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开局断交,医者不可辱 > 第30章 第30章

第30章 第30章


看得出孙燕在这片人缘很好。

孙燕拉了弟弟一把,跟着大婶走进去:“田家婶子,我田叔在吗?这是我弟孙红心。”

孙红心连忙问候:“田家婶子好。”

“好、好,这孩子真精神。”大婶一边笑应,一边给他俩倒水,“燕子,找你田叔有事啊?”

孙燕接过水喝了一口,天热,走几步就出汗了:“是这样,我结婚后就搬走了,现在我弟一个人住95号院。他想在屋里装个厕所,再盘个火墙,琢磨着房子也有些年头了,干脆拆了重建。这活儿,只能来找田叔帮忙。”

“什么活儿非得找我?”话音未落,一个精干的中年男人走进屋来。四十来岁,一米七五上下,皮肤黝黑,精神头很足,脸上笑呵呵的。

来人正是田力。

“你回来得正好,省得我去叫你了。燕子找你有事,这是她弟弟红心。”大婶笑着埋怨了两句,顺便介绍了一下。

“燕子,这就是你弟弟啊?咱们这片的小名人嘛!”田力常接工程,和街道办打交道多,对孙红心也有耳闻。

“什么名人不名人的,田叔,这活儿您可得帮我们。”孙燕也笑着接话,带着晚辈的亲昵。

“你说说看。”

孙燕就把弟弟想要翻建房子的事又说了一次。

对一般人家来说,拆房重建是大事,但田力做这行久了,没多犹豫就应了下来:“行,这活儿我接了。”

不过孙红心还有补充:“田叔,您会装暖气片吗?”

“那有什么难的?就是材料我这儿没有。”田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

孙红心打算多跑几趟信托商店,看能不能直接买到现成的暖气片。如果买不着,他就准备去拆师傅家的,再找人照着样子做一套。

暖气片在19世纪末的欧洲就已经发明,四十年代经苏联传到国内,但真正普及开来要等到八十年代。这东西技术上并不复杂,国内现在也有人能做,只是需求太少。因为暖气片是铸铁的,又赶上全国大炼钢铁的特殊时期,铁料珍贵,一套做下来加上水管,少说也得一两百块钱,普通人家根本舍不得。

不过对孙红心来说,这笔钱不算什么。这年头他不敢明目张胆赚钱,但合法路子也不是没有,大不了去翻译外文稿件——以前不做是觉得没必要,不是没能力。

那时候的文字工作者可是最富裕的一批人,有名气的作家月入几千甚至上万都很平常。这相当于易中海辛苦好几年甚至十年的收入,有些作家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主动要求降稿费。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六六年。

当然,孙红心做翻译的收入比不上正经作家,但也绝对不少。

“没事田叔,您会装就行。我这几天跑跑信托商店,买不着就请人做。这一带轧钢厂工人多,做个暖气片还不是轻轻松松。”孙红心觉得,只要把师傅家的拆下来交给张刚,后面都不用他操心了。

田力也这么想,“那咱先去量量房子?你顺便说说打算怎么弄?”

“成。”孙红心求之不得。

说走就走,田力进屋拿了挎包,装好工具。

孙燕没跟着去,她知道弟弟不会亏待自己,房子随便他怎么折腾,肯定坏不了。

“姐,你下班取五百块钱给我,明天还得买暖气片呢。”见姐姐要走,孙红心赶紧拉住。他是不缺钱,可眼下手头确实紧,块儿八毛的有,再多就没了。

“行。”孙燕虽然心疼,还是答应了。

田力自己有自行车,对这一带比孙红心熟得多。孙红心只要说出院号,他就能找着路。果然,是田力领着孙红心穿胡同。这一片小巷子多,四合院长得又像,孙红心这种分不清东南西北的,自己走非迷路不可。

回到院里,阎埠贵已经回来了。这小老头真不怕热,大中午的还在前院浇花。

“三大爷,当心别热着了。”孙红心笑着打了声招呼。

阎埠贵正低头浇花,没留意有人进院,闻声才回头:“红心?这大中午的咋回来了?哟,田师傅也来了啊。”

“我打算修整下屋子,请田叔来瞧瞧。这车我就不往里推了,搁这儿成不?”这院里,恐怕也就孙红心敢让阎埠贵看东西。换别人,不留两根葱那是甭想。

“行行,你快去忙,车放这儿,丢不了!需要搭把手就喊我。”

进了中院,田力忍不住好奇:“红心,你们院这阎老师可是出了名的会算计。前些年我帮他封过外面那游廊,算账算得我脑仁儿疼。你倒是能让他这么痛快?”

