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 菜系的融合(第二更,求订阅)
曾志昌首先给冯正明他们上的是几道冷盘。
几道冷盘都相当有川菜的特色。
比如一道经典的川菜冷盘,泡椒凤爪。
这道菜可以说是相当具有开创性的一道菜了。
现如今更是被加工后,装进真空包装里销售到全国各地去。
曾志昌这里的泡椒凤爪,是最为传统的一种做法。
凤爪是完全脱骨的。
泡椒的味道并不会很冲,独特的酸酸辣辣味道也是非常开胃。
除了泡椒凤爪之外,还有麻辣酱牛肉。
牛肉提前酱卤过,再浸上了独特的麻辣汁。
牛肉被切得相当薄,几乎都已经透明了,上面牛筋分布的花纹很漂亮。
一口吃进嘴里,麻辣酱香的滋味融合搭配很好。
除了这两道菜之外,还有其他的几道冷盘。
选用最嫩部份的白芦笋雕刻后,摆成一朵白色莲花的冷盘,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咸酸的口味。
还有川渝这边的皮蛋,更加的透亮,用一个蒜泥汁进行调味。
甚至冷盘里用甜椒做了一道冷盘,是很独特的酸甜口味。
众人一道一道的品尝下来,还真的是感到有些惊艳。
因为这里每一道菜,它们味道上都有所不同。
二姑有些惊讶:“这里这么多道菜,是怎么做到每道菜的口味都不一样?”
冯正明:“这是川菜最厉害的地方,有着多种味型的不同组合,可以组合出不一样的滋味,所以川菜的味觉体验是最为丰富的。”
岳母:“真是很不一样的味道感觉,这些明明看着很普通的菜,可吃起来味道都不一样。”
冯暖悠:“好吃,都好吃。”
冯正明笑着问:“悠悠能吃辣了吗?”
冯暖悠赶紧摇头:“不要不要辣,悠悠不吃辣。”
小女孩的样子让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褚慧娟:“小孩子不吃辣很好,吃辣吃多了也不好的。”
胡瑾:“对,吃的太辣了,可能会影响味觉的判断。”
冯正明:“她只是太小了,或许将来等她长大了,也会迷上辣椒的滋味。”
褚慧娟:“还真是,我以前小时候也觉得辣椒不好吃,但后来长大了,慢慢开始喜欢吃辣,现在一顿没有辣椒,我都吃不下去饭。”
胡瑾:“哈哈哈,那是因为你在我们蓉城啊,所以会慢慢被培养的能吃辣。”
冯正明:“辣可以刺激味蕾,也会起到更加下饭的作用。
我倒是觉得,以后会有越来越多人喜欢辣,所以川菜可能慢慢会成为非常受欢迎的菜系,而且会有很多其他地方的馆子,开始做川菜的。”
听冯正明这么说,胡瑾和褚慧娟都有些惊讶。
“会有很多馆子尝试做川菜吗?”胡瑾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冯正明:“会的,就像是鱼香肉丝、宫保鸡丁这样的菜,口味上其实很适合各地的人,所以现在已经被传播很广了。”
听了冯正明这话,让大家不禁觉得,似乎菜系之间其实并没有多大差异。
很多味道实际上大多数人都是能够接受。
胡瑾听着冯正明的话,感觉到他和自己丈夫区别。
自己丈夫更多是专注在川菜上。
冯正明则是一个博采众家之长的全能型厨师。
似乎在烹饪上,无论是什么菜系,冯正明都非常了解。
而且他好像是能够把不同菜系的特色,都能掌握的非常清楚细致。
就像是在吃菜的时候,冯正明能把每道菜一些具体做法都表达很清楚。
这方面胡瑾觉得,自己丈夫恐怕未必能对其他菜系如此了解。
冷盘过后,先是上桌的几道烧菜。
曾志昌上的烧菜,也相当有川菜的特色。
倒也并非都是带有辣口的菜,会有一些糖醋口,还有一些其他口的菜。
像是东坡肘子之类的大菜也一起上桌。
这次让冯暖悠吃的非常开心,小女孩吃的是满脸笑呵呵。
烧菜过后,是各种经典的川菜。
宫保鸡丁、鱼香肉丝、水煮肉片,还有爆炒腰花川菜版。
这些菜过后,开始上川菜里非常讲究的大菜。
曾志昌给冯正明上了一道鱼香脆壳海参。
看到这道菜,冯正明笑了笑:“曾师兄也在进行这种菜的尝试啊?”
