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立马吴山第一峰(十)
临近岳阳城,马车继续向前。
车厢里,上饶公主将怀中的襁褓紧了又紧,尽管有陆林轩和许幻一路的安抚,但越临近目的地,一种莫名的惶恐便在她心下越发清晰起来。
她忍不住再次悄悄掀开车帘一角,怯怯的观察着窗外。
映入眼帘的,是连绵不绝的北军营寨。
与想象中破败混乱的景象不同,那些营寨壁垒分明,旌旗在风中舒卷,甲胄鲜明的兵士正在按部就班的巡逻、操练,除了必要的号令与脚步声外,竟听不到多少杂乱的喧哗。
民夫推着满载粮秣的独轮车,在划定好的路线上井然有序的穿梭,隔一段距离,便能看见有相应军官模样的人站在高处巡视。
这股森严整肃的气象,与她在扬州所见的任何军队都不同。
记忆里,无论是徐温的精锐牙兵,还是张颢的骄横部曲,亦或是各地节度使貌合神离的兵马,都难免带着一股骄横或颓靡之气,扰民之事时有发生。而眼前这支军队,肃杀中却透着一种恍若错觉的纪律性,让她莫名的感到一种压迫,却又并非源于对个人安危的恐惧。
马车行至岳阳城东门外,因城墙下聚集了不少百姓,速度放缓,便见这些百姓正仰头看着几名吏员张贴大幅告示。
而一名吏员站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上,亦正用带着北方口音的官话大声宣讲。
“…即日起,废除伪朝所设一切苛捐杂税。过往欠缴,一律勾销。今岁夏税,全数免征。”
“…均平田亩,抑制兼并,核查户籍,还田于民。”
“…严惩贪腐,肃清吏治,有冤屈者,可赴新设之按察司呈报……”
人群起初寂静,随即爆发出阵阵压抑不住的议论声,脸上虽多是惊疑者居多,但随着那吏员反复宣讲、耐心解释后,那一道道面孔上的惊疑便逐渐化为了难以置信的狂喜。
有白发老翁颤巍巍地向着告示拱手作揖,有衣衫褴褛的妇人偷偷用袖口擦拭眼角,更有许多人激动的高呼起圣天子来,激动莫名。
上饶怔怔看着,那些词语她并不完全陌生,在扬州时,李星云偶尔对着空荡的大殿叹息,也曾提及过类似的理想,却总是被徐温、张颢等人以“国库空虚”、“时局艰难”为由搪塞过去,最终沦为纸上空谈。
如今,这些话却由征服者的身份,在这新附之地,如此郑重的颁布出来,并且似乎真的在切实执行。
她下意识收回目光,看向身旁的陆林轩。后者也望着窗外,眼神复杂,她的表情虽然平静,但放在膝上的手却会偶尔无意识的在剑鞘上轻轻摩挲一下。
“他们……真的在做这些?”上饶的声音很轻,似乎有些茫然,像是在问陆林轩,又像是在自言自语,试图理清这颠覆她认知的景象。
陆林轩闻声,缓缓收回投向窗外的视线,转向她,苦笑了下,随即正色道:
“是真的。‘均田亩、削苛捐、肃吏治’,这并非临时收买人心的口号,而是陛下在中原立足之初,便一直在推行的事。我在汴梁时见过,流民得以返乡,田亩被重新分配,官府确实在清丈土地,严惩贪墨。只是没想到,他们刚拿下此地,脚跟尚未完全站稳,便如此急切的将这套方略搬了过来……”
她对面的许幻此时也睁开了眼睛:“陆姑娘所言不虚。天子治下,与这江南,确有许多不同。政令之推行,往往雷厉风行,少有江南这般层层盘剥、阳奉阴违之弊。天子其人,似乎尤为厌恶空谈,更重实效……”
她顿了顿,目光也投向窗外那渐渐远去的告示牌和人群,轻声道:“或许,在天子眼中,让百姓即刻得到喘息,比任何虚文缛节都更重要吧。”
上饶听着两人的话,沉默下来。
陆林轩亲眼所见,许幻亲身经历,她们没有理由骗她。
这让她心中的惊疑渐渐被一种更深的困惑所取代。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如果那个中原天子真的是这样一个人,那李星云和她……究竟算什么?自己一直以来的恐惧和抵触,又是否建立在流沙之上?她低下头,看着怀中女儿恬静的睡颜,心中乱成一团,再无言语。
马车没有进入岳阳城郭,而是沿着湖畔道路,径直驶向那座闻名天下的楼阁。车停稳时,上饶的心跳不由自主的加快了几分。
她靠着车厢壁,不由将脸颊轻轻贴了贴女儿温热的额头,心下再度有些莫名的恐惧起来。
那个能让王彦章那般可止江南小儿夜啼的悍将俯首听命,能令凶名在外的锦衣卫井然有序,又能如此迅捷推行这般政令的中原天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召见自己这个敌国国主的妻女,又想做什么?
