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897章 全方位的碾压

第897章 全方位的碾压


“掩护!”

    河边磨房,胡以孝大吼一声,提着击发枪就要跃出胸墙。

    “二爷,我们没有死光,怎么能让你上呢!”

    关键时刻,一个光州火枪手拉住了胡以孝,随后不等胡以孝反对,直便抢先翻了出去。

    ‘轰!’

    硕大炮弹猛地砸到了磨房的石墙上,蹦出来的碎屑尖啸着四处溅射,胡以孝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几滴鲜血从脸颊滚落到了衣领口。

    不过他没有时间擦血,而是带着七八个神射手也跃出了胸墙,手里的后膛针刺击发枪不断开火,点射对面的俄军。

    不解决对面拉过来这门六磅炮,这个磨房就要守不住了,这么轰下去,迟早要被轰塌。

    高丽人是个非常神奇的群体,他们总带着一些莫名其妙的神经质,几乎每个人都是大肚汉,连女人都非常能吃。

    但非常可惜的是,半岛实在是太贫瘠了,那破地形,竟然有一条中间隆起的高原山脉。

    这导致从西鲜卑来的寒风完全没有阻挡,直接从山脉两边吹个通透。

    而从东鲜卑来的寒风又被山脉阻挡,将半岛东北面这一侧,肆意猛吹,吹的要生要死。

    这种糟糕的恶劣的天气,使得半岛的物产极为有限,李氏朝鲜时期,朝鲜的大王吃一顿疙瘩汤都要算是非常不错的饭食了,下面的人可想而知。

    在这种极度缺少东西吃的环境下一两千年,练就了高丽人极为独特的消化习惯。

    没东西吃的时候,他们两三天不吃饭也习以为常。

    有东西吃了,一个女人也能一餐干进去一斤米,不是一斤米饭,而是一斤米。

    好似这些家伙,就像是大自然锤炼出来的人类极限测试样本一般。

    因此在大虞,军队很喜欢招募高丽人当兵。

    他们虽然并不是非常坚毅的,战斗力也比不上神州大陆和东洋列岛来的人,但绝对是在最恶劣环境中最能苟活下来的,据说毛子的灰色牲口见了他们都要喊一声大哥。

    主动揽下任务的光州火枪手叫做李仁俊,他没有丝毫畏惧,身法灵动在平地上窜的比老鼠还快。

    几粒飞过来的流弹,丝毫没影响到他,他眼中只有那门该死的六磅炮。

    一百八十米,一百六十米,一百四十米。

    李仁俊猛地扑倒在了地上,随后快速开火,然后拉栓,放弹,上膛,再开火。

    俄军炮兵有些震惊,他们不明白这个契丹士兵冲过来是要干什么,更不明白他趴在地上是要干什么。

    但下一秒,负责瞄准的炮兵上尉就脑袋一歪,脖子上血流如注,人直接向左倾倒了。

    紧接着,拿着猪毛刷的另一个炮兵浑身僵直到的一抖,也倒下了。

    ‘啪!’第三个正在炮盾后面放心搬动炮弹的炮兵向前一窜,脑袋直接杵进了稀泥地中。

    剩下放火绳的炮兵立刻转身就跑,但紧张中他致命失误了,逃跑的他站直了身体,从炮盾后面露了出来。

    ‘啪!’迅猛的子弹猛地射入他后背,推着这个炮兵向前窜了几大步才倒地。

    又狠又准,不愧是一个出身新罗最底层,最开始连汉语都不会说,但却可以不到一年就进入京营效武军的天生射手。

    俄军指挥官有点回过味来了,契丹人有一种可以快速射击的新枪械,他着急的大声吼道:“冲过去,冲过去,用刺刀解决契丹人!”

    从三个小时前开始,他已经被大虞士兵用这种方法打死十四个炮兵了,这让俄军指挥官失去了耐性,企图依靠人数优势来拿下磨房。

    但他想错了,胡以孝带着人把李仁俊接应回来后,守卫磨房的这三百多人依靠射速极快的针刺击发枪,硬是让俄军一步都前进不了。

    普通燧发枪,一分钟射击三次就算快的了,实战中很多士兵都达不到这个速度。

    但是针刺击发枪一分钟至少都在十次以上,大多数甚至能达到十三到十五次。

    所以单从火力来看,磨房里面只有三百多人,但实际上要当成至少一千多人来看。

    俄军用三千人进攻这里,火力上并没有碾压式的差距,大虞士兵还有磨房周围的工事可以用,反而是有优势的一方。

    俄军指挥官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即便意识到契丹人有射速快的步枪,但脑子还没转过来,还企图依靠人数优势来强攻,结果白白丢下一百多具尸体,什么也没捞到。

