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75章
162 关我秦淮茹什么事
“你小子不错啊。”掰完手腕,李军甩了甩手臂,刚才他几乎用了全力,就这样孙红心还撑了十几秒。要搁两个月前,他可是一秒都坚持不住。
孙红心也挺高兴,他知道这辈子想赢李军基本不可能。自己只是干农活,并非专门练力量,虽然锻炼效果不错,但他并不在意,反正也没想当什么大力士。
“嘿嘿,我还在长身体呢。姐夫,你摸摸我肚子。”说着,孙红心掀起衣服让李军按了按,“是不是有点腹肌了?”
“是有点样子了。”这时李军才发觉,小舅子的变化比想象中还大。以前看着比小姑娘还瘦弱,现在脸上的婴儿肥褪了些,已经透出几分男子汉的坚毅。
两人在屋里聊了一个多钟头,直到饭做好才停下。
“好鲜啊。”开饭前,孙红心先喝了碗鱼汤,一口下去,眼睛都眯了起来。果然鱼要么红烧,要么炖汤,清蒸总是差些味道。
“确实鲜。”孙燕也先喝了汤,“下次买块豆腐一起炖。”
“嗯嗯,姐夫,咱俩分这条。”两条鱼,四个人,刚好一人半条。而且鳜鱼没什么小刺,一夹一刮,鱼肉就整块脱落,呈蒜瓣状。
“喜欢吃就多吃点,让你姐夫喝汤就行。”宋桂蓉开始偏心。
“那怎么行。”再喜欢吃,孙红心也做不出这种事。再说了,空间里又不是没鱼了,想吃明天再抓就是。
家里人也知道孙红心不会那样。
先喝汤,再吃鱼肉,最后配着鱼汤和拍黄瓜吃了一个半花卷,孙红心吃得肚子圆滚滚的。
“舒服啊。”摸着微胀的肚子,孙红心觉得这就是生活——吃穿不愁,家人相伴,心里说不出的满足。只是不免想起前世的父母,还有这一世的奶奶。
看他那样子,宋桂蓉和孙燕都露出慈爱的笑容。
“休息会儿早点回去。”尽管舍不得弟弟,孙燕还是催他。
“好,我走了。”孙红心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来。
回到招待所,他照例先进空间。空间的河里除了鱼还有河虾,他打算试试能不能捞些上来。
还是用鱼篓,里面放上花生碎。不过捞虾时鱼篓要沉得更深些,还在篓口插了几根树枝,把入口隔成小格,这样虾能进,鱼进不去。
布置好后他就不管了,自顾自干活,等会儿再来看。
翻译了大约四千字后,他去收鱼篓,果然捞到不少河虾,还有些小杂鱼。
他只留下河虾,小杂鱼都扔回河里。
忙完翻译的事,孙红心暂时不想继续,便将之前购置的竹筐取出,开始整理已收获的物资。只是竹筐数量远远不够,别说三十多个,就算三百多个也装不下空间里的东西。孙红心盘算着等有空时去找老彭头多订做一批。
把三十多个竹筐装满后,他已筋疲力尽,洗完澡便离开空间休息。
院子里,不少人家仍在议论何雨柱摆酒的事,易中海家就是其中之一。
一大妈皱着眉问老伴:"老易,我怎么觉着柱子跟咱们越来越生分了?"
与易中海不同,一大妈从一开始就不看好贾东旭,认为即便要找养老的人选,也该选何雨柱。只是易中海不同意,也没法同意——那时何雨柱的父亲尚未跟着寡妇离开,何家吃穿不愁,凭什么被说动?
易中海何尝不知何雨柱与自家疏远?只是其中缘由难以明说。"许是刚成家的缘故。"他含糊道。
一大妈未再多想,甚至暗暗期盼何雨柱若有孩子能交给她带。"转眼柱子都成亲了。我看小芳那姑娘挺好,有工作,勤快,看着也好生养。盼着他们早点要孩子。"
提到孩子,易中海心头一刺。"行了,人家小两口的事你少操心,快睡吧。"
贾家那边,贾东旭和他那好吃懒做的母亲也在谈论何雨柱的婚事,只是他们的想法异于常人。
"傻柱真是小气,摆酒都不肯大方些。中午的饭菜刚够吃,一点没剩,想打包都没得打。"贾张氏抱怨道。就出了五毛钱礼金,竟还指望连吃带拿。
其实饭菜并非刚刚好,只是这年头大家都缺油水,难得遇上好菜自然拼命吃。
贾东旭竟与他娘想法一致:"可不是,中午那麂子肉炖得真香。"
看着这对母子,秦淮茹只觉心灰意冷。当初眼界太浅,一心想进城,被贾东旭几句好话就哄着领了证。这一纸婚书,彻底断送了退路。
更可笑的是,嫁过来这些年,吃得最好的一顿竟是别人的喜宴。平日里在家,即便有点好吃的,她也只能拣些残羹剩汤,整块的肉一个月都难得吃上一回。
这日子,与在农村时有何分别?
别人家的女儿出嫁后还能贴补娘家,她却连过年都不敢回去。别说补贴娘家,丈夫和婆婆没逼她回娘家讨救济就算不错了。如今村里爹娘都抬不起头,背地里不知遭了多少闲话。
想到此,秦淮茹真想长叹一声,却又不敢——怕挨贾东旭的打。自生下女儿后,这对母子看她越发不顺眼,稍有不顺非打即骂,甚至把家境困窘都归咎于她。
可家里过不好,分明是贾东旭没本事,与她秦淮茹何干?