但由不得她多想,也由不得她犹豫,车驾在楼前停稳,车帘被人掀开,早已等候在此的钟小葵迎了上来。
钟小葵领着一行锦衣卫,扫过马车上下来的三人,先是抱拳一礼,复而语气公事公办道:“陛下已在楼上。例行检查,请三位见谅。”
上饶的心又提了起来,下意识的护住孩子。钟小葵的目光扫过襁褓,声音放缓了些:“夫人放心,只是确保万全。”
说罢,侯在一旁的锦衣卫女史便当即上前,对着三人进行了全方位的搜身检查,上饶自然难免有些局促,陆林轩倒只是坦然受之,还不忘低声安抚一下上饶。
检查完毕,钟小葵便侧身让开道路:“请随我来。”
三女跟随钟小葵拾级而上,踩在阶梯上,脚步声便不断在空旷的楼内回荡。
上饶感觉自己的心跳如同擂鼓,每上一级台阶,似乎就离那个决定她和李星云命运的时刻更近一步,这一瞬间,她感觉自己的意识好像都因为紧张与莫名的恐惧而模糊起来,唯一能做的,就是抱紧怀中的女儿。
越往上,光线越亮,湖风的气息也越发清晰。
而即将登上顶层时,便听见一阵清朗平和的男人话语声随风飘了下来,似乎正在讲述着什么故事,语调不疾不徐。其间夹杂着几声女子轻柔的附和与低笑。那气氛,竟是出乎意料的……闲适与融洽?
上饶脚步微顿,回头诧异的看了下陆林轩,后者也和许幻也交换了一个疑惑的眼神。
但旋即,怀着满腹疑团的几女,终于踏上了最后一级台阶。
一瞬间,视野豁然开朗,浩瀚无垠的洞庭湖景扑面而来,水光潋滟,远山如黛。但最先吸引上饶目光的,却是凭栏而立的那道背影。
在上饶的想象中,此刻应是甲士环列,气氛凝滞,那位中原天子高踞主位,威压四溢。但眼前的景象却让她瞬间怔在原地。
一个身着绯色圆领常袍、头戴黑色幞头的年轻男子,正临栏而立。他身姿挺拔,侧脸在湖光映照下轮廓分明,鼻梁高挺,虽看不清具体容貌,却自有一股卓然气度。
更令人惊异的是,他并非独自一人,在他的身侧和后方,或倚或站,围绕着数位女子。
这些女子容颜皆非凡品,气质各异,有的雍容华贵,有的清冷出尘,有的娇艳明媚,有的异域风情,她们的目光,或多或少都落在那绯袍男子身上,安静聆听,眼神中流露出的神色,并非畏惧,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专注,甚至……是毫不掩饰的倾慕乃至崇拜?
