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一股寒意
与此同时,刘备也在积极招揽人才。他深知,要实现自己的理想,离不开众多贤能之士的辅佐。他广发求贤令,只要有一技之长,皆可前来投奔。一时间,各地的人才纷纷慕名而来。有善于谋略的谋士,有精通兵法的将领,还有擅长农事的专家。刘备对这些人才礼遇有加,与他们推心置腹地交谈,共同探讨天下大势和发展策略。在这些人才的帮助下,刘备的领地逐渐繁荣起来。农田里庄稼茁壮成长,百姓们安居乐业,集市上一片繁荣景象。刘备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欣慰,但他也知道,这只是他理想的开始,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他去开拓。
郭嘉回到颍川书院后,并没有闲着。他深知,天下局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相互角逐,要实现天下太平,必须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他整日在书院中研读兵书战策,分析天下大势。他与书院中的学子们交流探讨,从他们的观点中汲取灵感。他还时常与荀彧等好友书信往来,分享自己的见解,共同谋划未来。郭嘉知道,曹操、刘备和他,虽然各自有着不同的道路,但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他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能够让各方势力联合起来,共同对抗乱世的时机。他相信,只要他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在这段时间里,郭嘉也在暗中关注着曹操和刘备的动向。他为曹操在河北战场上的胜利而感到高兴,同时也为刘备在农业发展和人才招揽方面取得的成就而欣慰。他知道,他们都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他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他们能够一切顺利。郭嘉还利用自己在颍川书院的影响力,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仅有着扎实的学识,还有着远大的抱负。郭嘉将自己的所学倾囊相授,希望他们能够在未来的乱世中发挥重要作用。他时常对这些学子们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们要胸怀天下,为了百姓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学子们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追随郭嘉的脚步,为实现天下太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光匆匆,转眼间数月过去了。曹操在河北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袁绍的势力被彻底瓦解。曹操的威名传遍了整个北方,他成为了北方地区最强大的诸侯。曹操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深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他开始着手恢复河北地区的经济,安抚百姓。他减免赋税,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在他的治理下,河北地区逐渐恢复了生机。曹操还在河北地区设立了学堂,培养人才。他深知,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他广纳贤才,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才能,皆可在他的帐下效力。一时间,曹操的帐下人才济济,为他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备在自己的领地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耐旱的稻种试种成功,产量比预期的还要高。百姓们收获着沉甸甸的稻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刘备看着这丰收的景象,心中满是喜悦。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将新的种植技术推广到更广泛的地区,让更多的百姓受益。刘备的领地越来越繁荣,人口也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管理领地,刘备开始完善自己的行政体系。他选拔有才能的官员,负责各个地区的事务。他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百姓的权益。在他的治理下,领地内秩序井然,百姓们安居乐业。
