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 第1660章渭水书院也要造打火机

第1660章渭水书院也要造打火机


“怀英,你能洞察到这些常人所忽略的细节,为师深感欣慰。恰好,关于那个便捷的点火之物,我有了些新构思,你来琢磨一下如何将它变为现实。毕竟,言语说得再天花乱坠,也不如一件实实在在的成品来得有分量。”

尽管狄仁杰至今已展现出非凡的才智,但他手中能称得上是成就的作品尚不多。李想此举,无疑是在为他的未来增添分量。

“师父,您又有新的奇思妙想了?”

一听此言,狄仁杰精神大振。

这几年的经验让他明白,每当师父提出一个“新构思”,便意味着这世上将要多出一件前所未有的奇物。

对于这个新式的点火装置,狄仁杰已是满心期待。

“好与不好,终究要造出来才见分晓。这张图纸你拿去研究,核心的道理我都标注在上面了,剩下的就看你如何实现了。待到这打火机造出来,若是效果出众,我们便全力推广,务求在最短时日内让它遍及天下。”

“师父放心,至多半月,弟子必能拿出完善的样品,绝不给您蒙羞。”

狄仁杰飞快地扫过李想递来的图纸,对这个名为“打火机”的物件已有了初步的构想。

与他正在攻关的蒸汽机相比,这打火机的制造难度,简直不值一提。

凭借他近期在蒸汽机研究所积累的工艺和经验,造出此物并非难事。

唯一需要费心的是,李想期望它能在风雨之中依旧取火自如,这就对内部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渭水书院的格物学院,是去年方才成立的新兴学府。

论及声望,自然远不能与观狮山书院的格物学院相提并论。

但其背后的长孙与郑两家,皆是根基深厚的世家大族,产业遍布天下。

尤其是长孙家的冶铁和铁器锻造工艺,放眼整个大唐乃至世界,除了燕王府能稳压一头外,堪称第二。

有如此深厚的底蕴,只要他们真正下定决心,扶持格物之学,所能成就之事不可估量。

此番,《大唐日报》与《长安晚报》同时刊登了大唐皇家军校的悬赏令,长孙冲便亲自赶赴渭水书院,意图借此良机,让书院的格物学院一鸣惊人,博得世人瞩目。

“郎君,大唐皇家军校之所以对现有的火折子不满,症结在于野外环境,尤其是风雨天气下,火折子极难点燃,甚至会彻底失效。我们学院打算另辟蹊径,不从火折子着手,而是从更古老的打火石原理出发,寻求更优的解法。”

在渭水书院内,长孙冲正聚精会神地听着宇文谷阐述他们的研究方向。

长孙冲脸上的期盼之色渐渐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掩饰不住的失望。

他本以为宇文谷这位大匠能拿出什么惊世骇俗的巧思,没曾想竟是老掉牙的打火石。

要知道,为了把这位隋朝将作大匠宇文恺的关门弟子请来渭水书院担任格物学院的教谕,父亲长孙无忌可是亲自登门拜访了的。

宇文谷尽得其师真传,又正值四十余岁的壮年,技艺已臻化境,尤其痴迷于格物致知,改良工艺,与他那擅长规划都城巨构的恩师路数迥异。

“宇文教谕。”长孙冲的语气有些沉不住气,“人人皆知,寻常打火石取火极难,遇上风雨天更是形同废物。”

“您提出的法子,与市面上那些有何区别?皇家军校的悬赏非同小可,若是咱们书院拿出的东西被人耻笑,我渭水格物学院的名声恐怕就此毁了。”

面对长孙冲的质疑,宇文谷却胸有成竹,抚须笑道:“郎君误会了,我说的,并非凡石,而是一种人造的火铁。我前些时日在炼铁坊钻研,偶然发现冶炼后的一些铁渣,其貌不扬,稍加撞击,迸发的火星却远胜精铁。”

“昨日我又亲赴铁坊,反复试炼,已然摸索出一种法门,能将此类铁渣锻压成条,再配以特制的引火绒条,两者相合,取火便如探囊取物。”

这番话并非空谈。宇文谷能在格物学院成为一言九鼎的权威,靠的正是这份化腐朽为神奇的真本事。

他接着补充道:“更妙的是,此物坚逾金石,不惧摔打;水浸之后,取出擦干,效用不减分毫。远非娇贵的火折子可比。”

长孙冲听懂了其中的道理,但心中疑虑未消。

他皱眉道:“长安城中能工巧匠云集,为夺此赏,各大作坊都铆足了劲。陛下亲任院长的军校所设之赏,其分量远非金钱可比。”

“宇文教谕的设想虽好,但终究是前所未有之物,万一……”

他没说下去,但心里想的却是,若能改良火折子,使其不畏风雨,或许才是更稳妥的制胜之道。

宇文谷看出了他的犹豫,眼中闪烁着匠人独有的光芒,斩钉截铁地说道:

“郎君请安心。正因是天子门生发出的悬赏,才需用这石破天惊之物来应对!寻常的修修补补,如何能入陛下的法眼?此物一出,必将技压群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在大明宫,论及护卫之责,无人不晓张阿难与李君羡,前者是天子近侍,后者是宫城安全的屏障。

然而,若论及宫内真正的权柄与影响力,殿中监宇文士及的分量,绝不逊色于这二人。

宇文士及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如其兄宇文化及那般声名狼藉,但兄弟二人在前朝末年各择其主,最终命运迥异,恰是乱世高门为求自保的典型写照。

此等分投各方的策略,在世家大族中屡见不鲜,旨在无论天下最终归于何人之手,家族的根基都能得以保全。

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诸葛一门,三兄弟各事其主:诸葛亮辅佐蜀汉,其兄诸葛瑾在东吴身居高位,其弟诸葛诞则为曹魏效力。

如此布局,便能确保家族在三足鼎立的任何一种结局中,都能屹立不倒。

“仁人的病况如何了?”

宣政殿内,李世民的思绪从朝政转向了宫闱,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

宇文士及身为殿中监,是名副其实的宫中大管家,总领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六局,天子的衣食住行皆在其掌管之下。

在此之前,他更是掌管天子亲军的右卫大将军。

能将禁军与内宫这两处性命攸关之地先后托付于一人,足见李世民对他的信任非同一般。


  (https://www.24kkxs.cc/book/592/592972/1110947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