    眼看损失如此大,指挥官血怒了,拼命去找关系又要了几个炮手过来。

    结果磨房以东,村子中的效武军炮兵早就从磨房守军这里得来了射击参数。

    等到俄军炮手到齐,还在目测校准,村子中两门三磅炮一前一后,呼啸着就命中这门俄军六磅炮。

    瞬间,这门俄军六磅炮的炮盾直接被砸穿,炮车飞上了半空,四个炮兵当场有两人被砸成了血雾,其他两人也死的不能再死了。

    。。。。

    正面战场上,本尼格森伯爵不愧是名将,指挥的一点问题也没有。

    虽然俄军是从顿河上游远道而来,为了发挥全骑兵部队的快速突袭特点,没有携带多少大炮,但战术安排十分得当。

    这个名叫卡拉卡舍夫,距离罗斯托夫只有四十多公里的村子并不小,实际上可以被称为小镇,硬是要摆的话,黄仁勇这八千人是能都缩进镇子里面的。

    而这八千人要是都进了镇子,本尼格森虽然有三万人,要打下来可就不容易了。

    于是战争一开始,本尼格森伯爵没有着急想要一个突袭就把黄仁勇部搞定,而是先安排两千骑兵进入树林屠杀阿塞拜疆人。

    这些阿塞拜疆人虽然跟着大虞西路军打了一些胜仗,但对于俄军的畏惧并没有消除。

    他们在树林里面被暴打后,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惊恐的逃跑。

    他们边跑还将俄军突袭的消息传回了在镇子外面的辅兵大营,立刻就让这些人也炸了锅,全部乱作一团。

    随后本尼格森伯爵再派五千骑兵,突袭这些辅兵大营,没费吹灰之力就将他们与镇子中大虞精兵给隔开了,并追击了六七公里,斩获三四百个人头。

    等到确认卡拉卡舍夫镇中只有几千人防守后,他才开始准备进攻。

    俄军采用步骑炮轮番进攻的模式,先是步兵从北、西两面以斜横队方式出击,散兵在前,线列步兵在后,掷弹兵隐藏其中。

    等到步兵打的差不多了,骑兵再突然发起进攻,而炮兵则根据时机,在战前和战后发起炮轰。

    这一套战法,给卡拉卡舍夫镇中的大虞军队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因为俄军兵力是黄仁勇部的十倍。

    骑兵更是不用比,俄军起码有六万匹战马和挽马。

    而黄仁勇所部只有一千骑兵,马匹大多是挽马而不是战马,且很大一部分是放在镇子外,被那些惊慌的阿塞拜疆人给骑走了。

    战斗打到下午两点,俄军三次突入卡拉克舍夫镇中,虽然都被赶了出去,但大虞这边伤亡也不少。

    “漏气率在百分之十左右,最严重的事件是将一名士兵眼睛灼伤,很可能会瞎。

    胡以孝上尉请求军部赶紧派出最好的军医来摘掉眼球,避免另一只眼睛受影响。”

    “撞针普遍的使用次数在十次左右,上限为十六次,超过十六次必定损坏,必须要更换撞针。”

    黄仁勇的指挥室中,一群参谋正将一直在用针刺击发枪作战的磨房防守部队报上来的反馈,一一汇报给黄仁勇。

    这就是几乎与德莱塞针刺击发枪同款的大虞忠武1806击发枪最大的缺点,漏气,撞针太过娇贵。

    与之后可以用前膛燧发枪改装的施耐德步枪,以及集大成者美国春田1903步枪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黄仁勇身边跟了一堆兵部和工部的军械工程师,就是来收集数据做改进的。

    因为此前大虞没有合适的对手,在充分且紧张的情况下测试这款击发枪。

    “好吧,这都是问题,那说说好的地方。”

    “首先是点火故障率,由原本燧发枪的百分之十七,也就是平均六次哑火一次,降低到了两百分之一,也就是两百次才哑火一次,已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射击速度则从每分钟两到三次提高到了平均十二次,与燧发枪对比,已经出现了质量的飞跃式提升。”

    “从装填方式来说,士兵可以趴着、侧卧着,甚至躺着装填,不再需要站起身来进行繁琐装填,因此胸墙等工事的作用被放到了最大。

    胡以孝上尉甚至放言,未来战争的方式,很可能再也不需要傻乎乎排成线列作战,工事或许会成为野战中最重要的一环。”

