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打退了瓦剌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打退了瓦剌


黄镐说着这些话,这些人也许就是当年围困他的那些人。

这个结没法绕过去,所以他一直说,一遍又一遍。

“皇上仁慈,免了丁役和田赋,想让湖广百姓休养生息,你们也看到了,现在的大军,是不是跟以前不一样了?”

他抬头望向旁边的人,那人猛地一惊,咬了口饭,咽下去后说道:“是啊,跟以前的军队不一样。”

“特别是那些拿着长棍的。”

黄镐听了这话,笑着说道:“那是皇帝亲自组建的禁军,只有他们才配叫王师,京城还有一支这样的军队,之前还打退了瓦剌。”

这句话一说完,周围的人都紧张起来。

如果京城还有这么多精锐,那苗军恐怕撑不了多久。

“这场仗再打下去也没意思。”

黄镐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便换了话题说:“以前打麓川,是因为有人想自己当王,天下土地都是皇上的,这种事是绝对不允许的。”

没有实力,光说和平也没用。

“韦同烈也好,卡沙也罢,没意义的仗就该停了。”

黄镐顿了顿,咧嘴笑道:“不说这些了,让各位烦心了,吃点喝点,明天我给大家分田地,还有好多事要忙呢。”

其他人只是勉强笑了笑。

他们知道的消息和黄镐说的不一样,因为消息闭塞,所以听起来都挺新鲜。

南北两边互相牵制,如今瓦剌竟然败了,朝廷应该能腾出手来对付他们了。

但皇帝却并没有这么做,反而听黄镐说,皇帝想结束战争。

可战争结束了又能怎样?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回到以前被土司官员欺负的日子罢了。

席上没人说话,吃完后,黄镐告辞,留下几个头目继续商量。

“怎么办?”

火堆忽明忽暗,照着半张脸,气氛沉重。

“再看看,头领让我们来这边是……”

另一个人低声说。

“杀谁?黄大人?”

声音有些犹豫,明显不太愿意,说:“这里只有黄大人。”

“什么黄大人?京官的作风,我们心里清楚,谁能保证这黄镐不是做样子?”

有人不服气,虽然今天看到黄镐穿得不像以前那些官老爷,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再观察一下,弄清楚再说。”

带头的人下了结论,火堆很快熄灭,整个寨子安静了下来。

第二天,黄镐一家一家敲门,笑呵呵地带他们去领自己的田地。

他拿着地契,把分好的田地一一登记,还发了种子和粮食。

走在田埂上,可以看到各处的良田都有人在干活,见到黄镐后都直起腰,笑着打招呼。

一声声“黄大人”,都是带着笑容喊的。

“我屋里还有些粮食,先分给你们,不多,但不至于饿死,过几天我再来,直到收成之前。”

黄镐所说的粮食,是朝廷发下来的赈灾粮,从军营里拨出来的。

安排完这些事后,黄镐也要去自己负责的田地里干活,就没再管那些人了。

香卡刚好赶上时间,又出现在田间地头,其他苗民一边说笑一边帮她找到了黄镐。

这次她身边多了一个男人,是她的哥哥往觉。

一路上香卡不停抱怨,说哥哥为什么非要跟着来。

看到正在地里干活的黄镐,往觉赶紧加快脚步,还让香卡慢点走。

香卡噘着嘴,小声嘀咕着不知道黄镐和哥哥要说什么,心里有点发紧。

往觉直接踩着泥水走到黄镐跟前,叫道:“黄大人。”

“哎?”

黄镐站起身,一看是往觉,便问:“出什么事了?”

“没有。”

往觉笑了笑,马上又收起笑容,低声说:“黄大人,我觉得那些新来的人,有点不对劲。”

他没绕弯子,直接说了这句话。

他也是个苗兵,心里有他的判断。

黄镐听完后摇摇头:“没事的。”他知道往觉想说什么。

这其实很容易猜到。

现在招降的情况跟以前不一样,是直接针对普通士兵,而不是首领。

往觉看着黄镐,如果不是自家妹妹天天念叨,他根本懒得管黄镐死活。

“最近还是小心点。”

往觉说完,看了香卡一眼,补充道:“不是为了你。”

说完就走了。

“阿哥。”

香卡叫了一声,但没得到回应,看来是跟黄镐闹别扭了。

“黄大人,我哥就是这个样子,你别在意。”

香卡走到田埂上,对黄镐说。

“他是为我好。”

黄镐笑着回答。

这倒让香卡有点惊讶,带着疑问问:“阿哥说了什么?”

“没什么,不重要。”

黄镐摇摇头,接着问:“香卡姑娘是来给我送吃的?”

被黄镐一提醒,香卡双手提着篮子,高高举起,笑着说:“今天多做了些,快来吃吧。”

天空湛蓝清澈,山清水秀,黄镐好像置身在陶渊明写的田园诗中。

可天下还没太平,哪有心思顾家?