此时,天下局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南方的孙权势力逐渐崛起,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孙权占据江东地区,凭借着长江天险,稳固了自己的统治。他也有着称霸天下的野心,开始积极扩充军备,招揽人才。一时间,天下形成了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的局面。郭嘉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变化,他知道,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他决定前往曹操和刘备处,与他们商议应对之策。他深知,只有三方联合起来,才能共同对抗乱世,实现天下太平。
郭嘉首先来到了曹操的营帐。曹操见到郭嘉,十分高兴,亲自出门迎接。两人走进营帐,分宾主落座。曹操迫不及待地问道:“奉孝,你来得正好。如今孙权崛起,天下局势愈发复杂,你有何良策?” 郭嘉摇着羽扇,沉思片刻后说道:“主公,如今三方势力各据一方,若贸然开战,只会让百姓生灵涂炭。依我之见,可先与刘备、孙权商议联合之事。我们三方联合,共同对抗乱世,待天下太平后,再论其他。” 曹操听后,微微点头:“奉孝所言极是。只是刘备和孙权,未必会轻易答应联合。” 郭嘉微微一笑:“主公放心,我自有办法。刘备心怀天下,以百姓为念,必然会同意联合。至于孙权,我可前往江东,说服他。” 曹操听后,心中大喜:“有奉孝出马,我放心。此事就拜托你了。”
郭嘉告别曹操后,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刘备处。刘备得知郭嘉来访,同样十分高兴,亲自迎接。郭嘉与刘备寒暄几句后,便直奔主题。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刘备,刘备听后,沉思良久。他深知,联合孙权对抗曹操,虽然可以暂时缓解压力,但也存在着诸多风险。然而,他也明白,郭嘉的提议并非没有道理。若不联合,三方相互争斗,只会让百姓陷入更深的苦难之中。最终,刘备还是点了点头:“奉孝,你的提议我同意。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如何联合,如何分配利益,都需要仔细商讨。” 郭嘉见刘备同意,心中松了一口气:“玄德公放心,这些问题我都会与孙权商议妥当。只要我们三方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实现天下太平。”
之后,郭嘉踏上了前往江东的路程。一路上,他思索着如何说服孙权。他深知,孙权生性多疑,要想说服他并非易事。但郭嘉有着十足的信心,他相信自己的口才和谋略,一定能够打动孙权。终于,郭嘉来到了江东。孙权得知郭嘉来访,心中十分警惕。他知道郭嘉是曹操的谋士,此次前来,必然是有所图谋。但他也对郭嘉的才华十分钦佩,决定亲自会一会他。
郭嘉见到孙权后,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孙权打量着郭嘉,问道:“郭奉孝,你此次前来江东,所为何事?” 郭嘉微微一笑,说道:“我此次前来,是为了天下百姓。如今天下大乱,百姓苦不堪言。曹操、刘备和将军,三方势力各据一方。若继续争斗下去,只会让百姓生灵涂炭。我提议,我们三方联合起来,共同对抗乱世,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孙权听后,心中一动。他并非没有想过联合之事,但他担心联合后,自己的利益会受到损害。于是,他问道:“联合之事,说说容易。但联合后,如何分配利益,如何保证各方遵守约定?” 郭嘉早料到孙权会有此一问,他不慌不忙地说道:“将军放心,关于利益分配和约定遵守,我们可以共同商议,制定详细的条款。只要我们三方都以天下百姓为重,相信一定能够达成共识。而且,联合后,我们三方可以相互支援,共同发展,这对各方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孙权听后,陷入了沉思。他知道,郭嘉的提议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他还是有些犹豫,毕竟这关系到江东的未来。
