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4章
孙红心懒得理会这种无意义的争执,拍了拍张航的背说:“别跟傻子一般见识。”他不再搭理何雨柱,转而看向易中海,语气里透着不耐烦:“一大爷,您还有事没?有事说事。至于您带来的这位‘打手’——整个南锣鼓巷哪个小混混没来找我看过伤?傻柱敢动我一下,我让他今天起就躺床上。那帮小子读书不行,打架可一个比一个在行。”
这话点醒了易中海和何雨柱。确实,南锣鼓巷光四合院就编到95号以后,住着几千人,街溜子自然不少。他们平时打架受伤都来找孙红心看,既方便又便宜。要是孙红心真开口叫他们帮忙,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易中海心里已经开始后悔开这个会了。本想给孙红心点颜色看看,反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他只好硬着头皮说:“孙家小子,听说你常跟三大爷买鱼?这可是投机倒把。作为院里的一大爷,我得批评你。”
孙红心听得直皱眉:“易中海,别说我找三大爷买鱼算不上投机倒把,就算是,也轮不到你管。这样,你去举报吧——派出所、街道办,随你便。就我买的那点凑不成一斤的小鱼,加上我这年纪,顶多被教育两句。不过我得提醒你:你徒弟贾东旭,他家就他一个城市户口,那点配额养五口人够吗?多出来的粮食哪来的?”
“我没证据不乱说。但我可以让人天天盯着他。从今往后,他家在外头买一次粮,我就让他进去一次。不饿死几个人我跟你姓——要玩,就试试看。”
贾家几个大人听得浑身发抖。孙红心的姐夫是巡防队长,他要真盯上你,绝不是说着玩的。私下买粮不算重罪,抓到了也就关一两天。可要是被接连逮到十次八次,工作肯定保不住——哪个单位会要一个三天两头被教育的人?
不光贾家头上冒汗,易中海和刘海中也是。这年头,谁家没去过鸽子市买过东西?这种事虽然不合法,但政府其实是默许的,只要不囤货牟利,基本没人追究,算是一种不成文的规矩。
既然是暗地里的规矩,自然不能拿到明面上说。易中海这才意识到自己办了件多蠢的事——孙红心买的那些小鱼小虾,就算他去举报,凭他在派出所和街道办的关系,估计也只是被叫去喝杯茶罢了。
可要是孙红心反过来报复,那被抓到把柄就严重了。
“你……你……”易中海指着孙红心,话都说不全。
“手收回去。”孙红心的眼神冷了下来。
易中海还真不敢再指,哆哆嗦嗦地收回手。看着孙红心的眼神,他莫名觉得再指下去,这手怕是要保不住。
“还有事没?”孙红心今晚第二次问出这话。
还剩最后一件事:给贾家捐款。易中海其实已经不想提了,可看着徒弟的眼神,还是硬着头皮开口:“咱们院的传统就是互相帮助。贾家只有东旭一个人挣钱,却要养五张嘴,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我和二大爷商量,号召大家给贾家捐点钱。”
一直没吭声的贾东旭也装出可怜模样:“我代表全家谢谢大家了。”
看着这两人不要脸的嘴脸,孙红心只觉得眼睛脏。他拍了拍张航,拎起小马扎就要走。
虽然刚才被孙红心震慑过,但关系到自家收入,贾东旭那不太灵光的脑子顿时一热:“孙小子,你什么意思?”
孙红心莫名其妙地看他一眼:“我早说过不和你家来往,这事全街道都知道,你忘了?”
“你说不来往就不来往?”比贾东旭更蠢的是他那胖得像猪的妈,她甚至跳到孙红心面前嚷嚷。
“这事不由我说,难道由你说?”孙红心简直想笑,也真的笑了出来——他从没见过这么厚脸皮的人,“贾家婶子,你可真逗。别人都说了不和你家来往,你还拼命往前凑。不过你再怎么凑,我家也不会和你家来往——没别的,就是跟你家来往太费钱。”
这话一出,场面顿时乱了,嘻嘻哈哈声中有人起哄:“对,费钱!我家也不跟贾家来往了!”
眼看控制不住场面,易中海知道自己必须出面了。他拿起搪瓷缸在桌上敲了几下:“安静!安静!孙家小子,你这是在破坏大院团结!再这样我们院可容不下你!”
“真的吗?”孙红心歪着头好笑地看向易中海,眼神里全是戏谑,像在看一个小丑。
易中海骑虎难下。他知道要是压不住孙红心,自己在大院的威信就全完了:“当然!我们院是先进大院,互相帮助是我们的传统!”
“对。”何雨柱又跳出来附和。
本想回家种菜,孙红心却被蠢货惹得不耐烦,索性重新坐下:“易中海,我真怀疑贾东旭这些年跟你学了什么?厚脸皮吗?”
易中海刚要反驳,孙红心摆摆手:“别急,听我说完。如今国家提倡男女平等,但几千年传统是男人养家。贾东旭二十六七岁,连家都养不起,还有脸让大家捐钱?这不是厚脸皮是什么?
我十五岁,还在读高中,一个成年男人好意思向孩子要钱?我就是敢给,他敢收吗?”
孙红心扫了眼易中海和贾东旭,两人已抬不起头。他们这才想起孙红心还没成年,可惜为时已晚。
“而且易中海,你书读得不多,倒爱讲大道理。你说互帮互助?前提是‘相互’,这院里有谁受过贾家帮助?按你的意思,是大家帮贾家才对吧?
