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 第289章 扶桑覆灭,赵朔赚翻了!

第289章 扶桑覆灭,赵朔赚翻了!


扶桑人占据了扶桑三岛,现在赵朔已经攻占了九州岛、四国岛,以及平安京以南的地区。

    但是,从各地的经济军事层面来看,扶桑人把全国分作了七个“地方”:九州地方,四国地方、中国地方、近畿地方、中部地方、关东地方和东北地方。

    赵朔取了京都以及附近地区,不过是占据了九州、四国、中国、近畿四个“地方”而已,刚刚过半。

    东北地方,如今正在激烈的争夺中。

    此地是扶桑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遍布着山脉,森林,河流,极大限制了蒙古骑兵的驰骋。扶桑人利用地形和各种山地间的城堡,和蒙古人虾夷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双方都杀红了眼。

    扶桑人不但不留俘虏,而且对所有俘虏施展了最为残酷的刑罚。

    蒙古人还要年轻的女人,虾夷人则一开始就没留俘虏。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虾夷人甚至动员了留在北海道的所有残存男丁、女人甚至老人孩子。

    连库页岛和千叶群岛的虾夷男人,都全部动员,赶来参战。

    因为他们明白,战争打到这个地步,双方已经仇深似海,没有任何妥协的可能。

    赵朔的大军胜了,他们不但能报先祖的深仇,还能获得温暖的土地,让子孙后代不再受北海道的阴寒之苦,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但是,此战赵朔汗国如果落败,蒙古军可以回到大陆上,他们呢?

    势必遭到扶桑人最为残酷的报复,连北海道、千叶群岛和库页岛都不可能继续待下去了,虾夷人势必会被灭族!

    所以,赵朔进攻扶桑的战争,虽然汉军不断攻城略地,连平安京都屠了,但是本身战争烈度并不算大。

    真正厮杀最为惨烈的地方还是在扶桑的“东北地方”。

    当然了,很快就不是了。

    休整半个月后,赵朔一声令下,近三十万大军,攻入了扶桑的“中部地方”。

    扶桑人坚壁清野,“中部地方”的扶桑人,主要集中于津岛、一宫、金泽、富山、长野五个城池中。

    其中,金泽、富山、长野实力弱小,当汉军大兵压境之时,主动选择了投降。

    但是,津岛、一宫两城坚决不降。

    那就打呗!

    赵朔将投降的金泽、富山、长野的男丁全部签军,和其他扶桑签军一起,率先攻打一宫城。

    汉军只是提供抛石车的支持,连宝贵的三弓床弩和轰天雷、震天雷都没动用。

    在赵朔麾下,扶桑人也要分三六九等的。

    基本越早投降赵朔的地位越高,那些献祭了一村人的“倭奸”地位地位更高,在战争中砍下扶桑人脑袋多的扶桑人地位最高。

    一级级的压下去,让他们坚信为赵朔汗国服务,是无比正确的选择,功名富贵不在话下。

    在有能力强力压制的情况下,扶桑人可以说是奴性最重的民族了。

    当得知赵朔麾下的大军,不被“脓疱”病沾染后,他们对这位“第六天魔王”的恐惧更是直接变成了深刻地敬仰。

    他们在用上了汉军提供的武器,吃了几天大米饭后,爆发了惊人的战斗力。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破了一宫城,除了留下年轻的女人献给汉军外,全部屠戮一空。这些签军各种对同族人的残酷手段,连汉军看了都叹为观止。

    然后,又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攻破了中部地方最大的城池津岛城。

    中部地方一下,北条泰时彻底慌了,将东北地方的抵抗力全部撤了下来,连同关东地方所有的男丁一起,死守镰仓城。

    镰仓城是这个时代,扶桑最大的城池了,常住人口都达到了二十五万之众。

    如今加上了涌入的大量人口,达到了一百五十万。

    为了防备第六天魔王的手段,一旦发现疑似瘟疫的病例,立刻杀了,然后焚烧。

    而且,镰仓城是这个时代扶桑最为坚固的城池。

    此城三面环山,一面靠海。

    靠海一面,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准备,已经利用山里的石材,修建了一面三丈高的石墙。

    抢滩登陆绝非易事。

    靠山的那面更是难打。

    镰仓城和外界联系通道,是在山脊上人工开凿出的狭窄隧道式道路。它们既是交通要道,又是易守难攻的军事关隘,被扶桑人称为“切通”。

    镰仓在遭到攻击时,只需极少的兵力即可封锁或防守这些狭窄通道,使敌人陷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境地。

    镰仓城主要有巨福吕坂切通,化粧坂切通,朝夷奈切通、名越切通,大仏切通、极乐寺切通,以及龟谷坂切通,共七大“切通”。

    对于镰仓城,赵朔总体上的态度就是不着急。

    反正扶桑全境,除了镰仓城外,全部被赵朔所有。因为杀人太多的缘故,粮食非常富余,赵朔这时候着什么急?