郭嘉见孙权犹豫不决,继续说道:“将军,如今曹操势力最为强大,若我们不联合,曹操必然会各个击破。到那时,江东危矣。而我们联合起来,曹操便不敢轻易进犯。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发展自己的势力,等待时机成熟,再一举统一天下。将军难道不想成就一番霸业,名垂青史吗?” 孙权听了郭嘉的话,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他想到自己的父兄留下的基业,想到江东百姓的未来,终于下定决心:“好,我同意联合。但具体事宜,还需与曹操、刘备详细商议。” 郭嘉见孙权同意,心中大喜:“将军英明。我这就回去,将将军的意思告知曹操和刘备。相信不久之后,我们三方就可以共同商讨联合之事了。”
郭嘉告别孙权后,带着喜悦的心情回到了曹操处。他将孙权同意联合的消息告诉了曹操,曹操听后,十分高兴。他立刻派人通知刘备,约定三方会面的时间和地点。不久之后,曹操、刘备、孙权三方齐聚一堂,共同商讨联合之事。在会议上,三方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达成了共识。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联合条款,明确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联合条款共计十三条,墨迹未干便已在案几上泛出沉沉的光。第一条便写明三方需共同抵御北方游牧部族的袭扰,曹操负责督造边关烽火台,刘备需调派麾下五千精兵驻守雁门关,孙权则要按期运送江东粮草至指定粮仓。
“此条需加盖三方印玺方可生效。” 曹操指尖叩着案几,青铜酒樽里的酒液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荡。他眼角的笑纹里藏着不易察觉的锐利,目光扫过刘备案前那枚刻着 “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 的铜印,又落在孙权腰间祖传的虎头印上。
刘备抚着长须缓缓点头,袖中的手却攥紧了。他麾下的精兵多是从徐州带出来的旧部,五千人几乎是半壁江山。但此刻他只能沉声道:“曹丞相深谋远虑,备自当从命。只是雁门关苦寒,还需曹丞相多拨些御寒衣物。”
孙权接过侍从递来的狼毫,蘸墨时笔尖在砚台上顿了顿:“粮草之事我江东自会办妥,只是运输途中需三方各派护卫,免得遭山匪劫掠。” 他这话看似公允,实则暗指曹操麾下的青州兵常有劫掠行径,引得曹操眉头微蹙,却终究没说什么。
三方便在这样的你来我往中敲定了所有条款。当三方印玺同时盖在黄绸卷轴上时,窗外的日光恰好穿过窗棂,在条款末尾织出一道金色的线。
散会后,曹操邀刘备与孙权在府中夜宴。觥筹交错间,曹操忽然拍着刘备的肩膀大笑:“玄德公可知,当年我与本初煮酒论英雄,便知天下英雄唯有你我。如今这般光景,倒真是造化弄人。”
刘备举杯的手微微一颤,酒液溅在案几上洇出深色的痕:“丞相谬赞,备不过是守着些许残部苟活罢了。” 他眼角的余光瞥见孙权正与曹操麾下的谋士荀彧低声交谈,两人似乎在议论江东水军的布防图。
夜深时,孙权屏退左右,独自站在船头望着滔滔江水。侍中张昭悄然走近:“主公,今日曹操席间频频提及要与江东联姻,怕是没安好心。” 江风掀起孙权的锦袍,他望着对岸曹营的灯火冷冷道:“他想以婚约捆住我江东,我偏要让他看看,这联盟不过是权宜之计。”
三日后,刘备率领五千精兵奔赴雁门关。队伍行至半途,忽然接到探报,说曹操已暗中调派夏侯渊部进驻离雁门关百里的阳曲城。“曹操这是想监视我们。” 关羽手提青龙偃月刀,丹凤眼微微眯起,“兄长,不如索性回师新野,这联盟不做也罢。”
刘备勒住马缰,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沉默片刻:“云长稍安勿躁。此刻毁约,正中曹操下怀。传令下去,加速赶往雁门关,沿途不得扰民。” 他心里清楚,曹操此举既是监视,也是试探,一旦自己露出半分破绽,联盟便会立刻崩塌。
与此同时,江东的粮草船队正沿着淮河逆流而上。孙权站在建业城头,望着船队消失在水雾中,转身对周瑜道:“公瑾可带三万水军沿长江布防,若曹营有异动,立刻回报。” 周瑜抱拳领命,他战袍上的虎头纹在晨光中闪着寒光。
曹操府中,郭嘉正铺开一张巨大的舆图。“主公,刘备在雁门关加固城防,孙权的水军也在柴桑增兵,看来他们都没安真心。” 曹操捻着胡须冷笑:“孤早已料到。传令下去,让张辽在合肥增筑三座营寨,夏侯惇部移驻寿春。” 他指尖重重敲在舆图上的荆州:“这里才是关键。”