坐在田埂上,吃着美食,黄镐抬头望着天空,身边坐着的女子,他可不是铁打的,怎么会不明白她的心思。

两人都是坚持不与外族通婚的宗族观念。

娶一个外族女子,对黄镐来说,意味着要承受中原人的看法。

就像你跟父母说不想结婚一样,虽然他们说不出道理,但还是会责骂你。

“香卡姑娘,想不想去中原看看?”

黄镐吃完饭后,收拾好篮子,回头问香卡。

“中原?”

香卡听了,眼睛一眨一眨,长长的睫毛扑闪着,接着嘴角微微上扬,说:“听人说中原的人都穿得很漂亮,懂礼数,女子们也都穿着好看的衣服,住在砖瓦盖的房子里面。”

现在的人,很少有人会离开自己住的地方二十里以外。

香卡原本对中原充满美好幻想,但听多了各种传言后,开始变得自卑起来。

“听说中原的女子结婚后才梳头。”

“听说那边到处都是金银珠宝。”

她越听越小声,最后沉默不语。

“别太当真,道听途说哪有亲眼见到真实?”

黄镐看着香卡,笑了笑说:“等咱们寨子安稳了,湖广也平定后,我可能要去别的地方,说不定还会回京城。到时候,香卡姑娘愿意跟我一块走吗?”

香卡抬起头看着黄镐,抿着嘴,这算是邀请吗?

她也知道一些中原的婚俗,听说那边很多男女结婚前甚至都没见过面。

越想越觉得脸红。

但她没有避开目光,而是点了点头:“得你答应才行。”

香卡父母在战乱中去世了,和哥哥相依为命,她不可能为了黄镐丢下哥哥。

“那当然。”黄镐见她没拒绝,笑得更开心了,重重地点了点头。

寨子里的日子平淡无奇,大家忙着种地,就连新来的苗人也都勤勤恳恳地干活。

和无名寨不一样,薛瑄现在常去县镇,但不再去找那些土司官员。

朝廷传回来的命令很明确:能拉拢的就拉拢,不能拉拢的就打压。

新上任的县令很快让县镇恢复了秩序,薛瑄以巡抚的身份,让各地开始整顿违法乱纪的事情,还组织了一些百姓当衙役。

被朝廷狠狠整治过的官员,不敢再有任何心思,对巡抚的命令都一一照办。

各县衙门口贴满了告示,不只是办案,还鼓励百姓举报违法行为。

薛瑄根据之前接触过的土司官员,列出了要打击的对象,调查他们的家世背景,然后公开审理,情节严重的,上报刑部处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算是巡抚,如果没有王命旗牌,也不能随便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必须上报朝廷批准。

一般来说,从判决到处决需要很长时间,不是官老爷一句话就能把人押到刑场砍头。

所有犯人都必须经过皇帝的朱批,没有朱批,就是私刑。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官府动用刑罚时,犯人如果意外死了,官员最多被上级责骂几句,不会有太大问题。

土司世官在当地盘踞多年,势力根深蒂固,所以必须让薛瑄来打破僵局,否则以他为首的官员也不敢轻举妄动。

比如那化抓,就被族人举报违法乱纪,最后被薛瑄亲自带人带走。

薛瑄之前已经给过他机会,但他没有抓住。

像那化抓这样的土司还有很多,他们大多是侵占田地、杀害仆人、欺压百姓之类的。

明朝军队的威胁下,那些敢明目张胆的土司早就被收拾得干干净净了,剩下的不是见风使舵的,就是真心臣服朝廷的,或者是心里有鬼但没那个胆子的。

薛瑄之所以能这么区别对待,是因为王骥的大军已经包围了苗军,他才有这个底气。

每天县衙外都挤满了百姓,等着听县令审判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土司官吏。

这样一来,告状的人越来越多,新来的官员每天都忙得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

原本平静的长沙府也因此变得热闹起来。

长沙,襄王府。

朱瞻墡看着长史汇报的消息,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

湖广最近闹得沸沸扬扬,主要是在靠近云贵的地方,而长沙是湖广的后方。

各地发生的事情传到襄王耳朵里,本来就很正常。

没想到,刚把田地还完,自己这个侄子又搞出这事,让他实在摸不着头脑。

“全力配合,告诉知府,如果需要本王帮忙的地方,本王一定全力支持。”

过了好一会儿,朱瞻墡才开口说道。

还没等长史回应,他又皱起眉头说:“去问问知府,本王府里的婢女有没有来历不明的,有的话请知府彻底查清楚,本王不知道这些事。”

“是,殿下。”

看着长史躬身离开,朱瞻墡坐在椅子上,心想这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吧?

自己这个侄子,刚登基就敢动孔家的祭天,这种胆子连朱瞻墡都佩服。

可佩服之余,他也得想想自己的退路,毕竟当初孙太后还曾找过他,想让他当皇帝呢。

微风吹过竹林,竹叶沙沙作响。


  (https://www.24kkxs.cc/book/1657/1657064/1111012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