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0到1的突破,投稿就是CNS!
当张明浩、朱炳坤等人正在闲聊的时候,报告厅发生的事以极快的速度传遍了整个会场。
当时报告厅里聚集了一百多人,这么多人到会场里分散开来,也就让酒店大厅、餐厅以及其他各处的学者们,都在说着相关的事情。
学者也是普通人,也同样会非常八卦,尤其是学术圈内的八卦,还就在会场中发生的。
那些知道消息的人都是津津乐道的说着。
最开始讨论的还只是报告厅的事情,后来又涉及到了方永生和张明浩的项目恩怨,再到前一天大厅前台张明浩对方永生说的话。
之后就是方永生团队的报告,张明浩在下面做了一个评论。
等等。
从头到尾,一个一个的事情,都被扒的清清楚楚。
“方永生说张明浩的研究不行,结果人家转头跳过了科技部高科司,依旧申请到了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
“肯定是有大佬出手了,也正常,张明浩这么天才,任谁都会看好!”
“确实非常天才!你们当时没在,我就在现场,那么复杂的方程组,张明浩现场求解也就用了二十分钟!”
“他的求解过程根本看不懂,没有逻辑性,但就是求出了结果!”
“牛不牛?!”
“张明浩绝对是数学天才,他写的东西要理解都不容易。”
“数学本来就是年轻人的天下,徐斌、曹建坤也不知道犟什么犟,四十多岁,都过了年纪了……”
“我当时就看好张明浩!”
到处都是闲谈,到处都是讨论,一直到第二天,依旧有人不断的说着。
张明浩和薛坤一起吃个早餐,路上就有一大堆人打招呼。
等进了餐厅以后,马上就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很多人都看了过来,眼神中有好奇也带着惊叹。
事情彻底发酵了。
前一天,大家只是说一下发生的事情,等事情说完了以后,不少人就去研究了一下张明浩的求解过程。
有一张拍摄的很清晰的照片,上面就是整个白板的求解过程。
这张照片传遍了整个会议。
九成以上的学者都专门看了一下上面的求解过程。
他们发现看不懂。
有些人仔细的研究很久,终于是摸到了一些边角,发现张明浩是用近乎于‘猜数’的方式完成的求解。
这可就太了不起了!
猜数,听起来是很不严谨,好像是很幼稚的方法,实际上,这是数学天才独享的领域。
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做高中的选择题。
有些学霸根本不用求解,只是在四个选项中找找答案,就能轻易找出正确的一个。
或者是用代入计算,或者是用其他有窍门的方法,总之,能轻易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能快速从选项中找出答案。
普通学生,思维不是那么灵敏,就只能对照题目一步步进行计算。
即便是都能得到答案,两者在解题上花费的时间也截然不同。
再比如,平面坐标系画图形。
学霸看到一个函数,分析一下参数就能直接画出图形,普通学生碰到没见过的函数,就只能一个点一个点的画,最后再连接起来画出图形。
以上都是简单的数学例证。
当数学内容变得难度更高,一般学霸也就变成普通学生了。
只有最顶尖的数学天才,才能面对复杂数学问题上快速找到捷径。
奇异色点方程的求解就是个例证。
方永生、徐斌等人一起塑造了方程,但他们在方程的求解上,也只能走‘普通路线’,张明浩简单研究一下,就快速找出了‘猜区间结果’的捷径。
崔济也仔细研究了白板上的求解过程。
他早上见到张明浩,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昨天做的求解,是通过不断预估缩小范围找到的?”
张明浩点了点头,不在意道,“就是不断的预估,划定一个大范围,然后再不断缩小。”
“这样就跳开了复杂变换。”
他说的轻松。
崔济却听的直扯嘴角,一时间都有些无语,他摇了摇头,苦笑道,“你的数学水平真是……”
他组织了半天语言,最后说了句,“不去做纯数学研究,太可惜了!”
张明浩笑了笑。
薛坤顿时不愿意了,“你们怎么都劝张明浩做数学研究?”
“不是说数学水平好就必须要研究数学,数学物理不分家,数学水平高才要更专注于物理方向。”
崔济哈哈一笑,挤兑了句,“薛教授,你是不是怕张明浩研究数学,你就带不了了?”
薛坤顿时摇头道,“这都完全没有关系。”
“现在来说,他做什么研究,我也带不了了。”
“我一直都是被学生带的……”
他说着自己都笑了,周围人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好多人也都羡慕看着薛坤,竟然能有这样一个天才学生。
作为导师被学生带?