而那青年声音温和,负手而立,果然正在讲述着什么:
“……那吕洞宾已是第三次醉在这岳阳楼下了。前两次,或为红尘纷扰,或为仙路迷茫,这第三次嘛……”
他话语微微一顿,似在卖个关子,嘴角含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只见他拍着栏杆,望着这烟波浩渺,忽而大笑,忽而长叹,将壶中酒一饮而尽,口中念念有词,说的却是‘修什么仙,求什么道,不如眼前一杯酒,湖山万里入怀抱’……”
他的讲述并不激昂,却自有一股吸引人的韵味。围听的女子们有人掩嘴轻笑,有人眼中流露出思索之色。
这哪里像是威震天下的帝王在与后妃议事,分明是文人雅士与家眷挚友在登高赏景,闲话家常。
上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瞬间愣在原地。
这个看起来温文尔雅,被众美环绕的年轻背影,就是那个挥师百万、迫得整个江南都几乎喘不过气的中原天子?
她恍惚间,几乎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陆林轩和许幻也显然没料到是这般情景,一时屏息静气,跟着钟小葵静立在楼梯口,不知是否该上前打扰。
好在陆林轩在刹那的失神过后,便瞬间反应过来,当即迅速低声在上饶耳边道:“嫂子,中间那位便是天子。旁侧绯裙凤眸的是皇后,蓝衫的是贵妃,紫衣的是淑妃,还有那边,德妃、贤妃……”
一边说着,她一边轻轻拉了一下上饶的衣袖,示意她不可失仪。
就在这时,年轻男子的话语微微一顿,似有所觉,但他并未立刻回头,只是轻笑一声,对身旁诸女道:
“……那吕洞宾三醉于此楼,世人皆道他贪恋杯中物,或是慨叹江山如画。依我看,却未必如此简单。或许,他醉眼朦胧间,所见并非风月,而是这红尘众生,奔波劳碌,沉浮离合,故借醉意,行那点化之事罢。至于这吕洞宾后来如何成就纯阳祖师,又如何点化世人,便就是后话了,今日春光明媚,湖山俱佳,且容我留个悬念,留待日后有暇再叙不迟。”
闻及此言,他身旁凤眸流转的女子便含笑睨了他一眼,但并未言语,而另一边一个模样娇憨活泼的少女却拽着他的袖口不依:“哎呀小锅锅,再讲一点点嘛,就一点点!报纸上更新得太慢咯……”
男子脸上温和笑意不变,顺势轻轻握了握那少女的手,目光已转向楼梯口这边,道:“今日有客远来,故事且听下回分解。”
陆林轩见时机已到,深吸一口气,与许幻一起,拉着尚在怔忡的上饶上前一步,跪拜下去。
“罪女陆林轩,民妇许幻,携…江南杨氏,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上饶被带着跪下,额头触及微凉的木地板后,才一个激灵清醒过来,慌忙将头埋得更低。
“不必多礼,起来说话。”那道平和的声音在上方响起,但这个时候,就已然听不出什么情绪波动了。
上饶依言起身,心跳急剧加快,仍不敢抬头直视。
“这便是朕那十弟的女儿?”那声音近了少许,带着些许询问的意味,继而轻轻一笑,“抱过来与朕瞧瞧。”
上饶的心猛地一缩,下意识后退了半步,将孩子更紧的搂在怀里,然后看向陆林轩,眼中带着几分求助。
不料陆林轩竟是对她轻轻点头,进而递给她一个鼓励的眼神。
上饶咬了咬下唇,终是鼓起勇气,上前几步,将襁褓小心翼翼的递出。
而后,便见一双稳健有力的手伸来接过了孩子,动作间,居然带着一种奇异的熟练感,仿佛常做此事一般。
萧砚低头端详着怀中的婴孩,女婴似乎被这番变动惊扰,小嘴咂摸了一下,又继续酣睡。阳光洒在她粉嫩的脸颊上,绒毛清晰可见。
“女儿家好啊,”萧砚看了一会儿,忽然轻轻叹了一声,“瞧着便让人心静,不像小子,皮实得紧,片刻不得安宁。”
他话音才落,身旁那位宫装美人便轻轻“哼”了一声,似笑非笑的斜睨了他一眼,语带嗔怪道:“哦?听陛下这意思,是嫌臣妾与雪儿给你生的阿稷和阿岱太过闹腾,嫌他们是小子了?”