再说,互帮互助本就和钱无关。比如三大爷家忙,我帮忙带解娣写作业;我姐不在,三大妈帮我洗衣打扫——这才是互帮互助。你那是玷污了这个词。
至于先进大院,怎么来的你心知肚明。那是靠我一张张方子换来的。这荣誉,我提得起,你却不配。”
孙红心又看向何雨柱:“傻柱,你更没资格说我。这三年来,雨水在我家吃了不下三百顿饭,哪顿不是和我们一样?你妹妹饿哭的时候,那些讲互助的人谁管过?
院里孩子的作业,只要我有空,哪次不是我耐心教?我可曾要过回报?这才是互助。
你呢?连亲妹妹都没照顾好,雨水有两回学费还是我姐垫的。
我爱吃辣,我姐想请你教几道家常川菜,不涉秘方吧?她带了五斤鸡蛋、十斤肉、三十斤棒子面给你,拜师礼都够了吧?你收礼时,‘互助’二字去哪了?”
两家情况差不多,都是大的带小的,我姐姐比你还小两岁,而且大家都知道她只是我堂姐,雨水可是你亲妹妹,比比看,你这哥哥当得合格吗?
就你这样,还好意思说互相帮忙?炒菜那点油烟都糊脸上了吧,说你无耻都是轻的。
一旁的何雨水已经哭成了泪人。这半个月她大多在张航家吃饭,但粮食都是孙红心带来的,还都是白面。
孙红心朝何雨水招招手。
“红心哥。”何雨水跑过去,眼泪止不住地流。
“别哭,红心哥没嫌弃你,你航子哥也是。以后照常来吃饭,知道吗?”孙红心是怕小姑娘脸皮薄,听了刚才的话就不肯来了。
张航也说:“对,雨水,明早早点过来,你红心哥带了炸酱,够俩人吃炸酱面,让他啃窝窝头去。”
“噗嗤。”何雨水这才破涕为笑,小脸却已哭花了。
“去洗洗脸,写作业吧,这儿不用你管。”孙红心轻轻推了推她。
“嗯。”小姑娘听话地跑开了。
何雨柱恨不得把头埋进裤裆里,实在没脸见人。
四周议论纷纷。
“雨水那丫头天天往红心家跑,他说三百顿都说少了,人家可从没提过。”
“我家孩子作业都是红心辅导的,成绩进步不少,我送东西感谢,他一次没要。”
“红心给大家看病也比医院便宜。”
“还有燕子,街道办有事找她,哪次不是尽心帮忙。”
“要说这院里谁帮人最多,还真是孙家姐弟,一大爷也就嘴上说说。”
阎埠贵在底下暗自庆幸,还好听了孙红心的话没往中间坐。看易中海和刘海中那样子,跟架在火上烤似的,特别是易中海——主要是他在和孙红心对线。
说对线都算抬举,根本就是被咔咔乱杀。
孙红心还没完,今天非把易中海的脸踩在地上摩擦不可。他拍拍手,把大家注意力引过来:“各位邻居,伟人教导我们要吃苦耐劳,这话也可以理解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可贾家呢,整天喊日子过不下去,家里三个大人,两个在家做家务。家里有那么多家务吗?吃不饱就出去找点活儿干啊,一个月捡废品也能挣几块钱吧?或者回村里挣工分,至少能糊一张嘴吧?”
人家偏不乐意,宁可伸手讨饭也不愿动手干活。而咱们院的一大爷倒好,非但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还有脸张罗捐款,谁不捐就是不团结——这算什么觉悟?不就是明晃晃的剥削吗?这和咱们刚推翻的老蒋有啥两样?
咱们为啥要推翻老蒋?不就为保住自己的财产不被白白剥削吗?老蒋剥削的是全国,易中海剥削的可是全院!
再说那老蒋剥削归剥削,好歹还拉队伍跟小鬼子打过仗。他易中海除了剥削咱们,还干过啥?
这话像刀子一样扎心,易中海冷汗直冒。要是孙红心这话真被当真,他怕是离吃枪子儿也不远了。“孙家小子,你、你别胡说,我啥时候剥削院里了?”
见易中海浑身发抖,孙红心笑得愈发痛快:“没有?那你刚才在干啥?全院几十双眼睛盯着、几十对耳朵听着呢!”
“我……我……”
“行了孙家小子,得理且饶人。”易中海结结巴巴说不出话,好在有人来撑腰了。后院的聋老太太被一大妈搀着,拄着拐杖慢慢走过来。
大伙儿见老太太来了,都以为这场闹剧该收场了。只有孙红心不这么想——来得正好,干脆一锅端!“哟,老太太来啦?您这话说得好听,得理且饶人。可您这干儿子,没理都不饶人呢,现在倒让我得理饶人?说不过去吧。”
说完他不再理会聋老太太,继续盯着易中海:“我说贾东旭跟你学得不要脸吧?几岁小孩吵架吵不赢找家长还情有可原,您这几十岁的人,跟十五岁孩子讲理讲不过,还好意思请家长?”
易中海和聋老太太的脸唰地红了——不是羞的,是气的。谁也没料到孙红心竟从这个刁钻角度发难。
院里看热闹的人有一个算一个,笑得前仰后合,站不稳也坐不住。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251/4210275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