孙红心竖起大拇指:“田叔好眼力。不过也说不上占多大便宜。三大爷是抠,但人不坏。一家六口全靠他那点工资,不算计着过,这年头真能饿肚子。”

“倒也是。”

走到自家房前,孙红心没急着开门,先指了指:“田叔,这整间后罩房加边上两间耳房,都是我的。”

“好家伙,这可不小啊。”田力吃了一惊。这加起来得有几十平,再算上房檐下的地方,奔一百平去了。

“我跟我姐的挨在一块,收拾起来也方便。”孙红心随口补了句,引田力进了屋。

暖壶里还有昨儿的凉白开,他倒了杯递过去:“田叔,喝口水。我这儿没生火,也没茶叶,您将就下。”

“客气啥。”田力摆摆手坐下,掏出卷尺和本子,“你具体有啥想法,说说看……”

孙红心思路很明确:这老房是砖木的,得改成砖混。面积够用,隔出两间卧房,外加客厅、厨房、浴室和柴房。

老屋层高足够,即便改了结构,屋顶仍保留“人”字形,上面还能搭个小阁楼。住人不合适,堆放杂物倒挺好。

怕说不清楚,他还拿了纸笔画示意。就是那画工实在不敢恭维,跟小孩涂鸦似的。

“我大概明白了。”田力端详着那张草图。想法是好的,可这么一改,花费少不了——几乎等于推倒重来,连地基都得动。“红心,这造价可不低,你想好了?”

“想好了。”孙红心点头,“田叔您估个大概的数。”

“你是只包工,还是工料全包?”这两样价钱差得远。

“工料全包。”孙红心答得干脆。他不仅不知道上哪儿买建材,连那些材料叫啥名都认不全。

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算出来的。田力把孙红心画的图收好,虽然有点嫌弃,但还是说:“这样吧,我可能得两天后才能给你报价。另外,你要在家里装厕所,我还得看看水管怎么走、下水道往哪儿通。等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再一次性答复你,怎么样?”

“行,那这样,田叔,到时候你直接找我姐。我除了晚上一般都不在家,跟着师傅在医院学习。你跟我姐说,她回来告诉我,我第二天就过去找你。”见田叔态度认真,孙红心反而不着急了。人家愿意把细节讲清楚,就说明是负责任的,那还有什么好催的。

“行,那我先量量尺寸。”说完,田力拿起皮尺自顾自忙了起来。

67  不然还有什么意义?

田力在那忙着,孙红心也不打扰。他一向有自知之明,不该自己插手的事,绝不掺和。

“那是在干嘛呢?”张航正要出门玩,见孙红心家门开着,就凑过来看。看见田力在测量房子数据,便随口问了一句。

“没看见在量尺寸吗?我打算把房子拆了重建。”孙红心指了指水壶,示意张航要喝水自己倒,然后轻描淡写地抛出一句。

张航听得打了个哆嗦,一脸不敢置信:“拆房子?你这房子好好的干嘛拆啊?”

孙红心懒得跟他解释这种问题,或者说,懒得单独向他一个人解释,就反问:“你妈在家吗?”

“在啊。”

“那你帮我把你妈叫来。”

“等着。”说完,张航一溜烟跑了。

没过两分钟,张丽来了,一进门就找孙红心确认:“红心,刚航子说你要把房子拆了重建?”

面对张丽,就有必要解释了,而且后面还得请她帮忙。“嗯,张姨,你坐。”见张丽坐下,孙红心一边给她倒水一边说:“是这样,张姨,我这房子连炕都没有,我又不喜欢用煤取暖,那味儿我受不了。夏天还好,冬天得多冷啊?我就想把房子拆了重建,弄堵火墙。

另外,我还想在屋里装个冲水厕所,以后上厕所、洗澡都方便,也不用再去中院打水,直接用管子把自来水接进屋。”

张丽一时说不出话,因为这确实是孙红心的风格——绝不委屈自己。只是她总觉得,这钱花得有点冤。不过他家条件好,愿意折腾,自己就算跟他再熟,也不好多嘴劝。

见张丽没说话,孙红心继续说:“张姨,拆了重建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到时候恐怕还得麻烦你给师傅们做做饭、烧烧水,我让三大妈过来帮您。”

“那都没事,就是你这……你这……”张丽欲言又止,半天接不下去。

孙红心知道她是想劝自己。但他一个穿越来的人,有条件的情况下实在不愿将就。这是两个时代的思维差异,他也不知该怎么向张丽解释,只能等房子建好再请她来看。

不过按这个年代的观念,恐怕房子装得再舒服、暖气片再暖和,在张丽看来,也还是不值得。

孙红心虽不知如何向张丽说明,却懂得怎样安抚她。他笑着挪了挪凳子,挨近她坐下:“张姨,别担心,房子拆了重建虽然花钱不少,但我能赚回来。我师傅的儿子在协和医院当西医,他们有些外国资料看不懂,雇我翻译,一千字给五块。”

“您想,以我写字的速度,一天写四千字不难,那就是二十块钱。建房子再贵,了不起也就是我几个月收入,您放心。”

张航在一边听得眼睛都直了。他晓得自己这兄弟懂俄语和英语,就算学习再不灵,也算得清一天二十、一个月就是六百。建个房子竟要花掉兄弟几个月的收入——这得是多大的开销?

张丽一时还没反应过来,一天二十块钱对她来说太过陌生。

田力动作麻利,半小时就测量完毕,记好数据,收拾工具打了个招呼:“红心,我再去看看下水道位置,看完就回去出图,过几天通知你。”

“好嘞,田叔您慢走。”孙红心起身送他。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251/4210273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