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嫁给掌印太监 > 150 再求太后

150 再求太后


秋风一吹,树叶沙沙作响,掀起了数圈涟漪。

白语晖一听就明白了,张嘴答话:“太后娘娘,苏先生能凭一己之力写出《大耀全书》,真是才华横溢,令人敬佩。碰巧,民女在京里有一家名为“万卷楼”的书坊,靠书生举子们照顾生意,从刊刻印书到发售,不用假手于别人。若是苏先生肯把《大耀全书》交给万卷楼刊刻发售,定能一夜之间京城纸贵。”

一问一答间,她这么从容不迫,说话又体面,深得太后欢心,便笑道:“哀家把你当自己人,你家生意做得大,苏先生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太后娘娘,既是苏先生也在畅春园里,斗胆请您带民女去跟苏先生谈一谈,看他对刊刻发售有什么要求。”

“他一介文人,并不懂那些。不过,你一番好意,去问过他的意思也好。”

太后自然而然地伸出右手,白语晖立马学着太监的样子,抬起左手让她搭着,这样一搀一扶地走在畅春园里。

“你来找哀家,所为何事?”太后主动问起。

白语晖借机答话:“太后娘娘,舍弟名白弘敬,文武不全,琴棋书画不通,唯独喜欢些珍奇古玩。前些日子,他忽然开窍说要去造办处学艺,家母甚是欣喜,四处托人通融,却不得其要。民女见家母与舍弟为此事茶饭不思,自告奋勇来请太后说情。若是太后能促成此事,民女感激不尽。”

“造办处汇聚全国能工巧匠,令弟虽喜欢珍奇古玩,却不懂制艺,被拒之门外也是情理之中的。”

听太后的口风,竟是不愿插手白弘敬进造办处的事了!

白语晖顿感失望不已,但立即打起精神来,想着只要办好了刊刻发售《大耀全书》的事,太后和苏清安欠自己一个大人情,再来讨回去也不迟。

她顺着太后的话往下说道:“太后娘娘所言极是,舍弟虽喜欢珍奇古玩,对制艺委实是一窍不通,跟那些有数十年制艺经验的师傅们没法比。只是,民女想着,天底下不论什么事,也没有什么人天生就会,都有一个学的过程,以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是说不准的。是以,民女才斗胆来求太后,成不成,绝对不敢强求的。”

说话这般谦恭温顺,再不顺她的意思,反而有些难为情了。

太后略略斟酌,便道:“难得令弟出身富贵之家,还有愿意学艺的念头,直接给他泼一盆冷水,灭了他的志向,倒是耽误他了。不过,哀家把丑话说在前头,你务必要把这些话带到。”

“太后娘娘,民女洗耳恭听,定然一字不漏地讲给舍弟听,叫他牢记太后娘娘的教诲,休要辜负了太后的一番好意。”白语晖谦虚地答道。

太后再道:“哀家早就不管宫里的事,要往造办处塞个人,并非难事。但是,他是走了哀家的路子才进得了造办处,那些老师傅们背地里定是不服的。你须劝告令弟沉住气静下心,好好跟着师傅们学艺,休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甚至去了一天便吵着回家当少爷。那哀家不光不欢喜,还要命人打他板子的。”

“太后娘娘,舍弟再三再四地向民女保证,说是喜欢珍奇古玩,只要能跟着师傅们学到本事,吃点苦都不算苦,那是应要付出的。若是不想付出,只想过坐享其成的富贵日子,他便不要去造办处了。”

白语晖也不敢把话说得太满,立马接着道:“当然,民女晓得,光说不练假把式,他说得再好听,还得脚踏实地地去干。倘若他干了几天就撂挑子不干了,不用太后发话,民女便要打断他的腿。”

“看你温温柔柔的,管教起令弟来,竟是恩威并施了,也算是有些手段。”太后笑道。

说一个人有手段,不是什么好话,但白语晖把这话当夸奖自己的来听,认真地谢了一番。

“厂臣走了也有三个多月,你还挂念他,打算一直这么单着么?”太后忽然开口问。

白语晖的伤心事被提起,打她个措手不及,再无之前的淡定应对,磕磕巴巴地答道:“太后娘娘,不知怎么回事,跟他过了一个多月的日子,看似短暂,却件件事历历在目,犹如昨日,丝毫不知已过了三个月。民女没有想那么多,走一步,看一步,以后是继续守寡,还是改嫁,哪里说得准呢?”