躺赢啊!
……
报告厅的事件影响确实很大。
当天去参加报告会上,张明浩进入报告厅就感觉到了。
有不认识的学者主动招呼他坐过去,好多人还主动过来认识。
他仿佛成了最受欢迎的人。
这和之前完全不同。
之前也有很多人能认出他,但也只是远远看一下,因为也不熟悉,不会主动过来说什么。
现在则是热情多了,甚至有做报告的学者,从讲台下来以后,都特别过来问一下对研究有什么看法。
张明浩也感觉稍微有些不适应,他习惯在后排当一个默默无闻的路人甲,而不是总是被众人瞩目。
不过还是有好消息的,第一场报告结束以后,他就发现多了一条系统提示——
【思维+1。】
【思维:85。】
思维数值再度上涨,也就代表又变聪明一点。
“看来要多参加这种学术会议,能听到很多新的设计研究、新的方法。”
“增长了见识,也增加了很多知识以及对研究的认知。”
“还能让思维得到提升……”
思维数值上涨的感觉太好了。
张明浩也不再受其他影响,每一场报告都听的非常认真,而听报告对他来说,已经变成了享受‘经验’提升的过程,耳边仿佛传来一个个的提示。
【经验+100。】
【经验+100……】
他连着听了一整天,从早上听到了傍晚时间,甚至还有些意犹未尽。
会议最后一天,只在上午安排了少量场次的报告。
下午就是闭幕式。
等闭幕式结束以后,超材料大会就结束了。
张明浩、朱炳坤几人一起到酒店周边转了转,吃了顿丰盛的晚餐,随后就赶飞机回了江州。
抵达江州,已经是凌晨时分了。
张明浩拖着疲惫去教师公寓的出租房睡了一大觉。
再懒散的爬起来,推开门朦胧的注意到客厅里有个人影。
“早啊!”
他下意识打个招呼,仔细看了两眼,顿时呆立在原地眼神动也不动了,“余姐?你这是……”
余敏霞只穿着沙滩两件套,她转过头见到张明浩也愣了一下。
等反应过来,迅速护住关键部位,飞速冲到了卧室里,还‘嘭’的一下带上了门。
张明浩绷了绷嘴,满脸淡然的走进卫生间洗漱。
等再回到客厅的时候,余敏霞已经穿戴整齐,她的脸颊稍稍有些红润,赶忙解释道,“我还以为你没回来呢……”
“昨天晚上回来的,凌晨。”
“怪不得。”
余敏霞郁闷道,“你刚才都不知道回避一下,还看……”
“这有什么可回避的?”张明浩笑道,“游泳馆到处都能看到,不过你身材真好,赞一个。”
他说着还竖起了大拇指。
余敏霞翻了个白眼,心里不由产生了点小窃喜。
两人正说着,就听到卧室里传来一声喊,“霞霞,你在和谁说话。”
咯吱,门开了。
李莉睡眼朦胧的打开了门,她穿着一身松垮的睡衣,肚子和双腿完全露在外面,三角衣服看的清清楚楚。
张明浩仔细看了眼,迅速用力捂眼、转身,痛苦的喊出声,“我的眼睛、我的眼睛……”
李莉顿时精神了。
她都没关门,稍稍整理下睡衣,气的几步走过来,“有这么难看吗?霞霞,你评评理!”
“哈哈哈~~~”
余敏霞笑的捂住了肚子,想想刚才张明浩看自己的反应。
再想想现在……
心情都变得非常好。
张明浩和余敏霞、李莉打趣几句,出门去吃了早餐,也边想着应该去买个房,有个稳定的住所。
合租,很不方便。
如果合租对象都是性格好、干净卫生、长得漂亮的美女,每天还能养养眼……
总之,很不方便。
他也是赚了几千万的人了,后续也确定会在江州大学工作,也不适合再继续进行合租了。
……
“你要买房?!”
博士生工作间,和陈兰君闲聊了几句说了下买房的想法。
陈兰君顿时眼前一亮,眼中的八卦色彩浓重到快溢了出来,“想好买哪里了吗?”
“教师公寓……”
“不好!”
陈兰君顿时否定道,“教师公寓太差了,环境差,又是旧楼,而且离学校这么近。”
“离得近不是优点吗?”
