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3章台南暗影
---
午后阳光正好,驱散了晨雾残留的些许湿意。林默涵驾驶着一辆黑色的福特轿车,驶离了高雄市区,沿着颠簸的公路向台南方向而去。车窗摇下一半,带着田野气息的风灌入车内,稍稍吹散了他眉宇间凝结的疲惫与警惕。
拜访台南糖商是他精心设计的掩护。一方面,“墨海贸易行”确实需要拓展稳定的蔗糖货源,与台南的产地商人建立联系合情合理;另一方面,他需要借此行,亲自确认并安抚那名提供了军舰情报的内线——在海军船坞工作的技术员,代号“船工”。
“船工”是林默涵发展的情报网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位置关键,能接触到不少军方内部信息。但此次获取美军舰艇详细数据风险极高,林默涵必须确保“船工”没有因为这次行动而暴露,或者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有些指令和安抚,必须当面进行,无法通过死信箱或者中间人传递。
公路两旁是连绵的甘蔗田,茂密的蔗林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绿色的海洋。林默涵的目光扫过后视镜,确认没有可疑车辆尾随后,才稍稍加快了车速。他熟悉这条路线,知道在哪里有适合短暂停留、观察情况的岔路。
约莫一个多小时后,台南市的轮廓出现在前方。他没有直接进入市区,而是按照预定计划,先去了城郊几家颇具规模的糖行,与老板们洽谈,查看糖品样品,表现得完全像一个寻求合作的务实商人。他言辞恳切,对蔗糖的成色、甜度、含水量等指标问得极为细致,很快便与几位老板建立了初步的良好印象。
“沈经理真是行家啊!”一位姓王的糖行老板翘着大拇指称赞,“比那些只懂压价的高雄商人强多了!”
林默涵谦和地笑了笑:“王老板过奖了,做生意,诚信和质量是根本。”他巧妙地接过话头,顺势提出,“听说台南的小吃也是一绝,尤其是度小月担仔面和安平豆花,不知王老板可否推荐一家地道的?我正好有些饿了,想去尝尝。”
王老板热情地指了路,正是林默涵与“船工”约定的碰头地点附近的一家老店。
辞别王老板,林默涵驾车来到位于台南老城区的一条僻静街道。街道狭窄,两旁是有些年头的闽南式骑楼,阳光被切割成斑驳的光块,洒在青石路面上。他将车停在稍远的地方,步行走向那家名为“郑记”的担仔面店。
店内面积不大,只摆着五六张旧木桌,此时已过午市高峰,客人不多。林默涵选了个靠里、视线能兼顾门口的位置坐下,点了一碗招牌担仔面和几样小菜。
他看似悠闲地等待着食物,实则全身的感官都处于高度警觉状态。眼角的余光留意着店内的每一个客人,耳朵捕捉着街面上传来的任何异常声响。放在桌下的手,轻轻抚摸着文明杖的杖身,那里面,藏着一把锋利短小的刺刃,是他最后的防身武器。
几分钟后,一个穿着灰色工装、身形瘦削、戴着鸭舌帽的中年男人低着头走了进来,在林默涵斜对面的桌子坐下,也要了一碗面。男人帽檐压得很低,看不清全貌,但林默涵一眼就认出了他——正是“船工”。
两人没有任何眼神交流,仿佛只是拼桌的陌生食客。
店里的老式收音机咿咿呀呀地播放着台湾歌仔戏,喧闹的唱腔掩盖了细微的动静。林默涵慢条斯理地吃着面,动作优雅,与周围的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船工”吃得很快,显得有些心神不宁。他吃完后,从工装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包“新乐园”香烟,抽出一根点燃,深吸了一口,似乎想借此平复情绪。然后,他像是无意般,将火柴盒放在了桌子的边缘,靠近林默涵这一侧。
这是一个预定的暗号——火柴盒特定的摆放角度,表示“安全,未发现异常”。
林默涵心中稍定。他也吃完最后一口面,用餐巾纸擦了擦嘴角,动作自然地站起身。在经过“船工”桌旁时,他的文明杖似乎无意中轻轻碰了一下桌腿,发出轻微的“笃”声。
同时,他低不可闻地快速说了一句:“风平浪静,继续蛰伏。”
这是告知对方警报解除,近期保持静默,按兵不动。
“船工”拿着烟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继续抽烟,没有任何回应。
林默涵没有停留,付了账,径直走出面店,融入骑楼下的阴影中。整个接头过程短暂、隐蔽,在外人看来,不过是两个先后离开的食客。
然而,就在林默涵走出店门,准备向停车处走去时,他的脚步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透玉瞳”(此处沿用主角的敏锐观察力设定,但在此语境下更偏向于特工的直觉和观察力)般的直觉让他感觉到一丝异样。
街对面的一家茶行二楼,窗帘似乎微微动了一下。
有人窥视?
