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 书生与兵
村塾在水边,先生在农田。
背朝日头,面朝土。
李子玉如今跟个黑炭一样,一身粗布麻衣,裤腿卷着就在水田里插着水稻。
不过才抬眼,就瞧见了自己老师姚老夫子,努力学着身边村子老人教授法子,而那几个师弟更是笨手笨脚插着秧苗,这还有一个脚下一滑直接给摔了。
李子玉无奈摇头,上前走到一脸固执就要插秧苗的姚老夫子身边,“老师,您跟几位师弟歇息一下吧。”
姚老夫子皱眉,抬眼看了眼李子玉,摇摇头后继续低头。
但见李子玉伸了伸手,抬眸望去,却是发现自己等人刚刚插下的地方,有几名老农在默默纠正。
“哎~~~”姚老夫子叹口气后自嘲:“纵读千言书,难抵半瓢粪。呵呵,以为不过是插秧苗,却不想笨拙如此,倒是给你们添乱了。”
李子玉马上说道:“老师擅长不在于此,何必这般叹气。”
说话间,搀扶着姚老夫子就上了田垄,并且开口与那几名老农作揖赔罪。
几名老农乐呵呵的,虽说不知道今日这前来的老先生是什么人,但李县令叫老师呢,那肯定是有大学问的人了。
有大学问的人,这还下地,瞧着新鲜着呢,什么添不添麻烦。
姚元载自然也是作揖赔罪后,看着几名老农乐呵呵模样,再看他们皮肤黝黑双手起茧。
如此艰辛,却依旧食不果腹。
姚元载沉默片刻后,回头看向那处捡漏大棚所在,“走吧,让老师看看你住的地方。”
李子玉笑了下后,搀扶着姚元载就朝着那大棚走去。
今日老师突然过来,实际上李子玉也被吓一跳。
不过来了后,姚元载等人就看到李子玉在水田中帮着农户插秧苗,这就有了刚刚这一幕。
走进了大棚,姚元载看着这简陋的,都可以说是牛棚一样的地方,回头看了眼自己如今早已没了京城时细皮嫩肉翩翩公子样的学生。
姚元载面上露出柔和后,再次扭头。
大棚内一张床,一张桌子,桌上纸笔皆有,“平日里,就在这儿处理公务?”
姚元载看向李子玉。
李子玉扶着老师到了床边坐下后,拿起水壶跟碗,“最近农忙,所以大部分都在这儿,偶尔才回县衙那边。”
姚元载看着李子玉灿烂笑容:“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也是在这儿,你悟娘娘所言【知行合一,格物致知】而与我写出这两句的?”
李子玉点头,双手递给姚元载水碗,露出尴尬神色:“看得多了,想的也就多了,夜里一个人在这儿,望着天空,心里就瞎琢磨,想到了这些,就写了信给老师,不过也还没彻底想通这些道理,总归还是在思考娘娘所说的。到时您大老远的跑来这地方,也不提前说一声,我都没准备什么.”
姚元载摸着硬硬的床板骂道:“准备什么,你在这里悟学,悟得大学问,我欢喜如此,来看我得意学生,你准备什么给我。”
这般说完,接过李子玉手中水碗,看着李子玉如今样子,终究忍不住问:“但身子呢?那里的药罐,你虽然拉着我刻意避开,但我还是看到了,而且这浓药味道,你是觉得我老了,闻不到了?”
李子玉闻言,笑了笑:“养尊处优的身子,突然这般过日子,身子难免受不了,加上最近虽然天热,但毕竟潮湿,受了些阴寒气,老师放心就好。”
姚元载听着李子玉的话,满脸欣慰不说更是多了些痛心,金山银山里长大的富家公子,如今在这儿自愿过这般日子。
而且好几次都遇到了生命危险。
也就是这次,郡主回了蜀地,保下了他不说,便是子玉也被护了起来。
不过,姚元载并非那般矫情之人,不会再多问什么,而是看着李子玉:“可想明白,从前问我那苦读诗书却无能为力的事?”
李子玉闻言,当即看向姚元载。
不过还未回答,却是已经被姚元载拉着坐下。
李子玉有些仓惶,但还是开口道:“学生愚钝,想到的是,道理在书本上,但做人在书外,如弟子所悟无善无恶,为善去恶一般,我心中见事所想,起身去做,便是天下最大的道理。我知道这些农户,家中缺少劳力,所以我前来帮忙,这我所行的道理。”
闻言
姚元载看着李子玉,站起身后朝着李子玉作揖一拜。
李子玉赶忙回礼的同时开口:“老师,学生受不起。”
姚元载摇头:“达者为师,我固然是你老师,但你刚刚的话,该受一拜。”
李子玉赶忙行礼,口中说道:“学生许久未曾看书了,老师没骂我就已经很好了。”
姚元载摇头:“书为人写,不看书,不代表心中无书,子玉,你给老师上了一课。等回京城,我倒是要跟牧序说说看秧三日绿,胜读十年书的道理了。”
李子玉闻言,立马开口:“老师要回去了?”
姚元载摇摇头:“暂时不回去,这蜀地暗流涌动,真有什么,那书院所在不受牵连,我还不打算离开。而且你帮我就在这儿,再搭个床如何,老师陪你段日子。”
李子玉连忙摇头,但看着姚元载:“老师,既然看出蜀地要乱,您还是走得好,这次.会彻底颠覆,您的威望,必然被盯上,此次蜀地之行,您多次遇险,其实已经不必如此了,这里的事情,学生想着很快就会过去,学院一事,之后再来也可。”
姚元载闻言,笑了笑后说:“老了,总会固执一些,所以莫劝,而且那些人要杀我,哼!人头拿走就是。临死前,能看到自己弟子悟圣人之道,不枉我蜀地之行。”
姚元载看着李子玉接着道:“无需担忧我,而且,这蜀地可不是我想走就走的,否则依着郡主的性子,早就一棒子打晕了我这个老顽固,给我送回京城去了,多少人瞧着我呢。”
一尊大儒,便是无数学子心之所向。
姚元载就是这么一位大儒,蜀地多少学子求学于他。
这也就是当初为什么蜀王就是要姚元载投靠缘由,也是为什么五殿下被断了一条胳膊,都没一个学子出来原因。
当初,打了姚元载一巴掌的事情,学子们可都记着呢。
李子玉叹口气,也知道拗不过老师,也知道老师被多少双眼睛盯着,只能笑道:“老师,等下开饭,那田里我留了两条老乡送的鱼,给您做了。”
姚元载笑着点头,可这才要开口说话呢。
马蹄声传了过来。
田间耕作农户们纷纷停下回头看去。
只见十数压刀背弓铁骑就朝着李子玉的大棚奔袭而来。
到了跟前儿,为首那汉子翻身下马后,朝着大棚内姚元载抱拳道:“典君明见过姚老夫子!”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644/644101/11432816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