一旁的蓝衫女子也抬起袖口,掩在唇边,发出低低的轻笑,却不接话,只是拿眼瞧着萧砚。
萧砚闻言,不由哈哈一笑:“云姬何出此言?朕岂是那般不知足之人?朕只是见这小姑娘玉雪可爱,心生感慨罢了。朕的皇儿,皆是天赐之福,都是朕的心头至宝,欢喜还来不及。”
他复又低头看了看孩子,然后转而看向依旧紧张低头的上饶,问道:“孩子可曾取好名字了?”
上饶这才像是感觉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怯生生回道:“星云……他之前斟酌了许久,总说要多想想,还未……还未定下……”
萧砚略一沉吟,便道:“既然如此,朕便自作主张一回,替她取个名吧。乱世得安,便是大幸。愿她此生平安喜乐,岁月永安。便叫‘李永安’,如何?”
说罢,他也不等上饶反应,便随手解下腰间佩戴的白玉玉佩,轻轻放入襁褓边缘,然后声音平常的说道:“仓促之间,朕这做伯父的,也未及备什么像样的见面礼。这枚随身带了许多年的小玩意,暂且抵上,佑她平安长大罢。”
上饶看着那枚落入女儿襁褓中的玉佩,一时怔住,有些不知所措,甚至还未来得及从萧砚起名的过程中反应过来。
不止是她,眼见这一幕,连陆林轩都略显诧异。
天子随身之物,意义非凡,如此轻易便赐予一个“伪帝”之女?
但她反应极快,立刻轻轻拉了一下还在发怔的上饶的衣袖,率先跪拜下去:“陛下赐名赐玉,恩重如山,罪女代师哥叩谢陛下天恩!”
上饶这才如梦初醒,慌忙跟着跪下,声音细若蚊蝇:“民妇……谢陛下恩典。”
萧砚笑了一笑,将玉佩在襁褓中掖好,然后小心的将孩子递还给上饶。
上饶慌忙接过女儿,仍觉脑中一片混乱,仿佛置身梦中。
而待上饶抱着女儿退后,萧砚脸上的温和笑意便渐渐敛去,他转身,重新面向烟波浩渺的洞庭湖,负手而立。
“朕知道李星云的为人,他本性不恶,甚至可说是过于仁弱。若说他野心勃勃,一人便能聚众抗朕,那是高看他了,也小看了江南这摊淤泥里为了权势苟延残喘的虫豸之心。”
他抬起手,手臂舒展,从左至右,徐徐划过眼前水天一色的辽阔景象。
“即便没有他李星云坐在那个位置上,朕也一样会来。朕要涤荡的,不仅仅是这摊区区的割据乱局,更是这数百年来,为了让顶层那寥寥少数人能够继续醉生梦死、歌舞升平,而不惜践踏万民、兼并土地、滥用严刑酷法、横征暴敛以填无穷欲壑、垄断所有向上途径的——整个江南,乃至整个天下都积重难返的积弊!”
上饶听到这里,心头猛地一紧,也顾不得许多,急忙抬头辩解:“陛下明鉴!星云他……他真的从未纵容过奢靡,他自己衣食住行都极为节俭,他也想革除弊政,只是……只是徐温他们……”
萧砚没有回头,却轻笑一声,打断了她的话:
“那他可曾想过,正因为他坐在那个位置上,徐温、张颢才能借他之名,更加肆无忌惮地盘剥地方、结党营私?他之存在本身,无论他意愿如何,都已成为江南百姓持续受苦的缘由之一。这一点,他可曾真正深思过,又可曾及时有过决断?”
上饶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无言以对。徐温等人的所作所为,她虽身在宫中,又岂能毫无察觉?只是以往,她总是下意识地认为那是权臣跋扈,与她的夫君无关。
此刻被萧砚点破,她才恍惚意识到,那个位置所代表的含义,远非个人品行能够简单洗刷,如若没有李星云,江南起码握不住那个对抗萧砚的“名分”,坚持不到今日,便会土崩瓦解。
萧砚视江南群雄为待清除的“虫豸”,而李星云,恰是让这些“虫豸”得以暂时聚拢,用以延长这场割据的那点微光。
上饶的脸色渐渐苍白,遂求助般的望向陆林轩。
陆林轩咬了咬牙,深吸一口气,稳住微微发颤的声音,道:“陛下此言……是否意味着,无论师哥本心如何,他都……难逃制裁?”