是巧合,还是……他被人盯上了?
林默涵的心瞬间收紧,但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他没有立刻回头去看,也没有加快脚步,反而更加放松了姿态,仿佛只是在饭后随意散步。他拐进旁边一条更窄的巷子,在一家卖传统糕饼的店铺前停下脚步,假装挑选着橱窗里的凤梨酥,眼角的余光却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扫描着身后的情况。
没有发现明显的跟踪者。
但他心中的警兆并未消失。魏正宏的阴影如同无形的网,笼罩在台湾上空。军情局的特务无孔不入,或许这次台南之行,从一开始就落入了某些人的眼中?是针对“墨海贸易行”的例行监视,还是对“沈墨”这个身份的怀疑加深了?
他不能冒险。
放弃了直接返回停车处的打算,林默涵在台南老城区错综复杂的巷弄里不紧不慢地穿行起来。他时而驻足观看街边艺人表演布袋戏,时而进入香火鼎盛的庙宇假装参拜,利用复杂的地形和密集的人流,反复测试着是否被跟踪。
一个小时后,他确认暂时甩掉了可能的尾巴,才绕了一个大圈,回到了停车的地方。
坐进驾驶室,关上车门,林默涵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竟已惊出一层细密的冷汗。潜伏工作就是这样,每一次看似平常的行动,都可能暗藏着致命的杀机。
他发动汽车,驶离台南。夕阳将天边染成一片橘红,后视镜里,台南古老的城墙渐渐远去。
这次接头虽然完成了,但那窗帘后的一动,像一根刺,扎进了他的心里。他知道,魏正宏那条老狗,嗅觉从未失灵。未来的路,必将更加凶险。
他必须更加小心,也必须开始考虑,如何给那条老狗,制造一些新的麻烦了。
---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返回高雄的公路上,窗外的景物飞速向后掠去。林默涵单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与“船工”的顺利接头并未带来多少轻松,反而是茶行二楼那微微晃动的窗帘,在他心头投下了一片挥之不去的阴霾。
是巧合吗?
他反复回放着离开“郑记”担仔面店时的每一个细节。那条街并不繁华,对面多是些老字号店铺和住家,茶行二楼……那扇窗户的角度,正好能清晰地看到“郑记”的门口和他停车的大致方向。如果是监视,位置选得相当专业。
是针对“船工”,还是针对他“沈墨”?
如果是前者,说明“船工”可能已经暴露,那么这次接头就是自投罗网,对方只是在放长线钓大鱼。但接头过程中,“船工”给出的暗号是“安全”,而且从对方略显紧张但并无恐惧的状态来看,不像是处于严密监视下。
那么,更大的可能性是后者——监视是针对他“沈墨”而来的。
林默涵的脑海如同精密的仪器般开始运转,排查着近期可能引起怀疑的环节。糖包传递情报的流程经过反复推敲,理论上应该是安全的。与苏曼卿的接头也一直遵循着严格的纪律和随机性。与陈明月的“家庭生活”更是扮演得天衣无缝……问题出在哪里?
难道是上次高雄商界酒会?他故意展示与“国民党中常委”的合影,虽然暂时打消了魏正宏的疑心,但以魏正宏多疑的性格,恐怕不会轻易完全相信。那次酒会后,军情局加强对“墨海贸易行”或他个人的外围监控,是极有可能的。
还有一种更坏的可能——内部出现了问题。他发展的情报网络中,有人动摇甚至叛变?这个念头让他心底泛起一丝寒意。隐蔽战线的斗争残酷无比,信任与背叛往往只在一线之间。
必须尽快查清!
他不能直接动用网络去调查是否被监视,那无异于告诉对方自己已经察觉。他需要借助外力,或者,制造一个机会,让监视者自己暴露出来。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公路两旁亮起了零星的灯火。林默涵没有直接返回盐埕区的公寓,而是将车开到了位于高雄市中心的一家高级西餐厅“蓝鹊”门口。这是他早就计划好的一步棋——“沈墨”作为一个成功的年轻商人,偶尔需要一些符合身份的社交和消费,这既是掩护,也可以成为试探的工具。
他停好车,整理了一下西装,神情自若地走进餐厅。侍者显然认识这位近来在高雄商界小有名气的沈经理,恭敬地将他引到一个靠窗的位置。
林默涵点了餐,要了一杯红酒,看似悠闲地欣赏着窗外的夜景,实则借助玻璃的反光,仔细观察着餐厅入口和窗外街道的情况。他没有发现明显的可疑人物,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专业的监视者不会轻易暴露自己。
晚餐进行到一半时,一个略显肥胖、穿着考究的中年男人笑着走了过来。
“哎呀,沈经理!真是巧啊!”来人是高雄本地的一个建材商,姓赵,在几次商会活动上与林默涵有过几面之缘,是个喜欢攀附结交的场面人。
林默涵心中一动,脸上立刻堆起热情却不失分寸的笑容,起身相迎:“赵老板!幸会幸会,没想到在这里遇到您,真是缘分。一起坐?”
