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祖龙赤蛇 > 第10章 秦嘉

第10章 秦嘉


陈胜被杀、陈城沦陷的消息传到了广陵,正在广陵策划叛乱的召平得知了这一消息。

现在已经无法知道召平是以什么身份到广陵的,他的任务是“徇广陵”。他显然没有自己的军队,可能和周章一样,只有一个虚职名头,一切全靠自己。召平在广陵进行地下工作,企图组织广陵起义,几个月也未见成效。但他知道南方的吴城已经崛起了一支强大的力量。在得知陈城失陷、陈胜被杀的消息后,召平立即中断了自己的秘密工作,渡江南下,进入吴城,“传达”了陈王的“命令”:拜项梁为楚上柱国,“急引兵西击秦。”

有了陈胜这道“命令”,项梁当即率领所部八千人渡江。东阳县令史陈婴主动与他取得联系,表示愿意服从领导,共同讨秦。

陈婴是另一种类型的起义者。陈婴在东阳县任令史,即县令的秘书,地位应该比萧何在沛县的地位还要高一些。陈婴为人谨慎,处事公道,年龄又大,是县里公认的忠厚长者。受陈胜、吴广起义的影响,东阳的年轻人也杀掉县令,聚起数千人。但他们找不到一个能孚众望的首领,商议后请未参与举事的陈婴出山。陈婴再三推辞,但那些青年人不由分说,七手八脚地将陈婴推到这个位置上。有人陈婴的出面号召,县里追随的人达到二万人。他们还要立陈婴为王,这时,吕臣率领的苍头军突然崛起。

这里的苍头军应该不单指吕臣在新阳组建的队伍,而是英布、吕臣在击败秦军,复夺陈城后,声势浩大的番县部队。他们在前进的途中,以及击败秦军复夺陈城后,都大肆扩充了自己的力量。现在力量已经影响到千里之外的东阳。

陈婴的母亲向陈婴提了一个建议道:“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

确实,当时东阳周围的局面十分混乱。东南,项梁率江东八千人过江后,进入广陵。由于有召平的工作基础,项梁的势力得到扩充;西北,受项梁的联络,陈城由英布、吕臣率领的番县苍头军正在东移。周围还有大批政治态度不明的郡县。如何在这种局面上自立为王,陈婴可不敢保证能够活下来,毕竟他是个文官,打仗这事并不在行。

陈婴于是与军中的首脑们商量道:“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

楚将项燕作为战国时期少数能够打败秦军的将领,威信素著。项梁是他的儿子,在吴下素称盛名,带兵打仗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大家都同意了陈婴的意见。陈婴于是主动与项梁联系,表示愿意举兵归附。

在广陵扩充了军力后,项梁继续率军北上,渡过淮水。陈阳县的归顺让他的行军难度大大减轻,因为东阳县境内就有淮水的津口,陈阳县还能提供渡河所必需的船只和后勤保障。项梁所部顺利渡过淮河,一路收降各县,一直进军到下邳。在那里,他与千里之外赶来的英布、吕臣部相遇,同时到达的还有番县的另一部队蒲将军。

但项梁准备继续向彭城进军时,遭遇了阻击,而阻击他的竟然是另一支起义军秦嘉所部。

在陈胜、吴广起义影响下,秦嘉、董緤、朱鸡石领导的起义进展十分迅速,最远时他们已经开始攻打东海郡治郯城。在攻打郯城时,陈胜曾派武平君前去督军,但秦嘉却杀了武平君,有一些拒绝接受陈胜直接领导、维护自身独立性的意思。

在得知陈城陷落、陈胜被杀后的消息后,正月,这支部队自行推选了一个叫景驹的人为楚王,并迅速从郯城退兵,撤往邻近的薛郡,不久出现在方与县境,号称是要去攻打定陶,即以前著名的商业城市陶邑。

薛郡不久前被刘季率领的两三千人的部队劫掠过一阵,行政系统已经基本瘫痪。秦嘉在薛郡内基本没有受到什么抵抗。而方与可是刘季的核心地带,是他泗水防线的基本支点之一。

考虑到秦嘉也是陈王承认的力量,刘季主动与秦嘉等人联络,表示愿意相互配合作战。秦嘉也承认了刘季作为义军一支的地位,同意相互合作。经过协商,秦嘉所部以薛郡为中心驻扎,而将大帐设在沛县旁边的留县——这是向刘季展现善意的举动;而刘季也很会做人,他主动前往留县,拜谒了景驹,以及秦嘉等主要将领。刘季请求他们派兵援助自己攻取丰邑。

