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 第1648章观狮山书院第七大学院化学院开幕

第1648章观狮山书院第七大学院化学院开幕


作为大唐首屈一指的学府,观狮山书院的规模已逾万人,气象万千。

纵使寒冬腊月,院内依旧是学子往来,熙熙攘攘,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今日,书院更是引得万众瞩目,只因其第七大学院——化学院,于此日正式揭幕。

李想此次有意从简,未通过许敬宗广邀朝中权贵,反倒向渭水与曲江两大书院的同仁发出了请柬,使得这场盛会不仅热闹,更添了几分学术交流的意味。

将化学院从格物学院中拆分出来,是李想酝酿已久的想法,只是一直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雪花膏在市面上的风靡,让世人亲眼见证了“化学”所能创造的价值,这股东风,顺理成章地将化学院的建立推上了台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咱们观狮山书院,想必已是深入人心。今日恰逢化学院成立,我想借此机会,谈一谈我对化学的一些看法与期许。那么,诸位心中或许会有一个疑问,究竟何谓化学?”

为表对此事的看重,李想亲自出席了揭幕仪式,并登台发表了一番演说。

他的每一次讲话,都被证实蕴含着无穷的智慧,那些渴望在“大唐皇家科技奖”上有所斩获的人,无不将其演讲内容奉为圭臬,反复揣摩,以期从中获得启发,创造出新的事物。

此刻李想再度开讲,在场之人无不屏息凝神,侧耳倾听,即便是来自渭水和曲江书院的教谕们,也全神贯注。

“化学为何?顾名思义,便是探究万物变化之理的学问。世间万物,变动不居,静止仅是须臾。这门学问的根脉,其实源远流长。自我们的先民学会掌控火焰,无论是钻木生火,还是用以炙烤食物、抵御严寒猛兽,都已是在运用燃烧这一化学现象所伴随的光与热。”

“从远古洪荒到先秦上古,先祖们用烈火抟土为器,熔石为金,以五谷酿琼浆,以草木染罗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都是化学工艺在蒙昧时期的伟大创造,但因未成体系,故而只能算是化学的滥觞。”

“其后,方士们醉心于炼丹之术,追逐点石成金的幻梦,这反而让人们对物质变化的认知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炼制各类丹药的过程中,人们无意间积累了大量关于物质反应的条件与现象的知识,为化学的后续发展储备了丰厚的实践根基。关于这一点,我想在场的某些同道应该深有感触。”

言及此处,李想的目光在人群中微微一顿,落在了李淳风的身上。

李想已任命李淳风之子李关谦为化学院的院长,化学院成立这等大事,李淳风自然知晓。

今日到场,于公,是同道间的观礼;于私,则是父亲对儿子的支持与见证。

“先前,我们借由显微镜,窥见了肉眼所不能及的微小生命。然而,除了生命之外,世间万物究竟由何构成,又遵循何种法则彼此转化,这其中的奥秘,更值得我辈穷尽一生去探索。”

“譬如说,蜡烛在燃烧中化为光与热,它原本的形态又去了哪里?又比如,我们如何从一块平平无奇的矿石中,冶炼出坚固的铁锭?乃至长安城中仕女们追捧的雪花膏,其制作工艺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凡此种种,皆是化学的范畴。”

“今日,化学院初立,我愿在此提出三大设想,以作诸君未来钻研之方向,望诸位能不断求索,以实践来检验真理。其一,我猜想,万事万物,皆有其最根本的构成单元,此单元能独立于世,并稳定地保有该物质的独特性质。我暂且称之为分子。这分子是否存在,便留待诸君去证实。”

李想话音刚落,台下不少人眼中已然闪烁着渴望与激动的光芒。

依照往例,燕王殿下在公开演讲中所提出的猜想,一旦被某人证实,那此人几乎就预定了当年“大唐皇家科技奖”的桂冠。

这等名利双收的青云之路,谁人愿意错过?

观狮山书院本就是为大唐培养经世致用之才,而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圣贤。

“其二,我以为这世间的万千物质,并非各自独立,而是由一种或数种更为基础的元素所构成。好比黄金与白银,或许便是由金元素和银元素组成;而像食盐、清风,则可能是由其他不同元素结合而成。我希望诸君能设法证明这些元素的存在,并找出它们内在的关联与秩序。”

李想并非不能直接将元素周期表的完整图卷公之于众,但这无异于填鸭喂食,扼杀了探索的乐趣与价值。

思量再三,他还是决定让众人自己去走这条路。

“至于其三,则更为纯粹。物质间的种种反应,绝非杂乱无章,其背后必有定法,必有常理。我希望大家能尽最大的努力,将这些潜在的规律一一发掘出来。当然,这三大设想,并非要大家在一年半载内就尽数破解,那不切实际。”

李想对自己书院目前的学识水平有着清醒的认知。

若无他刻意点拨,分子理论与元素规律的真正确立,恐怕尚需五年之功。

但这并不意味着化学院在五年内就无法贡献成果。

知其然,而暂不知其所以然。

这虽非治学的终极追求,却无碍于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例如硫酸、烧碱这类基础的化工原料,李想就打算先让化学院想办法扩大生产。

同时,对于某些实用的化学反应,他也不介意偶尔“点石成金”,先将成果拿出来,其中的原理,留待日后慢慢研究。

“父亲,您看,燕王殿下所讲的化学,比起您那些丹鼎之术,确实要条理分明得多啊。”

李关谦一边全神贯注地听着,一边忍不住对身旁的父亲低声说道。

“说得倒像是你对这化学之道已有多么精通似的。”

李淳风听着儿子对旁人的推崇,语气里不免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意。


  (https://www.24kkxs.cc/book/592/592972/1110948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