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进攻前的准备
大概二十分钟后,临时会议室内,讨论声渐渐平息。林锐与日丹诺夫几人终于敲定了行动计划的最后细节。
行动计划代号名为.......“破舰者”。
这个行动计划的最初版本,是林锐的三十一师的参谋部在短时间内赶工赶出来的粗糙草案。
随着日丹诺夫及他带来的几位参谋的加入,64军直面敌人接触到的第一手情报,加上林锐通过视野掌握的信息相互印证、拼接,行动计划也便迅速丰满起来。
这场乌曼包围战,虽然克军出动了三个集团军加一个装甲集团军,但实际上,他们的总兵力并不占据绝对优势,甚至都不占据优势。
因为北面给的压力实在很大,他们需要分出大量兵力去阻断戈罗夫方向的救援。
事实上,冯·龙德施耐特将更精锐、战斗力更强的第6集团军放在北面压阵,用战斗力不如前者的第十七集团军做正面的进攻矛头,原因就在这里。
反观被他们围困的罗军,第12集团军兵力超过十万,第6军兵力大约三万,再加64军的一个师,总兵力接近十五万之众。
兵力不足,自然战线、补给会被拉长,兵力会被摊薄,形成一些无法避免的薄弱点。
因此,这场救援计划的核心并不复杂,集中优势兵力,猛攻包围圈的某个薄弱点,力求以点破面,撕开一道口子,最终实现里应外合,瓦解包围。
战术听起来很简单,但计划的核心难点,在于“点”的选择,选对了,可能一举功成;选错了,便是万劫不复。
毕竟,包围圈不是气球,薄弱面分布又不是均匀分布的,这个“点”是需要大量的侦察、情报去支撑,而这些,都是需要时间或士兵的生命去换取的。
不过,对林锐而言,这个完全不是问题,他的视野里,已经发现了一个完美的进攻节点,也正是这个发现,让他下定决心发起这场进攻最重要的原因,不然他早就跑路了,怎么可能在这傻等日丹诺夫一个小时。
这个最困难、最耗时的步骤,反而被一种他无法向任何人解释的方式直接略过了。
反正这会议室里也没几个人,不要问为什么,问就是哥高瞻远瞩,提前收集好了情报,不行吗?
时间大约晚上九点整,几人相继走出了临时会议室。
出来的时候,日丹诺夫脸上的愁云,跟刚来的时候要更加浓重了,不是谁都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的。
不过让他稍感安慰、甚至有些愧怍的是,林锐的暂十四军主动承担了最艰难的正面突击任务,他的部队只需要负责侧翼策应和阻断敌军支援。
正是这个让步,让这个会议只开了二十分钟就达成一致,也是日丹诺夫最终压下疑虑,爽快同意合作的主要原因。
很快,命令就传达到了暂十四军下属的196师和227师。
日丹诺夫的部队更加戏剧性,休息了一个小时后,士兵们被告知,需要原路返回,重新踏上向北的路程。
其中的安抚工作,也是让日丹诺夫和六十四军的高层们费尽了口舌。
随着计划确定,这支三万人的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悄然运转起来。
士兵们默默检查枪支弹药,炮兵们给骡马套上缰绳,将火炮挂上牵引车,通讯兵背负着沉重的电台。
晚上九点四十分,227师作为先头部队,率先踏上了征途。
夜色深沉,乌云彻底遮蔽了星月,为罗军的行动提供了绝佳的掩护。
万籁俱寂中,只有压抑的脚步声、金属轻微的碰撞声和马达低沉的轰鸣声在弥漫。
这段路程超过四十公里,并且到达后还要投入一场激烈的进攻,这对于激战了一天,身心俱疲的士兵们而言,确实是一个体力和意志的考验。
所幸,大部分路段都是夯实的公路,加上部分汽车和骡马能够协助运输重武器和补给,实际困难比预想的稍小一些。
林锐心中没有丝毫怀疑他们能否做到,毕竟,还有另一支伟大的部队,他们曾经创造过一日一夜强行军一百二十公里,然后飞兵夺取一座决定胜负的铁索桥的奇迹。
林锐亲自随同227师的前锋部队一起行动,当参谋们建议他乘坐汽车时,他摇头拒绝,只选择骑马。
这个微小的举动,给了战士们不小的激励,消解了不少队伍中的不满和怨气。
与此同时,日丹诺夫的64军残部,也开始沿着预定的路线开进,他们的任务是确保主攻部队的侧翼安全,并在关键时刻阻敌增援。
时间在寂静而紧张的行军中流逝。
八月十四日,凌晨三点半左右。
整整六个小时的急行军,两支部队终于抵达预定的进攻地点。
按照计划,他们还有一个小时的宝贵时间用于休息、恢复体力、进行最后的战斗准备。
林锐几乎是咬着牙从马背上下来的。
双脚接触地面的瞬间,一股使不上劲的无力感瞬间袭来,险些跪倒在地。
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肌肉不工作,就会这样。
接着,便是大腿两侧火辣辣的疼痛感,六个小时的颠簸,估计已经磨破皮了。
他试着迈开步子,但只要稍微动作大一点,疼痛感便会袭来。
“军长,您没事吧?”,警卫员契诃夫快步上前,想要搀扶。
林锐摆了摆手,深吸一口冰凉的夜气,“没事,转告一下参谋长,让战士们都抓紧时间休息,补充体力。”
一瘸一拐走进临时搭建的前沿指挥所——一个背风的土坡后面,林锐立刻瘫坐在折叠凳上。
他强迫自己不去想身体的不适,将思绪重新拉回到地图上,脑海里再次过了一遍进攻路线,预备队的投入时机、撕开口子后,如何扩大战果、如何接应友军.......
作为一个军长级别的指挥官,他不能再像以前指挥团、师那样,再去关注一些细枝末节了,他必须将精力放在更大的维度上,关注整个战役层面的节奏、关键节点的决策、以及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预案。
微操,不仅无益,反而可能因小失大。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320/4207895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