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排名
不过,钱牧之此举,最主要的目的却还是意在推出袁慎以制衡沈端力推的王佑臣。
这,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袁家乃河南道望族,与江南士林关系盘根错节,虽然二者间或有龃龉,但支持袁慎,既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也符合江南系求稳的根本利益——
无论如何,绝不能让主战派轻易拿到魁首之位。
韩章不动声色地瞥了钱牧之一眼,心中了然。
这老钱并非转了性子,其根本目的仍在于一个“稳”字。
任何可能引发大规模动荡,尤其是战争的决策,都是钱牧之及其背后势力首要规避的。
支持袁慎,不过是确保魁首不落入激进主战派手中的权宜之计,也算是对沈端的一种制衡。
然而,钱牧之这突如其来的“横插一杠”,却让原本也想借袁慎之力搅动局面的萧钦言,眼底瞬间闪过一丝阴霾。
他精心布下的棋子,岂容他人轻易摘取果实?
“当!”
一声清脆的茶盏碰撞声恰到好处地响起,打破了短暂的沉寂。
萧钦言缓缓放下茶盏,脸上挂着那副惯常的、让人捉摸不透的温和笑容。
“三位相公所言,句句振聋发聩,皆是老成谋国之言,令萧某茅塞顿开,深感朝廷有诸公砥柱中流,实乃陛下之福,社稷之幸。”
他先是不吝溢美之词,将姿态放得极低,充分显示了对几位老臣的尊重。
“沈相忧心国威士气,拳拳之心,天地可鉴;韩相、钱相顾虑国本民生,更是深谋远虑,持重之举,萧某深表赞同。”
他话锋巧妙一转,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仿佛不经意间点醒了梦中人:“不过!”
“诸公在此权衡利弊,各抒高见,是否也应细思……陛下之心,究竟属意何方?”
他刻意顿了顿,满意地看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连那位一直似在闭目养神的老翰林都掀开了眼皮,才慢条斯理地继续道,如同在揭开一个至关重要的谜底:“陛下登基以来,一直夙夜匪懈,强调‘励精图治’。更曾多次于内廷提及‘北狩之耻’,言及此事,圣容常带悲愤凝重之色,其心志如何,想必诸公亦能体会一二。”
他目光若有深意地扫过韩章和钱牧之,带着一种“我更能揣摩圣心”的微妙意味。
“而且,这么些年来,朝廷一直与民休息,整军经武,军民士气早已蓄积待发,只待雷霆一击。国库虽非极度充盈,但支撑一场旨在雪耻、规模与时机皆可控的战役,想必也并非难事。”
他这番分析,看似客观,实则字字句句都在为王佑臣的主张添柴加火,隐隐将那份主张北伐的卷子与皇帝的意志捆绑在一起,仿佛不选此卷,就是违背了圣心,无视了雪耻的迫切性。
“如此看来,或许沈相所荐的这份卷子……”萧钦言拖长了语调,最终清晰地吐出结论,“其所蕴含的锐气、决心与对时机的把握,更适合当前陛下之心意,也更契合我大洪如今蓄势待发、欲展宏图之国势吧?”
他这话一出,无异于在看似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韩章与钱牧之几乎同时神色一凛,二人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疑与审视。
韩章抚须的手指停了下来,钱牧之端茶的手也悬在了半空。
他们死死地打量了一番萧钦言,又看向面色稍稍缓和、甚至对萧钦言隐晦投去一丝“算你识相”目光的沈端。
“难道……萧钦言这头老狐狸,暗中已与沈端,或者说与沈端背后的部分武勋势力,达成了某种默契或合作?”
这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在韩章和钱牧之心头闪过,带来阵阵寒意。
若沈端得了萧钦言这位新进阁老的明确支持,那么武勋一方的势力将大增,而萧钦言也能借此打破被老派阁臣隐隐排挤的局面,今后的内阁格局恐将发生剧变!
一念及此,韩章的白眉就皱得更紧了,如同打了个死结。
沈端的极力主张,再加上萧钦言对“圣意”这番看似无懈可击的“解读”与背书,眼下的局势瞬间变得对主战派极为有利!
几位内心更倾向于盛长权那份气象恢弘、论述均衡、颇有宰相气度文章的翰林学士,此刻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他们虽心知盛长权之策更为高远扎实,袁慎之文则略显保守,锐气不足,但在阁老级别的政治博弈和这突如其来的“圣意”风向面前,他们的声音显得如此微弱,只能在心中暗自叹息,感慨时也命也。
这些清流翰林,终究难以抗衡庙堂之上的大势与算计。
经过这番暗流汹涌、机锋处处、各方势力微妙博弈的激烈争论,殿内的气氛变得沉闷而胶着,仿佛连那沉水香的烟雾都凝滞不前,带着山雨欲来的压抑。
最终,在一片复杂的沉默与各自的心算计量中,初步排定了座次。
在沈端与萧钦言看似默契的联手推动下,王佑臣那份主张北伐雪耻的卷子被定为了第一。
而盛长权那份更为周全稳健、高屋建瓴,融合了“伐谋”、“伐交”与“蓄力”的卷子,则屈居第二。
至于袁慎的卷子,则是在钱牧之的坚持和韩章为制衡而暂时的默认下,位列第三。
其余七份优秀试卷也依次排定。
然而,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仅仅是读卷官们的初步意见,是各方势力暂时妥协的产物。
真正的最终决定权,还在那高踞龙椅之上、心思深沉如海的皇帝手中。
这初步的排名被恭敬地呈报御前,等待着皇帝的圣心独断,关乎国策走向、派系平衡与新科进士未来前途的最终角逐,此刻,才算是真正被推到了御案之上,等待着那足以定鼎乾坤的——朱笔一勾!
待看到内侍们手捧试卷恭敬地走向御前,韩章在后方抚着胡须,目光深邃难测,心中暗道:“沈端欲借势强推,萧钦言欲火中取栗,钱牧之退而求稳……各方心思,陛下岂能不知?”
“望陛下能明察秋毫,不为一时之势所动,能看清何者为真正利在千秋的治国良策……”
而沈端与萧钦言,虽暂时联手达成了初步目标,却也各怀鬼胎,一个想着如何借此向武勋集团交代并推动后续战略,一个则盘算着这笔看似冒险的“投资”最终能为自己换来多少政治资本。
他们都屏息静气,和满殿文武一样,等待着那最终结局的揭晓,等待着皇权对这盘大棋的最终落子。
(https://www.24kkxs.cc/book/0/922/85873223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