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战略转移
凌晨4点52分,天边已泛起一丝微白。
下杜布罗夫村阵地前沿的开阔地上人影幢幢,全营官兵终于完成了集结。
士兵们大多歪斜着身子,不少人还在揉着困倦的眼睛,脸上都是一脸的疲惫,一些零星的嘀咕在队伍间传播。
林锐站在队伍前方,眉头皱的很深,20分钟,这个集结的速度,怪不得被人锤的死去活来。
见人员差不多到齐了,他把几位连长叫在了一起,准备开个战前会议。
虽然嗓子疼的厉害,但是林锐还是尽可能让自己的声音清晰点。
他说道:“诸位,现在局面出现了重大变故,具体情况路上再讲,现在只需要记住一点:下杜布罗夫村现在非常危险,我们必须尽快向北转移,目标是——140公里外的戈罗夫。”
听完林锐的讲述,连长们交换着眼神,刚才还挂在脸上的倦意瞬间被凝重取代。
这位年轻的指挥官已经在几位连长心中树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们相信营长不会在这个时候无的放矢。
“营长,”迫击炮排排长伊万诺夫迟疑着开口:“我们那门反坦克炮就这样不要了吗?”
“不要了!”林锐的回答斩钉截铁,“超过15公斤的武器,全部丢掉!”
2连连长西多夫看着被丢弃的装备,脸上露出一丝肉疼,忍不住说道:“营长,这些好东西就这么扔了,太可惜了!”
西多夫的话引起了其他连长们的共鸣,众人七嘴八舌,语气中满是不解和痛惜。
“是啊,营长!那两门82毫米迫击炮可是我们最后的家底了!”
“还有那些缴获来的好家伙……至少留两挺重机枪吧?”
林锐的目光扫过众人的脸,摇了摇头,说道:“都太重了,影响队伍速度,只留下那两门50毫米迫击炮和必要的弹药,其他所有重武器和多余的辎重,通通丢掉!”
他的声音放缓了些,却带着不容置疑:“听着!我们现在不是在撤退,是在逃命!速度才是我们唯一的生路!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轻!是快!扔掉它们,我们才能活下去!”
林锐的话语,像零度的冰水,给在场的几位连长从头到脚泼了个透心凉,刚刚打赢胜仗的喜悦顿时荡然无存。
噢!上帝!情况已经危急到了如此地步了吗?
死一般的寂静笼罩着几位连长。
看着营长眼中的决绝,众人终于彻底清醒,这位有着超强战场直觉和战术眼光的天才指挥官,没有欺骗他们,他不是在危言耸听。
他们用力地挺直胸膛,所有的情绪都咽回喉咙深处,最终化作几声坚决的回应:
“是!营长!”(彼得洛夫)
“明白了!”(伊万诺夫)
“执行命令!”(西多夫)
“………”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
与此同时,另一项命令也在被严格执行着。
粗糙木材赶制的人力拖车,驮马和骡子拉着的简易畜力车,被迅速集中到队伍的医疗点。
那里,随军牧师佩特洛娃正在正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士兵们忙碌着。
有人小心翼翼地将无法行走的重伤员抬上车,有人用能找到的所有毛毯、帆布将他们紧紧包裹,尽量减少颠簸带来的伤害。
一个断了腿的年轻士兵挣扎着想爬下来:“营长,别管我了,会拖累大家的。”
林锐快步走到车前,蹲下身,帮他掖了掖被角,温和的说道:“躺好,战士。不用想这些。”
然后,林锐站起身来,对着周围的其他伤员们说道:“我会带你们所有人逃出去的。相信我。”
这一幕,无声地落入了每一个士兵眼中,低落、沮丧甚至是无声的怨气都被另一种更强烈、更温暖的情绪取代。
营长毫不犹豫下令抛弃那些冰冷的、强大的铁疙瘩,却如此坚决地、地要带上这些沉重的、只会拖慢速度的“活负担”!
这样强烈的对比,比任何口号都更能撞击士兵们的灵魂。
队列里的抱怨声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
“营长没忘了咱们……”一个躺在担架上的重伤员,声音微弱却充满敬意。
林锐的目光扫过安置伤员的队伍,停留了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接着,他拔出腰间的托卡列夫手枪(TT-33),枪口直指北方,声音陡然拔高:“全体都有!出发!”
林锐走在队伍最前列,他闭上眼,集中精神,意念沉入识海深处,一幅无形的、动态的“地图”在他脑海中铺展开来!
他要利用自己的能力侦察一下周围的地形,马上就快天亮了,白天不适合行军,他必须尽可能快点找到一处理想的藏身之地。
之前派出去的侦察兵起到了作用,借助下属的侦察兵单位,林锐的视野范围极限大概可以到10公里左右。
这差不多是一个侦察兵所能达到的侦察范围的极限了。
不过这种极限范围的全局视野不能长时间开着,不然脑子顶不住,所以林锐只能尽量半个小时开一次的样子,每次都不会超过一分钟。
非常幸运的是,就在视野范围的极限边缘,他正好发现了一大片桦树林!
林锐估计了一下己方的行军速度,大概维持在每小时五到六公里,估计两个小时便能赶到那里。
桦树林无疑是非常理想的藏身之地,不仅能提供复杂的掩护地形,还能有效遮蔽来自空中的侦察。
并且,在树林里,运气好还能猎到一些类似野猪和狼之类的大型猎物,补充一下补给,至于更理想的驼鹿、棕熊等就不用想了,基本绝迹了。
林锐为了给队伍减负,也不得不下令抛弃了部分辎重,如今队伍携带的口粮,满打满算,最多只能支撑五天。
终极目标是140公里外的戈罗夫,乐观的情况下,假如一天平均走9-10个小时,三天就能走到戈罗曼,补给还能撑得住。
不乐观的情况就难说了,绕远路只是一方面,被敌军逮到那就麻瓜了,毕竟他们的重火力全都丢掉了。
所以能就地补充一部分补给从而减小后续的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十公里外有一大片桦树林!全速前进!我们在那里休息!”林锐的命令迅速下达了下去。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320/4207907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