萧砚的目光依旧停留在烟波浩渺之处,不答反问:
“陆林轩,你与李星云相识于微时,知之甚深。依你对他的了解,若他此刻站在这里,亲耳听到朕这番话,明知自己最终的结局可能不容乐观,他是否会认同朕今日涤荡江南的举动?他是否会觉得,用他一人之声名乃至性命,若能换取这江南万千黎庶日后得以安居的一线可能,是值得的?”
楼顶一片寂静,只有湖风掠过飞檐,带走细微的呜咽声,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陆林轩身上。女帝、姬如雪、述里朵、降臣等人也静静地看着她,等待她的回答。
陆林轩沉默了良久,垂在身侧的手微微握紧。
良久,她抬起头,一字一句的答道:
“他会。我相信师哥一定会。正如我当初在江陵对陛下所言,我一定会让师哥如陛下一般,不负天下。他在扬州,明知势单力薄,仍决意发动兵变,欲铲除徐温、张颢,便是明证!他心中……从来都有百姓苍生,只是…身不由己,力有不逮……”
听到这番话,上饶的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她不知道这番对答到底对李星云而言寓意着什么,但那字里行间透出的关于“结局”、“性命”的论调,让她看不到半分李星云能被宽恕的可能。
但就在这时,萧砚缓缓转过身。
他的目光先是扫过陆林轩坚定而带着悲壮的脸庞,看过上饶茫然中夹杂着一丝希冀的眼神,又掠过身边诸位妃嫔若有所思的容颜,突然一笑。
他再次望向窗外那衔远山、吞长江的浩浩汤汤,笑了几声,那笑声中带着几分慨叹,几分豪迈,还有几分难以言喻的寂寥,而待笑罢,才忽而笑吟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他微微停顿,楼中唯有风声过耳。仿佛在问这天地,也像是在问自己,然后缓缓接道,“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声音落下,清风阵阵,远山回响,便是连洞庭湖的波涛声似乎都变得轻柔了许多。
女帝眼中瞬间闪过异彩,述里朵亦是美眸中大放光芒,姬如雪若有所悟,降臣更是唇角勾起,瞥了萧砚一下,复而对着远处天地骄傲的抬起下巴。
其他诸妃亦神色动容,沉浸在这超越个人恩怨、囊括四海苍生的宏大胸怀所带来的强烈冲击之中。
而萧砚转过身,只是看向上饶和陆林轩,语气淡然,却带着一种睥睨天下,无可撼动的自信:“朕若连一个李星云都容不下,又何谈容得下这万里江山,兆民百姓。又何敢登此楼,咏此句?”
风从八百里湖上来,吹动在场每一个人的衣袂发梢。
上饶怔怔看着那个负手而立,身影在湖光山色映衬下显得格外挺拔的年轻帝王,怀中的女儿动了一下,发出细微的咿呀声。她低头看去,便见那枚温润的白玉佩,静静躺在襁褓之中。
于是,这位曾经娇蛮任性、大胆又胆怯的上饶公主,却是终于第一次如此直观的清晰意识到,她的夫君以及整个江南,所面对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对手。
而江南的未来,也早已在这样的人物面前,走上了一条注定截然不同的道路。
此刻,她身旁陆林轩心中原有的一切情绪,也似乎在这一瞬间被一种更宏大东西所取代。那是什么,她一时还说不清,只觉得胸口堵得厉害,又仿佛开阔了许多。
她想起师兄曾经向往的侠义,想起他口中那遥不可及的太平盛世。
她想,原来师哥口中的大侠,并非只是仗剑江湖、快意恩仇。
而是,还可以如眼前人这样。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709/709671/1111059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