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 第522章 朱高煦背后有人?

第522章 朱高煦背后有人?


听到朱高煦的请求,蓝武和朱芷容两人不由就彼此对视了一眼。

两人心里其实都明镜一般,朱高煦如此说,就是在变相的拉拢蓝武的。

要知道军中的情谊看的就是看的是否一起打过仗。

京中如今家勋贵之间的亲疏远近也是按照祖上是否一起出征过来划分的。

就比如他们凉国公府,为什么和冯胜的宋国公府以及颍国公府走的近一些,就是因为冯胜、傅友德和蓝玉当年是一起南征的云南。

当年的情谊在这里的,自然关系天生就近一些。

而相反,虽然同为国公府,凉国公府和那些开国公侯的关系其实就比较单薄,比如说魏国公府以及曹国公府。

这些年之所以关系还缓和了一些,其实是因为蓝玉娶了朱芷容变成了皇亲,变相的也算是和这两家国公府有了亲戚关系,这才算是稍微能说上一些话了。

若是明年朱高煦成了蓝武的先锋大将,那根本就不用蓝武表态什么,所有武勋圈层的人,都会自动的把他和朱高煦联系到一起的。

再加上如今两人都在北方,恐怕大家联想的会更甚。

而且到时候,恐怕就连和他有一定默契的朱高炽心里也会犯嘀咕。

毕竟人心隔肚皮,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政治风向就一定不会改变。

只能说,朱高煦这一招是真的非常致命,甚至可以说已经是半逼迫的举动了。

所以他此话一出,蓝武和朱芷容都不由沉默了下来。

看两人的模样,朱高煦这才不由笑了起来。

这才是他想要看到的结果。

此刻他眉毛不由往上挑了挑,笑道:“若是国公不方便说,我来和我爹说。”

“若是我爹不答应,我即刻便回京,就算是死在皇城门前,我也一定要做国公你的先锋大将。”

“国公,你这些年打的大大小小的大仗我都是看在眼里的,我对你也的确是敬仰有加,想要从你身上学一些东西的。”

“也请国公千万不要拒绝。”

朱高煦一脸的决绝,甚至还站起来郑重的给蓝武行了一礼。

看到朱高煦的模样,蓝武不知为何突然就想起了之前朱芷容给他讲的小时候的故事,那个朱高煦撒泼打滚也要从朱高炽手里要过来的宠物。

自己现在貌似就成了这样的角色了。

而且蓝武还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朱高煦好像突然之间政治头脑变得敏锐了许多,这种事情,之前他是绝对说不出口的。

但现在他却是能堂而皇之的说出来。

看似他好像是在耍小孩子脾气,但作为大明藩王,而且是非常得宠的塞王,他这一番作为,对蓝武来说却是又非常难办的。

甚至现在幸好是他娶了朱芷容,成了驸马。

若是他没有成为皇亲,那他才是真的半点拒绝的权利都没有了。

而且一个大明亲王如此屈尊降贵的来请求他,也根本就不容许他拒绝。

“难道是背后有人在给他出主意?”

蓝武心里不由就是一动,有了一些别的想法。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朱高煦因为在靖难中表现的非常亮眼的缘故,再加上开国功臣被老朱因为各种原因杀的差不多了,在永乐朝能够说的上话的都是靖难功臣。

而这些靖难功臣因为和朱高煦做过同袍,都是站在他这一边的。

这也就倒逼着朱高炽必须要向着文臣那一边靠拢。

他若是不彻底靠拢文臣,也学着朱高煦向武勋靠拢,先不说他形象上的差别,单单是同袍之情,他就根本就没法和朱高煦相提并论。

这也就导致了永乐朝其实是相当割裂的,文臣和武勋,因为这两个皇子,产生了极大的矛盾。

或者说这朱高煦和朱高炽两人被各自手底下的势力裹挟着,不得不进行某种意义上的党争。

如此一来,朱高煦身边就几乎没有文臣的身影,都是一群武勋的给他出谋划策。

而朱高炽因为要一直保持着对朱高煦的压制,就不得不一直给文官放权,甚至是让文官掌握一部分军权。

这是大明最终着想土木堡之变额祸根之一。

但现在不同了。

因为没有了靖难,朱高煦没有在行伍之中呆多久,更没有展现出他的军事才华,他在武勋中的班底可以说少的可怜。

反倒是朱高炽因为蓝武的缘故,反而是能够在武勋群体中说的的话。

再加上如今没有了靖难功臣,更是让朱高煦丢失了最重要的拥护他的群体。

这样一来,朱高炽的太子之位稳固,自然就没必要给文臣那边让利太多。

他看似亲善文臣,但其实因为蓝武的影响,走的还是老朱还有朱棣的老路,平衡文武,甚至是稍稍偏向武勋。

但这样的结果自然是不可能让文臣们满意的。

那些文臣一个个眼睫毛扒下来一根都是空的,嘴上虽然不说,但却看的都很清楚,都知道朱高炽将来会做一个怎么样的皇帝。

那些梦想着大明回到宋朝时,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文人们自然对此不会满意。

他们可以忍耐老朱这个开国皇帝,同样可以忍耐朱棣这个战功赫赫的马上皇帝,但让他们继续忍耐到第三位皇帝,他们便忍不下去了。

或许就会有文臣动了歪脑筋,把主意打到了朱高煦身上来。

毕竟对于很多文臣来说,支持哪一个皇帝,并不是因为看着哪个皇帝更像是明君,而是看哪个皇帝上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

在原本历史上,这样的角色显然只有朱高炽。

而且在朱高煦当上皇帝之后,他们也确实做到了。

毕竟历史上,朱高炽之所以爆亡,就是因为有文臣上奏疏骂他。

而且骂的还非常难听。

直接把朱高炽气的高血压发作,然后就死了。

这若是放在洪武甚至是永乐朝,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但的洪熙朝,文官们已经敢这么做了。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历史上的大明朝,有很大一部分文官都觉得,朱高炽是他们扶持上皇帝宝座的。


  (https://www.24kkxs.cc/book/681/681762/2386392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