“你能这样想就很好,咱们大耀王朝不兴前朝那一套,什么死了丈夫就要寡妇守一座贞节牌坊,人生短短几十年,顺性而行是最好不过了。”

白语晖没把话说那么明白,以至于太后误会她忘了徐怀策后,便会改嫁。实际上,她心里想的是徐怀策没死,只不过换了个身份而已,以后跟他在一起,若想名正言顺的,便要再嫁一次;若是不管那么多,继续跟他浪迹天涯也没什么。

到了藏拙斋,门窗紧闭,太后问一内侍:“苏先生呢?”

“回禀太后娘娘,苏先生在藏拙斋里,因风大吹得宣纸到处掉,才关了门窗。”

苏清安听到外面有动静,便打开了门,眉眼带笑,“太后娘娘,我真想不到你这么快就把白姑娘给请来了。”

“是她自己送上门来的。”太后爽快地答了。

白语晖开口提道:“苏先生,我听太后娘娘说您愿意把《大耀全书》刊刻出来,让书坊发售,巧的是我有一家书坊,名为万卷楼,在京城各大书坊里,生意不敢说首屈一指,也算名列前茅。因此,我央着太后娘娘一同来找您,跟您谈谈关于刊刻发售的事。”

“快请进。”

白语晖被邀进藏拙斋,目光所到之处全是摆满书籍的博古架,藏书多又摆得齐整。中堂上挂着孔夫子像,焚着一个小香炉,香味寡淡不刺鼻。靠窗处设有一张书案,摆了文房四宝,书案上摊开着几本书。不难看出来,即便苏清安跟了太后,仍存着文人风骨,想借著书立说流芳百世。

“苏先生,您编写的《大耀全书》,是咱们大耀王朝各地的风土人情汇总么?”白语晖一坐下来,便很感兴趣地问。

外人多把苏清安当作太后的男宠,总是恭敬中带着几分鄙夷,哪怕没人敢嚼舌根,但苏清安看得出来。反而是这位丧夫的白姑娘,不拘泥于那些事,只关注他编写的《大耀全书》,便向找到了一位忘年交般高兴,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大耀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天文、地理、兵法、六艺等都有涉及,称得上是包罗万象。两本成书,我已检查过数遍,难免仍有错漏之处。还请白姑娘在刊刻之前,找些进士、举人、书生等看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改正再刊刻,免得出丑,也不能误人子弟。”

“苏先生,找人看的事,您不必担心。”白语晖一口应承下来,再解释道:“每逢万卷楼收了新书,都会命人誊抄多本,送给老主顾们看看,若是合他们的意,刊刻出版的册数便是几千几万册。像您写的《大耀全书》,如今买来看的人不见得视为珍宝,但千百年后,便是后人了解大耀王朝最好的资料,意义非凡。苏先生有如此大的志向,我定当祝您一臂之力。”

“有白姑娘这句话,我真可以放宽心了。”苏清安一身轻松,又开始担心以后没事干,“不用再写《大耀全书》,我岂不是闲得慌?”

“你啊,闲不住,真是个劳碌命。”太后打趣道。

白语晖再道:“苏先生,您要是愿意扩写《大耀全书》,大可直接动笔;或是想写其他的书,一时半刻没有好点子,我叫书坊的伙计送些往年科举题来,您按题写些范文,供举子们参考,成么?”

“我也考过科举,全国大小书坊最好卖的,便是历年科举题范文。既然白姑娘有此意思,我怎好拂了你的面子?趁早送来,我好早些动笔。”苏清安跃跃欲试。

太后叹气道:“看来,哀家又要整日的独守空房了。早知如此,哀家说什么也不能把藏拙斋让给你当书房。”

苏清安有些促狭,低声道:“太后娘娘,这话咱们私底下说。”

“清安,白姑娘年纪虽小,却也嫁过人,晓得男女之间的事,有什么好避嫌的?说句难听的,若不是哀家中意你,整日在后宫干政,倒弄得前朝后宫鸡飞狗跳。”太后不以为然,直接把话挑明了。

苏清安没吱声。

白语晖怕太后的话没人接而发火,便张嘴道:“太后娘娘所言极是,皇上处理国政不在话下,您跟苏先生在畅春园住着,没碍着谁的事,委实是比那些干政的高明多了。”

“虽说如此,却也不敢闹得人尽皆知。终究,我是个见不得光的男人,就是死,也得看着太后娘娘和先帝合葬在一起。”苏清安叹气道。

这辈子太后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唯独不能给苏清安名分,对他心怀愧疚,便避而不答,只道:“哀家为了让她帮你刊刻书发卖,答应了她一件事,你帮哀家想想该如何跟皇帝写信。”


  (https://www.24kkxs.cc/book/4055/4055894/1111098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