    再者,赵朔依旧觉得现在的扶桑人太多了,他打算再消耗一批。

    为了鼓舞这些签军的士气,赵朔制定了严密的奖惩措施、

    惩罚措施就不必提了,一经怯战或者逃跑,全家杀绝。

    奖励措施则非常丰厚。

    其一,参战前七日,大米饭管够,从华夏运来的烈酒每日半斤,肉每日三两,还赐下一名女奴享用。

    其二,参战之后,砍下一颗脑袋,就可以申请还乡。

    砍下两颗脑袋,赐田加倍。赵朔在扶桑要实行均田制的,已经定下来,每个扶桑男人赐田二十五亩。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也就是吃不饱也饿不死罢了。

    只要砍下两颗脑袋,就赐田五十亩,可以吃饱了。

    砍下三颗脑袋,再加二十五亩,有些盈余。

    砍下四颗脑袋,赐年轻女奴一名。

    砍下五颗脑袋,赐汉籍,与汉人移民地位等同。这些人就是赵朔汗国控制扶桑,管理扶桑人的基层官吏人选。

    砍下六颗脑袋,前五年土地免征赋税。

    砍下七颗脑袋,直接升入汉军八旗军,而且不必参加以后对镰仓城的进攻。

    打仗和打游戏不同,凭什么是你杀别人,而不是别人杀你?扶桑武士的武艺也不是吃素的。

    真的能砍七颗脑袋还活下来,不但战力要非常出色,而且要要有相当不错的运气。

    扶桑人不是有个“七生报国”的传说吗?赵朔就让他们“七头报国”!

    只是报的这个“国”,是赵朔汗国而不是扶桑。

    于是乎,接下来,有史以来,扶桑最残酷的一场“内战”开始了。

    外面的赵朔签军,被重赏重罚鼓舞起了斗志。镰仓城内的扶桑军,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在作战。

    谁敢不拼命?

    谁能退缩?

    赵朔麾下签军,砍下一颗脑袋就申请还乡的是极少数人。

    大约一半的人,没砍下任何脑袋,就死在了战场。

    活着砍下了敌军一颗脑袋。难道就不想努力一把,让自己的土地加倍?

    土地加倍之后,还不想再次加倍?

    后面,还有女人!

    还有成为汉人,以及加入八旗军的希望呢!

    因为都是在“切通”中的短兵相接,汉军只是提供弓弩支持,每天的战斗规模并不大。但是只要作战就是你死我活的白刃战,战争的惨烈程度达到了巅峰。

    赵朔麾下的签军,以每天五百左右的速度在慢慢消耗着。

    为了弥补签军兵力的不足,赵朔甚至下旨,从扶桑后方征兵,加入对镰仓城的战斗以及维持后勤。

    镰仓外围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二百三十七天,超过十万签军死在了这七大“切通”之中。

    然后,赵朔的大军,兵围镰仓城。

    战斗到这个地步,镰仓人知道即便投降也不可能有好下场,继续坚决抵抗。

    赵朔则继续下令签军进攻,汉军提供远程支持。

    又一个月后,赵朔付出了五万多签军的伤亡后,镰仓城破了。

    北条泰时主动在城内放了一把火。

    一部分镰仓守军死在战争中,一部分死在了那场大火中,还有一部分镰仓守军满怀绝望投入了大海。

    整个镰仓,也被烧成了一片白地。

    赵朔命人将所有扶桑人的尸骨收集起来,在镰仓遗址上建了一个巨大的京观。

    就这样,在本州岛的南方,后嵯峨天皇被做成人彘的尸体,孤零零坐落于平安京神庙遗址上。镰仓百万扶桑尸骨筑成的京观,在本州岛的北方巍峨耸立着,宣示着扶桑的覆灭,以及赵朔汗国的煌煌武功。

    其后,赵朔并没有回军华夏,而是趁热打铁,控制整个扶桑。

    其一,无论扶桑人原本有何职司,全部贬为平民。然后,再看为赵朔汗国立下的功勋,授予一部分人低层小吏的职司。

    其二,颁布法令,扶桑人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度。

    非但如此,所有没有为赵朔汗国立下战功的扶桑男丁,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参与华夏人的捕奴队。杀死一个南洋猴子,或者俘虏一个南洋猴子为奴隶,才允许娶妻生子。

