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4章洛明川的震惊,秋收结束
“好吃好吃。”洛明川脸上露出愉悦的笑容,“淮安你快尝尝,跟一般糕点不一样。草莓酥草莓酥,这个糕点里面的馅儿是草莓,酸酸甜甜的吃起来很不错。”
说完,他又拿了一块儿喂进嘴里,可见是真的喜欢。
祁淮安给百叶递了一块儿,自己拿了一块儿。
百叶一尝,眼睛一亮。
“少爷,真的很好吃哎!这个口感好独特。”他吃过的糕点大多都是软糯糯或者入口即化的。
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酥的糕点。
别说里面的馅儿了,光皮都很好吃。
祁淮安平日里也是不太喜欢甜食。
他咬了一口,慢慢品尝着。
确实跟他吃过的糕点不一样,很不错。
“怪不得很多人要在咱们酒楼里买。”吃完,百叶感慨一声。
“你夫人为了给你买草莓酥,肯定排了不少时间的队,她对你可真好啊!怪不得你这么喜欢她。”
洛明川拍了拍祁淮安的肩膀,“你小子好福气啊!”
他此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糕点和凉皮就是祁淮安的夫人沐莜莜做的。
祁淮安看了一眼自我感慨的人,嘴角轻轻上扬,“凉皮是我夫人做的。”
洛明川猛地抬头看向他,“你说什么?”
“凉皮是我夫人做的。”祁淮安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洛明川愣愣地看向一旁,“百叶,我刚才幻听了。”
“少爷,奴才刚才也幻听了。”百叶也傻愣愣地说。
主仆两人,都呆呆的。
有其主必有其仆。
“祁淮安,我幻听了,我刚才听你说凉皮是你夫人做的。”
“你没幻听,凉皮确实是我夫人做的。草莓酥也是她做的,篮子是我们村里一位老人做的。”
他还记得顺爷爷的手艺,一眼就看出来了。
蓉蓉小的时候顺爷爷还给她编过小篮子玩。
听完这么一长串话,洛明川回过神来,眼眸中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祁淮安,你没跟我开玩笑吧?”
在他看来,能研究出凉皮和草莓酥的人一定是一个大师。
哪能是一个才十几岁的姑娘。
“你以为呢?”祁淮安看他傻乎乎的样子,轻飘飘看了一眼后收回视线。
洛明川:……
祁淮安不是开这种玩笑的人。
他信了,一下子从椅子上弹起来,拔高声音,“天啊!你这媳妇儿到底是何方神圣。”
祁淮安每收一次家里送来的东西,洛明川的好奇心便增加一分。
现在听到这件事情,心里对沐莜莜的好奇直接到达了顶峰。
不过以前,他好奇的是什么样的女子能拿下祁淮安。
现在他好奇的是,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心思能玲珑成这样,能研究出凉皮和草莓酥这两种如此好吃的吃食的。
这夫妇两人,真是一个顶一个的厉害。
祁淮安无奈地揉了揉额角,迈过头,将草莓酥包好。
吃掉几块的一篮自己留着,将另一篮子递给洛明川。
“拿着去吃吧!”
“好啊祁淮安,今天够义气。”洛明川提着篮子去了另一张桌子。
将绑成蝴蝶结的麻绳打开,随即,动作一顿,转头看过去。
只见祁淮安已经拿着一封信在看了。
好啊!
他以为是兄弟情,没想到他只是想支开他。
洛明川拿出一块儿草莓酥狠狠咬了一口。
祁淮安拿着信,一个字一个字仔细看着。
这段时间,她研究出了草莓酥还和福顺楼合作。
家里种萝卜的那块儿地种了辣椒。
六月初种下去的辣椒现在已经长大了,已经开始开花结果了。
沐爷爷家卖凉皮挣了点银子,将莜文送去了武馆……
今年的收成很好……
与自己无聊的生活相比,他觉得家里的生活热闹极了。
……
在半个月的忙碌中,沐家村的秋收已经收尾。庆幸的是今年的天气很好,秋收的时候一滴雨都没有下。
不出沐长生所料,村里产量最高的就是沐二贵家。
其余人家连七十公斤往上的都没有,第二名也就亩产六十八公斤。
不过总体来说今年的收成要比去年的好。
村里不少人提起沐二贵家的时候都是用羡慕的语气。
明明抽穗的时候稻谷叶子最先发黄的是他们家,可后来不知怎么的就变绿了。到最后,成了村里产量最高的一家。
亩产七十多公斤,他们已经好几年没见过亩产这么高的了。
说到最后,村民们一致觉得肯定是上天在眷顾他们一家,不然一切都无法解释。
整个秋收中,因为沐莜莜变着花样做吃的,沐家和白素素还有祁淮蓉除了黑了点,一点都没瘦,反而看起来像是有点长胖了。
而其他村民不仅黑了,还瘦了不少。
七月二十六日,又是做草莓酥的一天。
前一天,沐莜莜去沐小梅和沐小果家里问了一声,她们说可以去做草莓酥,她就没找自家娘和二婶帮忙。
两家每家都有十几接近二十亩稻谷,稻谷刚收完。但是村中心已经被先收完的人家占满了,隔天才能脱谷子。
沐小梅母女第二天就来做草莓酥,沐顺和沐福生在家编篮子。
要编五十个篮子,两人连夜割了点茅草,天微微有些亮就开始编篮子。
好在紧赶慢赶,天快黑下来的时候篮子也编完了。
七月二十七这天,早晨拉草莓酥的人刚走,就来了一队官兵。
是来收税的。
景朝的赋税是四成,这是因为现在天下太平,赋税降了下来。前些年打仗的时候,税要六成。
那个时候百姓们才是真的苦不堪言。
沐家交完赋税就只剩下二百六十四公斤。
交完税,将米糠,糙米,粳米,精米分离开来。
米糠十八公斤,糙米七十六公斤,粳米七十八公斤,精米九十二公斤。
米糠不能吃,只能用来喂鸡鸭这些。不过有些家里实在是没东西吃了的,也会吃。
卖掉的话米糠也不值钱,而且粮铺不收,只能卖给养鸡鸭的人,一文钱两斤。
少的,就像沐二贵家,一般会留下来冬天的时候喂鸡。
要是多的,留一部分喂鸡的,其余的都会卖掉。
能卖几文钱就算几文钱。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266/4209909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