    黄仁勇点了点头,胡全换这个老三,看起来确实很有战争天赋。

    “现在是两点多,我估计入夜之后罗刹人一定会摸起来夜战,因为他们人多,那些侥幸跑去出的罗刹人也一定把镇内的情况画了地图给他们。”

    “那我们是要主动出击了吗?”黄仁勇身边一个效武军的千总问道。

    “对,准备一下,一个小时后,我们排成线列,主动出击,做出一副不敢跟他们打野战,要突围的样子。”

    黄仁勇眼中精光闪烁,“让士兵们全部换装忠武击发枪,直接排队枪毙,我要让什么也不知道的罗刹人狠狠吃个大亏!”

    原来由于击发枪没有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场实战验证,因此效武军虽然装备了六千支,但作为常规武器的,依然是燧发枪。

    这也是效武军带了这么多阿塞拜疆、西土尔扈特等辅兵的原因。

    他们很多都是来为效武军运送击发枪,以及击发枪所需的撞针、硬纸壳一体弹等物资的。

    卡拉卡舍夫镇外森林中,本尼格森伯爵也在带着军官们分析战场的态势。

    此战在俄军军官眼中,注定是一场刺刀见红的近身战。

    因为双方都没有多少大炮,而卡拉卡舍夫镇又有很多建筑,契丹人的战斗力也很顽强,所以肯定是要逐屋逐屋巷战的。

    “契丹人在卡拉卡舍夫镇中应该大约有三千人左右,战斗力非常顽强,我申请让第一集团军的十五个近卫掷弹兵营担任今天晚上的突击主力。”

    说话的是东部第一集团军,第二步兵军团的卡尔.古斯塔夫.巴耶霍夫中将,而这十五个近卫掷弹兵营,正是他麾下的精锐。

    东部第一集团和东部第二集团是罗斯帝国在奥斯特里茨惨败后,在1809年左右以军事改革名义,仿照法兰西大兵团建立的新军。

    原本叫做西部第一集团和西部第二集团,是用来防备法兰西帝国的。

    但之后由于大虞对罗斯帝国的威胁越来越大,遭受过蒙古人统治的罗斯百姓,也对法兰西人炮制的第四次黄祸持相信态度。

    这两个集团军就顺势改为了东部第一集团和东部第二集团,用来防止大虞的入侵。

    这是两个相当庞大的集团军,兵力超过十万。

    特别是东部第一集团,总司令直接就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本人,合计步骑超过六万人,拥有大炮六百门。

    其在沙皇罗斯帝国的地位,就相当于大虞将左右神电卫、左右羽林卫,左右龙骧卫这样的近卫军捏成的军团一般。

    本尼格森伯爵仔细思考了一下,缓缓说道:“按照今天战斗的强度来看,对面的契丹统帅将他最精锐的部队和最先进的武器,放在了磨房附近,防止被断了汲水的通道。

    卡拉卡舍夫镇中的军团也很有战斗力,但在武器和火力方面,还是差了一些。”

    黄仁勇的计谋起到作用了,他只让磨房守卫部队使用针刺击发枪的命令,成功让本尼格森伯爵出现了误判。

    “我同意这个计划,但我们应该抓紧将其细化,因为契丹人可不是奥斯曼人和波兰人那样的对手,而是极其可怕的黄祸大帝国!”

    本尼格森伯爵有些兴奋,因为要是初战就战胜了契丹人,对于他这个德意志人在罗斯帝国内部的地位飞跃,是非常有帮助的。

    但他同时也很谨慎,本尼格森伯爵知道米哈伊尔.巴克莱上将是什么样的人,那是一个能力在他之上,同时还是他上司的厉害人物。

    然而在西部战线大放异彩之前,八年前还是少将的米哈伊尔.巴克莱上将却在第一次契丹战争期间,直接被契丹军队俘虏。

    “伯爵,契丹人出来了,他们主动对我们的进攻步兵发起了反冲锋!”

    有些兴奋的本尼格森伯爵本来正要进一步细化方案,但是却听到外面传来了大喊,他赶紧带着参谋军官们走出森林一看。

    只见远处约两千五百契丹军队真的走出了卡拉卡舍夫镇,正将两三个大大咧咧发起进攻的罗斯步兵团打的连连后退。

    “我有些不太明白。”本尼格森伯爵嘀咕了一声,放下望远镜的他一度怀疑自己是看错了,然后立刻又举起观察了起来。

    “难道契丹人真的是孤军前进没有大量骑兵作为后援,他们害怕被我们围住被困死。

    所以才要在这时候发起进攻狠狠杀伤我们的士兵,为夜里的突围做准备?”