“当然不是优点。”
陈兰君认真道,“你仔细想想,以后你会在学校工作,成了教授,有好多的学生,也会多了很多事务。”
“如果你住的这么近,学校里的人找你是不是很容易?到时候,什么事都能找到你头上。”
“距离远一点,一般的事情都找不到你的。”
“呃~~~”
不得不说,很有道理。
“住远一点最舒服了,学校附近几公里有很多好的小区。”
“比如,富兴公馆就很好,环境好,距离有五公里左右,开车一会就到了。”
“我推荐你买这个小区,一步到位,以后结婚也可以在那里,孩子也能在江州大学的附属实验小学读书。”
“等孩子长大了……”
张明浩听的都头晕了,连孩子长大都想到了?
再考虑是不是要养老?
许超忽然弱弱的来了句,“张明浩买富兴公馆不适合吧?”
“那个小区都是别墅,最小的也超过两百平米吧?”
“他一个人怎么住……”
张明浩顿时看向了陈兰君。
陈兰君喃喃道,“可以先放着啊,等以后结婚用……”
“结婚用确实可以,但还是太大了吧,那边都是三层的,感觉适合三代同堂一起住,结婚就两个人也不适合。”
“怎么不适合?上下三层多好的,住着舒服,面积大。”
“你不考虑打扫房间的问题吗?”
“可以雇人……”
两人开始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论战。
张明浩都听的有些头晕,他觉得许超说的很有道理,是真正站在生活角度考虑的,陈兰君有点理想化……
呃……
为什么要想这个问题,感觉完全在浪费脑细胞!
他摇了摇头,正打算看看资料,就见刘磊走过来喊了一声,“组长,来一下。”
张明浩当然不是组长。
刘磊、赵林薇都觉得他比杜伟更有权威,也都是顺着他说的方向做研究,就喜欢叫他‘组长’。
后来杜伟也跟着叫起了组长。
理论组就有了两个组长,一个是虚假的组长杜伟,一个是实质的组长张明浩。
张明浩起身去了理论研究办公室。
刘磊找他过去,还是说一下这几天的研究情况,他们的研究比之前要强出很多,有了不少理论关联性的发现。
这主要是因为方向明确。
之前研究的是框架性的理论关联,就像是把两个完全没有关系的事务,强拉硬拽的关联在一起。
现在则是很明确,是找镍/三氧化二铝金属陶瓷形成金属网格和高温超导β型电荷载流体之间的关系。
因为都是明确的现象,后者还有很多底层基础的理论研究,就能在微观机制上找到关联了。
“β型电荷载流子,也就是β型型空子配对,机制上呈现出……”
“邹建勇那边发了一些资料,有打光照射形成空子的动态研究,上面说……”
“所以我们找到了一种反促的动态关联,和多孔陶瓷中镍网络建立所形成类似于电流回路的微结构有关……”
杜伟详细做了解释。
从张明浩说起研究方向一直到现在,他觉得找到这种关联是最明确,也最能理解的。
因为两者都是电子运动行为带来的。
当发现电子运动行为相似,也导致了类似结果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是一种理论机制的关联了。
张明浩很认真的听着。
等全部理解以后,他试着用了一下《正确感知》,发现找到的机制关联是正确的,只不过推断是错误的。
这并不是什么‘反促的动态理论关联’,只是两种现象种电子行为的相似之处,但意义依旧非常重大。
他没有说结论错误,而是认真道,“这是到现在为止,最明确的发现,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点,做扩大性研究,同时也可以开启实验了。”
“实验?”杜伟有些疑惑。
“对,实验!”
张明浩道,“要对做镍含量增加过程所带来的电磁特性变化研究。”
“邹建勇那边,让他对几种镍化合物以及铝氧化物进行低温超导测试,我需要所有数据。”
“如果我们能把两个方向的数据关联在一起,就能确定铝元素以及铝和氧的共用电子,对于ZXZ现象的促进作用。”
“我相信,这一促进作用同样适用于高温超导。”
“换句话说,我们就能以此推导出哪些特殊构造的铝基材料,会拥有高温超导特性。”
杜伟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等张明浩离开以后,他立刻忍不住对刘磊和赵林薇说道,“如果能找到一种拥有高温超导特性的铝基材料,你们知道代表什么吗?”
“代表什么?是个不错的研究?”刘磊问道。
“不错?只是不错?”
杜伟的表情有些夸张,他深吸一口气,认真道,“这是打破0到1的限制,高温超导领域的重大发现。”
“简单来说,随意投个稿,就能登上CNS发表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257/1111102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