    如此,将进一步减少扶桑人的人口,减少扶桑人的数量。

    到了现在,扶桑所有男人,大概剩下了二十万左右。年轻女人倒是很多,有一百零九万。

    扶桑女人,赵朔决定统一分配。

    虾夷人经过惨烈的扶桑“东北地方”之战也损失惨重。大约还剩下三万男人,其余老弱妇孺加起来能有二十万。

    其三,扶桑人改变服饰,统一行汉人式样。

    现在扶桑人的服饰虽然有着浓重的唐宋元素,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比如扶桑贵族女子的“十二单”,这种装束虽然源于唐朝的层层叠穿,但发展得更加复杂、固定和程式化。通过不同颜色的“袿”一件件叠穿,产生重叠的色彩效果,华夏人可从没有如此固定和夸张的风格。

    武士礼服,是用带子将宽大的袖子扎起来方便活动、戴立乌帽子、穿差袴,也有浓重的扶桑风格。

    赵朔下旨,一律不许继续穿着。

    文字就不必改了,本来扶桑人就用的是汉家文字。只是所有记载扶桑历史的书籍、石碑一律销毁。

    其四,趁热打铁,丈量扶桑所有土地,实行均田制。基本按照扶桑丁二十五亩,虾夷丁五十亩,汉人移民一百亩进行分配。其余土地收做官田,以后再看情况进行分配。

    其五,挖掘所有扶桑贵人坟茔,将扶桑贵人坟茔内的一切金银珍宝都做为汉军的战利品,里面一切记载扶桑历史有关物事全部销毁。

    最近几百年,扶桑贵人最常见的丧葬方式是火葬后将遗骨安置在寺庙,没什么随葬品。

    但是,几百年前扶桑贵人的随葬品就非常丰厚了。

    扶桑人甚至有个持续近千年的“古坟时代”,所有扶桑贵人极力修建庞大奢华的坟茔。

    挖了这些坟茔,不仅能获得丰厚的随葬品,还能进一步毁灭扶桑的历史,又何乐而不为呢?

    其六,毁灭扶桑一切寺庙、神庙。

    他们不是称赵朔为“第六天魔王”吗?不把这些寺庙和神庙毁了,都对不住他们的奇思妙想。

    而且,这些庙里面有着无数金银铜铸造的佛像。不拿去融了,换成金银铜,还留着过年?

    比如东大寺的卢舍那佛像,整座佛像以铜为主体,表面镀有大量黄金。

    别说现在了,就是后世,这座佛像都是扶桑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佛像之一。

    建造这座佛像时,耗尽了当时扶桑的几乎所有铜储备,达到恐怖的八十万斤,使用的黄金也超过了四千两。

    其他寺庙的佛像和神像,虽然不可能如这座佛像值钱,加起来也是一个极为可观的数字了。

    其七,派出匠人,寻找扶桑的各种矿藏。

    扶桑现在无论找矿,还是冶炼矿藏的技术水平都非常低。

    比如著名的石见银山吧,巅峰时期占据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银产量。但是,直到现在,扶桑人都没有发现。

    事实上,即便发现了石见银山,扶桑人也无法冶炼。

    能够冶炼这种银矿的“吹灰法”,虽然华夏人在汉代以前就开始使用了。但是,直到三百年后,才从华夏传到了扶桑,先用于九州岛的银矿,后开采了石见银矿。

    除了金矿和银矿之外,扶桑最重要的就是铜矿了。

    四国地区的铜矿,不仅在扶桑赫赫有名,而且在世界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尽管现在扶桑人开采冶炼铜矿的技术水平很低,但是铜还是这个时代扶桑出口华夏的最重要的物资之一。他们出口金属铜,换取华夏精美的铜钱。

    到了公元十七到十九世纪,铜与银、金一样,成为扶桑人最重要的财政来源和出口商品。“佐渡之金、石见之银、别子之铜”并称为幕府的三大财源。

    除了铜矿之外,就是硫磺矿了。

    扶桑多火山,是这个时代最主要的硫磺产区。而华夏,则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硝产区。

    木炭哪个地方都有。

    硫磺硝和木炭加起来,就是火药了。

    现在赵朔汗国的火药无论质量还是数量,乃至于潜力,都不仅是是世界第一的问题了,而且是遥遥领先。

    不管怎么说吧,赵朔这场征扶桑之战,获得了百万的倭女,扶桑积攒数千年的金银铜,乃至于无数珍贵的矿藏,真是收获颇丰。

    四个月后,大部分出征汉军齐聚九州大宰府。

    归国的日子到了!

    总结扶桑之战,发钱发女人的日字,也到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1/4231841/1111084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