前推演草原的后续治理方案,福宁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
“王爷,府外有一支从关内来的商队求见。”
福宁低声道,“领头的人说,他有万分紧急的要事,必须亲口向您禀报。他还说……他是您舅舅苏南天大帅派来的人。”
陆准推演的手指,停住了。
片刻之后,在守卫森严的书房内,陆准见到了那个商队的首领。
那是个面容精瘦,眼神锐利的中年人,一身商贾打扮,但那站姿和身上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干练气息,却暴露了他军人的底细。
“卑职苏勇,参见王爷!”
中年人单膝跪地,声音沉稳。
“起来吧。”陆准示意他坐下,“舅舅他……一切可好?”
“大帅一切安好,只是……”
苏勇的脸上露出一丝忧色,“大帅让卑职给您带来一句话:南方的天,要变了。”
“说下去。”
“王爷,近半年来,江南一带,突然冒出了一个名叫‘天南商会’的庞大势力。”
苏勇的声音压得极低,“这个商会,富可敌国,行事霸道。他们用一种我们从未见过的,纯度极高的金币,在江南疯狂地收购粮食、铁矿、药材,甚至是土地。价格高得离谱,几乎是不计成本。”
“不仅如此,他们还拿出了一些……匪夷所思的东西。比如一种能让船只逆流行驶的机器,一种能让织布效率提高十倍的纺车。靠着这些,他们迅速拉拢了江南大批的官员和地方士族,甚至……连小皇帝陆志在江南的势力,都与他们过从甚密。”
陆准静静地听着,面无表情,但放在桌上的手,却不自觉地收紧了。
“天南商会……”
他念着这个名字,“他们的会长是谁?什么来路?”
“不知道。”
苏勇摇了摇头,“此人神秘至极,无人见过其真面目。所有事情都由他手下的几个大掌柜出面。那些掌柜,也都是生面孔,像是凭空冒出来的。不过……”
苏勇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用锦布包裹的小物件,双手呈上。
“大帅曾派人与这天南商会接触,这是对方一个掌柜送给大帅的‘小玩意儿’。大帅觉得此物有异,特让卑职带来给王爷过目。”
陆准接过,打开锦布。
里面,是一个只有巴掌大小,制作得无比精巧的铜盘。铜盘中央,一根细长的指针正微微晃动。
是指南针,比大雍现有的指南针还要精密。
他将铜盘翻了过来。在铜盘光滑的底座上,用一种极其精细的工艺,雕刻着一个微不可查的印记。
一个,放射着光芒的,太阳。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053/2371692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