曾志昌:“这道菜还算是冯师弟你教我的。”
冯正明:“我教师兄你的?”
曾志昌笑着提醒了一下冯正明。
“在烹饪大赛上,你的那道乌龙戏珠,不是结合了鲁菜和粤菜的做法吗?我回来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把鲁菜和川菜进行结合做了这道鱼香脆壳海参。”
这道菜海参提前入味用的是鲁菜葱烧海参的方式。
然后把入味好的海参包裹上一个脆壳糊油炸。
油炸出来之后,再用鱼香汁进行烧。
确实属于把鲁菜和川菜的一种融合做法。
冯正明用筷子夹起一块,品尝一番点头:“味道很棒,里面海参具有葱香味,外面脆壳上这和鱼香汁味道又增添了几分独特滋味。”
说着冯正明给女儿夹了一块。
“来你尝尝这个,不辣的。”
冯暖悠看到爸爸给自己的菜,她是看到了盘子里的辣椒,所以她一开始撅起小嘴巴不太愿意吃。
听到爸爸说不辣,冯暖悠才用勺子舀起来,慢慢送进嘴巴里。
品尝了一下滋味,好像确实不辣的。
冯暖悠吃下去,外面是酥脆的壳,吸足了鱼香汁的酸甜辣的味道,里面是软软弹弹的海参,有小姑娘熟悉的葱烧味道。
“爸爸这个好吃呢。”
冯正明:“好吃吧,你曾伯伯的手艺很好。”
“对对,曾伯伯的手艺好。”
胡瑾听到小女孩夸奖,笑呵呵:“真是嘴甜的孩子。”
从这一道创新版鱼香脆壳海参后。
接下来,又上了几道融合创新的菜式。
曾志昌上了一道龙虾面,面条做成了多种颜色,浇上一个用虾脑煮出来的汁,吃起来带有浓浓的龙虾鲜味。
搭配上龙虾肉一起吃,更是让这个面有一种中式龙虾意面的感觉。
冯正明品尝着:“真不错,曾师兄这道创新菜也很棒。”
再之后是川菜中非常经典的几道菜。
开水白菜和鸡豆花。
这两道汤菜上桌,让岳母和二姑都是惊艳不已。
“哇,这个白菜可以做成这样啊?真漂亮。”
冯正明:“开水白菜是上过国宴的菜,这道菜重点是这碗汤了。”
二姑:“这个是豆花?”
冯正明:“是用鸡肉泥做出来。”
“用鸡肉做的?”
冯正明点头:“是的,这道菜把鸡肉用刀背砸成泥,要把筋膜全部都挑出,细腻的鸡肉泥掺入一定比例蛋清和鹰栗粉,搅打到一起后,用大约60目的筛网过筛。
之后在高汤里,下入这准备好的鸡肉泥,不能让锅里的汤滚开,慢慢用小火煨到定型漂浮。”
听完冯正明的一番描述,让岳母和二姑包括罗晴都相当惊讶。
没想到竟然可以用鸡肉做出这样一种豆花的样子口感。
冯正明:“相似的菜在淮扬菜里也有一道,同样是用鸡肉泥去做,不过淮扬菜里是做成粥,把鸡肉泥做成米粥的米粒状。
淮扬菜里有一道相当经典的菜,叫做鸡粥蹄筋,其中鸡粥同样是用鸡肉泥做。”
刚好此时曾志昌走进来,今天的菜基本上已经上完了。
他过来要陪一陪冯正明他们。
听到冯正明的话,曾志昌笑着接过话。
“还记得在烹饪大赛上的时候,淮扬菜的厨师做了一道鸡粥石榴包。”
冯正明:“对对,没有用蹄筋,而是用蛋清做皮,做了一个石榴包,那个菜确实做的也很新颖,搭配上鸡粥也很美味。”
冯暖悠悄悄凑到爸爸身边:“爸爸你能不能给我做呀?”
冯正明抱起女儿:“好,等回去了,爸爸做给你尝尝。”
冯暖悠顿时满脸高兴。
曾志昌坐下来,先是给冯正明敬了一杯酒。
冯正明赶紧站起身:“哎呦,曾师兄怎么能让你给我敬酒呢?今天你这样招待我们,应该是我给你敬酒的。”
曾志昌:“我们之间不用客气,你们今天来我这里,我肯定要尽地主之谊。”
两人碰了一下杯。
喝了这杯酒,曾志昌坐下来。
“冯师弟觉得今晚的这桌菜还算是满意吗?”
