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1章
“学生谨遵侯爷教诲!”众学子齐声应道。
声音洪亮。
透着一股朝气。
……
武英殿。
阳光透过窗棂,斜照在金砖之上,几许尘埃在光柱中浮沉。
陆知白一身绯袍,垂手立于殿中。
御案之后,朱元璋手里把玩着一枚刚呈上来的土豆,圆滚滚的,还带着些许泥土芬芳。
他嘴角带着几分笑意。
“驸马。”
老朱抬眼看向陆知白。
“你那个科学院,这次应天府乡试,可是给咱挣足了脸面!”
陆知白躬身道:“儿臣惶恐。”
“皆赖陛下文德广布,天恩浩荡,那些学子们自己也肯下苦功,儿臣不敢居功。”
“嘿,你这小子,还是这般会说话。”
老朱指了指他,笑道:“不过,咱喜欢。有本事,还不张狂,好!”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科学院的乡试是喜事,这土豆,听说也收了不少?”
陆知白心头一松,知道正题来了。
“回父皇,栖霞那边的土豆,头一茬已经收了。”
“产量尚可,儿臣瞧着,比那红薯,只多不少。”
朱元璋闻言,龙心大悦,身子微微前倾。
“哦?当真如此?”
“那接下来,你待如何?”
陆知白回道:“儿臣已命人将收上来的土豆,仔细分拣过了。”
“一半留作种薯,好生看管,开春之后,便继续试种。”
“剩下的一半,儿臣让他们又都种回大棚里去了。”
“哦?这秋末了,还能再种?”朱元璋略感讶异。
陆知白解释道:“父皇,那土豆性喜凉,大棚里小心伺候着,烧些煤,引些冶炼作坊的余热,再种一茬不成问题。”
“如此,到明年开春,便能多得一倍的种薯,推广起来也快些……”
“只是如此一来,科学院的学生们,怕是又要多辛苦些时日了。”
“哈哈哈!”朱元璋朗声笑了起来。
“好!好小子!就该这么干!”
他站起身,踱了几步,眼中满是赞许。
“这土豆若真能如你所言,一年两熟,甚至三熟,产量又高,那我大明百姓,便能少挨多少饿!”
“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咱等着你的好消息!”
“儿臣,定不负陛下厚望。”陆知白深深一揖。
朱元璋话音稍顿,随即一转:“科学院的事,是喜事。不过,今天叫你来,还有另一桩事。”
陆知白心中明白,面上却未显露分毫:“请陛下示下。”
朱元璋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眼神变得有些深。
“北边,锦衣卫递了新消息回来。”他慢慢说道,“甘州、大同那边,动静可不小啊。”
陆知白垂首:“儿臣略有耳闻。”
“哼,”朱元璋鼻腔里发出一声轻哼,“半个月前,秦王、晋王,还有那个蓝玉,以及一些边关将士,折腾大黄,亏得裤子都快当掉了!”
陆知白心中暗道,果然是这件事。
他脸上适时露出几分惊讶与不安:“竟有此事?那……王爷们和永昌侯,损失很严重?”
“严重?”朱元璋冷笑一声,“岂止是严重!为了弥补亏空,这几个混账东西,在自己的封地、在卫所里,可是干了不少‘好事’!”
他将一份密报拍在御案上:
“你看看!秦王,打着军需紧张的名义,强令西安府各县加大‘孝敬’!
晋王,稍微好点,也是逼迫商贾,填补他的窟窿!
至于蓝玉,更是无法无天,挪用军饷,私自调换军械,如今事情败露,还想着靠出征北元来遮掩!”
陆知白听完,面露沉痛之色,深深一揖:
“陛下,此事……此事皆因儿臣而起。
儿臣当初设计,只是为了削弱北元,乃是疲敌之计,未曾想到竟会波及秦王、晋王殿下,以及永昌侯……”
“是儿臣思虑不周,致使亲藩受损,将帅失措,实乃罪过,罪过啊!”
(https://www.24kkxs.cc/book/659/659044/2538173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