这时,章邯还没有离开陈城,他派出的将军司马𡰥已经东进到相县。可能在相县遭遇到抵抗,攻取相县后,司马𡰥进行了屠城。

相县距离彭城一百余里,距离留县不足二百里。为了保卫留县,刘季奉命和一名被称为东阳宁君的将领率军前往留县与相县之间的萧县阻击秦军。然而很不幸,萧县以西的战役打得很不顺利。他们猝然与秦军相遇,无论是武器还是战斗意志都比不上秦军,几乎一触即溃,败退回留县。

仗打败了,但损失不大。东阳宁君和刘季收容了士卒,重新投入战斗。他们探听到,秦军的目标并非留县或沛县,而是北边的砀县。于是他们移军前往砀县。可能此时司马𡰥已经得到撤军的命令,刘季和东阳宁君所部击溃了秦军的后卫部队,并用了三天时间夺取了砀县城。

在准备萧县附近的作战时,刘季有了一个意外之喜。一支百余人的小部队找到他们,表示愿意投靠留城的景驹。为首的名叫张良。

这位韩国的公子因为策划了锤杀秦始皇的行动,而在江湖上有很高的声望。进入下邳十年中,张良得一位神秘老人所传的“太公兵法”,学识和眼界都有了极大提升,已经不再是那个冲动莽撞的贵公子了,而成为一名遇事冷静、深谋远虑的学士。在得知景驹进驻留县后,张良带着百余名青年北上投奔景驹,出下邳不久,就遇上前来攻略诸县,准备战场的刘季。

刘季是不是听说过张良我们并不知道,但刘季立即拜张良为厩将,负责后勤工作。在萧县和砀县的作战中,张良都作为刘季的部下,深入参与了作战。张良发现,刘季这人很不简单,自己提出建议,马上就能得到正确的回应,并具体落实到行动中。而同为战将的东阳宁君则对此一窍不通。张良认为,刘季可能是自己的真命天子,决定不再去见景驹,就留在刘季的手下。

到现在我们也不知道张良究竟给刘季提了哪些建议,这些建议都发生了什么功效。但战事的胜利不会说谎:萧县之战失利后,刘季重整旗鼓,击溃了秦军,攻陷了砀县。刘季、张良的文武配合,相形见彰。

砀县是砀郡的郡治所在,而砀郡正是原魏国的疆域。虽然砀县是秦灭魏国后新建的县城,但物资之丰富,人口之富庶,都非一般城池能比。刘季在这里征发了六千士卒,加上原有的三千人,总兵力达到九千人。刘季在自己的老家都只能征发到三千人,在砀县却能征发六千人,刘季的能力翻了倍——这应该也有张良的功劳吧!

补充了兵员之后,刘季又夺取了砀县旁边的下邑县,回师丰邑——而不是留县,这大概又是张良的建议。

丰邑城虽然被雍齿占据着,但丰邑毕竟是自己的老家,城外广阔的田野,以及众多父老,总不能拒绝自己吧。屯兵于丰邑,但却不加以攻打,是一个争取乡亲们人心的妙着,彰显着自己的宽宏大量,映衬出雍齿的小肚鸡肠。

虽然说张良的计谋高妙,但要能实施好,刘季的能力也是很强的。

在刘季等人在萧县周围作战时,秦嘉则陷入一场外交危机中。

在撤出郯城时,秦嘉派使者告知齐王田儋,自己将前往攻击定陶,请他出兵相助。从后来的形势发展来看,秦嘉未必有攻打定陶的计划,所谓攻打定陶不过是为撤军打的掩护而已。

田儋为了争取外交主动,质问使者道:“闻陈王战败,不知其死生,楚安得不请而立王!”

使者则强硬地回答道:“齐不请楚而立王,楚何故请齐而立王!且楚首事,当令于天下。”气得田儋当场杀了使者,出兵定陶的事也就此告吹。

没有了齐王出兵,秦嘉也就不再说攻打定陶的事。趁着周围没有强大的势力,出兵占领了彭城。

这时,章邯已经包围了临济,项梁已经过江,英布、吕臣、蒲将军、陈婴等人陆续投入项梁军,项梁的部队一下子扩大到六七万人。

刘季没有回留县,安心在丰邑养兵,没有参与攻略彭城的行动。

当项梁北上进入下邳后,他与秦嘉之间的矛盾爆发了。


  (https://www.24kkxs.cc/book/0/78/5024759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