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2章庄子上的安排
“外面怎么那么吵?”村长眉头蹙了起来。
村里人该不会也是来问分成的吧?
这么吵,要是惹恼了东家,后果不堪设想。
“东家让我们将村民叫过来,说有事要通知。”赵婆子给村长解释。
听到她的话,村长轻叹一口气,看来新东家已经决定好了。
要是她比老东家还狠,分成少于两成的话,他再争取。
现在不知道具体情况,他还是不多说了。
外面乱哄哄的一片,都在讨论新东家。
“大家不要吵了。”赵丰田大声呵斥道。
这些人到底知不知道,他们这么吵要是惹怒了东家根本没有一点好处。
村民的声音停顿了一瞬,又叽叽喳喳地说起话来。
没见过新东家的村民问见过的。
不过等沐莜莜一出来,原本还叽叽喳喳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美人如玉立于门前,肌肤如玉,唇如点朱,一双眼睛如寒潭碧水,仿佛能洞悉人心,令人不敢直视。
赵丰田跟村民们介绍道:“这位就是咱们的新东家,姓沐。”
有不少人还没见过新东家。
啥?这就是东家。
没见过的纷纷震惊不已。
这也太年轻漂亮了吧!
竟然还是位女的。
随后,赵丰田的两位儿子搬出来一张桌子,还有一把椅子。
沐莜莜将早就准备好的册子放下,拿出笔和墨,坐在凳子上。
樱唇轻启,“大家以家人为单位站在一起。”
村民们听话地一家人站在一起。
沐莜莜转头看着后面的村长,“村长,你们一家先过来。”
村长一家不知道她要干什么,还是听她的话走过去。
“你们按年龄辈分站成一排。”
村长站在第一位。
“姓名。”
“啊?”
村长愣了愣。
沐莜莜解释,“村长,我需要记录下你们的基本情况。”
“哦哦,我叫赵龙。”
“年龄。”
“五十一。”
“好了,下一个。”
村长一家足足有二十三个人,登记完,沐莜莜指了赵小丫一家。
“你们上前来,也是按辈分年龄排好队。”
赵小丫家里人也不少,有十九个。
登记了一半,就到吃午饭的时间了。
“大家先回去吃午饭,一个时辰后再来,登记完的也要来。”
“是,东家。”
虽然大家不知道她要干什么,但听她的就好,毕竟地是她的。
中午饭赵婆子几人做的很丰盛。
有鸡有鸭有猪肉,五个荤菜四个素菜一个汤。
“你们每顿饭做一两个荤菜就行,不用这么丰盛。”沐莜莜看着桌子上的饭菜跟赵婆子说。
“是,东家。”
她觉得昨天慢待了东家,今天特意买了不少肉,没想到东家没那么多的顾忌。
赵婆子对沐莜莜的好感蹭蹭蹭往上涨。
下午花了一个多时辰,终于将村里人都登记完了。
二十三户人家有四百二十三人。
平均下来一家要十八人。
跟沐家村的人数差不多。
登记的时候,沐莜莜也观察了下,没有看起来喜欢偷奸耍滑的人。
她将毛笔放下,看着村民。
“现在我来说下我的决定,村里的地以后收成全部归我……”
“东家,要是全部归你的话我们就没吃的了啊?”
“东家,你不让我们佃你的地了吗?”
“东家,你行好好,就让我们佃你的地,哪怕给我们一成也行。”
“……”
“你们先别吵,听东家说完。”赵丰田大声说道。
按照接触下来他对东家的了解,东家肯定不是那种无情的人。
村民们只好住嘴。
这时,沐莜莜开口说自己的计划。
“你们帮我种地,算是我雇的长工,我会按你们劳动力的多少重新给你们分配地。”
“十五岁以上的男青壮年以及干活厉害的,每人每年二两银子。四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以及女子,每年一两银子。”
“至于十五岁以下的,就算你去地里帮自家干活,也不会给银子。”
“不过前提是你们必须勤恳干活,有偷奸耍滑的,我就会按情况收回分给你们的地。”
“要是干的好的,等收成下来我会有另外的奖励。”
“到时候收上来的糙米,粳米以及精米,我会低于市场价一文钱的价格卖给你们。”
“要是同意的,就来我这里按手印。要是不同意的,那就算了。”
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听完后,福源村的村民们觉得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都砸到他们了。
他们还能有什么不同意的理由?
今年糙米的价格三文钱,按照这个价格,一千斤糙米才二两银子。
一家人一个青壮年一年就能挣到二两银子。
那么其他人挣的银子就能存下来。
可以盖房子,可以娶媳妇儿。
“谢谢东家,你可真是个大好人。”
村民们高兴地大声感激她。
沐莜莜看着一张张真诚的笑脸,嘴角轻轻勾起,“不过我们要签订一份契约。”
“签签签,我们签。”这么高的年例,要他们做什么都可以,更不要说签契约了。
“蝉儿,你给大家读一下契约。”沐莜莜将契约递给蝉儿,随后看向村民们,“等会儿你们要是对契约里那条不满意的,还需要添加的,都可以告诉我。”
蝉儿拿着契约念了一遍。
“你们有什么要补充和觉得不满意的吗?”
村民们齐刷刷看向村长。
村长觉得这份契约里面的内容都很合理,摇了摇头,“没有。”
“那好,现在叫谁的名字谁上前来签契约,不认字的直接按手印。”
以村长为首,叫一个上前按一个手印,动作非常利索。但凡有一点犹豫,都是他们对银子的不尊重。
一共签了三百一十个人,剩下的一百多人都是小孩子,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极少,不超过十个。
其中青壮年一百六十一人,还有干活厉害的女子十一位。
“现在我叫到名字的出列。”
沐莜莜拿起册子。
“赵河,刘小杰,张望………”一共二十三个人,一家一个青壮年。
福源村的人都是以前逃难过来的,所以姓氏很杂。
“赵河,明天一早你就带着大家将山上的花椒树都挖下来,种到山地那边。种的时候记得来找我,我教你们怎么种。”
“是,东家。”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266/4209906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