“好好好!”赵老板也不客气,顺势坐了下来,招呼侍者加了套餐具。
两人寒暄了几句,话题很快扯到了生意上。赵老板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神秘说道:“沈经理,听说你的‘墨海’最近生意做得很大啊,连港务处的刘科长都对你赞不绝口。”
林默涵心中冷笑,消息传得倒快。他面上不动声色,谦逊道:“赵老板过奖了,小本经营,混口饭吃而已。主要是刘科长和各位朋友关照。”
“哎,沈经理太谦虚了。”赵老板凑近了些,声音更低了,“不瞒你说,老哥我最近也遇到点好事,认识了一位从台北来的大人物,在……嗯,在某个要害部门任职。”他含糊地指了指上面,意思不言而喻,指的是情报或安全部门。
林默涵端着酒杯的手稳如磐石,心跳却微微加速。他故作好奇地问:“哦?是哪位长官?赵老板路子真是广啊。”
“嘿嘿,具体名讳不方便说。”赵老板得意地笑了笑,随即又像是想起什么,状若无意地问道:“对了,沈经理祖籍是福建晋江?听说那边风景不错啊,我有个远房表亲以前也在那边待过。”
来了!
林默涵立刻警觉起来。这看似随意的闲聊,实则可能是在套话或者试探。他的“沈墨”身份背景是经过组织精心伪造的,细节完备,但难保没有极其细微的、连组织都无法完全顾及到的破绽。而且,赵老板突然提及“台北来的大人物”和“要害部门”,又紧接着问及他的祖籍,这绝非巧合!
他面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缅怀之色,轻轻晃动着杯中的红酒:“是啊,晋江。靠海的地方,小时候常去海边捡贝壳。可惜,战乱一起,家道中落,很早就出来闯荡了,很多年没回去过了。”他的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感伤,完全符合一个离乡背井的侨商形象。
“理解,理解,这年头,都不容易。”赵老板附和着,眼神却似乎在仔细分辨着林默涵脸上的每一丝表情。
林默涵知道,这赵老板很可能就是军情局放出来的一个探子,或者至少是被人利用来试探他的。那个“台北来的大人物”,极有可能就是魏正宏手下的人!
他必须应对得滴水不漏,既不能显得过于警惕,引起对方更大的怀疑,也不能表现得毫无心机,那同样不符合一个成功商人的形象。
他顺势将话题引开,开始与赵老板讨论起高雄房地产的行情,言辞精辟,分析到位,充分展现了一个商人的精明和见识。同时,他也在暗中观察赵老板的反应。对方似乎对他的商业见解颇感兴趣,但偶尔飘忽的眼神,还是暴露了他另有所图。
这顿晚餐在看似融洽实则暗藏机锋的氛围中结束了。林默涵抢着付了账,与赵老板在餐厅门口热情道别,约定下次商会活动再聚。
坐回车里,林默涵的脸色沉了下来。赵老板的出现和试探,几乎印证了他的猜测——军情局确实加强了对他的关注。那个台南茶行二楼的窥视,很可能就是监视的一部分。
危险正在逼近。
他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扰乱对方的视线,或者……祸水东引。
一个初步的计划在他脑中开始成形。他需要利用商业上的纠纷或者竞争对手,制造一些***,将军情局的注意力引向别处。同时,他也要开始准备应对最坏的情况——身份暴露时的撤离方案,以及如何保护陈明月和苏曼卿等关键同志。
夜色中的高雄,霓虹闪烁,车水马龙,一派畸形的繁华。林默涵驾驶着汽车,汇入车流,如同一条潜入深海的鱼,警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暗流。他知道,他与魏正宏的这场无声较量,已经进入了更加凶险的阶段。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他看了一眼副驾驶座上那本《唐诗三百首》,脑海中闪过女儿晓棠纯真的笑脸。
“爸爸一定会回去的。”他在心中默念,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
无论前路如何艰险,“海燕”必须继续飞翔,直到冲破这黎明前最黑暗的暴风雨。
第33章,终。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274/5020467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