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夫君和神明,灾区见闻!
少女的双眸明媚如星光:“其实我呀,挺喜欢大明的,特别是这里城市的夜晚,还会点亮盏盏路灯,把街道照得通明如昼,真是太好了!”
看着妹妹笛娜渃娅那喜悦的神情,古丽扎巴的嘴角也不由自主地漾开一抹笑意。
“是啊,大明真的太繁华了!”古丽扎巴轻声感叹,她的目光透过车窗,凝望着窗外流动的景色,“在我们那浩瀚的大漠之中,珍贵异常的铁器在这里却仿佛不值一提,随处可见,寻常百姓家都能拥有,而且还有很多。”
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大明科技与文明的惊叹:“他们能够修建如此宽敞平整的水泥大道,还有那一座座横跨大河的雄伟桥梁;更有轰鸣作响的蒸汽机,瞬息万里的电报,以及威力巨大的火枪和火炮……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别失八里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古“也难怪他们的军队,能够轻而易举地占据我们的别失八里。他们确实是太过先进,太过发达了!”
她轻声低语:“恐怕我们别失八里,再过一百年,都不一定能追赶上大明的脚步。”
“以前翻阅《大明日报》,看到上面描述的内容时,总觉得言过其实,认为大明人在大肆吹嘘,始终坚信我的家乡别失八里,才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
古丽扎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如今亲眼所见,方才知道,原来报纸并没有丝毫虚言,大明果然是人间的天国啊!”
“若非亲身踏足此地,我真的不敢相信,世间竟有如此昌盛之地。”
她压低了声音,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几十年前的大明,还远非今日这般模样。”
“那时候,这片广袤的大地,虽然也同样拥有青山绿水,百姓的生活却和大漠里一般无二。”
“那时没有这么多的铁器,人们身上穿着的衣物,也没有这般整洁干净,更没有此鲜艳夺目的色彩。”
“没有笔直的水泥大道,没有轰鸣的蒸汽机,亦没有现在这般强大而致命的火枪火炮。”
古丽扎巴的目光望向远方,眼神中充满了敬仰与憧憬:“大明能够拥有今天这令人惊叹的一切成就,其根源,都归功于那个男人,也就是大明现在的皇帝陛下,那位即将成为我们夫君的男子。”
笛娜渃娅的美眸中闪烁着崇拜的星光,道:“那个男人,他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那是当然!”古丽扎巴用力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肯定,“如果不是如此,他又怎会被草原上的许多人奉为长生天之子,尊崇为草原上的神明呢!”
她解释道:“你要知道,草原上的那些部落,他们和我们一样,也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素来以骄傲自持而闻名。”
笛娜渃娅有些困惑:“可是我们从小到大,信奉的都是‘主’啊!”
“已经改了!”古丽扎巴连忙纠正道,语气显得有些急切,“虽然大明曾经说过,不会干涉我们的信仰,但是,为了向大明表达我们的绝对忠诚,父汗和哥哥他们都已经明确表示,不再信奉‘主’,而是改信‘九霄玄璇大掌教阴阳总御慧光普照元灵妙化仁德广施伏妖卫道至圣帝君’!”
笛娜渃娅的眉心微微蹙起,眼中充满了不解:“可对‘主’的忠诚的信仰,怎么能如此轻易地抛弃呢?”
“还有,你后面说的那个,封号也太长了吧,他究竟是谁?”
“这不是抛弃对‘主’的信仰,而是认祖归宗。”
古丽扎巴耐心纠正着妹妹的话语,试图让她明白这其中的深意:“我们是成吉思汗的子孙,是黄金家族的后裔。”
“而成吉思汗所信奉的,便是长生天,而不是你口中的‘主’。”
她继续解释道:“我们现在所做的,不过是追随祖先的足迹,回归家族的信仰罢了。”
古丽扎巴的目光变得严肃而郑重:“至于我后面说的那个封号,虽然听起来很长,但你一定要牢牢记住,并且将它刻在心底!”
