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二百五十章 来自远方的呼唤
当新一轮寒潮来临时,吴浩站在监测屏前,看着海水在- 20℃的管道内顺畅流动,过滤器上的海冰像遇到暖流的雪花般融化,发出细微的碎裂声。周院士拄着拐杖走进调试舱,他的羊毛围巾上结着霜花,镜片上凝结的水雾很快冻成霜花,模糊了视线:“你们这是用南极的生命对抗北冰洋的挑战——这些小生物,比钢铁还坚韧。“
十月中旬,基地接到紧急测试任务:模拟敌方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的电磁炮作战效能。吴浩站在靶场的电磁干扰方舱前,看着工作人员将数十台干扰器搬进掩体,金属外壳在阳光下闪着冷光,表面的散热孔像无数只警惕的眼睛。“这次干扰强度是上次的三倍,“高野递过一份频谱分析图,纸张边缘用红笔写满了计算公式,“覆盖范围从短波到毫米波,连北斗信号都可能被压制——就像在你耳边同时放一百个收音机,全是杂音。“
调试过程中,“天枢- III“的火控系统突然死机,屏幕上的弹道计算界面定格在半空中,像幅未完成的抽象画。林舟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进掩体,他的头发上还沾着焊锡的火星,屏幕上的代码像瀑布般滚动,密密麻麻的绿色字符中突然爆出几行红色错误提示,像血滴溅在白纸上:“电磁脉冲导致主控芯片烧毁,备用芯片也出现逻辑错误——第七块了,每块芯片都烧得跟炭似的。“他指着电路板上焦黑的元件,元件周围的塑料基板已被高温烤得变形,“这种军工级芯片在强电磁环境下的误码率比理论值高47%,就像人在嘈杂的市场里,根本听不清别人说话。“
李默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压抑的焦虑,背景是储能系统充放电的蜂鸣:“储能系统的超导线圈在干扰下出现磁通跳跃,能量输出波动超过15%,弹丸初速误差达到0.5马赫——这要是实战,炮弹能打到海里去。“
吴浩盯着频谱分析图上密集的干扰频段,那些波峰波谷像起伏的山峦,挡住了所有信号。他忽然想起三年前在南海测试时遭遇的电磁兼容问题,当时整个团队在舰船上熬了七天七夜,船舱里的温度高达40℃,每个人的工装上都结着白花花的盐渍。“把生物实验室的耐辐射菌基因片段提取出来,“他下令,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植入芯片的逻辑电路,这种基因能修复DNA损伤,说不定能提高芯片的抗干扰能力——就像给芯片打疫苗。“
三天后,搭载基因强化芯片的火控系统重新启动。生物实验室的培养皿里,经过基因编辑的大肠杆菌正在荧光显微镜下闪烁着绿色的光,它们的DNA链上嵌入了耐辐射菌的修复基因。当强电磁干扰器全开时,实验室的灯光忽明忽暗,像在跳一支诡异的舞。吴浩看着屏幕上稳定的弹道计算曲线,那些绿色的线条不再颤抖,像高速公路上平稳行驶的车流。林舟举着新的测试报告,报告纸被他攥得发皱,上面的误码率数据用红笔圈着:“误码率降低至0.3%,超导线圈的磁通跳跃现象完全消失——那些基因就像小卫兵,把干扰波全挡在外面了!“
十一月的戈壁飘起了雪,光伏板阵列被白雪覆盖,像一片凝固的蓝色海洋。吴浩站在基地的观景台上,看着远处的铁路专线延伸至地平线,那是为运输舰载版电磁炮部件新修的线路。手机震动,是张舰长发来的照片:055型驱逐舰的甲板上,电磁炮安装基座的轮廓已清晰可见,海水在舰艏撞出白色的浪花。
舰载版储能模块的最后一轮测试在深夜进行。吴浩陪着周院士走进恒温恒湿实验室,里面的环境模拟着南海的高温高盐气候。李默正在调试新研发的海水淡化冷却系统,管道里流动的淡蓝色液体在灯光下闪着荧光:“用了嗜盐菌的离子转运蛋白,能直接从海水中提取淡水,冷却效率比传统系统高 30%。“
林舟蹲在模块旁,用激光测振仪扫描支架:“新的石墨烯钛合金支架在高频振动下的微裂纹扩展速率降低了 82%,我们还在支架表面刻了仿生沟槽,能像鲨鱼皮一样减少振动噪音。“
测试开始时,实验室的灯光突然暗了三秒。吴浩冲到控制台,只见储能模块的能量输出曲线稳定如一条直线,超导线圈的温度始终保持在 80K。周院士看着实时数据,手指在记录本上颤抖着写下:“舰载版储能系统通过全工况测试。“
第五章沙海回响
十二月一日,西北基地迎来了海军验收组。当舰载版“天枢- IV“电磁炮在 055型驱逐舰上完成首次海上试射时,吴浩站在观礼台上,看着弹丸在海平面上划出一道银弧,三秒后,数十公里外的靶船腾起橙色火球。张舰长的声音通过广播传来,带着海浪的轰鸣:“命中!CEP 0.3米!“
验收会结束后,周院士将一面新的锦旗递给吴浩,锦旗上绣着“海天铸剑“四个金字。“你们在戈壁滩上打磨的剑,终于要驶向深蓝了。“老人的声音里带着哽咽,镜片后的眼睛映着驱逐舰甲板上的灯光。
深夜的实验室里,紫外线灯将电枢样品照得泛蓝。林舟正在比对舰载版和陆基版的磨损数据,屏幕上的三维模型显示,新的碳化钨涂层在海水冲刷下的磨损率比戈壁沙尘环境低 55%。李默递过一份加密文件,封皮上印着“下一代电磁炮预研计划“:“海军希望我们把炮口动能再提升 50%,储能密度要达到 6MJ/kg。“
吴浩走到窗边,看着雪后的光伏阵列在月光下泛着幽蓝的光,板间的沙打旺根系在积雪下悄然生长。他知道,沙海铸剑的故事远未结束——当舰载版电磁炮在大洋上劈波斩浪时,新的挑战已在戈壁深处埋下伏笔,那些在霜降与寒潮中淬炼出的智慧,终将化作更锋利的剑刃,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
凌晨三点,基地的智能路灯突然次第亮起。吴浩走出实验室,看见林溪带着“沙行者“团队冲向车库,他们的防寒服上印着“舰载无人协同系统“的字样。戈壁的雪粒打在脸上,却不再像从前那样刺骨,反而带着一丝海水的咸涩——那是来自远方的呼唤,是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作者们,用青春和热血在沙海与海天之间,写下的永恒回响。
(https://www.24kkxs.cc/book/640/640899/86653019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