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69章
这七七八八加起来,光是明面上我都花了四百多块,那老太太的房子值这个价吗?里面的东西我一样没要,光房子能卖这么多?
你倒好,一句贾家住房紧张,就让我把房子让出来。一大爷,你倒说说,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
不过既然你开了口,我也给你个机会。我已经花出去的钱是三百九十块。
柱子哥愿意跟我换房,还有个原因是雨水这些年没少麻烦我,他这是还人情。那再把雨水在我家吃喝的花销算上,六十块不算多吧?
另外,柱子哥摆酒的菜你也得包了,这事我之前就答应过他,里面少说也得有五十斤肉菜。
只要你和贾家能把这些钱和东西都拿出来,房子我让。你觉得怎么样?
孙红心心里清楚,易中海绝不会掏这个钱。这老家伙满脑子就一件事:养老。既然如此,他怎么可能把养老钱大把大把拿去贴补贾家?后面还得管贾家吃饭的问题呢。
至于贾家,不是孙红心瞧不起他们,就贾东旭那点工资,要不是易中海一直帮衬,连饭都吃不饱。存款?能有一两百块就顶破天了。
原剧里易中海为什么哄着何雨柱去帮贾家?一是想借秦淮茹拿捏何雨柱,二是他自己实在不想再往贾家贴钱了,正好有何雨柱这个傻小子愿意接手,不赶紧脱身还等什么?
孙红心说完,看都没看易中海,自顾自转着手里的茶杯。
过了好一会儿,易中海才支支吾吾地说:“贾……贾家哪来那么多钱?”
“贾家没有,你有啊。你出我也认。”孙红心一秒都没犹豫。
“我……我的钱得留着养老,还……还有你一大妈身子不好,吃药也得花不少。我……我真没攒下多少。”易中海说话都结巴了。
这下孙红心更懒得看他了,连“一大爷”都不叫了,直接喊名字:“易中海,你真叫人恶心。舍不得掏自己的钱做善事,劝别人倒是一套一套的。”
“我也懒得跟你废话。老太太那房子就在那儿,我给你半个月。这半个月里,你跟贾家能把钱凑齐,房子我让。”
“半个月后,我自家房子盖好了,老太太那屋我直接拆了重盖。到时候再找我可就没用了。”
“毕竟我要那房子也是想让我姐住得舒坦点,总不能我住新的,让她住旧的吧。”
“哦,刚才说错了。现在那房子可不是老太太的了——房契上写的是我的名。”
说到这儿,孙红心站起身。走到门口又停下:
“易中海,好心提醒你一句:别忘了自己什么身份。你就是个工人,所谓的‘院大爷’可不是什么官儿,这点你心里清楚。”
“不该管的事,少伸手。再乱伸手,我不介意把你那手剁了。”
至少我能确定一件事:如果今天我表现出任何不满,你这个“193一大爷”的名号就别想保住。无论是通过街道办施压,还是大家投票决定,我都有无数办法让你名声扫地。不信的话,尽管试试。
另外再提一句,往后凡是与贾家有关的事,都别牵扯到我。这是最后一次提醒。如果再有下一次,我会让你亲眼看着贾东旭一家怎么挨饿受冻——别忘了,过了年他家商品粮的配额还要再减。
最后,我郑重警告你,别把我的话当玩笑。你心里最好有个底,我的时间宝贵,没空和你们纠缠不清。
说完,孙红心不再理会易中海,转身就走了出去。
易中海在孙红心说话时,瞳孔不由一缩。他清楚感受到对方身上那股杀气——没错,就是那种想置他于死地的决绝,和普通人的怒气完全不同。
离开易中海家后,孙红心没直接出院门,而是先去了何雨柱那儿。
“红心。”何雨柱已经起床了,正忙着处理孙红心带来的辣椒。辣椒显然很辣,把他熏得直流泪。
看着何雨柱那副模样,孙红心忍不住笑了:“柱子哥,这辣椒还行吧?”
“行,我刚尝了,辣得正好,肉厚籽少。”何雨柱知道他在笑什么,但也不在意,谁来弄这辣椒都得被熏。
“那就好。对了,柱子哥,有件事跟你说。”
“你说。”何雨柱手里的活没停,他做事喜欢一气呵成,分几次干反而麻烦。
“你最近抽时间把老太太那屋清一下,我只要房子,里面的东西都归你处理。能用的你就留着,用不上的卖掉,还能换点钱。”
“等我自己的房子弄完,我就把那间拆了重建,别到时候东西没处放。”孙红心原本不急着处理,但易中海的做法实在让他恼火。
而且他不是说空话,如果易中海再招惹他,他绝不会手软。一旦易中海不在了,贾家失去接济,接下来的荒年里,贾家恐怕就不止饿死一个人了。
“好,我下周每天下班清一点。”何雨柱没劝孙红心留下那些东西,他知道孙红心看不上。
“成,就说这些,我先走了,得去我师傅家。”打过招呼,孙红心就离开了。
到了前院,阎埠贵还想拉他聊几句,但被他婉拒了。再耽误下去,就要错过午饭了,有事改天再说。
走出院子,孙红心把自行车收进空间,步行去修车铺借了辆三轮车,说好第二天早上还,正好够拉两趟东西。
他把三轮车骑到一个无人居住的破院子里,收进空间,然后把带给师傅的东西全部码放在车上,再取出自己的自行车,一路朝师傅家骑去。
从南锣鼓巷到师父家骑了二十来分钟。到了门口,孙红心左右瞅了瞅,确定没人,立刻把自行车收进空间,转眼又拿出三轮车。
“师父、师母,开门啊,我来了。”他使劲敲了敲门。
里面传来师母的回应:“来了来了。”
门一开,师母看见孙红心坐在三轮车上,再一看车里的东西,愣住了,“红心,这……这是?”