七日后,三方同时收到急报:北方乌桓部落集结十万骑兵,已突破幽州边境。曹操立刻召集文武议事,郭嘉献策:“可令刘备从雁门关出兵袭扰乌桓后路,主公亲率大军正面迎击,孙权则需派水军沿渤海湾运送粮草,确保后勤无虞。”
信使快马加鞭赶往雁门关和江东。刘备接到命令时正在巡查城防,他望着关外茫茫草原,对关羽道:“乌桓骑兵凶悍,正面交锋损失必大。传令下去,只派小股部队袭扰,主力坚守关隘。”
孙权收到消息时正在与鲁肃对弈。“主公,乌桓远在幽州,我军若北上运粮,必然空虚。” 鲁肃落下一子,“不如以长江水患为由,暂缓出兵。” 孙权推倒棋盘大笑:“子敬所言极是。”
曹操在军中得知刘备按兵不动、孙权粮草迟迟未到,怒摔了手中的令旗:“竖子敢尔!” 郭嘉连忙劝谏:“主公息怒,此时若与他们反目,正中乌桓下怀。不如暂忍一时,待击退乌桓再做计较。”
两军在白狼山展开激战。曹操亲率虎豹骑冲锋陷阵,张辽斩杀乌桓单于蹋顿,终于大破敌军。但这场胜利却让联盟裂痕初显 —— 曹操的部队损失惨重,而刘备和孙权的兵马几乎毫发无损。
班师回朝途中,曹操在帐中宴请诸将。酒过三巡,他忽然拔剑斩断案角:“刘备、孙权鼠目寸光,他日孤必讨之!” 帐内诸将皆不敢言,唯有郭嘉低声道:“主公可遣使前往荆州,假意将南郡让与刘备,引孙权不满。”
刘备接到曹操的使者时,正在襄阳城头远眺。使者献上曹操手书,言称愿将南郡托付,只需刘备承诺永不与孙权结盟。诸葛亮在一旁低声道:“主公可假意应承,待拿到南郡再做打算。” 刘备沉吟片刻,提笔写下回信。
孙权得知消息时,正在建业操练水军。他将曹操的书信狠狠摔在地上:“曹贼欺人太甚!” 周瑜上前一步:“主公,可趁机联合刘备共取南郡,届时再与曹操决战。” 孙权点头,立刻派鲁肃前往荆州。
半月后,刘备与孙权的使者在公安会面,约定共取南郡。诸葛亮为刘备谋划:“可令关羽率水军屯驻夏口,张飞领步兵佯攻襄阳,主公亲率主力直取南郡。” 孙权则命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率五万水军沿江西进。
曹操得知孙刘联军动向,反而大笑:“正合孤意。” 他令曹仁死守南郡,夏侯惇部暗中向江陵集结,准备坐收渔翁之利。
南郡城下,战火熊熊。关羽水军与周瑜船队合力封锁了长江水道,张飞在襄阳城外与曹仁部将鏖战,刘备亲率大军猛攻南郡城门。城楼上箭如雨下,刘备麾下的陈到身中三箭仍死战不退。
激战月余,南郡城破。刘备率军入城时,却见周瑜已占据了城主府。“此城乃我江东将士浴血奋战所得,理当归我。” 周瑜按着腰间佩剑,目光如电。关羽怒目圆睁:“我家主公先入城门,岂能让你!”
双方剑拔弩张之际,曹操的使者突然赶到:“丞相有令,南郡暂归刘备,待平定益州后再行商议。” 周瑜气得浑身发抖,却不得不按兵不动 —— 他收到探报,夏侯惇已率三万大军逼近江陵。
刘备入主南郡后,立刻遣使向曹操致谢,又将江夏郡的部分土地割让给孙权以示安抚。孙权虽不满,却也只能接受现实,转而谋划攻取交州。
曹操在许昌听闻消息,对郭嘉道:“刘备果然枭雄。孤当亲率大军西征张鲁,拿下汉中,扼住他的咽喉。” 郭嘉摇头:“主公不可,江东孙权虎视眈眈,若大军西出,许都空虚恐生变故。”
正说着,侍从来报:江东使者求见。孙权的使者带来密信,愿与曹操夹击刘备,平分荆州。曹操看罢信大笑:“孙权终究忍不住了。” 他立刻回信应允,约定来年开春共同出兵。
刘备在南郡收到诸葛亮从成都送来的急报:刘璋遣使请主公入川相助抵御张鲁。诸葛亮建议:“可借此机会夺取益州,成就三分天下之势。” 刘备召集众将商议,决定留关羽守荆州,自己亲率庞统、黄忠入川。
临行前夜,刘备望着荆州地图久久不语。他知道,这一去前路莫测,而身后的联盟早已是千疮百孔。帐外,月光如水,映照着即将到来的更大风暴。
孙权得知刘备入川,立刻派吕蒙袭取了长沙、桂阳二郡。关羽怒不可遏,欲提兵讨伐,却被诸葛亮的信使拦住:“军师有令,暂忍一时,待主公平定益州再做计较。”
曹操趁机率军西征,攻破阳平关,收服张鲁,占据汉中。消息传来,刘备在成都大惊,连忙派张飞、马超屯兵葭萌关,与夏侯渊部对峙。
三方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汉中这片土地上,曾经的联盟早已荡然无存。曹操在定军山布下重兵,刘备亲率大军从成都赶来,孙权则在濡须口集结水军,随时准备北上。
建安二十四年的春天,定军山下起了连绵的春雨。黄忠在阵前斩杀夏侯渊,刘备军士气大振。曹操亲率大军来援,双方在阳平关展开决战。与此同时,关羽从荆州出兵北伐,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孙权却趁机派吕蒙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
当关羽败走麦城的消息传到阳平关时,刘备一口鲜血喷在帅旗上。
(https://www.24kkxs.cc/book/1659/1659648/2328333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