“因为从今往后,他便是我们所有族人所信奉的神明,同时,他也是我们即将嫁入的夫君,大明的皇帝陛下!”
笛娜渃娅吃惊地望向姐姐,那双美丽的眼眸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你是说,我们即将嫁给的,竟是一位神祇?”
“是的,千真万确!”古丽扎巴语气坚定地回答,斩钉截铁。
她接着解释道:“起初,哥哥沙米查干对我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也同样难以置信。”
“然而,这一路上我特别留意观察,结合所阅读的书籍与报刊上的记载,最终确认哥哥并没有欺骗我们。”
“我们即将嫁予的大明皇帝陛下,就是草原上人人敬奉的神明,是长生天之子。”
古丽扎巴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虔诚与复杂的情绪:“今后,他既是我们的夫君,也将成为我们共同信奉的神祇。”
笛娜渃娅微微张开樱唇,呆呆地凝望着姐姐,似是被这个惊天动地的消息彻底震住了。
对于更改信仰这件事,笛娜渃娅心底并没有太大的抵触。
她虽然已经到了出阁的年龄,但骨子里却仍旧是个年岁尚幼的孩子。
所谓信奉“主”,不过是从小到大耳濡目染,听从长辈安排罢了。
如今既然大人让她改变信仰,她自然也会顺从听从。
然而,自己未来的“夫君”竟然是一位“神明”,这给笛娜渃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这是她从未设想过的奇妙境遇。
忽然间,一抹羞涩的潮红,如同破晓时的朝霞,从她白皙的颈边悄然涌起,迅速攀爬上如玉的腮帮,继而向上蔓延,转瞬间便布满了整张娇俏的脸庞。
笛娜渃娅羞赧地低下头去,目光却又忍不住转向一旁的窗外,嘴角边不知何时已悄然泛起了一丝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笑意。
马车在官道上疾驰不歇。
她们此行之所以能如此迅速,是因为得知朱允熥即将北巡的消息后,才紧急启程,期盼着能在大明陛下回宫之前,将“西域二美”顺利送抵天子身侧。
避免两人受到后宫嫔妃的排挤和打压,先给朱允熥留下深刻的印象。
然而,从别失八里到河南,路途之遥远,远非金陵至河南可比拟。
更何况,车队还需要穿越黄沙漫漫的广袤沙漠。
为了争分夺秒,队伍只能不断加快行进的速度,几乎是在日夜兼程,风驰电掣般奔驰。
所幸,别失八里派来护送的士兵,皆是精锐中的精锐。
他们身手矫健,意志坚韧,倒还能勉力支撑。
古丽扎巴和笛娜渃娅虽是女子,且贵为公主,却也并非那种娇生惯养、足不出户的小姐。
作为游牧民族的贵女,她们自幼舞刀弄棒,经常骑马外出,身体素质皆是不错。
再加上这一路上她们只需舒适地躺在马车之内,所乘坐的又是大明特制、拥有橡胶轮胎和先进减震弹簧的豪华马车,因此,姐妹二人倒也一路无碍。
虽有些颠簸之苦,却还在承受范围之内。
唯独苦了随车队一同出发的朱橚。
他骑乘在马背上,一路昼夜兼程,几乎要将他的身体彻底拖垮。
好在河南已渐渐临近,这般苦熬的日子总算快要熬出头了。
朱橚的眼底深处,悄然闪过一抹阴冷的戾气。
朱允熥,我来报仇了!你就等着受死吧!