冯正明笑着看向家里人:“这个不应该我来评价,今晚还是让我家里人来评价,不过好像是也不用他们说什么,看看盘子里已经没有多少菜,也知道应该很美味。”
冯暖悠马上举起小手:“好吃。”
曾志昌听到这话,看向小女孩笑了。
“哈哈哈,谢谢我们的小宝贝喜欢。”
罗晴:“师兄的手艺确实很好,今晚这些菜真是做的都很美味,好多不同的味道,很多味道可能我们在其他地方都没有品尝到。”
岳母:“是啊,味道真好。”
二姑:“过去都以为川菜就是辣,到了你这里吃过,才明白原来川菜不只是辣。”
曾志昌:“哈哈哈,大家总是会记得一个最突出的特色嘛,就像是川菜的辣,鲁菜大家就会记得勾芡后黏糊糊的,粤菜给所有人的印象就是海鲜,淮扬菜就是清淡。”
冯正明:“是啊,大家总有一些固有的印象,可真正实际去了当地吃,可能会发现和印象中会有不小区别。”
曾志昌:“所以这方面还是正明你做的更好,你把很多菜系进行了融合,不再拘泥于某一种菜系的东西。”
冯正明:“哈哈哈,曾师兄你这么夸,让我都不好意思了。”
接着冯正明再次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我这些年一直在考虑,是不是应该把不同地域的菜系进行融合?
我们不应该有那么强烈的地域和菜系的成见,不应该总是去强调我是鲁菜,你是川菜,还有其他的那些菜系。
如今国内的经济和道路建设都非常好,很多人天南海北跑起来也很方便。
过去我们不同地区口味上的不同,很多时候是受到了交通并不便利的限制。
可现在,像是在你们蓉城,曾师兄你也可以买到我们齐鲁的海参。
也可以买到那些沿海地区各种海货。
而你这边的各种山货,还有各种独特的调味品,实际上也会传到我们那边去。”
曾志昌:“对啊,现在的交通是真的非常便利了,可以买到好多地方的东西,像是今晚的这些龙虾,也都是专门运输过来,都还很新鲜。”
冯正明继续说下去:“所以其实不用太在意菜系,我们应该更多的融合不同地域菜系特色。
就像是鲁菜的各种技法,搭配上川菜的调味,再加上粤菜的各种食材,最后还可以配合上淮扬菜的刀工、精美设计摆盘,完全能呈现出非常华丽的一桌宴席。”
“哈哈哈,冯师弟你这想法真的很棒,一下子把四大菜系的特色都可以囊括。”
冯正明:“这些我认为,是一个好厨师都必须要能做到的东西。”
曾志昌:“是啊,一位好的厨师,应该要博采众长,才能够把菜真正做好。”
说到这,曾志昌看了一眼王瀚文。
“瀚文这一趟从你那边回来,他的进步很明显,不再像是他的一些师兄弟那样,还在拘泥于什么川菜、鲁菜之分。”
冯正明:“可能是因为我在沪城的各家店,确实没有详细去区分这些。”
接着他又补充:“可能曾师兄想不到,我沪城的一些店里,还会做一些本帮菜的。”
曾志昌有些惊讶:“哦?你的店里还会做本帮菜吗?”
冯正明:“也是进行一些改良,减少糖的量,融合一些鲁菜的调口,现在我觉得,其实可以更多融合你们川菜的调口。”
曾志昌:“哈哈哈,冯师弟这算是从各个菜系进行偷师啊?”
冯正明没有藏着掖着:“确实算是偷师,把不同菜系的特色都要运用上。”
“好想法,这种事还真是只有冯师弟你来。”
曾志昌说到这里有一点点无奈,“如果换做我们来做,可能未必能获得很多人的认可,他们会觉得我们不做好自己菜系的菜,非要去尝试自己不了解的东西。
甚至会有一些人,直接说我们是不懂装懂。”
冯正明叹了口气:“唉,最怕大家相互之间地域、菜系的观念太深了。”
听到冯正明这一声叹息,曾志昌也跟着叹了口气。(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711/711112/1110996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