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刚穿就嫁了村里最俊的书生?大赚 > 第 400章沐子杰不读书了

第 400章沐子杰不读书了


很快,他就跑了进来,满脸笑容。

沐莜言好奇道:“子杰哥,你不是有事吗?怎么这么快就解决了?”

沐子杰挑挑眉,“一点小事情。”

他一看沐莜莜前面的纸张,上面已经写了十几个人的名字了,“莜莜姐,你把我也写上去吧。”

沐莜莜疑惑道:“你不是要去读书吗?写你干什么?”

“我不去读书了,我想学酿酒。”

“什么?”沐莜莜刚张嘴,就被沐莜言拔高的声音刺得闭上了嘴巴。

沐莜言满脸不解,“子杰哥,读书读的好好的,你为什么不去读书了?”

“我觉得我不是读书的那块料,也不是很喜欢读书,再读下去除了浪费家里的银子也没什么回报。”

沐莜莜看着他问:“你跟家里人说了?”

“嗯,说了。”

“他们都同意了?”

“嗯。”

“我知道了你是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孩子。既然你想清楚了,你家里人也同意了,那我就把你的名字记上了。”沐莜莜说。

沐子杰抿嘴笑了。

他就知道莜莜姐了解他。

将他的名字写上,沐莜莜提了个醒,“不过钱爷爷收徒弟的事,还要他亲自过目,我不能打包票说一定能选上你。”

沐子杰非常自信地说:“莜莜姐放心,我会在钱爷爷面前好好表现,一定会让他选上我的。”

他经常帮家里干活,干什么都很麻利。

别看他年纪小,没事就跟着小文哥习武,力气可不小。

沐莜莜看他比往日活泼了自信了的样子,笑着说:“那我拭目以待。”

沐莜文拍拍沐子杰的肩膀,鼓励他,“我相信你一定能行。”

“我也相信子杰哥……”

“……”

小伙伴们都鼓励他,就连小多多也捏着拳头说:“子杰舅舅,可以……”

沐子杰更加有信心了。

下午,沐福生带着沐子杰去了书院。

夫子们虽然遗憾沐子杰不读书了。

他是个非常乖巧认真的孩子。

但有些事情不是认真了就能行的。

也尊重他们的决定。

沐福生还带着沐子杰去给沐小梅说了一声。

她自然也是尊重家里人和沐子杰的决定。

沐福生和沐子杰乘着牛车回来,村民们看到了都很疑惑。

不是刚才将子杰送去书院了吗?

难道子杰生病了?

可是看他面色红润的样子根本不像是生病了的样子。

“福生,子杰怎么又回来了?”

“对啊,不是刚才送去书院了吗?”

沐福生如实说道:“子杰不读书了,就回来了。”

这事也没什么可隐瞒的。

“啥?不读了?为什么?”听到的村民们惊了。

“子杰不想读了。”

“子杰不读你们就让他不读了?那前面读的那几年不是白白浪费了吗?”

现在的人送孩子去读书,都是想要一个好的结果的。

就算读书不好,不考几次他们是不会放弃的。

像沐子杰读了几年连童生试都没参加就不读了的几乎没有。

起码他们还没见过。

沐福生笑了笑,“哪是白读了?子杰不也学到东西了吗?没白读。”

关于这件事在村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都说沐顺一家人太顺着孩子了。

晚饭后,这就成了大家的话题。

“子杰不去读书了,你们知道没?”

“知道知道,哪能不知道?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都读了好几年了,现在却不读了,以前的银子都浪费了。”

“是啊!现在不读了,确实是浪费了。”

何桃红蹙着眉头,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

不行,她明天得去趟书院,交代交代他们。

不能让他们学沐子杰,被带坏。

第二天,钱云山和钱双儿搬房子。

有祁家的下人帮忙,再加上他们东西少,不到半个时辰就搬完了。

钱云山要考察收徒弟了。

沐莜莜将自己记下的二十五个人叫了过来。

这些都是她根据对他们的印象精心挑选的。

有一个比沐莜莜年纪大一岁的男子问:“莜莜,你叫我们过来干什么?”

“钱爷爷想收五个徒弟教酿酒,要从你们中间选五人。”

酿酒!

这可是门好手艺啊!

沐莜莜提醒道:“不过要先说好,当钱爷爷的徒弟呢,要先签契约,要是泄露酿酒的技术或者自己单独开酒铺要赔偿上万两银子。同意的留下,不同意的走。”

“我们同意,同意。”

他们可不会做忘恩负义的人。

“大家排好队,一个个进屋子里去。”

最后钱云山选的五个人里面有沐子杰。

“莜莜姐,我做到了了吧?”

沐莜莜不吝啬自己的夸奖,“嗯,很棒。”

沐子杰笑弯了眼睛。

沐莜莜见其他没有被选中的人垂头丧气的,开口说:“没有被选中的你们也不要伤心,都去酒厂帮忙,到时候钱爷爷会给你们安排要干的事情。”

“一年一两银子的工钱,你们五个一年三两银子的工钱。”

他也能挣银子!

沐子杰回家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里。

哎哟喂。

从今天起子杰就是他们家最能赚银子的一个了。

沐顺眼角眉梢都透着喜悦,“跟着你钱爷爷好好学,不要偷奸耍滑。”

沐子杰重重地点头,“爷爷,我会的。”

选好人后,第二天就开始酿酒了。

酿造葡萄酒和白酒的区域是分开的。

互不打扰。

酿白酒的原料有大米糯米小麦玉米这几种。

江州是南方地区,种大米和糯米,大米家里有的是,糯米是沐莜莜买的,买了五千斤。

小麦和玉米是在偏北的地方种,这里虽然有卖的,但价格高,一斤小麦要十二文钱。

沐莜莜前面找了洛明川,让他牵了线,从漳州一个粮商那里买的,一斤小麦八文钱,玉米四文钱。

她各买了五千斤。

要是有高粱就好了,高粱可是酿酒的好原料。

但她打听过了,这里是没有高粱的。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266/4209887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