“师母,带了些吃的,大哥二哥呢?远航他们在家不?我去叫他们搬。”孙红心说完就窜进院里。
大哥王学徐值班不在,二哥、大嫂二嫂都在,加上王远航和王芊芊两个小的,一趟就把东西全搬进屋里。
“小叔,这是狍子吗?”王远航蹲在那只麂子旁边问。
“这是麂子,和狍子差不多,都是小型鹿科的。”孙红心解释。
“哪弄来的?”王老也感兴趣。
“我姐夫有个朋友打猎,昨天刚打的,我拿油跟他换的,带来给您和师母尝个鲜。”孙红心答得自然。
师父听着直笑,师母却念叨:“你这孩子,带这么多东西,晚上记得带些回去。”
孙红心笑笑没接话,师母气得点了点他额头。
“小叔,这橘子好甜!”王芊芊已经吃上了。
“甜就多吃点,不过橘子和龙眼别吃太多,上火。”孙红心挺喜欢这小姑娘。
王老看小徒弟和一家人相处融洽,心里欣慰,尤其觉得这徒弟没白疼。
“你那房子还没修好?”王老随口问。
“快了,这个月能好。我还把隔壁一户房子收了,等修好这间,再把那间拆了重建,到时候我姐姐姐夫也能搬来住。”孙红心说起来挺得意。
王老听了却有点担心:“你那邻居搬走了?”
“不是,是个老太太,人走了,房子留给院里认的干孙子,是个厨子,手艺不错,改天请他来给您做顿饭。”
孙红心提到,他和一位朋友关系不错,对方知道他有意和姐姐同住,加上那家人房子本就宽敞。孙红心又对王学进补充,上次大哥二哥来找他,就是在那朋友家聊的。
这位朋友刚结婚,家里没有长辈,只有一个妹妹,也没攒下多少家当,便把房子换给了孙红心。孙红心用两辆自行车和一块手表作为交换,还帮他张罗了婚宴的菜肴,没让朋友吃亏。
王老听罢点点头,觉得小徒弟处理得妥当,如今一间四合院的屋子顶多三四百元,两辆自行车加手表的价值已超出不少,说明孙红心做事厚道。
随后王老又问起另一事,听儿子们说孙红心替人译书不收粮票,如今全国受灾,接下来恐有粮荒,不怕家里粮食不够吗?
孙红心笑着解释,自己会榨油,肚子里油水足就耐饿,自然省粮食。他已经悄悄备足了够全家吃好几年的油,粮荒对他家影响不大。他还请师傅不必客气,若家中缺油,他随时送来。
王老对这小徒弟越发满意,不仅医术扎实,为人处事也周到,长得也顺眼。
王学进借机教导儿女:“看看你们小叔,年纪比你们小,却做了这么多事,哪像你们成天玩。”
王芊芊不服,头也不抬地回嘴:“爸,你自己咋不学学?小叔能译那么厚的医书,你为啥不行?还好意思说我。”
王学进被噎得说不出话,孙红心和王老却听得笑起来。
王芊芊趁机向孙红心撒娇:“小叔,龙眼真好吃,下次来还能带吗?”
孙红心答应后,她又得寸进尺:“那你每星期都来好不好?我让我妈给你做好吃的。”
孙红心虽不敢保证每周都到,但答应至少每两星期来一次。王芊芊心满意足,转头就去抢哥哥手里的龙眼,不许他再吃。
家里有三个女人特别能干,做事利索,不到一小时,客厅里还聊得热热闹闹的,师母就招呼可以开饭了,接着大嫂、二嫂陆续把菜端上来。
孙红心吃得肚子都圆了,师母还一个劲儿往他碗里夹菜,也不管他吃不吃得下。
最后还是王老看不下去:“行了行了,你自己吃吧,这孩子哪吃得下这么多,你看他都撑着了。”
王老清楚小徒弟的饭量,毕竟师徒俩一起吃了不少顿午饭,他知道孙红心就算遇到喜欢的菜也不会多贪,从不会暴饮暴食。
这也侧面看得出,孙红心家里日子过得不错。
师傅开了口,师母这才停下。
午饭后,老两口有午休的习惯,师母本想再和孙红心聊几句,被王老劝住了。孙红心乖巧地说:“师母您去休息吧,我不走,就在客厅看会儿书。”
师母感受到他的心意,叮嘱道:“说好啦,不准走,晚饭也在这儿吃。”
“我不走。”孙红心再三保证。
除了老两口,其他大人也各自去午睡,只剩下两个孩子陪着孙红心。他找了本王老的医书翻看,两个孩子则埋头写作业,遇到不会的题目,正好可以问孙红心。
晚饭后,孙红心才从师傅家离开。
回到招待所,他照例进空间里忙碌。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251/4210269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