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蕲城
在秦国举兵伐楚时,项燕主张举全国之兵抵御,昌平君自告奋勇来到军中。不过军事并不是他擅长的事,他到军中的这些日子也大致上无所事事。
项燕在到达蕲城后,只派出一部兵力占领睢水周边的符离塞口,而将主要兵力放在蕲城。蕲城在涣水河畔,距离符离塞不足百里,两城均位于睢、涣两水之间,遥相呼应。一路上,秦军的尾追给了楚军极大的杀伤,现在到达目的地了,项燕在考虑如何给秦军一个教训。
在渡过涣水时,项燕将渡河的事宜交给下面去做,而让昌平君督查,自己则率领本部士卒充作后卫。当秦军追踪而至时,项燕主动向秦军发起进攻。由于追击的秦军不足万人,虽然都是精壮,但毕竟也是行军作战了一个月,突然遭到优势兵力的打击,抵挡不住,败下阵来,被迫后退三十里。
被击败的秦军一面向王翦报告,一面重整行列,继续向楚军进攻。但这一次,楚军是由项燕亲自指挥作战,战术十分灵活。项燕也不急于行军了,一心与秦军作战,心气也不一样了。秦军多次进攻都占不到便宜,反而损失了不少士卒。最后,项燕集中起优势兵力进行反攻,将秦军彻底击溃。
击退了尾追的秦军,安顿好符离塞的防御,项燕本想休整一下部队,就北上解彭城之围,但他又接到一个不好的消息:秦王已经到达陈城,而王翦开始沿颍水向东进军。
如果秦军沿颍水东进,很明显的打击目标就是寿春。项燕深恨那些担任留守的部队作战不力,如果他们能够在陈城一线坚持哪怕一个月,自己能够顺利东移兵力,可能只需要半个月甚至十天就能到达符离塞。再用半个月的时间击败砀郡的秦军,整个局势就会改观。
但现在,由于留守部队的迅速崩溃,让他陷入了师老兵疲、腹背受敌的不利局势中。
但项燕没有气馁,他决定利用王翦进攻寿春的机会,在蕲城附近进行一场决战。
巨阳一度成为楚国的国都,现在国都虽然已经迁徙到寿春,但巨阳的坚城深沟依然是挡在秦军进攻道路上的一个巨大障碍。位于颍水岸边的巨阳,是项燕必须用好的第一着棋。
第二着棋是陈城的秦王,他要在王翦全力攻打巨阳时,派一支精干部队突袭陈城,得手固然好,就算不得手,也会迫使王翦的部队撤退。而这时,自己的第三着棋出手:突然出击,击溃秦军。
但他低估了对手王翦的谨慎。陈城有秦王,王翦岂能不小心再三!他以一部沿颍水而下,威胁巨阳,但并不真正攻打;一部则从陈城东出,取郪丘、苦县、城父(不是阳翟附近汝水流域的那座,而是位于今天城父镇的那个城),隔断项燕西出的道路;同时,进攻彭城的秦军也以一部南下,在符离塞与楚军对峙,令项燕的主力不敢轻举妄动。
秦军攻占了城父后,距离最近的涣水河岸只有百里之遥。项燕已经完全失去偷袭陈城的机会;而利用巨阳牵制秦军的企图,由于王翦并不上当,没有进攻巨阳,也落了空。项燕只得派出部分兵力北上涣水岸边的另一座大邑铚城,与蕲城一起防御涣水一线。
王翦在占领了城父后,转移兵力南下,逐城攻取,向寿春稳步推进。同时,颍水一线的秦军也在王翦军的掩护下,向巨阳发起进攻。
城父距离寿春大约三百多里,大约十来天后,王翦的前锋就开始出现在寿春城外的颍、淮河畔。楚王急令巨阳、蕲城两地楚军,立即回援寿春。
巨阳守军得到命令后,立即撤军。秦军夺取了巨阳后,尾随追击,终于在颍水入淮口处彻底击溃了楚军。
项燕没有这么鲁莽,他将部队渡过涣水,逼近秦军。王翦见秦军大军压境,也下令收缩部队,严阵以待。
现在,双方的势力达成了平衡,项燕无力继续西进,王翦也无力扩张自己的攻势,双方在解决掉对方之前均无力他顾。
决定两国命运的大决战就此展开。
双方阵势的正面长达百里,这是在目力所及的范围内所能排出的最宽正面。双方均在一线排出了一万人,平均每名士兵的间隔才三步,后面有至少五排。这也是可能排出的最为密集的阵型。在这种密集阵型之前,任何投机取巧都没有用,完全是双方的体力、意志力和纪律性的比拼。而这才是第一阵,每军在后面还有若干个这样密集阵型,可以连续不断地发动攻势。
列好阵势后,双方擂响战鼓,两军开始逐渐靠近。在双方相距约二百步时,秦军阵地吹响了一声长号声。秦军停下,略略整队后,开始张弓搭箭。与此同时,楚军阵地内鼓声转为密集,楚军士卒回忆的脚步。
