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1章
他的小女儿正抓着他的手指,咿咿呀呀地叫着“爹爹”,儿子则在一旁拿着木剑,有模有样地比划着,嘴里喊着“打倭寇”。
公主朱长乐,坐在一旁,怀里抱着大女儿,正在作画。
岁月静好,仿佛朝堂上的所有风波,都与这座小院无关。
周志新一身绯色官袍,快步走进院子。
他如今已是江宁知县,把那个曾经的龙潭虎穴治理得井井有条,昔日的青涩早已褪去,换上了一身沉稳干练。
“公主殿下,老师。”周志新恭敬行礼。
“嗯,坐。”陆知白眼睛都没睁开,懒洋洋地道,“看你这春风得意的样子,城里又有什么新鲜事?”
“南洋的船队回来了。”周志新从袖中取出一封信,“这是宫里抄录的奏报。”
陆知白这才睁开眼,接过信,慢悠悠地看着。
信上的内容,与武英殿中的那份别无二致。
“不错,梁道明还算有点脑子。”陆知白看完,满意地点了点头,“陈祖义那边呢?没闹出什么幺蛾子吧?”
“没有,”周志新笑道,“据说他被梁道明的炮火吓破了胆,派去求降的人,被宣慰使给骂了回去,如今还在等陛下的决断。”
“那就好。”陆知白将信纸随手一放,“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活法,他降不降,其实无关大局……对了,郑和他们呢?”
“还在南洋,说是要丈量世界。”周志新说起自己的同窗,眼中满是敬佩和向往,“老师,您当初让他们出海,就是为了今天吧?”
“我只是把种子撒下去,”陆知白重新闭上眼,轻轻晃着摇椅,“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要看他们自己,也要看这片土地够不够肥沃。现在看来,陛下这位园丁,把地养得不错。”
周志新深以为然。
若非天子有着吞纳四海的胸襟与魄力,老师再多的奇思妙想,也终究是空中楼阁。
正在此时,一名侯府的管家匆匆前来。
“侯爷,宫里来人了,陛下召您即刻进宫。”
陆知白叹了口气,从摇椅上坐起身,伸了个懒腰。
“得,清闲日子又到头了……”
他拍了拍周志新的肩膀,“走吧,你也跟我一起去,正好让陛下看看,他亲手磨出来的这把刀,如今有多锋利。”
当陆知白再次踏入武英殿时,朱元璋正和太子朱标,站在那幅巨大的世界舆图前。
“儿臣,参见父皇,参见太子殿下。”陆知白躬身行礼。
“免了。”朱元璋转过身,一双眼睛似笑非笑地盯着他,“驸马,咱听说,南洋那边,有人用上了咱水师的新炮,威力不俗啊。”
“哦?”陆知白一脸“茫然”,“竟有此事?那可是天大的好事。想必是海外汉人勤奋好学,自发钻研,青出于蓝了。此乃我大明之幸,万民之幸。”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把事情推得一干二净。
朱标在一旁看得忍俊不禁。也只有自己这个妹夫,敢在父皇面前如此演戏。
朱元璋指着陆知白,笑骂道:“你这个滑头!在咱面前还装!说吧,除了火炮,你还偷偷给梁道明送了什么好东西?”
“父皇明鉴,”陆知白收起玩笑的神色,正色道,“儿臣只是给了他们一些希望。”
他走到舆图前,手指点在旧港的位置。
“儿臣给了他们更好的耕作方法,让他们能吃饱饭;给了他们基础的营造图纸,让他们能建起坚固的城池,抵御风雨;给了他们蒙学的课本,让他们的子孙后代,永远知道自己的根在何处,记住自己是炎黄子孙。”
他顿了顿,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朱元璋。
“至于火炮,儿臣只是让人提了一句,想要不受欺负,就要有更硬的拳头。至于他们怎么造出拳头,那是他们自己的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儿臣相信,只要给他们一个支点,他们就能自己站起来,成为我大明扎在南洋最稳固的桩子。”
朱元璋沉默了。
他看着舆图上那片广阔的蓝色,看着那些曾经只是一个个模糊地名的岛屿,如今却仿佛有了生命,有了脉搏。
许久,他才长长地叹了口气。
“你做的,比咱想的,要远得多。”
他转头看向朱标,“标儿,你这个妹夫,是你将来最大的臂助。有他在,咱放心。”
朱标郑重地点了点头,“儿臣明白。”
“北平的行在,宫殿地基已经快打好了。”朱元璋的目光,从南洋移到了北方,“再有些年,等迁都完成,你登基之后,便可君临天下。
届时,大明双京并立,北镇草原,南控四海,陆权海权,尽握手中。这才是咱朱家,真正的万世基业!”
陆知白静静地听着。
历史的洪流,终究是在他的努力下,拐进了一个全新的河道。
朱棣安心地在北平做他的燕王,练着兵,防着蒙古,再没有了靖难之心。因为他的大哥依旧健在,大明的未来一片光明。
马皇后和朱雄英,健康平安,每日锻炼。
徐达、李文忠这些名将,也因为及时的医疗,得以安享晚年,成了大明军方的定海神针。
一些本该在空印案、胡惟庸案中死去的无数官员,如今也各司其职,为这个蒸蒸日上的庞大帝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而他自己,也从一个只想保命的穿越者,变成了这个伟大时代的总设计师之一。
“父皇,”陆知白忽然开口,脸上带着微笑,“算算日子,快要两年了,派往黄金洲的探险队,一年半载的也该回来了。”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新的图纸,在御案上缓缓展开。
看着那黄金洲的地图。
那两块广袤的大陆。
朱元璋和朱标,都露出笑容。
朱元璋流露回想之色。
“头一回听你说起,海外的良种,还以为是在瞎扯……心觉这小子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朱标忍俊不禁:“如今,那红薯,土豆,已是越种越广。”
“那辣椒,倒挺带劲……就是那玉米,不太行啊。”朱元璋一副揶揄之色。
“没事,下回他们指定还能带回来新的作物。”陆知白笑了。
他抬头望向殿外,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春意盎然。
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而大明的征途,是星辰,是大海。
(全书完)
【完结撒花!
鞠躬,感谢每位读者!
不管怎样,感谢您在番茄茫茫多的书海里点开本书。
这怎么不是一种缘分呢?
还有些剧情需要交代,会在番外里写。
有什么想看的东西,也可以点菜。
根据平台规定,番外一共有十万字的额度。
.
未来,我要躺一段时间,先研究下短篇小说。
长篇连载实在是令人头秃。
以后呢,我会迎合下沉市场,不会再写需要严谨、考据之类吃力不讨好的书了。
最后。
期待一个完结飞吧︿( ̄︶ ̄)︿
这样就有心情去钟山明孝陵看望老朱了~
下本再见(挥爪爪~)】
(https://www.24kkxs.cc/book/659/659044/2390668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