……
河南,驿站。
自朱允熥决定微服出巡到开始行动,一切都进行得迅疾无比。
朱允熥深谙一个道理,即从安全的角度考量,微服私访最关键之处便在于其出其不意,甚至不给消息走漏的时间,待“敌人”察觉之时,他已然安然归来。
当然,必要的护卫力量仍有必要,以防范任何不测发生。
朱允熥亲自挑选了二十余名精锐护卫,徐妙锦也精挑细选了八名女护卫。
这支由三十余人组成的队伍,很快便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皇帝的行辕,直奔灾区深处。
这个时代,社会结构不像后世那般高度原子化。
尤其是在遭受灾荒的年份,百姓们往往会抱团取暖,共渡难关。
即便踏上逃荒之路,一般也不是一家三五口人,而是亲朋好友,或同宗同族的数十人乃至数百人结伴而行。
因此,朱允熥他们这几十人的队伍,在夜色中穿行,也并不显得过于庞大,不会引人注目。
待到天色微亮时分,朱允熥一行人抵达了一处受灾百姓的安置点。
这里聚集了数以万计的百姓,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边。
然而,朱允熥触目所及,却只看到稀稀疏疏的几顶帐篷。
绝大多数百姓,就这样露天居住在泥泞的土地上。
他不由得眉头紧锁,语带不满道:“朝廷已经紧急调拨了一万顶帐篷,郑鸿渐和赵清直不是说,这些帐篷,都已全数发放给受灾百姓了吗?”
“为何眼前的这些百姓,却仍然全部露天而居呢?”
在以往的大明,救灾时根本不可能给百姓发放什么帐篷,国家也不具备这样的生产能力。
但时至今日,大明的工业化进程已初见成效。
凭借强大的纺织生产能力,再加上充足的资源供应,已经能够批量生产大量的帐篷。
这些帐篷,大部分是作为军需物资,配发给各地驻军的,旨在满足军队在行军作战时的需求。
不仅是作为正规部队的新军,就连由政务处管辖,受地方官府节制指挥的武丁,也获得了不少的配给。
此次河南遭遇水灾,大量百姓的房屋被毁,朱允熥立即下旨,从军队的战略储备仓库中调拨帐篷,用于搭建临时居所,供受灾民众栖身。
然而,当他亲临此地,看到灾区的百姓,却发现几乎没有一人住进了帐篷里。
这一幕瞬间让朱允熥怒火中烧。
徐妙锦和其他随从倒是面色如常,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惊讶。
毕竟,在他们看来,灾民无处栖身,以天为被,以地为床,乃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救灾嘛,最要紧的还是能给他们一口吃的,确保灾民不至于饿毙。
朱允熥走到一名席地而坐的中年男子面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轻声问道:“敢问这位老乡,朝廷可有给你们发放米粮?”
男子闻言,伸手指了指不远处那几顶稀疏的帐篷,道:“看到了吗?那里便是朝廷设立的粥厂,每天施粥两次,还算不错,虽然吃不太饱,但总归饿不死。”
他眼中浮起一丝满足,继续说道:“昨天,粥厂里还特意给每个灾民发放了一个白面馒头,说是皇后娘娘的恩赐呢。”
男子声音里满是感激,淳朴地讲述道:“皇后娘娘为了救济我们这些灾区百姓,甚至卖掉了自己珍爱的翡翠雕件,筹集了银两,专门给我们买白面馒头吃呢!”
他好奇地打量了朱允熥一行人一眼,猜测道:“你们是从外地来的吧?”
“来这里就来对了!”
“现在朝廷的政策好啊,只要到了这处安置点,就有稀饭吃,保证不会饿死。”
“也不用再拖家带口,远走他乡去乞讨了。”
朱允熥应了一声,又追问道:“你刚才说吃不太饱是什么意思?”
男子憨笑道:“这朝廷施的粥,总归是有限的。一天两顿,一顿一碗稀饭。”
“别说是咱们这样的精壮汉子,便是半大的小孩子,想要吃饱,也是不可能的。”
“但谁让咱们是灾民呢?”
“靠别人救济,不能要求太高。”
“能有一口吃的吊着命,饿不死,也就行了。”
朱允熥皱眉道:“可据我所知,自陛下登基,实施新政以来,粮食产量上升,各地官府的官仓里,都堆满了粮食。”
“洪水淹了老百姓的房屋,却淹不了官仓。”
“那就应该不缺粮食才对,怎么会还吃不饱呢?”
男子听了他这一番话,先是一愣,接着便大笑了起来。
……
(https://www.24kkxs.cc/book/1657/1657446/2435759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