    听到伯爵的嘀咕,军官们也觉得难以置信,但战场的形势就在眼前,又由不得他们不信。

    而趁着他们的迟疑,黄仁勇指挥部队迅速击退了两三千俄军,占领了镇外的一个高点,并将六门野战炮推到了最高处,作为压制俄军火炮的稳定器。

    四十分钟后,无论如何也猜不透黄仁勇部意图的俄军,才陆陆续续集合。

    大约一万三千部队分三个大方阵,斜着从三个方向插来,最少七千哥萨克骑兵就在他们身后,随时准备等步兵对黄仁勇部造成重创后上来收割。

    十五分钟后,两军开始接触。

    大虞野战炮摆在山坡高处,还全是六磅炮,一千米左右的距离就能对步兵造成极大伤亡。

    如果发射用来反炮兵和骑兵的榴霰弹,则可以在四百五十米距离上准确命中,杀伤半径在十五米左右。

    反观俄军这边,绝大部分都是三磅炮,因为骑兵突袭不可能带着太多六磅炮到处跑。

    且他们几乎没有榴霰弹这种可以在空中引爆的新式炮弹,基本只有实心弹、葡萄弹和老式爆炸弹。

    更严重的是,两军炮兵的炮盾差距巨大。

    此时,在火炮进入危险区域时,是有一种可以覆盖到火炮前面的炮盾(装甲),来保护炮兵和火炮的。

    大虞的炮盾是硬橡木夹钢板制造的,可以在六百米的距离上抗住三磅炮的轰击。

    而且还有卸力与三角斜面设计,甚至能将敌军打过来的实心弹弹飞。

    而俄军的为了速度,只携带了轻型炮盾,虽然也由硬橡木制成,但只有表面蒙着一点五毫米厚的铁皮。

    这种炮盾,三磅炮进入五百米后就很难防住,甚至针刺击发枪都能在一百五十米以内距离上击穿。

    磨房那里的俄军炮兵,基本都死于这个距离的击发枪狙击。

    本尼格森伯爵当然知道这种情况,是以他根本就不敢把火炮往前推,只能等待混战的时候,再看情况使用。

    因此最开始的五六百米,几乎是俄军步兵硬扛着大虞火炮猛轰在前进。

    而六磅炮一发实心弹就可以打穿一个超过五米的,全是士兵的纵队,在没有威胁的情况下轰击,威力可想而知。

    一时间战场上全是俄军步兵的尸体,经常一个小方阵上千人被火炮集中猛轰后损失惨重,以至于不得不下去重新整队。

    要不是俄军步兵有一万多人,而黄仁勇只有六门野战炮,这一战俄军都可以不用打了。

    进入到四百米射程后,双方同时派出猎兵袭扰前进的线列步兵方阵。

    手持针刺击发枪的大虞射生军(猎兵),依靠完全无法抹平的射速优势,将罗刹猎兵打的死伤惨重。

    即便罗刹猎兵是大虞射生军的三倍以上,还是无法抵挡。

    人家打了快五枪你才打一枪,别说技术了,就是心里压力都足以压垮你。

    击退了罗刹猎兵后,射生军们继续上前,在两百米的距离上肆意点射罗刹线列步兵。

    一时间战场上枪声大作,排着整齐队伍前进线列步兵损失更加惨重,左翼最前面的一个营八百多线列步兵,甚至在七十枝针刺击发枪的点射下直接崩溃。

    本尼格森伯爵见状,迅速派出一千五百哥萨克骑兵从步兵方阵中穿插过去驱赶猎兵。

    黄仁勇则及时命令射生军撤退,并命令炮兵发射榴霰弹,在四百米的距离上轰击炮兵。

    榴霰弹也是新玩意,由英格兰炮兵少校亨利.施雷普内尔于1784年发明,1793年改进后技术成熟,1800年左右英军少量列装,1802年在针对印度的谈判中被英格兰战争大臣分享给了大虞。