163 终于住进新家了
对于秦淮茹,孙红心感触颇为复杂。若说她全然是坏人,有失公允。丈夫去世后,她不仅没有抛弃家庭,还在忍受婆婆百般刁难的情况下,独自将三个孩子抚养成人。
老实说,在这人吃人的年代,一个女人能这样坚持真的不容易。秦淮茹并不是没有别的路可选,狠心一点,她完全可以丢下婆婆和孩子改嫁。
要知道,贾东旭去世时她还年轻,不是嫁不出去。那时早年丧偶的人多如牛毛,运气好说不定还能嫁个当官的。
但她没那么做,而是靠着姿色左右逢源,艰难地撑起了整个家。
不过,和易中海一样,秦淮茹也是极度自私的代表。为了自己和孩子,她可以不顾别人死活。原剧里她妥妥坑了何雨柱一辈子,到老结局凄凉。
这也是为什么孙红心虽然理解她的难处,却依然不喜欢她。
在孙红心看来,人可以自私,这无可厚非,但也得看方式。比如自己辛苦挣来的东西不愿分给别人,这种自私谁也挑不出毛病。
但像秦淮茹和易中海那种,为了自家利益去坑害别人,就超出了孙红心的底线。这也是他针对两家的根本原因。
早晨起床,孙红心随便带了点东西回院里吃早饭。
“红心,田师傅说房子今天就能全部弄完,白天他会把家具运来装好,再试试水和灶。要是没问题,你晚上就能搬回来了。”张丽一边给他盛粥一边说。
这可是大事。孙红心还没动筷子,就先让张航替他请假:“真的?太好了!航子,你去学校帮我请两天假,我还得帮我大姨搬东西。”
他感觉自己离好学生越来越远了。开学不到半个月,这已经是第三次请假。但没办法,事情确实多。
张航埋头吃饭,应了一声。
张丽虽然觉得请假不好,但这话对孙红心说不着——人家半个学期不去学校,照样考第一。她笑了笑:“那我倒省事了,不用给你准备午饭。”
“嗯嗯。”孙红心有点激动,加快吃饭速度。他已经迫不及待想住进自己的房子了。衣食住行,在国内,住永远是头等大事,哪怕他有金手指也不例外。
吃完饭,孙红心直接跑了。他骑单车到姐夫家,快到的时候把车收进空间,换出三轮车。
“大姨,大姨!”还在楼道里,他就喊起来。
宋桂蓉第一时间从屋里出来。一听就是小儿子的声音,还这么急,别是出什么事了。“怎么了?你没去上学?”
孙红心身子一矮,躲过宋桂蓉钻进屋,倒了杯水灌下去。跑得太急,有点喘。“等我喝口水……我请假了。大姨,房子今天收拾好了,我来帮您搬东西。”
这理由让宋桂蓉不知该气还是该笑。气的是,为这点事就请假;笑的是,孩子一直惦记着自己,第一时间就想着来接。
不过话说回来,学习这方面,家里人也没什么资格说小儿子,毕竟没几个有文化,想教育也无从谈起。
“你是骑三轮车来的?”既然小儿子也到了,宋桂蓉也就顺其自然了。
“嗯。”孙红心连忙点头,“大姨,东西都收拾好了吗?咱们先搬哪些?”
当然是衣服和被褥先搬。
这些东西都打包好了,被褥是孙燕新做的,已经全拿回来了。宋桂蓉的衣服不多,就两个藤条箱,外加一个木箱子。
虽然东西不多,但分量不轻,体积也大,特别是那几床被褥,三轮车一趟根本拉不完。
看着这一堆东西,孙红心有点发愁,皱着眉想了想,“算了,大姨你在这等我一下,我去叫个板儿爷吧,一次全拉过去,三轮车得跑两趟。”
“行。”虽然花钱叫人有点心疼,但宋桂蓉更舍不得小儿子受累。
板儿爷到处都有,那时候搬家比现在更常见。孙红心出了筒子楼,没走多远就找到一个,拉一趟一块钱,还管搬进搬出。
就是孙红心自己得骑着三轮车跟着,早知道就不把车骑出来了。
再回到院里,田力他们已经到了,正拆着床搬运,床腿、靠背、床板分开搬,进屋再组装。
田力看见孙红心挺高兴,“哟,新褥子都备好啦,不错不错,这位是?”
“这是我大姨,我姐的婆婆。大姨,这是田叔,房子的事多亏他帮忙。”孙红心简单介绍了一句。
他手里还抱着被褥,东西不重但体积大,抱着只能露出半个头,得赶紧放进张家。
田力也就和宋桂蓉简单打了个招呼,他搬的东西更麻烦,不仅大,还特别沉——孙红心打家具用的都是好木料,特别压秤。
孙红心搬了一床被褥进屋,又和板儿爷一起抬了木箱子。剩下的东西就不用他插手了,张丽和宋桂蓉都觉得他在这儿反而碍事,让他自己去转转。
正好,孙红心也好奇田力怎么试灶,就凑过去看热闹。
164 马不停蹄
灶一共三个,两个做饭,一个专烧暖气。孙红心过来时,田力正在开水闸检查是否漏水,孙红心也跟着看,特别是厕所那边。
孙红心没打算装坐便器,所以厕所里只有一个蹲坑,坑里铺了水磨石。为了防水和冲水方便,蹲坑那块还垫高了十公分左右。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251/4210269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