这是双方事先准备好的战术:秦军要利用自己弩箭射程长的优势,尽可能远距离进行火力战;而楚军明显知道这一点,他们将弓兵排在队尾,以快步冲过秦军弩箭的射程范围,迫使秦军与自己进行白刃格斗。
随着声声口哨声,秦军射出了一批双一批弩箭,呼啸的箭矢破空声在空气中震颤着,“夺”地一下射入楚军士卒的身体里。而楚军士兵不顾身边同伴纷纷倒地,加快步伐冲向秦军。百步的距离转瞬即过,楚军的弓兵在进入自己的射程后,也开始向秦军阵地射击。与秦军直瞄直射不同,他们采用的是对空抛射的技术,这种技术虽然射不太准,但对密集的阵势还是很有效的,特别是,它可以不误伤前面的本军士卒。
面对从天而降的箭矢,秦军也有不少人倒下,但其他也仍旧视而不见。见楚军冲到本阵前不到二十步时,秦军大夫挥动手中的旗帜,本营戟兵冲杀出去,与楚军短兵相接。
这时的秦军虽然也有关中人,但并不占优,还有原韩国人、楚国人、魏国人,他们各展所长,与楚军战到一起。
白刃格斗并未持续多长时间,由于楚军冲锋时间较长,一则被秦军射伤了大约一半,二则百步的冲刺也令他们气喘吁吁,打了几下就退回去了。秦军也随即鸣金,将第一阵的士兵收回,第二阵顶上来。
由于秦军占领有弩箭射程长的优势,可以迫使楚军必须冒着被杀伤的危险冲过来进行近战,这让秦军有了以逸待劳的优势;加上还有兵力优势,可以一阵一阵地换上生力军;而楚军则明知兵力不占优,还不得不疯狂地向秦军阵地冲锋。从清晨打到太阳偏西,楚军越打越少,而秦军似乎还有用不完的生力军。楚军的信心开始一点点动摇,他们的动作更慢了,而这更增加了他们的伤亡。为了激励士气,许多县公带头冲锋,最终战死在疆场。虽然也有楚军击溃秦军一线阵型的时候,但秦军二线阵型发动后,楚军还是坚持不住,被反击下来。
眼看着前线士气低落,昌平君有些着急了,身体中楚国的血液被激活;他热血沸腾,情绪激动,向项燕请求,由自己率军再突击一次。项燕将自己的大旗交给昌平君,并命令自己的卫队护卫昌平君。
昌平君挥舞着大旗,来到最前面的阵势前,这里的士卒已经完成了两次冲锋,正要进行第三次冲锋。许多没在要害处中箭的士卒在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后,重新出现在阵型中。昌平君举着元帅的大旗到来,的确鼓舞了这些士卒的士气。昌平君没有更多的话语,带领着项燕的卫队,举着大旗,列好阵,在鼓声中,阵势启动。随着鼓声转急,阵型加快了脚步;当对面第一批箭射过来时,楚军大声呐喊着,转为跑步前进。不断有人中箭倒下,但阵型没有混乱,严整地向前推进;弓箭兵令下脚步,张弓搭箭进行回射,有弓兵倒下,更多的步兵倒下,但每个人都拼命叫喊着,挺着武器往上冲。
秦军显然看到了阵型中央的元帅大旗,集中了交叉火力向这边射过来,但大旗依然无畏地向前挺进。楚军士卒们呐喊着,跟在大旗后面。大旗晃了一晃,似乎就要倒下,但随即又被高高举起,继续前进。
秦军发动了反冲锋,双方在阵地前白刃格斗。在战场上的白刃格斗基本上与武艺无关,但凡一个人刺倒对手一人,还不等他拔出武器来,就被旁边的人刺倒。昌平君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旁边双方的死伤者倒了一片。但随后,无数的楚军拥向这片区域,在大旗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奋力格斗。短暂停步的大旗又重新恢复前进。终于,楚军杀透了秦阵,秦军第一线崩溃了。
楚军没有停下来整队,而是就这样冲向秦军的第二阵。
混乱的阵型自然带来了更大的伤亡,但在大旗的指引下,楚军仿佛中了魔,疯狂地向秦军阵地冲去。在他们身后,第二阵的楚军也快步跟上。
(https://www.24kkxs.cc/book/0/78/5046977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