    莫子布一眼就看出这东西的不凡,直接拿出一万七千五百银元,约合五千英镑的价格买下使用专利。

    并开出三千银元,一千英镑出头的年薪,将此人挖了过来,担任兵部京口兵工厂总经理。

    这种榴霰弹解决了早期开花弹爆炸时间不易控制的难点,内里装填了大量钢珠和钢箭头。

    在头顶十米内高空爆炸的时候,能产生十五米左右的碎片地狱,是反骑兵和炮兵的绝佳利器。

    可怜的哥萨克们,压根就不知道榴霰弹是什么玩意,他们带着狗皮帽子,像以往一样,尖叫着冲向大虞射生军。

    然后,一颗榴霰弹在四十多名哥萨克头顶爆炸,尖锐的钢珠和钢箭头过于密集,竟然产生了怪异的尖啸。

    瞬间,最中间的几个哥萨克仿佛有什么东西从体内钻出来了一样,顿时血肉横飞变得破破烂烂的,包括胯下战马都没来得及嘶鸣,便直接倒地。

    其余周围的哥萨克也大多被射中,幸运的还能哭喊几声,不幸的直接脑浆迸裂一声不吭,或者胸腹洞穿只剩下了呻吟。

    大虞六磅炮的射速非常快,十分钟内发射了至少超过两百枚榴霰弹,基本就是一次性打完,至少未来十分钟内不能进行精准射击的程度。

    这个恐怖的数量,别说冲进来的哥萨克,连带着周围许多步兵都被打的溃不成军。

    俄军在这十分钟内,至少付出了一千人的伤亡,以至于后面许多营的步兵根本不敢上前,全在磨磨蹭蹭。

    本尼希森伯爵看的心惊胆颤,但也怒火中烧,“契丹人的火炮精度下降了,该让他们尝尝我们火炮的厉害了。”

    在本尼希森伯爵的指挥下,俄军炮兵快速前进,许多炮兵和民夫使出吃奶的劲,希望把火炮推到可以炮击大虞炮兵的地步。

    但黄仁勇既然敢这么打,就肯定有他的底气。

    嘹亮的唢呐声中,大虞两千线列步兵集中朝一个方向,也就是俄军炮兵和步兵最多的方向跑步前进。

    可别小看这个,要在队形不大规模散乱的情况下,于战场上跑步前进,不是精锐根本做不出来。

    三四百米的距离,在射程上听着特别远,但精锐士兵跑步起来也就不到两分钟的时间。

    这个时间,俄军炮兵根本都还没到指定地点,更别提可以开火了,黄仁勇打的就是这个时间差。

    本尼希森伯爵也没料到这一招,只能下令线列步兵顶上,企图依靠人数优势击败黄仁勇的步兵。

    但这一下更惨,九十米的距离上,双方互相射一轮齐射,各有伤亡,但正当俄军继续要进行三段击的时候,大虞的第二次齐射打响了。

    无非就是拉栓、装弹、上膛、射击四个动作,不需要咬破火药包上发射药,不需要枪口朝上用捅条压实火药,也不需要灌铅弹。

    这份速度上的优势,简直无解。

    “一、二、三、四、放!”

    “一、二、三、四、放!”

    无数胡以孝这样的基层军官大声喊着,效武军的火枪手一次齐射比一次准,压根不是燧发枪一轮齐射后就自由射击的打法。

    在这种狂吼与肾上腺素飙升中,他们的装弹越来越快,越来越娴熟,俄军根本无法与之对抗,一个方阵过来,几十秒就被打垮,另一个方阵看见惨状,没过来士兵的腿就软了。

    本尼希森伯爵绝望的看着这一切,两千多契丹人冲进他七八千人的‘包围圈’中,然后迅速把他的步兵当成野羊一般随意打死。

    “让骑兵冲锋,冲上去,用马刀解决那些契丹人!”本尼希森伯爵痛苦的大喊了起来。

    但是回答他的不是军令,而是一场混乱。

    原来黄仁勇是有后手的,被俄军分割驱赶的那些大虞辅兵里面,并不是只有阿塞拜疆、西土尔扈特等人,

    其实黄仁勇最精锐的骑兵,也就是胡以节率领的效武军骑兵也在里面。

    所以他们并没有如同俄军以为的那样被驱散,而是跑出几公里之后被胡以节收拢了起来。

    震天的马蹄中,胡以节收拢起来的五千多骑兵击溃了战场周围警戒的哥萨克,狂风暴雨般冲了回来。

    本尼希森伯爵根本没时间做出反应,只能在哥萨克骑兵的掩护下撤退。

    而他上万人的线列步兵,这些以龙骑兵方式到达战场的步兵,直接就被丢下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1/4231840/1111022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