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刚穿就嫁了村里最俊的书生?大赚 > 第 326章稻谷大丰收

第 326章稻谷大丰收


每天的肉她会让无忧买回来,她也见到了无忧,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少年。

浑身气质冰冷,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

他轻功了得,来回也就一刻多钟的时间。

这么年轻就有这么好的武功,可见受了多少苦。

家里人早上早早去收稻谷,按时回来吃饭,还以为肉是沐莜莜自己去镇子上买的。

景惠帝一直在关注着福源村的情况。

福源村因为每户人家分到的地少,只有三四亩,而家里人又多,稻谷收的很快。

不过两天时间就收完了,又两天时间,谷子也脱完了。

赵管家让人一称,亩产平均一百八十公斤左右。

天呐!

“一百八十公斤,老头子,一百八十公斤,我没听错吧?”赵婆子摇着赵管家的胳膊不敢相信。

不止她,其他人也不敢相信。

这么高的亩产,有生之年他们听都没听说过。

不止翻了一倍,是翻了两倍。

赵管家也有些不敢相信,“要不我们再称称?”产量这事可不能马虎。

庄子上可是有皇上的人盯着的。

大司农也会时不时来看一眼。

不能弄错了。

其他人也说:“好,我们再称一遍。”

大家伙又称了一遍,确定了,就是一百八十公斤。

“是真的,真的是这么高的产量!”

“少夫人太厉害了,都是咱们少夫人的功劳。”

“对,少夫人就是厉害。”

“……”

七十四亩地,一共一万三千五百公斤粮食。

这还不算稻种。

他们按照少夫人的方法,将里面长得高稻穗饱满的提前挑了出来。

一共有九十来斤,这些是明年的稻种。

精米五千二百一十四公斤,粳米四千零二十公斤,糙米四千零八十公斤,米糠一百八十六公斤。

不止赵管家高兴,福源村整个村的村民都高兴。

这么多的稻谷,少夫人一定会很高兴。

虽然基本上是少夫人的功劳,但他们也在勤恳干活侍弄地不是?

少夫人一定会给他们奖励的。

赵管家准备写信将这个好消息给沐莜莜送过去,但银蝶感觉太慢了,还不如她骑马去亲口告诉少夫人。

稻谷产量的事情,皇上和贤王都知道了。

景惠帝虽然料想到产量会很好,但听到的时候还是心里一颤。

一百八十公斤!公斤!不是斤,不是一百八十斤,是一百八十公斤。

一向没有表情的景北辰脸上也出现了震惊之色,声音隐隐带着激动,“父皇,这个产量,儿臣真是闻所未闻。”

景惠帝冷静下来,笑着说:“不说你,就是朕也从未听说过。”

“等沐莜莜的种植方法普及,咱们很快就不用担心百姓的温饱问题了。”

景惠帝赞同地点头。

粮食增产的方法有了,让百姓都吃饱穿暖就是时间问题。

贤王府。

贤王再一次为自己怎么不早点知道沐莜莜有这个能力而后悔。

要是早些知道,他会尽快控制住人,绝对不会让这件事情传到京城。

景子越自然也知道了这件事情。

他心里为自己的眼光而骄傲。

不愧是他看上的人,不止容貌绝色过人,连能力都这么高。

他不止一次在心里后悔,应该再等等,不应该听从母妃的话那么早成亲。

世子妃一个小门小户家出生的人,只懂得谨小慎微,管理后院,给不了他任何助力。

沐莜莜的家里人虽然同样给不了自己任何助力,但沐莜莜的能力远超世子妃,就提高稻谷亩产这一个能力,那已是天大的助力。

可惜时间没有办法倒退。

银蝶到沐家村的时候,沐二贵家的稻谷已经收完了,正在脱谷子。

“少夫人,村里的稻谷都收了,亩产一百八十公斤左右,总共一万三千五百斤。”

祁淮蓉倒吸一口凉气,“产量这么高?”

“对,小姐,就是这么高。”

产量在沐莜莜的预期之内,以现在的种子质量,也就这个产量。

沐二贵一家知道福源村的地产量这么高,那更是干劲儿十足。

现在稻谷收了,脱谷子的话是力气活,祁淮蓉不需要参与。

祁淮蓉在家做饭,沐莜莜和银蝶带着多多去了福源村。

去福源村主要是为了给村民们卖粮食。

沐莜莜到的当天晚上,赵管家通知村民们第二天准备来买粮食。

村民们高兴极了,他们就在等这一天。

第二天早早就在宅子外面排队等着。

沐莜莜是被自家儿子的小爪爪拍醒的。

“你这个臭家伙,怎么醒的那么早?”

她抓住小家伙作乱的小手,小家伙以为娘在跟自己玩,笑地圆溜溜的大眼睛弯成了一道月牙。

“咿呀咿呀……”娘,玩……

看了看外面,天色已经大亮,沐莜莜就起床了。

梳洗完解决了多多的个人问题,打开门走了出去。

外面叽叽喳喳地,不知道在干什么。

刚好看到赵管家从外面进来,沐莜莜问道:“赵管家,外面为何如此吵闹?”

“是村里人,早早就排队在宅子外面等着。是不是吵醒少夫人了?我出去跟他们说说。”

“不用了,不是他们吵醒的。既然他们这么早来了,你们吃完早饭就去给他们登记称粮。”

“是,少夫人。”

吃完早饭,赵管家和几个儿子出去看着称重。碧蛾记账,银蝶收银子。

“赵管家,我家要二百公斤糙米,五十公斤糙米,二十斤精米。”

就算今年家里挣了些银子,但村民们还是舍不得买太多精米。

精米逢年过节吃吃就行,粮食可比往年多了很多,春天再也不用只吃野菜裹腹了,他们要知足。

银子还要攒着盖房呢!

“我家要二百五十公斤糙米,二十斤精米。”

二十三户人家,最多的一户人家买了四百公斤糙米,五十斤精米。

少的只要了一百来斤糙米。

收上来的糙米卖的差不多了,剩下一百多公斤。

精米卖出去了二百多公斤,粳米四百多公斤。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266/4209894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